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蟹類簡介] 逐殼而居的游牧隱士-寄居蟹 (二) 作者:施習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絕大多數的寄居蟹都是攜帶貝殼移動的,但有少數種類的棲所較為特殊,例如輕石寄居蟹是居住在岩石、竹片、海綿的穴孔等非貝殼的物體中;而屬於陸寄居蟹科的椰子蟹只有在後期幼體和前兩年的小蟹才住在殼中,之後就裸露腹部生活了。 一個合適的空殼對寄居蟹是非常重要的,空殼除了保護身體使它得以成長之外,還能夠提供寄居蟹以下的好處:避免受捕食者所捕食,爬行時能保護柔軟的腹部,避免受缺水、溫度及鹽度變化的影響以及保護雌性寄居蟹的卵團。另外,住過小的殼會使蟹的生長受抑制;但是住在過重、過大的殼所花費的能量較多,會影響個體的成長,行動也會變得比較笨拙。而當寄居蟹身體狀況不同(長大了、抱卵時等)或環境改變,原本合適的家又變得不適當了,因此它時時要為住處而奔波不已,這可由寄居蟹一見到貝殼或類似的物體就立即趨向前去探究一番而知。 ◎捍衛居所的殼戰 貝殼雖然是寄居蟹的重要資源,但是在自然的情況之下,寄居蟹並不會主動去殺死貝類以獲得空殼,除非是貝類受傷或無法逃走的情形才有可能。因此寄居蟹必須依賴貝類的自然死亡才能夠得到新的空殼,對於原主人還未死的貝殼,它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但是寄居蟹會前往貝類常被捕食的地方,看看能否找到它理想中的家,尤其是住在貝殼破損得很厲害的寄居蟹,更是會前往這種地方,不過,寄居蟹被捕食者吃掉的機會也是滿大的。 在大多數寄居蟹可生存的海岸,可供寄居蟹使用的空殼數量都很少,所以可用的空殼對寄居蟹族群的數量是一個限制因子。能夠遇見貝類剛死亡而留下空殼的寄居蟹並不多,大多數寄居蟹都要靠與其他同種或不同種寄居蟹換殼才能有新的住家。 通常換殼之前會有一連串的儀式化行為,稱為殼戰,其中最特別的就是主動的寄居蟹(通常是較大隻的)抓住防禦者的殼口,使雙方殼口面對面,接著主動者運用腹部的力量,以自己的殼連續猛擊對方的殼口,迫使對方讓出殼來。此時防禦者有兩種選擇,一是抵死不從,躲在殼中怎樣也不出來;另一個就是乖乖讓出殼,給主動者挑選,免得手腳被拉斷。如果是後面的情況,主動者會將對方的殼翻來覆去、仔細的檢查,甚至會住看看到底適不適合它,最後主動者會在兩個殼中挑選一個它最滿意的殼離去,在旁觀看的防禦者只好別無選擇的住進剩下的空殼。 本文轉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出版之「消失中的精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