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螃蟹簡介] 逐殼而居的游牧隱士-寄居蟹 (一) 作者:施習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寄居蟹,英文名稱是「hermit crabs」,「hermit」就是「隱士」,意思是說寄居蟹像個隱居的蟹類,不時躲藏在貝殼裡面。它總是背著它「寄居」的貝殼生活,遇到敵人就立刻縮入殼中,這種看似懦弱無能的個性,可是它的求生之道!在遍布沙泥的海底,寄居蟹的殼如同「沙漠中的綠洲」,是許多底棲生物唯一可以「立足」之地,因此背著這個家,它可以在很多其他動物無法生存的地方過得很好! 寄居蟹是個具有環保概念的資源回收者,它們都是住在貝類死後所遺留下的空殼裡,只要清掃一番便可廢物利用,絕不會殺「貝」取「殼」的!一個空殼可以換很多個房客,直到破爛不堪為止;大寄居蟹強要「換」小寄居蟹的殼時,是用它的殼去把小蟹「敲」出來的! ◎寄居蟹的私密小檔案
通常從外表是分不出住在殼中寄居蟹的性別,除非是抱卵的雌性而且卵團露出於殼口外,所以一定要把牠自殼中取出才分得出性別。判斷寄居蟹的性別可由生殖孔的位置得知,雄性的生殖孔開口於第五對胸足的腰節;而雌性則在第三對胸足。 基本上所有的寄居蟹都是海生的,至少它們的幼體是在海中成長,經過一段浮游期,然後著苗到適合的棲地;成體的陸寄居蟹類雖然是棲息在熱帶海濱附近的陸地上,但是仍然會回到海邊釋放幼體或尋找新殼。
不同種類的寄居蟹棲所範圍並不相同,通常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區常在珊瑚礁的潮間帶上部,另外由於潮池裡面的生態條件比較溫和,不會受到波浪的衝擊,低潮時也能保有水份,多數寄居蟹會聚集在潮池的邊緣,或是池裡的石塊下方。 本文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出版之「消失中的精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