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議題前瞻系列]環評修法
前瞻:避免環評淪為開發行為的橡皮圖章 --﹥
環評法雖僅有短短32條,引起的爭議卻多如牛毛。綜而觀之,目前機制缺乏資訊公開、有效的民眾參與、以及救濟管道,致使受開發行為影響的民眾不知如何否決不當行政決策,也因缺乏救濟和後續監督的機制,才讓許多開發案的環評在黑箱作業中棄守專業立場。為避免環評淪為開發行為背書的橡皮圖章,改良環評委員遴選機制與權責、環評爭議處理機制引進與否、是否採行以預防、預警和篩選原則的政策環評等,是今後的重要追蹤方向。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special/2005/tasp2005-03.htm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民間團體促請本屆立法委員通過《政府資訊公開法》 --﹥
本報訊
由於《政府資訊公開法》已完成一讀,並完成朝野協商,但至今未能排入院會議程,若本會期無法通過三讀,下屆的立委將「一切重來」,重審條文,政黨協商重新開始。為促請本屆立法委員於會期結束前通過《政府資訊公開法》,以利政府資訊公開,促進人民民主權益。由民間團體組成的「政府資訊公開法催生聯盟」已於93年11月9日,分別拜會親民黨黨團、民進黨黨團、台聯黨黨團,三黨團皆表明確支持立場。昨日「政府資訊公開法催生聯盟」首度拜會應給予高度支持卻態度不明的國民黨,由黨團書記長黃德福立委與聯盟展開對談。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5/ta05011901.htm
◆[國際新聞-能源議題]衣料充電
能源科技的重大進步 --﹥
周姮宏編譯/莫聞審校
你能想像在未來的日子裡,有可能用你的衣服為手機充電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沙竣(Ted Sargent)於Nature
Materials和Sunday online
edition上發表的研究成果表示,太陽光的紅外線可以在布料、紙張或其他材質的物品上產生一種軟性的影膜(flexible
film),這層軟性影膜可以把30%的太陽光轉換成能源,也可以添加到衣料當中,變成隨處可見的太陽能能源。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項發明並不完全仰賴太陽光,只要能產生溫度,就算是人或動物的體溫,都可以儲存少許的能源。
未來的5至10年內,這項發明極可能正式商品化,而華爾街上的產業大亨 Lux
Capita表現出他們的投資意願,預料這項發明將會造成產業上的另一波革命。
【參考資料】
◆路透社報導
◆[土地及水文]全由災害防治專家齊聚日本神戶 --﹥
日本,神戶,2005-01-14 (ENS)-
去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發海嘯,使得預警系統顯得格外重要,而17日在神戶所舉行的「世界災害防治會議」,毫無疑問的,全球海嘯預警系統的建立,將會是會議考慮的重點其中之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14-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范景硯 譯,莫聞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11401
◆[生態保育]城區擴張危害生物棲息地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1-14 (ENS)-
美國環保人士表示,現有開放空間與農地轉變為重劃區、購物中心、道路和停車用地的趨勢愈來愈快,已成為美國生物多樣性和動物的首要威脅。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城區過度擴張,已經使得約1200種重要野生動植物的棲地受到威脅,有些還可能因此而面臨絕種。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14-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范景硯 譯,莫聞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11402
◆[生態保育]墨國油污事件
動保專家營救鵜鶘 --﹥
墨西哥,委拉克路士,2005-01-14 (ENS)-
在墨西哥灣區靠近墨國委拉克路士的海岸沿線,有數以百種的鳥類和動物受到油污染,目前動保專家正在處理當中。油污染事件是發生在12月22日,當時是因為墨西哥國營石油公司PEMEX一座汲取站發生爆炸,使得約5千至1萬桶的原油流入克沙克拉卡(Coatzacoalcos)河中,危害了周邊的海洋棲地和野生動植物。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14-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范景硯 譯,莫聞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11403
◆[生活環境]河流惡臭困擾亞美尼亞 --﹥
記者 Anush Sarkisian 報導
亞美尼亞,凡納澤,2005-01-14 (ENS)- 從亞美尼亞北部流入喬治亞共和國的戴貝河(Debed),是亞美尼亞境內最長河流之一,它有3條支流流經凡納澤。目前這支流的污染嚴重,下雨天時,河中充斥著泥爛和惡臭,即使是在有大太陽的晴天,河面也依舊髒亂和惡臭,並且沿岸漂浮著堆積著塑膠物和其他物體。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14-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范景硯 譯,莫聞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50114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1-19 --﹥
-
[環境政策]狗狗登山步道
可望春節前啟用。台北市最快可在春節前有3處登山步道列為「狗狗登山步道」,台北市動物衛生檢驗所所長嚴一峰表示,3處登山步道將在登山口設置狗狗登山告示牌、狗狗衛生箱以及狗狗專用垃圾桶,方便飼主清理狗狗大便。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鹽博館21日起試營運。「台灣鹽博物館」位於七股鄉鹽埕村,2001年由前經濟部長林信義主持動土典禮,2003年完工,樓地板面積6180平方公尺,擁有2萬多件鹽業文物,初期先展示近萬件鹽業文物,號稱是亞洲最大的鹽業博物館。
(台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台東三浴計畫
財團擬開發。台東縣政府運用深層海水、溫泉與森林等資源,提出「曙光行動、台東新、心體驗」三浴計畫,已有財團17日表明有意開發。業者說,在美、日國家深層海水是養生水用喝的,在台東用來泡澡,這是大賣點。
(台東 聯合報)
-
[生活環境]你噴藥我噴火
疾管課長險挨揍。高雄縣大寮鄉登革熱疫情已插紅旗、亮紅燈,但部分鄉民仍反對防疫人員前往住家噴藥,除口出穢言,16日下午衛生局疾病管制課長劉碧隆差點被民眾圍毆,衛生局將於19日提報全縣登革熱防疫會報檢討,並研擬對策。
(高雄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無毒農業餐廳
花蓮縣長「掛保證」。花蓮縣政府推動「無毒農業」,花蓮市莎莉複合式餐廳是全縣第1家加盟的西餐廳,縣長謝深山17日前往揭牌「掛保證」,並呼籲消費者多吃不噴農藥、不施化學肥料的無毒農產品。
(花蓮 聯合報)
-
[生態保育]捍衛七股潟湖
將成立導覽巡守隊。財團法人綠色旅行文教基金會、七股海岸保護協會推動的「七股自然村」計畫,17日在七股鄉龍山村展開,首先登場的小雪階段將培訓共40名漁民,稱為「內海小英雄」、「內海老英雄」,向外宣示捍衛七股潟湖決心。
(台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頂寮生態公園
樹幹鋪成步道。蘇澳鎮頂寮社區利用新城溪出海口遺址,闢建自然生態公園,預計2005年4月完工。因水域四周廣植原生種植物,且入口處就是頂寮舊聚落和碉堡,屆時蘇澳就多了1個尋幽訪勝的好去處。
(宜蘭 聯合報)
-
[其他]魚塭寒害報導
黑白講。日前某媒體報導花蓮寒害嚴重,壽豐養殖區魚群損失超過數千條,消息傳來養殖區漁民氣憤難平,17日指責報導子虛烏有;壽豐鄉農會總幹事曾淑懿更擔心媒體未查證的報導,會影響養殖區漁民生計。
(花蓮 中國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景硯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5-01-1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19 --﹥
-
[環境政策]30個違法開工項目名單公布「環評風暴」刮緊環保弦。中國環保總局宣布停建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13個省市的30個違法開工項目,並指出要嚴肅環保法律法規,嚴格環境准入,徹底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無序建設。據了解,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後環保總局首次大規模對外公布違法開工項目。
(中國 人民網)
-
[生態保育]中國森林覆蓋率居世界第130名
林地流失依然嚴峻。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質量不高、林地流失依然嚴峻、林木過量採伐仍相當嚴重,為中國生態狀況已進入治理與破壞相持的關鍵階段,這是一個對峙更加激烈、拉鋸更加顯著、任務更加艱巨、工作更加艱苦的階段。
(北京 人民網)
-
[生態保育]損毀國家生態公益林
江西廬山部分建別墅。擁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身份的廬山風景區的蓮花洞森林公園內的蓮花洞風景區,近一段時期以來,一些黨員未經任何部門批准,損毀國家生態公益林,違規興建私家別墅,導致這一景區搶建別墅成風。
(江西 新京報)
-
[生態保育]上百名潛水愛好者拯救珊瑚。來自不同國家的上百名潛水愛好者在泰國普吉島附近海域清除因海嘯而覆蓋在珊瑚上的垃圾。他們從海下撈出大量的魚網、遮陽傘、塑料袋等雜物,並使一些斷裂的珊瑚復位。
(中國 新華社)
-
[其他]美國環保署對處理飲水的消毒劑進行特征研究。根據1份來自美國環保署生態系統研究處的新報告,環保署研究人員首次對200種先前未經確認的消毒產品的作用進行評估,發現除氯之外的消毒劑也能夠產生出較高水平的可能對健康有害的副產品。
(中國 水信息網)
環境資訊協會 景硯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5-01-19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1-14 --﹥
-
[生活環境]環保署與8組織合作 將重新改善家庭污水系統
-
[環境政策]環保署延長雨水逕流防治標準申報期限
-
[生態保育]海軍通令艦艇軍官繞道 避免遭遇北大西洋露脊鯨
-
[生態保育]研究顯示:維繫海獅健康對人類健康也有益
-
[生態保育]改變沙丁魚食用習慣 可預防海底毒氣噴發
-
[土地及水文]加州納康奇塔地區(La Conchita)土石流
10人死亡 石油污染海岸
-
[土地及水文]水泥業巨擘向俄亥俄州申請開挖採石場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14-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范景硯 譯,莫聞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5-01-14
■[環境關懷事件]請關心柴山休息區濫墾事件 --﹥
發起者: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1月16日星期日,生態教育中心成員至柴山勘查解說路線時,赫然發現在北柴山往小坪頂的木棧道,在觀景平台前一岔路可轉進前行至龍谷,此路沿線原本不明顯的小路徑,被拓寬為1-2公尺,植被皆被清除;而龍谷正上方的珊瑚礁平台,所有植被幾乎被清光,砍伐長度約40公尺,寬度約20公尺。砍伐之喬木以血桐為主(直徑約15公尺)最為明顯約4棵,林下灌木山棕、山柚,及次生之構樹、血桐、稜果榕等皆被全面砍除,而藤本植物以猿尾藤、木鱉子最為優勢,也被全面清除。本中心深感痛心,籲請市府相關機關立即處理本案此一濫墾案件,同時請愛柴山的山友們共同糾出破壞柴山的不良份子,阻止私闢休息如癌細胞般持續擴張。(檢舉電話:壽山自然公園警察隊
07-5213065、高雄市風景區管理所壽山站 07-5337095)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5/ag05011901.htm
■[環境的未來]生態廊道:自然與人文的無障礙空間 --﹥
作者:汪靜明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1989年,筆者第一次聽到「無障礙空間」這名詞,是在自然科學博物館服務期間。當時,漢寶德館長在全館會議時,以恐龍廳上下樓為例,說明科博館的通道,將改善成無障礙空間,而這件事就請剛從美國回來的汪靜明博士來研究如何改善。在十多年前,對於台灣社會大眾來說,這還是個新觀念。漢館長的輕描淡寫,竟是促使我深層了解無障礙空間的第一個機緣。
近月來,「高山纜車」、「國家步道」、「北宜高速公路石碇坪林段,春節前開通」等幾則有關交通建設報導,在台灣的新聞視窗裡,一個個開啟。從生態視窗而觀,這些所謂的交通工程,對於台灣的自然與人文,又有什麼關鍵的生態關聯呢?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environ/2005/en05011901.htm
●[課程]台中荒野94年基礎攝影春季班 --﹥
時 間:2月23日-4月6日
地 點: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中市西區五廊街135號2樓)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04-23720986
E-mail:
e-mail-gy2@ms66.hinet.net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拍攝工具,卻能拍攝出絕然不同的影像內容,這就是攝影的魅力所在。畫面的取捨決定在拍攝時的思考,動人影像的背後必然有著美學的基礎,攝影技術是基本的需求,要成就一張優秀的影像上述的條件缺一不可。但是,「學習」卻是唯一的途徑。
詳情請參閱
http://sowtc.sow.org.tw/epaper/2005/01_2.htm
●[研討會]綠色學校伙伴網絡研討會-回顧與前瞻 --﹥
時 間:2月26-27日(六-日)
地 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分部綜合館
(台北市汀州路四段88號)
主 辦: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綠色學校中心辦公室
協 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報 名:2月17日截止
聯 絡:游韻 02-29355232#25
E-mail:
office@greenschool.org.tw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第六屆第二次會員大會誠摯地邀請會員們參與。會員大會將結合綠色學校研討會的舉辦,邀請綠色學校伙伴們一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並看看國外綠色學校推動狀況。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ee.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85
◆[編輯報報]緊急徵求各界對《國土復育條例》草案之意見(含檔案連結更新) --﹥
經建會目前正緊急徵求各界對《國土復育條例草案》的針砭意見,19日為最後一天,本報也已刊出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李永展之專欄文章,期待能發揮拋磚引玉之效,歡迎各界繼續提供相關意見與想法。稿件請寄至本報投稿信箱infor@e-info.org.tw,或寄至經建會郭翡玉組長信箱fykuo@cepd.gov.tw,隨函請附上姓名與連絡方式,謝謝。
另日前檔案下載部分,「國土復育條例(草案)」之連結有誤,現已更新為正確連結,造成不便,謹此致歉。
【檔案下載】(檔案為自我解壓縮檔,請於下載後執行)
▲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草案)
▲國土復育條例(草案)
▲[專欄作家-李永展]落實國土復育方案的幾點提醒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