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1-04 (摘要版)

  本日主題:環境新聞回顧[台灣篇]紅火蟻不要來 全國總動員!
環境新聞
回顧系列
[台灣篇]紅火蟻不要來 全國總動員!
[國際篇]諾貝爾和平獎桂冠 首度由環保人士獲得
環境新聞 [土地及水文]南亞海嘯可能奪走近十萬人性命
[全球變遷]奪命海嘯與全球暖化有關?
[全球變遷]溫室氣體配額超額  打擊歐盟排放交易機制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4
專  題 [狩獵與保育]祛除狩獵文化偏見 才是尊重生命
活動訊息 [活動] [講座] [營隊]
本會訊息 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台灣篇]紅火蟻不要來 全國總動員! --﹥

紅火蟻這原本不屬於台灣土地上的生物,早己在他國掀起了許多紛擾風波,同時也造成了經濟上、農業上的許多損失。  紅火蟻這原本不屬於台灣土地上的生物,早己在他國掀起了許多紛擾風波,同時也造成了經濟上、農業上的許多損失。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在周遭與我國有著往來關係的國家己經遭到紅火蟻的肆虐時,台灣其實很難保存完壁之身,置身事外。

  經過昆蟲學家近半年的調查,入侵紅火蟻危害的縣市包括桃園縣、嘉義縣及台北縣,其中有以桃園縣危害面積超過3900公頃大面積農地面積最為嚴重,2004年9月底更在台北市也發現其蹤跡。紅火蟻入侵範圍除了稻田、園藝場、菜園、竹林等農業用地外,還包括一般市民常活動的公園、學校、行道綠地等都市環境。目前,防治紅火蟻已成為一項全國性的防疫戰爭,「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也在11月1日掛牌運作,政府信誓旦旦要在3年來完全滅除,但民間仍多表不樂觀,最好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環境新聞回顧系列-國際篇]諾貝爾和平獎桂冠 首度由環保人士獲得 --﹥

肯亞環保鬥士馬薩伊摘下諾貝爾和平獎桂冠  肯亞環保鬥士瑪薩伊女士,於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票選中脫穎而出,這項出人意表的結果,不僅顯示婦女足以在社區運動中挺身而出扮演引導角色,綠帶運動(Green Belt Movement)所獲得的肯定,更對人類環境、經濟、社會三大體系鏈結,帶來揭示性的新啟發。

  瑪薩伊的獲獎重新開闊了和平的定義,處在充滿新課題與挑戰的21世紀,和平將不僅挶於人類社會,更應擴及整體自然圈共同諧調,透過人與土地共生的思潮達成永續遠景的實現。

[國際新聞-土地及水文]南亞海嘯可能奪走近十萬人性命 --﹥

蘇家億編譯/葉春良審校

  隨著時間的過去,南亞海嘯造成的災情回報狀況日益擴大。海嘯光是在印尼亞齊省就奪走近8萬人的性命,而印度洋沿岸尋獲屍體的數仍持續攀升,其中以北方省份的西部海岸線受到海嘯及地震的雙重影響下受害尤深。

  據紅十字國際聯合會行動指揮組組長表示:我們預計死亡人數將超過10萬人以上。在泰國方面,數千民當地的民眾也在這場災難中喪生,而偏遠的漁村隨報告傳出亦有嚴重的災情。在斯里蘭卡,已有痢疾疫情傳染的發生,乾淨的飲用水非常的缺乏。聯合國警告,可能有許多民眾會感染到傷寒,而超過500萬人面臨生活物資缺乏窘境,而尋獲無法辨認的屍體因為衛生的問題而必須將合葬於千人塚。

[國際新聞-全球變遷]奪命海嘯與全球暖化有關? --﹥

蘇家億編譯/葉春良審校

  根據路透社環境議題的負責人多勒(Alister Doyle)所撰的文章中指出,此次海嘯的致命的原因之一與全球暖化密切相關,他認為因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在未來因為污染、珊瑚礁的破壞會造成海岸線更容易受到海嘯或暴風雨的侵害。然這樣的論點卻沒有與全球暖化直接相關的科學引證。

  他的理論主要基於保育的觀點來撰寫。他認為全球暖化、缺乏計劃的海岸開發及其他由人類所造成的威脅,減弱了自然的防禦機制,造成海岸線的侵蝕及位置較低的島國(如馬爾地夫)將面臨沉沒的危機。而全球暖化的議題亦是兩週前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所討論的重點。

[國際新聞-全球變遷]溫室氣體配額超額  打擊歐盟排放交易機制 --﹥

蘇家億編譯/葉春良審校

  歐盟將在2005年1月推行排放交易機制,以遵行京都議定書中的規定內容,但卻因各國先前釋出了過多的排放權而造成推行上的困難。

  歐盟排放交易總署為歐盟主要負責此議題的機構,而各國亦依其要求訂定了「國家排放分配計劃」(National Allocation Plan),來建立特定發展及能源產業的排放目標。但各國卻追求國內的重工業發展而廣發配額,造成現今執行上的困境。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資深政策分析家瑞普(Oliver Rapf)表示,由於先前釋出了超量的配額,使得產業沒有排放減量的動機。若這項排放交易機制若沒有如期的實施,歐盟可能無法達到議定書內的標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4 --﹥

  • [全球變遷]台灣百年來增溫 是全球2倍。專家分析台灣百年來氣候變遷,才驚覺變動是如此劇烈:台灣增溫程度不但是全球的2倍,南北降雨差異也極端化、非旱即澇的情況更明顯;劇烈變遷的天氣,不但改變了動植物生長時序,包括各種產業和疾病防治也受到氣候暖化的影響。 (台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疾病 饑荒 餘震 災民:快要活不下去。南亞海嘯災區已出現痢疾疫情,受創嚴重的斯里蘭卡這2天又下起大雨,災民飽受淹水所苦。印尼蘇門答臘外海以及印度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1日分傳芮氏規模6.5和6.1地震,更是雪上加霜。 (南亞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寒害魚屍如山 將創新高。連日寒流造成嘉南沿海魚塭傳出寒害,虱目魚及魚苗大量凍斃。台南縣長蘇煥智等人上午視察受損魚塭,由於災情尚未達到救助標準,蘇煥智等人呼籲考量漁民1年來遭受2度寒害,希望能專案補助,減少漁民損失。 (嘉南 聯合晚報)

  • [環境政策]溫室氣體減量? 政府觀望。石門風力電廠是全台第1座商轉風力電廠,行政院游院長當時說,石門風力電廠是配合京都議定書溫室氣體減量,每年可取代3891公噸煤,減少可觀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部分了解內情的人士認為,受到氣候和風力等先天限制,不可能全年、全時運轉,供電非常不穩定,並不是可依賴的供電系統。 (台北 聯合報)

  • [環境政策]中油台塑搶地 雲林人:若無配套抗爭難免。中油雲林石化科技園區及台塑大煉鋼廠,將進駐雲林離島工業區,總投資額5000多億,地方人士內心矛盾,既期待國家重大建設,讓套牢土地解套,增加就業機會,也擔心台塑六輕設廠所帶來的交通壅塞、稅收不公、治安問題等慘痛經驗重演。 (雲林 聯合晚報)

  • [生態保育]萬隻紅嘴鷗 從西伯利亞來取暖。嘉義縣朴子溪出海口附近溼地、布袋鹽田、鰲鼓溼地的候鳥數量持續增加,以從西伯利亞來避寒的紅嘴鷗數量最多,嘉義縣野鳥學會3日保守估計,這3地已有1萬隻紅嘴鷗棲息。 (嘉義 聯合晚報)

  • [生物科技]螢光魚 眼發綠 研究眼病變。看到魚的眼睛發綠光,可別嚇到了!這是基因研究用的斑馬魚。台大醫院眼科醫師王一中表示,台大醫院將特定基因殖入斑馬魚體內,已能在視網膜等器官出現螢光綠色,未來可用於藥物篩選與疾病研究。 (台北 聯合報)

  • [其他]商港開放釣魚。過去民眾任意在商港區內釣魚,最高可處以30萬元罰鍰,導致許多民眾爬上礁岩等危險地點釣魚,造成意外連連。立法院交通委員會3日上午通過商港法修正條文,將開放民眾在商港內特定區域垂釣,最快2005年可實施。 (台北 聯合晚報)

  • [其他]無法獲得安全保證 台灣醫療隊將撤離印尼。在印尼政府無法提供交通運輸及人身安全保證之下,台灣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在向台北報告後,台北有關單位決議醫療隊僅留下少數人,將新的醫療物資轉交給慈濟後再全數撤離。 (新加坡 中央社)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04 --﹥

  • [生活環境]大陸人口 6日達13億。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家人口計生委員會有關人士表示,13億人口的到來,使大陸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面臨新的嚴峻挑戰。現在大陸人口規模龐大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目前低生育水平並不穩定,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流動人口、老齡人口將進入高峰期,勞動力人口劇增,給充分就業增添明顯壓力。 (中國 新華社)

  • [生活環境]湖南特大冰凍災害導致電線桿折斷房屋塌損。受北方強冷空氣影響,中國湖南綏寧縣、漵浦縣遭遇特大冰凍災害,電線桿折斷導致電力中斷,2千多間房屋倒塌損壞,逾43萬人受災。 (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大陸核電廠商機 外商摩拳擦掌。中國大陸自2005年起的15年間,將掀起每年興建2至3座核能發電廠的熱潮。針對此一「全球僅存的最大核能發電市場」,美日聯盟、俄羅斯、法國等國的重電機企業紛紛卯足勁搶奪市場。 (中國 工商時報)

  • [環境政策]中國首家自然保護區學院成立。中國第1個自然保護區學院在北京林業大學成立。該學院是在國家林業局和教育部共建的「國家林業局自然保護區研究中心」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招收自然保護區學專業、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碩士生,開設了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保護生物學等課程。 (中國 人 民日報海外版)

  • [生態保育]江西省森林覆蓋率達59.7%躍居全國第2位。經過10多年的努力,江西省的造林綠化工程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江西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9.7%,躍居全國第2位。 (江西 新華社)

  • [其他]中國2000餘萬名貧困人口女性佔60%。中國目前有2000餘萬名貧困人口,其中,女性佔60%。無論在城市或是農村,婦女收入總體上少於男性,婦女比男性更容易陷入貧困。 (台北 中央社)

  • [其他]傳大陸強迫新疆維吾爾族人計劃生育。從事新疆獨立運動的東土耳其斯坦信息中心3日對中央社表示,中國政府為了控制新疆人口,近日頒發計劃生育文件,規定不超生的維吾爾族家庭每月可得10元人民幣保健費。 (香港 中央社)

[狩獵與保育]祛除狩獵文化偏見 才是尊重生命 --﹥

作者:陳永龍 (多樣生態文化工作室、台大博士生)

  農委會開放「丹大地區」原住民狩獵試辦計畫,招來「動物保護」人士召開記者會撻伐。筆者長年從事山林踏查、生態保育與原住民文化再生工作,在此呼籲主流社會應祛除殖民文化偏見,才是尊重生命的表現!首先,殖民主義、當代政權與資本主義擴張,才是近代生態環境破壞的結構性元兇;在這過程中原住民土地權、文化權、生存權被剝奪,才讓傳統狩獵文化中被景仰的「獵人」榮耀,淪為在當代政權中偷偷摸摸的「盜獵」汙名。因此,不批判現代國家「合法暴力」與「法權」的不適切,把原住民問題化、把狩獵文化「罪犯化」的做法,恰是內部殖民主義和文化帝國主義的共謀。

[活動]巴庫拉斯、石城谷生態攝影之旅 --﹥

  時 間:1月22-24日(六-一)
  地 點:南投
  集 合:南投水里火車站
  主 辦: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02-25772152
      E-mail: csnp@csnp.org.tw

  「巴庫拉斯」(Bakurasu) 位於濁水溪中上游,是布農族巴庫拉斯社的舊址,巴庫拉斯是布農族語,意指河岸地是平坦、水源豐沛的好地方,這裏有的是最乾淨的空氣與沒有任何污染的水、看不完的自然美景與蟲鳴鳥叫,邀請您一同來分享農莊的山居歲月。攝影重點: 石城景觀、溪流景觀……

[講座]金黃鼠耳蝠生態初探-雲嘉南蝙蝠生態介紹 --﹥

  時 間:1月12日(三) 晚上7:30
  地 點:洪雅書房 (嘉義市長榮街116號)
  主 講:張恒嘉
  主 辦:洪雅書房 05-2776540
      E-mail: hoanya@ms41.hinet.net

您知道台灣的蝙蝠有幾種嗎?您知道雲嘉南的蝙蝠有哪些種類與特色嗎?尤其是嘉義地區的蝙蝠可能是您從來都沒注意到的,這一天我們一起來發現這可愛的動物!

[營隊]蘭陽親子賞鳥體驗營 --﹥

  時 間:1月28日(五);2月4日(五)
  地 點:宜蘭縣蘭陽平原
  對 象:國小3-6年級及家長
  主 辦:台北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聯 絡: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 02-23432388#7801-7802
      E-mail: tnature@ms48.hient.net

  野鳥就像一把鑰匙,帶你開啟以前從未接觸或遺忘許久的各種自然之門,透過望遠鏡的觀察,表現對大自然的讚美和尊重,進一步地去體認環境與野鳥的關係,讓學員們了解該如何與野鳥和平共存。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