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自然書寫]

飛鼠眼睛會放電

作者:林青峰

上天下地追著動物跑是阿峰變成生態觀察王的祕訣!  面對林相漂亮的原始闊葉林,要如何判斷有無飛鼠的出沒?其實從「樹種」便大略可以推估。飛鼠的最愛是植物果實和種子:白面鼯鼠吃青楓的嫩葉或青剛櫟果實,大赤鼯鼠愛吃山黃麻、茄苳嫩葉。許多原住民喜歡吃飛鼠的胃含物,就是因為素食主義的飛鼠死後,胃裡留下磨成細粉般的綠色粉狀物,外型就像哇沙米,對老一輩原住民來說,這可是顧胃補品。不過,畢竟時空早已改變,現在飛鼠數量急速減少,比起逞一時之快而用獵槍打死牠們──用眼睛仔細觀察才更有意義。

  越認識飛鼠,越發覺飛鼠容易滅絕。這幾年我在賞飛鼠時,就實際感受到牠們的生存壓力。我和飛鼠第一次結緣是在國中。記憶中,家裡養過一隻白面鼯鼠,是舅舅帶來的。我的舅舅開卡車四處運菜,某天半夜,他行經花蓮山區,大馬路上有隻傻呼呼的飛鼠被車燈嚇著了,竟呆在半路沒有避開。駕駛座旁的運菜助理馬上跳下車,脫下夾克把牠抱了回來。

  我第一眼見到那隻白面鼯鼠,就被牠那一對圓又亮的活潑眼睛所吸引住了,加上牠的白色臉孔、無辜的表情,總覺得像是卡通人物走入了現實生活。但是再靠近一些,就發覺飛鼠身上有股強烈體臭,難怪空氣中有股淡淡的怪味。當時家裡不只愛動物的我對白面鼯鼠感到好奇,連爸爸也難得的主動削芭樂、切成小塊,慢慢餵牠吃。那時候隨處可見的飛鼠,20年後想要在野外觀察,還得費一番功夫!

  台灣飛鼠的數量急遽減少,我想一部分是由於人類獵捕與棲地被破壞,另一部分則緣自飛鼠一胎不多產的結果,加上飛鼠反應不快,突遭光線照射便常呆楞在現場,無法立即應變,結果還沒來得及逃離,就已經結束生命了。光是飛鼠的罩門之一,光線太強、照射太久都容易干擾牠的行動。

  所以對上山觀察的初學者們,我建議帶八倍雙筒望遠鏡與手電筒。當這些輕功高手們出聲召喚,可以試著用手電筒往音源探照,找到飛鼠的位置,然後趕緊將光線偏向樹叢,不要直射飛鼠,僅留餘光就足以觀察了。我的親身體驗是,只要找到飛鼠蹤跡,直接鎖定牠炯炯有神的眼神,就不難在手電筒餘光中持續觀察。那雙閃閃發亮的大眼,比任何瓊瑤小說裡頭的女主角更晶瑩明亮,就連天上的星星也不及飛鼠的眼睛一半光亮。

  觀察飛鼠的最後一個秘訣,其實很簡單──不要多嘴。夜行性動物的眼力好、聽力更是一流,樹下嘻嘻鬧鬧的笑聲,可別指望牠聽而不見、不落跑。要是真有這麼笨的飛鼠,顯然也早就活不成了吧!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