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植物簡介]

刺竹:台灣西南部的代表植群

作者/攝影:楊國禎 (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副教授)

冬乾顯著區域,竹叢基部密生鞭條狀的長刺枝條。  刺竹(Bumbusa stenostachia Hackel)是高大、竹桿密集叢生的竹子,竹桿基部的小枝條會變成刺,因此得名。尤其是乾旱期越長的環境,鞭條狀的刺越多而密集。相傳高雄古時的平埔族──馬卡道族的部落,周圍都種植刺竹,馬卡道族稱刺竹為Takau,是高雄古地名「打狗」的由來。

  刺竹一直都是村落集體防禦工事中,自環境取材的最佳選擇,彰化縣城未築磚牆前,也是以刺竹當城牆。刺竹主要生長於台灣西南部的丘陵地,是季風型氣候冬季乾旱少雨的代表性植物,尤其在保水能力差、土地又貧瘠、人類很難做其他用途的青灰岩山區,更是最發達的區域。在過去的年代,刺竹是重要的竹材、炭薪的來源,也是蓋房屋的建材。

鞭條狀枝條的分枝變成尖刺。  刺竹的型態與冬乾的季風型氣候結合得很好,這可以用竹桿基部的刺狀枝條與季節變換間兩次換葉來做說明。

  刺竹於夏季出筍,待長成新竹時已是乾旱的冬季,竹桿基部的分枝在水分缺少的情形下,分枝與葉無法正常發育而縮小停止生長,先端變成尖刺,每節長刺的枝條相互交織,形成刺網,這也是刺竹名稱的由來。如此,也可以避開旱季草食性動物的食物需求。因為是環境的適應者,而成為優勢的種類,這一類型的竹子沿著東南亞季風區生長,由印度分布到台灣。

高雄縣青灰岩丘陵區,春天時正換葉的刺竹林。  當春季來臨,高溫與多雨是植物生長行光合作用的好時機,此時落老葉(冬葉)、長新葉(夏葉),進行一次大換裝,以全新的機器(新葉)面對新時機製造養分。此時水分充足,無後顧之憂,葉形可盡情地拓展成薄片,但一般寬不超過3公分,枝葉茂密,以增取最大量的光線。等到梅雨季的端午節之後,細枝前端如牙籤般的嫩芽(未展開的葉)紛紛脫落滿地,宣告換裝結束,出筍季節到來。直到秋季的9月後,乾季來臨,為夏季打造的葉已不符需求,紛紛脫落,換上較小而厚、能減少水分喪失的冬葉;雖然喪失一些光合作用能力,但在乾旱的惡劣季節,能保命是首要。如此,1年經過2次的換季,乾濕分明,林下的枯葉量也較一般多。

7、8月間是刺竹長筍期,剛冒出時竹籜墨綠色。 竹筍逐漸長大,竹籜轉變成橙紅色。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