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綠色影展] 南方澳海洋記事 引介:香鯨
記得剛打開南方澳海洋記事的宣傳e-mail,學弟寫到,他想要去看這部屬於海洋的紀錄片,問有沒有人要一起去。去是一定要去的,我心想。直至今日,再次收到葡萄藤書屋的轉寄信,信中邀大家去參與首映會,給予支持,我一看首映日期,竟然是今天,也沒多想,下了班就趕過去觀賞…。 要進電影院前,我又期待又緊張。因為這是第一次觀賞有關海洋的紀錄片,我不知道這部片能否確實的顯像出我對海洋的印象與期待,或帶給我另一番海洋新視界?而此刻,我願意起立為導演大力鼓掌、喝采。 這部片雖以紀錄片的方式呈現,然而故事的敘述方式娓娓動人。逐步編排出漁業從業人員的蕭條,及背後隱藏的問題。此外,最令人憂心的漁業總量管制問題,也透過漁民的對談間,悄悄的引入。漁人們面對大海自然的天賜,究竟應該如何管理?或僅是所謂的順應天命、運氣?這些,都留待漁人們深自考量。
即便是紀錄片,我仍是不禁讚賞,片中的許多鏡頭,充分顯現海洋變化之美。整部片,透過漁人的眼,展現出養育漁人的海洋之美、變化萬千。 至今我仍無法忘懷,退休漁撈長敘述的一段話…「喜歡在雨中,從海上回望遠處的山,那片霧茫茫的美,至今仍無法忘懷,在退休的夜晚,仍舊會常常夢見這樣的景象…」 漁人對海洋的情感,遠比僅從事研究的我們深刻、複雜。既愛海,又敬畏海。既怕海,又感恩海。怕海,因為海的安全無法百分百預估。同時,海提供的資源同樣無法詳估,也許這趟航程漁獲多到使船翻覆,也許下趟航程漁獲少到使漁人憂慮。這樣複雜的情緒,豈是我們所能輕易瞭解的?而導演,將之完善、寫實地呈現出來了。
當講到有許多李導演想取的景,卻因經費所苦而僅能存在腦海中,突然有種感覺,希望能有更多有心的財團支持,讓台灣的海洋影像文化,能因為這部紀錄片而起飛。如同導演說的,再有更多的海洋紀錄片,而不是成為絕響…。 (2005-05-2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