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過昆蟲學家近半年的調查,入侵紅火蟻危害的縣市包括桃園縣、嘉義縣及台北縣,其中有以桃園縣危害面積超過3900公頃大面積農地面積最為嚴重,2004年9月底更在台北市也發現其蹤跡。紅火蟻入侵範圍除了稻田、園藝場、菜園、竹林等農業用地外,還包括一般市民常活動的公園、學校、行道綠地等都市環境。目前,防治紅火蟻已成為一項全國性的防疫戰爭,「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也在11月1日掛牌運作,政府信誓旦旦要在3年來完全滅除,但民間仍多表不樂觀,最好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special/2004/taspr2004-02.htm
瑪薩伊的獲獎重新開闊了和平的定義,處在充滿新課題與挑戰的21世紀,和平將不僅挶於人類社會,更應擴及整體自然圈共同諧調,透過人與土地共生的思潮達成永續遠景的實現。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world/special/2004/wosp2004-02.htm ◆[國際新聞-土地及水文]南亞海嘯可能奪走近十萬人性命 --﹥ 蘇家億編譯/葉春良審校 隨著時間的過去,南亞海嘯造成的災情回報狀況日益擴大。海嘯光是在印尼亞齊省就奪走近8萬人的性命,而印度洋沿岸尋獲屍體的數仍持續攀升,其中以北方省份的西部海岸線受到海嘯及地震的雙重影響下受害尤深。 據紅十字國際聯合會行動指揮組組長表示:我們預計死亡人數將超過10萬人以上。在泰國方面,數千民當地的民眾也在這場災難中喪生,而偏遠的漁村隨報告傳出亦有嚴重的災情。在斯里蘭卡,已有痢疾疫情傳染的發生,乾淨的飲用水非常的缺乏。聯合國警告,可能有許多民眾會感染到傷寒,而超過500萬人面臨生活物資缺乏窘境,而尋獲無法辨認的屍體因為衛生的問題而必須將合葬於千人塚。 【參考資料】 ◆[國際新聞-全球變遷]奪命海嘯與全球暖化有關? --﹥ 蘇家億編譯/葉春良審校 根據路透社環境議題的負責人多勒(Alister Doyle)所撰的文章中指出,此次海嘯的致命的原因之一與全球暖化密切相關,他認為因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在未來因為污染、珊瑚礁的破壞會造成海岸線更容易受到海嘯或暴風雨的侵害。然這樣的論點卻沒有與全球暖化直接相關的科學引證。 他的理論主要基於保育的觀點來撰寫。他認為全球暖化、缺乏計劃的海岸開發及其他由人類所造成的威脅,減弱了自然的防禦機制,造成海岸線的侵蝕及位置較低的島國(如馬爾地夫)將面臨沉沒的危機。而全球暖化的議題亦是兩週前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所討論的重點。 【參考資料】 ◆[國際新聞-全球變遷]溫室氣體配額超額 打擊歐盟排放交易機制 --﹥ 蘇家億編譯/葉春良審校 歐盟將在2005年1月推行排放交易機制,以遵行京都議定書中的規定內容,但卻因各國先前釋出了過多的排放權而造成推行上的困難。 歐盟排放交易總署為歐盟主要負責此議題的機構,而各國亦依其要求訂定了「國家排放分配計劃」(National Allocation Plan),來建立特定發展及能源產業的排放目標。但各國卻追求國內的重工業發展而廣發配額,造成現今執行上的困境。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資深政策分析家瑞普(Oliver Rapf)表示,由於先前釋出了超量的配額,使得產業沒有排放減量的動機。若這項排放交易機制若沒有如期的實施,歐盟可能無法達到議定書內的標準。
【參考資料】
環境資訊協會 范景硯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景硯 摘錄 作者:陳永龍 (多樣生態文化工作室、台大博士生) 農委會開放「丹大地區」原住民狩獵試辦計畫,招來「動物保護」人士召開記者會撻伐。筆者長年從事山林踏查、生態保育與原住民文化再生工作,在此呼籲主流社會應祛除殖民文化偏見,才是尊重生命的表現!首先,殖民主義、當代政權與資本主義擴張,才是近代生態環境破壞的結構性元兇;在這過程中原住民土地權、文化權、生存權被剝奪,才讓傳統狩獵文化中被景仰的「獵人」榮耀,淪為在當代政權中偷偷摸摸的「盜獵」汙名。因此,不批判現代國家「合法暴力」與「法權」的不適切,把原住民問題化、把狩獵文化「罪犯化」的做法,恰是內部殖民主義和文化帝國主義的共謀。 全文詳見: http://green.ngo.org.tw/hunt/2005/ht05010102.htm ●[活動]巴庫拉斯、石城谷生態攝影之旅 --﹥ 時 間:1月22-24日(六-一) 「巴庫拉斯」(Bakurasu) 位於濁水溪中上游,是布農族巴庫拉斯社的舊址,巴庫拉斯是布農族語,意指河岸地是平坦、水源豐沛的好地方,這裏有的是最乾淨的空氣與沒有任何污染的水、看不完的自然美景與蟲鳴鳥叫,邀請您一同來分享農莊的山居歲月。攝影重點: 石城景觀、溪流景觀……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activity/940122.htm ●[講座]金黃鼠耳蝠生態初探-雲嘉南蝙蝠生態介紹 --﹥ 時 間:1月12日(三) 晚上7:30 您知道台灣的蝙蝠有幾種嗎?您知道雲嘉南的蝙蝠有哪些種類與特色嗎?尤其是嘉義地區的蝙蝠可能是您從來都沒注意到的,這一天我們一起來發現這可愛的動物! 時 間:1月28日(五);2月4日(五) 野鳥就像一把鑰匙,帶你開啟以前從未接觸或遺忘許久的各種自然之門,透過望遠鏡的觀察,表現對大自然的讚美和尊重,進一步地去體認環境與野鳥的關係,讓學員們了解該如何與野鳥和平共存。 詳情請參閱 http://myweb.hinet.net/home2/hermeshinet/4/8908~/2005winter-1.doc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