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綠色影展]

無米樂 來自土地的溫暖記憶

作者:藍月

75歲的崑濱伯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三炷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面對孕育生命的土地,我們必得謙卑;因為與土地的連結,我們得以安然、有尊嚴。」

  這是我看完《無米樂》時,心中湧出的嘆息。

  在中山堂的小小播放廳裡觀看這部紀錄片時,外頭傳來「台北建城120週年」相關活動的高分貝音樂聲,但這嘈雜竟完全不影響我觀看影片的專注程度。因為,片中的景色、人物,如此熠耀生輝:崑濱伯的率真笑容在發光,田中結實累累的稻穗、稻埕上金黃的穀粒在發光,烈日下的文林伯的汗水在發光、泥塘中打滾的老牛身軀在發光、嫩青的秧苗在田中驕傲挺立,稚嫩中透著無窮希望……這一幕幕,如此鮮明真實、光彩奪目,令我無法(也不捨)移轉分毫注意力。

  明明是一部完全不煽情、讓影像樸實說話的影片,卻在我心中引起強烈的震動,以致於我觀影後必須暫時離場平撫心緒,才能繼續參與座談。我常覺得,紀錄片,是以真實存在的事件與人物,直接與觀眾對話,召喚出觀影者的內心觀照。如果,吳乙峰的《生命》,召喚出人性面對土地不仁、生命苦難時的悲憫與韌性;那麼,《無米樂》所召喚出的,則是那份與土地的連結,以及,在人生際遇中的安然與尊嚴。

在烈日下工作的煌明伯一件汗衫擰得出好幾杯水 米,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表徵 崑濱伯說「土地就像愛人,她愛水,你就給她口紅…」

  「若對土地無感情,你就死了。」
  「土地就像愛人。」

  崑濱伯的純樸鄉語,至今縈繞耳際。

崑濱伯說「心情放輕鬆,不要想太多,這叫做無米樂啦!」 煌明伯用手工鋤草因為他說太常噴灑除草劑,會破壞土壤

  相較於至今仍位於新聞焦點上的九二一震災與部落議題,台灣的農村與農業,早已退出浪潮之外,隱身於夕陽中。而無論我們要不要(或願不願意)與它們揮手告別,至少,在這個時候,在觀看《無米樂》時,我們都還有機會,向他們行一次,最慎重、最真誠的注目禮,也讓這份來自土地的溫暖記憶,在生命中,傳承下去。(2005-05-22)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