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草山之旅]

大屯溪古道 (二)

作者:陳世一

◎三板橋

三板橋由三片大石板組成  大屯溪古道的入口在海拔約350公尺的三板橋,是介於八連溪西側支流和大屯溪上源之間。

  我們要到三板橋可從淡水到北新莊,再從北新莊轉往三芝那條路,沒多久就到了龜仔山橋,右轉入產業道路不遠,即可到達三德橋,這裡就是三板橋。

  三德橋是1993年台北縣政府所建的新橋,橋頭有棵醒目的瑪腦珠,結滿了黃澄可愛如瑪瑙般的果實,橋兩邊的道路種有木棉、朱蕉等栽培植物,為水土保持而種的樹,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不種一些符合這裡氣候及地理特色的原生樹種呢?

  橋兩旁一邊是福德正神的小廟,一邊則為大道公廟。

  三板橋的地名由來源於三德橋旁邊有一座由三片大石板組成的古橋,建於同治10年(西元1871年),橋長約18公尺,寬約1.3公尺。

  在兩座橋頭之間有一石碑,上面記載著18世紀末期福建同安人陳、李二姓到此拓墾,爾後道光初年又有同安人林永來此種茶,而三板橋又是過去三芝、石門或金山等地居民通往淡水必須經過的要道。不過,由於山路穿越大屯溪,如遇豐水期則溪水氾濫,行路涉水困難,林永乃自費在大屯溪上架橋,以三塊大石板橫跨溪流之上,而成為三板橋。

  三板橋附近的農作以稻米為主,以前也有冬瓜、蕃薯和各種蔬菜等的種植,水田沿著緩斜的山勢不規則的一路開到山腳,而竹林和農舍則散布其間,往山腹則有一些桶柑的種植。

  聽當地人說,以前,農作物收成後,他們都要用布袋裝著,揹到北新莊的街上去賣,非常的辛苦,後來,產業道路築好了之後,運輸才較為方便。

  大屯溪古道現在主要的功能,為春、秋兩季採箭竹筍的山徑和星期假日遊客們走的古道。

  過去,大屯溪古道除了是採箭筍便道外,同時肩負著連繫這裡和台北北投間交通的功能。從這裡翻越小觀音山下去,接面天古道而直扺北投,或轉往竹子湖再下北投或士林,比從繞到淡水再到台北節省了許多路程。

  不過,由於這裡較接近淡水,許多輸出的農產品多運到淡水去,古道的產業運輸功能並不多,甚且到後來就變成採箭筍的專用道了。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