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自然人文]

達娜伊谷給我的反思

作者:哨兵

  你有多久沒有遠離故鄉?你有多久沒有外出旅行?

  你被困在自己的工作裡有多久了?你被困在例行的家務事裡有多久了?

  連絡朋友、找出地圖、帶著行囊、加滿油,離開清水,

  不到3個小時,到了嘉義,盤旋下山,在約12公里的路途中,

  經過16個360度的大轉彎,到達一個山谷-達娜伊谷,

  這個以十數年的護魚行動成果,經過媒體報導後成為新興的生態旅遊景點;

  這是一個屬於鄒族的原住民聚落,地理環境上是一個沒有出路的溪谷,

  所以收門票及停車費的管理方式極為單純,只要設個門就可以了,

  光這樣大人每人100元的門票及小客車每輛50元的停車費,

  就造就出每年數千萬元的營收,也難怪雖與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有過數次的協商,

  但他們還是堅持「像個桃花源般」的自己經營、管理這個溪谷,

  幾乎所有現場的管理人員都配有一個通訊設備,在炎炎的夏日中,

  管制遊客下水戲水,最近還加上以飼料餵養水中魚的限制,

  雖然一包30元的魚飼料也真的是好賺,但為了不想將這裡的魚養成像金魚一般,

  只會或只想吃魚飼料,而不再想靠自己去尋找或追捕自己的食物,

  所以鄒族的朋友慢慢的也透過這樣的管理方式與來此一遊的遊客溝通;

  在停車場、在往溪谷的途中,鄒族的朋友則設了兩個販賣區,

  賣山豬肉及香腸、當然代表鄒族的或一般的手工藝品在這裡也有賣。

  看到鄒族人為自己、也為台灣,每天二十四小時認真巡守這一塊生態的淨土,

  當然我們也看到山谷的許多地方,為了應付來自全省各地的遊客而慢慢的人工化了,

  但不管如何,山美達娜伊谷的成功,其實很可以做為經營管理高美溼地的一個參考,

  而且無論就人文及自然資源或交通的可及性而言,我深知高美溼地都強過達娜伊谷,

  高美唯一輸達娜伊谷的是人!是觀念!是對未來願景的想像力! (2002-07-21)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