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生態保育]台南農地發現珍奇猛禽
疑為中國珍禽「金鵰」 --﹥
本報訊
由台南縣黑琵家族野鳥協會理事長王徵吉等所組成的生態調查隊於7月23日接連3天在七股朝日農場後方台糖農地,發現一隻大型猛禽,起初以為為「大鵟」,經網友熱烈討論,疑為中國珍禽金鵰,為慎重起見,該協會歡迎各界提供相關消息,供進一步生態研究。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4/ta04080601.htm
◆[生態保育]拯救美洲豹
阿根廷綠色和平組織阻擋推土機 --﹥
阿根廷,布宜諾艾利斯,2004-08-03
(ENS)-
綠色和平組織的環保人士裝扮成美洲豹,騎乘機車尾隨著摧毀阿根廷郊區森林的推土機。此一尚有美洲豹棲息的森林正被逐漸的破壞,以作為種植基因改造大豆之用,這種大豆多是運送至歐亞洲用以餵養豬、雞、牛隻。
五名綠色和平組織的環保人士用他們的機車攔截推土機,阻擋通往森林的路徑。然後用鍊子鎖住機具使其無法移動,並在上面貼上「綠色和平封鎖中」的告示。
目前阿根廷的大豆栽培急遽增加,已造成社會及環境問題。住在大察科森林的雷蒙(Ramon Ferriera)提到︰「他們逼迫我們離開自己的土地,時常是得帶著槍支。之後他們帶來這些強有力的機器,推倒、焚燒所有的樹木,然後種植大豆。我們看不到如此大規模破壞有帶來什麼經濟利益,而我們卻失去我們所擁有的。」
阿根廷是個積極擁抱基因改造農作物的國家,就算不是受到普遍性支持,至少政府是如此。今年阿根廷計畫種植1,400萬公頃的大豆,其中幾乎98%是基因改造的大豆。
阿根廷所產的大豆有90%以上(大約兩千萬公噸)是出口至歐洲和亞洲做動物飼料。其中歐洲佔出口量的35%,而中國則佔23%。
綠色和平組織指出,這個星期,全球各地已有約5,400人致電阿根廷駐當地大使館,要求阿根廷總統科許納(Dr. Nestor
Kirchner)停止森林破壞。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3-04.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吳紀政、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80301
◆[生態保育]歐洲將管制大白鯊交易行為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4-08-03
(ENS)-
歐盟將於華盛頓公約(CITES)大會上提出在國際貿易上應受到保護的三種動物,而大白鯊就是其中之一。華盛頓公約保護近33,000種動植物在國際貿易上不致被過度利用,並確保在動植物方面所進行的貿易行為具永續性。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3-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80302
◆[能源議題]美國核管會可能允許核電廠於發生火災時以手動方式停機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8-03
(ENS)-
針對是否允許核電廠於火災時以人工手動方式關閉,用以取代原先法律所規定的「核電廠操作人員須以天然隔火罩來保護電纜」,美國核管會正陷入兩難。人工停機策略將允許操作員自由分配核電廠內部的所有人員,執行如轉動水閥、推啟電路斷流器或是轉動開關的動作來停止核子反應爐的運作。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3-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80303
◆[全球變遷]全球暖化主因在於溫室氣體
而非太陽表面活動 --﹥
德國,卡特倫堡-林道,2004-08-03
(ENS)-
一個由德國、芬蘭兩國共同組成的科學家團隊發現,太陽表面活動會影響氣候的變化,但卻不是目前全球暖化現象的主要肇因。60年來,從頻繁的太陽黑子群活動、沼氣噴出和輻射風暴,可知太陽已處於不尋常的高度活動時期。但德國卜朗克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已證明,太陽並不是導致目前全球暖化的原因。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3-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80304
◆[生活環境]日本首都圈陸續檢出藥用化學物質污染
殃及河流 --﹥
日本,東京都,2004-07-28 –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東京首都圈的河川和下水道陸續檢測出消炎、止痛或殺菌劑等等醫療用藥中含有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經人們使用後又經由污水排放在外,將會對生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令人憂心。
檢測出的化學物質包括抗心律不整藥物Propranolol(25次檢測中出現24次)、消炎止痛藥Ibuprofen(25次中檢測中出現22次),各種合成抗菌劑和抗生物質出現的機率也很高。檢測濃度雖比農藥低,但和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環境荷爾蒙)的濃度相當。這些物質在水中可能引發的化學作用尚難評估,也讓人擔憂因此而產生抗藥性強的細菌。
1990年代開始歐洲的水資源中陸續檢測出微量化學物質之後,藥物的化學污染問題便逐漸受到重視,美國環保署也已展開調查相關污染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參考資料】
◆化學污染風起雲湧--生態隱性殺手環境荷爾蒙宜儘速立法管制
版權歸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黃毓婷 編譯,克力士 審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8-06 --﹥
-
[其他]蘇花高案解約
將賠包商逾3000萬。被列為未來4年政府重大交通建設主軸的蘇花高速公路興建計畫,在合約期限壓力下,交通部3日決定與承包商解除合約,粗估賠償金額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交通部計畫以蘇花高先期規畫費結餘款支付,創國內交通建設開標後政府主動解約賠償先例。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黑心有機肥
竟含鎘金屬。福興鄉福寶村一處牛糞堆置場,業者添加來源不明的灰渣製造有機肥料銷售,日前環保署中區環境督察大隊採樣化驗,發現灰渣含有鎘重金屬,讓環保署震驚,將追查流向和相關責任。
(彰化 聯合報)
-
[生活環境]高高屏登革熱聯防會屏東舉行
強化防疫漏洞。屏東縣爆發本土性登革熱,高高屏3縣市衛生局長5日在屏東衛生局舉辦3縣市的聯防記者會,疾病管制局官員表示,將對香港入境發燒旅客進行採檢及列管追蹤,杜絕防疫漏洞。
(屏東 中央社)
-
[環境政策]無毒農業商標
青山綠水好健康。花蓮縣政府積極推動農產品不噴農藥、不施化學肥料、不含抗生素的「無毒農業」政策,經公開票選無毒農業商標日前出爐,今後凡經檢驗合格農產品,將頒予無毒農業標章認證,建立特有品牌,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吃出健康。
(花蓮 聯合報)
-
[環境政策]游揆:台八線谷關至德基段暫緩復建。行政院游院長5日表示,台八線谷關至德基段因72水災受損嚴重,基於國土復育理由,將暫緩復建,待地質情況穩定後再評估規畫。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帶著發報器
綠蠵龜重返大海。國立海洋大學綠蠵龜生態研究團隊今年受國科會委託,分別在澎湖縣望安島、台東縣離島蘭嶼鄉各挑選1隻上岸產卵的母綠蠵龜,安裝衛星追蹤發報器,藉以追蹤確定台灣海域綠蠵龜的洄游路徑、棲地與生態之謎。
(台東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林沛臻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4-08-0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8-06 --﹥
-
[能源議題]中國官員稱北京奧運電力供應不會出現問題。中國已有24個省市限電,包括北京在內的大部分省市供電態勢嚴峻。不過,中國主管官員5日在夏季電力供需情況說明會上表示,北京奧運電力供應不會出現問題,在2008年之前﹐這座城市將投入230億元人民幣改造電網。
(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中國將加強風力發電因應缺電危機。中國面對電力供應危機,將加強對風電投資力度。未來17年,計劃每年平均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百多萬千瓦。
(台北 中央 社)
-
[能源議題]大陸數年後電力供應可能過剩。香港分析師指出,雖然目前中國經濟正承受著大規模限電的困擾,但估計幾年後情況可能相反,出現電力供應過剩問題。
(香港 中央社)
-
[能源議題]中國汽車用油量激增
學者建議開徵燃料稅。中國石油需求日增,由於高達6成的油量都被汽車消耗,為符合「使用者付費」原則,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建議官方開徵汽車燃料稅。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新疆部分地區發生嚴重蝗災。受持續乾旱天氣影響,近來新疆部分地區發生嚴重的蝗災,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哈密、巴州、吐魯番等地,在一些地方,平均每平方公尺就有蝗蟲5、60隻。
(台北 中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林沛臻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4-08-0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8-03 --﹥
-
[生活環境]颶風艾力克斯來襲 美國東南部嚴陣以待
-
[能源議題]反應爐壓力過大 哥倫比亞發電廠緊急逃生
-
[能源議題]生化柴油普及度將提高
-
[環境政策]加州批准新的風力傳輸方式
-
[環境政策]暴雨逕流許可失效 歐文石油公司陷入水深火熱中
-
[生態保育]殺害狼隻 愛達荷州治安維持會成員付出巨大代價
-
[生態保育]飢餓野馬將自懷俄明州遷離
-
[全球變遷]阿拉斯加冰川縮小 可能引發地震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03-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4-08-03
▲[我們的島]還原生態工法 --﹥
作者:陳佳珣 (公共電視記者)
72水災,中部地區剛開始救災,災難原因未明,就已經有人把矛頭指向生態工法,災難與生態工法的關聯一下子成為媒體的焦點,也開啟一場生態工法的論戰。許多人將生態工法與傳統工法二元劃分,甚至彼此對立,這是既危險又錯誤的說法,更可能扼殺生態工法在台灣立地生根的機會,斷送台灣永續發展之路,非台灣人民之福。
水泥並不適合台灣每塊土地,以南投山區來說,道路旁隨處可見水泥擋土牆,在國姓鄉北港村就整排垮下。村長認為,水泥排水孔會堵住,排水效果差,有時候遇到大雨就會垮下;石籠則排水功能好,又穩固…站在永續發展的基礎上,生態工法需要大家的支持,這也是必然的趨勢;在指出問題之外,更應該思考如何讓生態工法立地生根。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4/ou04080601.htm
●[讀者投書]蘭嶼的天池也需要「天梯」? --﹥
作者:鳳梨魚 (南島社大)
最近我和朋友一起到蘭嶼遊覽天池,這是我第2次到天池,距離上次剛好1年2個月;很遺憾只有1年2個月的時間,天池就已變了樣!為了闢建步道,沿途的植被破壞殆盡;走在人造的階梯上,因為周圍的樹都被砍伐了,所以熱得無處可躲。
以往走在林蔭小徑,聽著鳥叫蟲鳴,經常不經意地和攀木蜥蜴四眼交替,看牠做伏地挺身。凋零的樹葉在眼前緩緩飄落,偶爾需要善用四肢才不致滑倒。走在這樣的小徑,隨著不同的季節和氣候,聞著泥土和樹木不同的芬芳,除了可以欣賞美麗的景致,還能體會到人們互相扶持的情誼,然而這些都抵不上1條便利卻醜陋的步道?難道就這麼渴望打造一個神話的王國,恨不得一步登天,所以一定要建「天梯」直達天聽,好滿足虛榮的慾望?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080601.htm
●[研討會]海外投資與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台商海外新利基 --﹥
時 間:8月10日(二) 下午1:30-4:30
地 點:台北福華大飯店地下2樓(台北市仁愛路3段160號)
主 辦: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承 辦:台灣亞洲基金會
聯 絡:易淑蓉 02-25061174轉26
E-mail: lucy@afit.org.tw
永續經營已成為全球企業必然面對的挑戰與壓力,我國海外投資企業如何面對環境、勞工福利、供應鏈管理與社會公義的新壓力與新商機?我們竭誠歡迎您加入討論的行列,與跨國企業高階主管、政府官員、學者專家,以及關注企業社會責任議題的各界菁英,一起進行多方意見交流並形成溝通之平台。
詳情請參閱
http://www.afit.org.tw/front/news/activity_form.jsp?activity_id=13
●[活動]假日步道導覽-台北藝大 --﹥
時 間:8月14日(六) 上午8:50
地 點:台北市北投區台北藝大
集 合:捷運淡水線忠義站
主 辦:自然步道協會 02-23638959
E-mail:
nature.trail@msa.hinet.net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
●[活動]悠遊台北綠寶石-社區公園 --﹥
時 間:8月28日(六) 上午8:30
地 點:萬芳4號公園
集 合:捷運木柵線萬芳社區捷運站出口
主 辦:教育部
承 辦: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聯 絡: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02-23661011
E-mail: tnature@ms48.hinet.net
在這豔陽高照的8月天,正是萬物熱情奔放的時刻,五色鳥「郭郭郭~」猶如敲木魚的叫聲,催促著眾人遍尋牠的蹤跡;大花紫薇紛紛露出粉紅嬌嫩的容顏,白千層瓶刷般的花朵更是掛滿枝頭;抬頭一看花形如同香蕉皮的翅子木吸引著大家注視,連螳螂也不甘寂寞跑出來湊熱鬧。只要放慢腳步隨時觀察周遭,不難發現生活中有太多的驚奇。請拋開身邊瑣事,全家大小隨著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充滿生命的公園之旅!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eat.org.tw/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還原生態工法 --﹥
播出日期:8月9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8月10日(二) 中午12:00-13: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還原生態工法
72水災,中部地區剛開始救災,災難原因未明,就已經有人把矛頭指向生態工法,災難與生態工法的關聯一下子成為媒體的焦點,也開啟一場生態工法的論戰。許多人將生態工法與傳統工法二元劃分,甚至彼此對立,這是既危險又錯誤的說法,更可能扼殺生態工法在台灣立地生根的機會,斷送台灣永續發展之路,非台灣人民之福。
【人與自然】濕地的種子
午後,高雄又下起了大雨,義工們陸陸續續來到洲仔濕地,不用分配、不用口令,義工們自己就會知道要做什麼。移植植物、整理環境、賞鳥調查,洲仔濕地好似有種魔力,總會吸引人們來到這裡。義工們戲稱自己就像候鳥一樣,時間到了自然就會來。究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會讓人停下腳步呢?其實這座濕地的故事是從水雉返鄉開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