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綠色影展] 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
引介:陳香松
好萊塢憑藉著災難特效鉅片《明天過後》(注1),再次確立符號經濟在跨國全球化的推動過程中,以美國作為世界的軸心地位,進而紐約則不可避免地成了美國的中心象徵;在《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 Franklin J. Schaffner, 1968年)中表徵著人類終將遭猿類滅絕的自由女神符碼,於本片中再度被挪用。誠然,全世界都已經從3年前的911事件中甦醒過來──如此說來,Ground Zero(注2)不更是紐約的中心麼? 好萊塢確實是對政治具有高敏感度的,若就因此推論本片意圖對下屆美國總統大選造成任何影響的話,那也太過高估好萊塢了。好萊塢的政治敏感度泰半是表現在消極面上的,如Walt Disney拒絕發行Michael Moore的Fahrenheit 911這類事件等(注3)。不管是符合現今的價值體系或駁反現今的價值體系,符合當時的政策或與之相對立的任何議題,只要它在市場上是有利可圖的,都將被一併納入好萊塢的符號經濟系統裡。舉一個例子好了,「離婚」或「分居」不能算是美國長久以來所實施的新保守主義範疇裡的一環,但絕大多數的動作英雄都處在這樣的婚姻狀況,所以本片的男主角Dennis Quaid也不可免俗一番。 本片德裔導演Roland Emmerich當然深諳這點道理,所以在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1996)把白宮轟掉,或在哥斯拉(Godzilla, 1998)及本片中,將一個城市摧毀,都是市場導向的操作伎倆;政經議題只不過是片中一兩句靈光閃現的佻皮對白罷了。循著這脈絡往下梳耙,美國國防部於今年2月底發佈的機密文件報告、與倫敦「未來森林」組織(Future Forests)合作在加州及不丹植林、乃至劇組所宣稱的「碳中和」理論(Carbon-Neutral)等,都順理成章成了本片宣傳之手段而已(注4)。畢竟好萊塢關心的是消費以及符號的可被消費性,無關政治。 若一部企圖論及環境保護的災難片不談政治,那還能談什麼?好萊塢多年以來已經釐出一條可賴以依循的公式作為其古典敘事的根源,舉凡好萊塢A級預算製作,自1998年鬧雙胞的世界末日(Armageddon)與慧星撞地球(Deep Impact)迄今或更早,哪一部不是在談人性與親情,儘管招式老套,仍是樂此不疲。 對映著電影情節中美國面對全球氣象巨變的幡然醒悟,然而現實世界中,美國在《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簽署上態度反覆,布希政府更以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及發展中國家也有義務為由,拒絕執行議定書中的議程。隨著俄羅斯總統普亭為了取得歐盟支持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態度可能會轉向以美國相對峙的立場……所以說,政治/經濟的依然是政治/經濟;而電影嘛,用來娛樂一下就好了。 筆者以為這部片子已不再是什麼災難片,它本身就是一個災難,應將之列為XP級,不明白什麼是XP級麼,參考下面的連結: http://www.intuitor.com/moviephysics/ 注1:本片主要情節為全球暖化導致氣候劇變,地球迅速進入新冰河時代,西歐地區被暴風雪摧毀,紐約的曼哈頓全被冰層覆蓋,洛杉磯更史無前例地遭大量龍捲風襲擊;全球陷入一片恐慌中…… 注2:Ground Zero,美國紐約世貿大樓災變現場,自遭911恐怖攻擊之後,已成為紐約熱門景點。 注3:紀錄片《華氏911》,內容有關美國何以成為阿拉伯恐怖分子仇恨對象,以及揭示前美國總統老布希與拉登家族的秘密關係。本片奪得本屆坎城金棕櫚獎。 注4:本片導演在拍攝過程中,特地要求製作單位必須參與一項「碳中和」計畫,由「未來森林」組織計算出拍片時所製造出的二氧化碳總量,再到其他地方種植樹木來抵銷這些廢氣,達到以身作則、平衡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