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2004-09-24 (摘要版)

 
  本日主題: 缺乏淨水危及蘇丹達爾福爾 當地居民已染病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缺乏淨水危及蘇丹達爾福爾 當地居民已染病 
[環境政策]美國海洋政策委員會大聲疾呼:污染的海洋需要立即的保護行動
[土地及水文]洪水再襲海地 罹難人數超過600人
[其他]美國猶他州撤銷對聯邦公路道路產權之要求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9-2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2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21
專  欄 [鄉下老師閒賢沒事]一起釣青蛙
[我們的島]鹿林一號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山林與高山纜車為誰帶來滿足與價值?
活動訊息 [活動] [講座] [課程] [研討會]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生活環境]缺乏淨水危及蘇丹達爾福爾 當地居民已染病  --﹥

  美國,紐約,2004-09-21 (ENS)- 兩位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委員抵達飽受破壞的蘇丹達爾福爾區,並將針對如何使當地人民遠離民兵部隊的攻擊,作進一步的檢視;在此同時,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也出版了最新指導方針,來確保達爾福爾難民營的飲水安全。在這塊位於薩哈拉沙漠邊界的不毛之地上,安全飲用水的供給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擁擠的難民營綜合了以下幾個問題:潔淨用水短缺、公共廁所條件不佳、肥皂量不足、以及混雜了雨水和排泄物的泥濘地;種種情況下,這些住在帆布小屋的人們根本不可能享有符合衛生條件的環境」,世界衛生組織上週表示。

  目前,數百萬流離失所的難民還面臨一項新的威脅。達爾福爾地區和鄰近的查德正暴發的E型肝炎疫情,並蔓延到這群擠在沒乾淨用水或衛生設備、住在臨時收容所的難民。

  一項由世界衛生組織與蘇丹衛生部所做的最新死亡率調查顯示,這群流離於達爾福爾北部和西部的難民死亡率超高,是一般人道危機狀況下平均死亡率的3到6倍。

  「此調查確定了人道主義團體幾個星期以來的懷疑」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李鐘鬱表示:「幾千名,包括五歲以下的幾千名兒童,每個月死於可預防與治療的疾病。在當前最迫切需要的,是針對此問題採取更積極的作為。」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必須改善達爾福爾的健康照顧機構,如此一來受傷的人們可以在健康診所及醫院得到適當救濟和專門技術的治療。

[環境政策]美國海洋政策委員會大聲疾呼:污染的海洋需要立即的保護行動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9-21 (ENS)- 美國海洋政策委員會於昨天向白宮及國會發表最終報告,文中呼籲美國議員應把握空前的時機,對美國國內管理海洋及沿海地區的委員會和其管理體制進行改造。美國海洋政策委員會所作出的報告受到多方稱許,但許多海洋保育人士也質疑,委員會所提出的警告和建議,最後會淪為政治的?牲品。

[土地及水文]洪水再襲海地 罹難人數超過600人  --﹥

  海地,太子港,2004-09-21 (ENS)- 熱帶暴風吉妮於上週末侵襲海地北部後,在豪雨不斷的情況下導致當地氾濫成災,已造成至少600人死亡,在加勒比海島嶼也有至少18人不幸喪生。吉妮暴風現已逐漸發展成颶風,今早(22日)位置是在距離巴哈馬東北部715公里(444哩)處,並以每小時挾帶90哩的風速緩慢移動

[其他]美國猶他州撤銷對聯邦公路道路產權之要求  --﹥

  美國,猶他州,鹽湖城,2004-09-21 (ENS)- 原先欲申請魏斯公路道路產權的猶他州,在上週美國內政部長諾頓與猶他州長李維特針達成新的程序共識後,即撤銷了此項要求。保育團體深究歷史記錄後,發現這條道路原先就是聯邦高速公路,而不是由美國最早的移民者所開拓,成功地推翻了猶他州的此項要求。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9-24  --﹥

  • [生態保育]搶救八色鳥 保育團體擬串連國際籲停蓋水庫。為喚起政府重視瀕臨絕種的八色鳥保育議題,國內數個保育團體將於9月29日組團前往泰國,參與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會員國大會,預計串連國際保育團體共同發聲,要求政府立即停止興建雲林縣湖山水庫開發案。 (台北 多維新聞網)

  • [能源議題]核三廠舉行核安演習。核三廠23日上午舉行核安演習,在2個小時內演練核能電廠事故緊急應變措施及處理程序,藉由演習顯示平時準備的能量。 (台北 多維新聞網)

  • [生活環境]南市府清除道路污染土 污染源中石化不配合。台鹼安順廠的戴奧辛污染,連二等9號道路也遭殃無法通車,台南市環保局今天欲開挖道路清除污泥,送回合併台鹼的中石化安順廠處理,但廠商不願開門讓環保局開工;對此,環保局除開罰新台幣20萬,下週將以強制方式要求廠商配合。 (台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火蟻肆虐 桃縣長籲自救。桃園縣全面動員撲滅「紅火蟻」,縣府緊急採購的1萬多包「百利普芬」藥劑22日起發放,縣長指示縣府全面動員外,並呼籲縣民「自救」一起投入滅蟻工作。 (桃園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焚化灰渣再利用 北縣談經驗。垃圾經過焚燒會產生灰渣,灰渣再利用為發展趨勢,22日在鶯歌陶瓷博物館舉行「垃圾焚化灰渣再利用」國際研討會,代縣長林錫耀自豪地指出,北縣家戶垃圾,縣府已百分之百妥善處理。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爭治羅厝排水溝 中秋環保大會餐。埔心鄉羅厝排水溝又髒又臭,社區理事會為喚起重視,團結爭取政府整治,決定中秋節舉辦千人環保大會餐。理事長劉振翔表示,餐會雖然與環保不契合,但透過餐會凸顯問題,卻是環保社區營造的一個起步。 (彰化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廢光碟片、行動電話回收 台中市冠全台。台中市和台北、高雄、基隆、新竹、嘉義及台南等7個城市,試辦為期六個月的廢光碟片、廢行動電話回收,環保局回收廢光碟片共達6萬5千5百片,廢行動電話55公斤,回收績效冠全台。 (台中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北高雄綠色廊帶 森呼吸。曾是高雄市愛河支流古河道的47期重劃區,從博愛路延伸到民族路呈S形帶狀,佔地12.1公頃的公園已經完成開發,景觀造景非常豐富,未來植栽茂密後,將與綠色縱軸的半屏山相呼應,成為港都「綠色橫軸」,也是北高雄的森林廊帶;市府地政處即日起至30日止上網徵求命名,第一名可獲得獎金1萬元。 (高雄 聯合報)

  • [其他]生態休閒成風潮 國人最愛造訪國家公園。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下午公布「都會生態旅遊趨勢」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受全球生態保育熱潮影響,「都會型生態旅遊」已成受國人歡迎的休閒旅遊新趨勢,有高達6成4的民眾最愛造訪國家公園。 (台北 中央社)

  • [其他]屏東縣疫情擴大 本土登革熱突增6例。屏東縣登革熱疫情發燒,22日一口氣增加6例本土性登革熱病例,為疫情發展以來最多的一次,全縣累計已達39例,不但連8歲的小孩都感染,鹽埔鄉也首傳病例。衛生局警告,民眾若不提高警覺,恐爆發致命的出血性登革熱。 (屏東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24  --﹥

  • [生態保育]破壞濕地追究責任 上海推出首個濕地保護文件。上海第一個保護濕地的政府文件於近日推出。文件規定:「對造成濕地生態嚴重破壞的責任單位和個人,要依法追究責任」。 (上海 解放日報)

  • [生態保育]中國專家指出開發西部礦產資源不能忽視生態重建。「在西部礦山開發中造成的地表沉陷、農田損失、植被破壞、土地沙漠化、水和空氣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正威脅著中國西部的生態環境。」中國礦業大學教授、中國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所所長胡振琪22日在國際礦山測量協會第12屆大會上警告說,「生態環境的惡化迫切地要求恢復本區域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生態重建。」 (遼寧 新華社)

  • [生態保育]中國保護母親河綠色工程 15萬畝造林計劃全部完工。中國政府實施全國保護母親河綠色工程,22日在蘭州大砂溝項目區宣布竣工。以此為標誌,這項工程已經全面完成了15萬畝造林任務,從今年秋季開始將進入造林、管護並舉的新階段。自1999年實施以來,這項工程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已經有初步顯現。 (甘肅 新華社)

  • [生活環境]生態園林城市有7大評估標準。中國建設部近日公布了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辦法和標準:城市的公園不僅要有鮮花,花上還應有蜂蝶飛舞;道路旁不僅要有成片樹林,林裡最好還點綴些可愛的小型野生哺乳動物。 (廣東 人民日報)

  • [生活環境]廣州擬建全球最大垃圾真空回收系統。廣州將在金沙洲居住新城試點建設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統,預定投資2至3億元人民幣。 (廣東 中央社)

  • [其他]天津千年古剎鬼哭神號竟是蝙蝠作怪。中國天津市西北的薊縣有一座名聞遐邇的千年古剎獨樂寺,近3個月來,每晚都有鬼哭神號聲傳出,居民深感恐懼偏又查不出原因,最後經專家探究才解開謎底,原來,怪聲與無端跑進佛堂的田螺等異常現象全是蝙蝠的傑作。 (河北 中央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21  --﹥

  • [生活環境]飛機上的飲用水含有細菌

  • [生活環境]排放有毒物質 所有焚化爐都不合乎排放標準

  • [能源議題]首次鈽運輸 將自查理斯頓港駛往法國

  • [生態保育]懷俄明州國家公園石油開發計劃延後實行

  • [生態保育]全球碩果僅存的300隻露脊鯨 將不再受到龍蝦捕抓網的威脅

  • [環境政策]火災疏失 美國國會議員遭林務局起訴

  • [環境政策]解散加州環境委員會被視為錯誤決定

  • [環境政策]《荒野法案》40週年 慶祝儀式上眾星雲集

[鄉下老師閒賢沒事-春天篇]一起釣青蛙 --﹥

作者:潘祈賢

  小時候,釣青蛙是放學以後最常做的一件事,一根竹竿,一條母親縫衣的線,我們便可以在田野間釣滿一袋袋的青蛙和歡樂。可是如今的田野,早已因為大量使用農藥導致蛙類日漸稀少。

  與孩子聊天時,我無意間提起小時候釣青蛙的趣事來,竟引起孩子們的高度興趣,我答應要帶他們去釣青蛙……我們改用蚯蚓來當餌,備妥釣餌、竹竿及棉線,在一個假日的下午,興奮地往田裡出發……

[我們的島]鹿林一號 --﹥

作者:楊蕙萍 (公共電視記者)

環境對望遠鏡的性能影響重大,台灣山區濕度大,白天不進行觀測的時候,必須使用除濕機。  登山,一般人為了親近山林征服百岳,但這些人上山,卻是為了透過「它」一窺浩瀚星野,它的名字不只出現在台灣地圖南投、嘉義兩個縣市交界處,也記錄在國際天文研究的版圖上,「它」就是鹿林一號……

  鹿林一號,位於海拔2862公尺的鹿林前山,行政區上屬於南投縣信義鄉,這個門牌是中央大學天文所控制中心。裡頭放置了台灣最大的1米望遠鏡……

[讀者投書]山林與高山纜車為誰帶來滿足與價值? --﹥

作者:吳珮瑛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過去一段時間喧騰多時的高山纜車興建問題,各方看似無交集的辯論中,其實存在一個共同的假設:人們必須身歷其境置身於高山中「直接使用」它,才能得到喜悅與滿足。這樣的喜樂可以來自一步一腳印的「爬」上山頂,沿路細細品味體會山川之美;也可以來自纜車的騰雲駕霧,由高俯望飽覽群山的雄偉壯觀。因此,極少數有能力腳踏實地登山者,強調這不是獨享資源;當然,能輸送大量老弱婦孺上山的高山纜車,也被強調不是「高山懶車」。

[活動]全景映像季之《天下第一家》 --﹥

  日 期:9月26、28日、30日
  地 點:台北市總統戲院
      (臺北市中華路一段59號 捷運西門站2號出口)
  主 辦:全景傳播基金會 02-27671019 鄭慧玲 劉華玲
      E-mail: fullshot@seed.net.tw

  廢棄軍營裡的營長、不願搬離帳棚的老兵、住在保麗龍屋子的一群人,三段奇遇,在一條短短的街道,交織出迷人的生活戲劇。

[講座]趣談台灣的蛙類--樹蛙 --﹥

  日 期:9月29日(三) 19:30-21:30
  地 點:蝶會會館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聯 絡:洪素年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青蛙,夜裡最不甘寂寞的精靈,在數年前的某個夜晚,誘引某人從賞鳥、賞蝶中規中矩的領域,驟然變性為夜行性族類,從此跌進蛙類的世界而樂此不疲。9月,就讓蝶會的青蛙王子──陳王時老師以他豐富的觀察體驗引領你進入趣味橫生的台灣蛙類世界。

[課程]海洋環境種籽教師培訓研習營 --﹥

  時 間:10月9-10日(六-日)
  地 點:花蓮縣公園路
  報 名:9月30日截止
  主 辦: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聯 絡:余麗鳳 03-8334133
      E-mail: kuroshio@seed.net.net

  讓民眾親近認識海洋,進而關心海洋環境議題,並透過海上教學活動,實際體驗登船航海的感覺。邀請各界有意願成為種籽教師者參與培訓課程,一起推廣海洋環境教育,加強民眾海洋生態保育之觀念。

[研討會]台北市市政發展與志願服務研討會 --﹥

  時 間:10月1日(五)
  地 點:台北市大同社區大學 (台北市長安西路37-1號)
  主 辦:台北市教育局、大同社區大學、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
  聯 絡:台北市大同社區大學 02-25556008
       E-mail: tatungcc@giga.net.tw

  會中邀請北市府相關局處主管、學者專家及區里意見領袖就各項議題進行研討,期望能整合各方資源,並將志願服務的精神融入市政發展藍圖,提昇台北市社區營造與志工服務的品質,達到打造一個「志工臺灣、活力社會」的理想。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鹿林一號 --﹥

  播出日期:9月27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9月28日(二)  中午12:00-13: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鹿林一號

  登山,一般人為了親近山林征服百岳,但這些人上山,卻是為了透過「他」一窺浩瀚星野,他的名字不只出現在台灣地圖南投、嘉義兩個縣市交界處,也記錄在國際天文研究的版圖上,「他」就是鹿林一號。

【看守台灣】觀星守護者

  一早交接班,張光祥就仔細交代阿偉和阿全,今天帶上山的物品。這裡是往鹿林山天文台車子所能行進的最後地點,接下來的蜿蜒山路全得靠他們的雙腳和背膀。

  上天文台的路僅此一條,從海拔2200公尺背負重擔往上,還得再爬600公尺對我們這些平地人來說,可是不小的體力考驗。

【看守台灣】島嶼逃難記

  一場風災豪雨造成山崩土石流,讓新竹五峰山區如同人間煉獄,居民開始撤離,短短一個月時間從下山到返鄉,四處流離的嚐盡人情冷暖,他們如同一群難民,以卑微的姿態寫下悲傷的島嶼逃難記。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