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草山之旅]

水之鄉─絹絲瀑布、冷水坑之旅 (七)

作者:陳世一

◎冷水坑 (下)

夏天時,牛隻喜歡泡在過去棄置廢土的乳白泥沼中。  往前走到菁山吊橋,橫亙在滿布芒草且又看不到溪水的溪床上,隱隱的流水聲從谷中傳來。

  過橋右轉,沿石階而上,到最上面的觀景台後,往下一望,一個乳白色、近橢圓形的水坑就呈現在眼前。

  「哇!好像牛奶池耶,這池的水為什麼會那麼白呢?」女兒高興的說。

冷水坑水中含硫的白色小池。  「因為旁邊的泥土受了熱水換質作用,裡面一些顏色較深的鐵、鎂等礦物質被洗掉後,就變成白色的黏土,溶入水中後,水就變成白色中性含碳酸氫鹽的溫泉了。沉澱硫就藏在這裡的水底下。」

  前面就是國家公園冷水坑服務站和大停車場了。

  這裡是個位在七星山、七股山和竹篙山之間的小盆地,可是,位在東北季風的風口,冬天經常都是雨霧交加。

  「我們在絹絲瀑布看到的那個溫溫的水和這裡有什麼關係?」女兒想到了那水。

菁山吊橋。  我帶著女兒越過馬路到對面,先看看水溝中泛白的水,一陣陣硫氣味飄浮在空氣中,沿著路,我們又到往夢幻湖登山口中間的步道上,有木造小屋的溫泉浴池。

  「冷水坑不僅有硫磺,還有溫泉,而且,它的溫泉約只有40度,所以才會叫冷水坑。」

  「既然只有40度,怎麼可以叫溫泉呢?」女兒質問。

  「你以為溫泉一定要多少度?每個國家定義溫泉的溫度都不同,有的二十幾度以上,有的三十幾度以上,『溫』泉當然是溫溫的就可以了,又不是叫熱泉。」

  仰望七星山的高聳山勢時,女兒又追根究底的問:「七星山的水從哪裡流出來?」

  我指著滿布包籜矢竹的東邊斜坡,有一小塊一小塊較濃綠的區域說:「從七星山頂流下的水就從那些有樹叢的山溝流下來,有一部份匯到夢幻湖,再循一些可能是潛在地底的特殊途徑下降到冷水坑來。」

往夢幻湖途中的小木屋溫泉浴室。  女兒嘆了一口氣,說:「唉!找一條溪的上游真困難,還看不到真正的源頭。」

  「因為上游是小而多的組合。就好像民主社會中的政府政策,一定要由點點滴滴的民意匯聚而成,才能夠推展開來啊!」

  站在服務站旁的大觀景台上,可以看到谷中一塊塊整齊的田園,種著各式的花木。

  「這裡的田都種什麼啊?」女兒問。

  「最早則種蕃薯、大青、桶柑等,水圳開好後就種水稻,再來因應台北經濟的發展,就變成了高冷蔬菜專業區,現在則順應市場需求,種海芋、杜鵑和一些高麗菜等。」

  在走了一小段內雙溪的上源之後,深深地感覺每一段的河流都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好好呵護的生命之源啊!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