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螃蟹簡介] 橫行溪流的鐵甲武士-淡水蟹 (三) 作者:施習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與台灣淡水蟹最有關係的地點是南投的日月潭,不但有一種的種名是以日月潭的舊名 Candidius 命名的(日月潭澤蟹 Geothelphusa candidiensis),甚至連屬名的字首都是(清溪蟹屬 Cadidiopotamon)。淡水蟹的研究通常與寄生蟲有很大的關係,例如會引發肺吸蟲病的衛氏肺吸蟲(Paragonimus westermani)就是以棲息於淡水域的螺類為第一中間宿主,而鄰近的淡水蟹則成為第二中間宿主,人們若吃了未煮熟的淡水蟹就會得到此病。 一些研究寄生蟲的學者由於常發現新品種的淡水蟹,再加上其研究結果對於寄生蟲的防治具有很大的貢獻,因此有時會以其姓氏作為新種的名稱,例如俗稱「紅腳仙」的宮崎氏澤蟹(G. miyazakii)就是取名自九州大學寄生蟲學系的宮崎一郎教授;而邱氏澤蟹(G. chiui)則是取名自台灣大學寄生蟲學系的邱瑞光教授。 ◎演化的不歸路
已經演化成不須浮游期的淡水蟹,可以安然棲息在山林之中,不必隨波逐流找尋歸鄉之路。但陸封性的生活史在環境遭受破壞之後,僅能依賴行動能力有限的成體遷移,很容易造成整個族群甚至種族隨之毀去、不復存在的命運;而具有洄游生活史的毛蟹、弓蟹的幼蟹由於必須溯溪而上,若途中有水庫、攔砂壩的阻絕則將中斷此遷移,不過浮游時期的幼體尚能在茫茫大海中尋找適當的河口登陸以綿延種族。兩者之間,究竟孰優孰劣,恐怕都是一條演化的不歸路了。 本文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出版之「消失中的精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