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蝸牛簡介]

只能向前進的「一腳大仙」

作者:謝伯娟

蝸牛爬行時會分泌黏液  我們常用「隻」來當作動物「腳」或「足」的單位,例如人有2隻腳、昆蟲有6隻腳等。但是,對於蝸牛的腳,我們卻要用「片」來當作單位,這是因為蝸牛的「腳」異於其他動物。嚴格來說,蝸牛並沒有腳,蝸牛身體上並沒有任何附肢是用來行動。蝸牛的活動主要靠的是身體腹部的那片肌肉,因為它的功能就像腳般,所以稱為「腹足」。這「一片」長在肚子上的腳,可讓蝸牛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一腳大仙」!但試想,這就像將人的手腳綁住,腹部朝下趴在地上,這要如何行動呢?

  蝸牛的那一片腹足,內部是由許多橫向與縱向肌肉所組成,蝸牛的爬行就是利用一連串肌肉收縮與放鬆所產生的波動前進。透過玻璃觀察爬行中的蝸牛,可以看到蝸牛的整個腹足上,具有一條條橫向的波紋,這些波紋就是肌肉收縮與放鬆所產生的波動。當肌肉收縮時,腹足底部表面顯現的顏色較深;當肌肉放鬆時,腹足底部表面顯現的顏色就較淺。通常這些波動是由腹足的後方產生,然後像海浪般往前推,進而帶動蝸牛前進。由於肌肉產生的波動具有單一的方向性,所以當蝸牛爬行時,只能「勇往直前」地向前方移動,無法原地後退爬行。如果蝸牛想要改變方向或後退,就只能修改前進角度,然後再繼續往新的方向爬行。這種只能進不能退的移動方式,是蝸牛最特殊的行為!

橫跨樹葉間的白高腰蝸牛

  蝸牛主要的移動方式是爬行,但是爬行的路上總是崎嶇不平,有時是在乾燥的樹皮上,有時是在粗糙的岩石表面,這對利用腹足爬行的蝸牛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尤其爬行在垂直的牆壁或是樹葉背面時,腹足的功用除了爬行外,還得具有吸附的能力。所以,在蝸牛腹足前端有一個黏液腺的開口,雖然我們不易用肉眼觀察到這個構造,但它所分泌的黏液,卻對蝸牛的移動具有很大的幫助。黏液的功能就像是潤滑劑,它讓蝸牛「腳底抹油」,容易前進,也使腹足在爬行的過程中,不易因為粗糙的表面而受傷。再則,濃稠的黏液,可增加蝸牛腹足的吸附性,這除了讓蝸牛可以「爬簷走壁」外,更可讓居住於高樹上的蝸牛,不會因為大風而吹落。

  蝸牛的移動,除了利用寬廣的腹足,貼在物體表面上緩慢爬行外,有時蝸牛還會有其他的「步法」,以應付所處的環境。像是類似尺獲蛾的「墊腳尖」爬行,就是一種步法。蝸牛移動是將身體前端提起,並向移動方向不斷延伸,然後再將前端的腹足黏著於地面上,這時在地面上的腹足只有兩個接觸點,前端與後端。接著,蝸牛再將殼與內臟團,在騰空的腹足上緩慢地移至前方,然後是後端的腹足。對蝸牛而言,這是一種較為吃力的移動方式,但是因為這時的蝸牛常是活動於很乾燥或很粗糙的地面,這種移動方式可以減少腹足與地面的摩擦與黏液的分泌。

  而這種步法在樹棲性的蝸牛上,更是被發揮得淋漓盡致。樹棲性的蝸牛常棲息於樹枝末端的樹葉上,常須依靠樹枝來爬行,但是有時為了要到鄰近的樹葉上,也必須爬行整根樹枝,所以發展出新的移動方式以穿梭樹枝間。這種方式類似「墊腳尖」的移動方式,但不同的是,蝸牛利用延伸前端的腹足,黏著於所要到達的樹葉或物體上,有時是位於上方,有時是位於下方,此時蝸牛的殼與內臟圖仍留在後端腹足上,直到前端的腹足穩固地黏住,蝸牛才會將較重的殼與內臟團慢慢地移至前方。但這時的後端腹足,仍固定於樹葉上,直到殼與內臟團完全移至前方,蝸牛最後才移動「尾巴」(末端腹足)。這種移動方式,可以讓蝸牛輕易地在樹枝間「跳躍」,並減少爬行時間與爬行時所產生的摩擦。

※蝸牛家族小檔案:

阿美栗蝸牛Coniglobus nux litus (Chang and Tada, 2000

阿美栗蝸牛是小型蝸牛  阿美栗蝸牛的殼形,在所有「栗蝸牛屬」中算是較為小型的蝸牛,螺塔也較為低矮。

  殼質半透明而略厚,殼表具殼皮而呈現光澤,黃褐色,附有紅褐色色帶。軟體呈褐色,頸部兩側具有許多黑色斑點,觸角顏色較深。(2005-10-11)

標本照正面 標本照側面 標本照頂面 標本照底面

本文節選自遠流出版之《蝸牛不思議》。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