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攝影賞析] 鳥瞰日月潭 作者:飛揚 南投縣魚池鄉的日月潭,海拔748公尺,全潭面積116平方公里,湖面周圍33公里,以拉魯島(昔名光華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名。 小時曾到過日月潭,但印象已十分模糊。此次回台,舊地重遊,一心一意只想拍攝潭景,那種心情宛如是去趕赴一場久遠以前就已訂下的盟約,滿心滿意想的都是她,不論陰晴、晨昏,就只想拿著相機,面對這一汪汪湖潭癡傻地拍攝… 慈恩塔是湖畔眺望日月潭全景的最佳去處。塔內空空蕩蕩,除了迴轉梯之外,就只有最高層的中央,掛了一頂大銅鐘。 這是北半部「日潭」的開始。 已來到與「月潭」銜接的中間地帶了。日、月兩潭的潭水色澤不同。一藍一綠。 正式進入「月潭」。 「月潭」與「日潭」相較,湖狀較為狹長。 到了南半部「月潭」終點。 依照一般對日月潭的湖光介紹,大都多描述為「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不過現在看起來,並不明顯,但月潭還是比日潭狹長,姑且還可說一日一月。 最早日月潭只是個小湖泊,日據時代,為了發電所需,1934年,日人從濁水溪上游武界處奧萬大水庫進水區,打地下水道到日月潭,全長15.12公里。這條15公里地下隧道除在「向天圳」有露天外,其餘都深藏在海拔2058公尺的水社大山之中,引水注入原有的日月潭小湖泊,淹沒許多小山丘,僅存LALU島浮在水面,而成今貌。921大地震前,LALU島被稱為光華島,地震後再回復為拉魯(邵族祖靈之意)。台灣一般水庫多為建水壩,截堵溪流成湖潭,景觀單調,而日月潭則是從地下水道注水成潭,整個水域山巒環繞,水流蜿蜒,有山有水,處處成景。 日月潭是台灣少見的活水庫,蓄水量1億4000萬立方公尺,每日透過台電抽蓄發電循環使用,一年發電量達50億度,佔台灣水利發電的56%。由於是活水,因此不易滋生藻類,水質佳且透明。 這裡,我想介紹從地下注入潭裡的「進水口」處,它就在日潭的起點。在照片右邊的潭水呈暗灰色,即為進水口。也由於暗灰色的「地下水」冒出,因此使日潭的水不若月潭般寶綠。
這項從南投縣仁愛鄉奧萬大水庫建地下引水道注活水到日月潭的工程,是在1943年啟建的。雖已50多年之久,但日月潭這個活水庫至今仍然運作良好,而一些截流築壩的其他水庫,則時有泥沙淤積的困擾,兩者相較,不能不佩服當時作此設計的工程師,果然有百年大計的眼光!
(2005-07-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