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含砷木材有害健康 防腐劑鉻化砷酸銅將列為毒化物 --﹥ 本報訊 由於木材常用防腐劑鉻化砷酸銅,經研究顯示對人體健康有危害之虞,環保署目前已將此物質列入管制名單,並將於完成公聽會、研商會等程序後,正式公告為列管毒性化學物質,限制其使用用途,環保署並建議業界改採環境毒性較低的替代產品。 國內外在木材加工或古蹟、歷史建築修護上常採用鉻化砷酸銅防腐工法,但研究顯示含砷木材在平常即會釋出重金屬砷及鉻,對人類具致癌性,尤其對兒童健康危害尤甚。國外環保與消費者保護團體長期以來即呼籲停用以該物質作為木材防腐劑,美國、歐盟、日本等國政府均已採取行動,嚴格限制其使用用途。 環保署表示,鉻化砷酸銅是一種由鉻、砷、銅所組成的化合物,國內常用來作為木材防腐劑使用,亦為全球最常使用的木材防腐劑之一,主要功能可防止木材腐敗,避免生長蕈類、黴菌、白蟻等危害木材的害蟲。國內過去修護古蹟木材常進行鉻化砷酸銅處理,以提高木材的耐久性,惟處理後的木材古蹟會因氣候、雨水或土壤酸度等因素而釋出重金屬砷及鉻,而目前已證實六價鉻是人類致癌物,砷亦具有急慢性毒性,恐危害民眾的健康。 根據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兒童在遊戲場所中接觸到鉻化砷酸銅處理後的木材,經由手直接將鉻化砷酸銅中的有毒金屬送進口中,或間接透過食物及玩具攝入,增加暴露的風險。日本於1996年即由業者自發性地逐步減少使用經鉻化砷酸銅處理後的木材;美國環保署亦與木材商達成協議,於2003年12月31日已停產消費性經鉻化砷酸銅處理之木材;歐盟也在2003年1月明令全面禁用;丹麥、瑞典、德國、澳州和紐西蘭等國也計畫要嚴格限制使用。 環保署表示,鉻化砷酸銅處理木材的好處是較便宜且耐久年限長,除做為古蹟與歷史建築修護防治工法外,也使用於涼亭、棧道等的室外設施、景觀木材、裝潢角材、電桿及木製家具。不過,近年國際上新研發的木材防腐劑有烷基銅銨化合物(Alkaline Copper Quaternary,ACQ)及銅硼唑化合物系 (Copper Azole,CuAz),兩者皆不含砷、鉻等有毒化學物質,對環境毒性較低,被多國列為鉻化砷酸銅木材防腐劑之替代品,環保署建議國內業者引進使用。 為自身健康著想,環保署也提醒民眾凡接觸過木材後一定要勤洗手,以減少致癌風險。 ◆[生態保育]2005年萬國博覽會 頌讚大自然的睿智 --﹥
日本,愛知,2005-03-28 (ENS)- 2005年萬國博覽會25日在日本愛知縣正式開幕,此次主題定為「自然的睿智」,為人類開創一個與自然永續和諧相處的新趨勢。到9月25日閉幕之前,預計將會有超過1,500萬人次前往參觀此次的萬國博覽會,參與位在名古屋東部丘陵的會場所展出的文化饗宴。 2005年世博會的展覽會場共分為長久手會場及瀨戶會場,其間靠空中纜車接駁。以磁性控制的無人自動接駁電車IMTS在會場專用道路上運輸旅客。另外還有不靠聯結器(車鉤)而以電力相接的三台大型低污染巴士,在公車道上自動運行。 為了保護日本瀕危鳥類之一的蒼鷹,2005年世博會的計畫曾進行過調整──世博會展場原本預定在蒼鷹的棲地「海上森林」舉行,不過由於世博會組織「國際展覽局」(BIE)表達對森林環境衝擊的關切,在2000年4月之時,主辦單位同意將地點變更為現在的場址。 不過,目前世博會場地仍有使用到部分森林地區,世博會主辦單位對此表示,他們已儘最大可能保持森林的自然原貌,這在世博會的歷史上算是首開先例。 主辦單位「2005年日本世界博覽會協會」目前正持續進行活動期間的環境影響評估,包括工事所引發的震動和噪音、博覽會期間相關活動的擴音器聲量、以及夜間燈光射進空中所帶來的影響,以期儘量降低這些因子對環境的衝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5/2005-03-28-02.asp ◆[生態保育]被控教唆謀殺美籍修女 巴西地主自首 --﹥
巴西,巴西利亞,2005-03-28 (ENS)- 被控在今年二月主使謀殺美籍傳教修女史坦格的男子,27日晚上主動向巴西帕拉省阿爾塔米拉市的警局投案,該警局距離兇案發生地點約80哩。綽號「比達」的巴西地主莫拉(Vitalmiro Bastos de Moura)隨即遭警方逮捕,但他宣稱自己並沒有射殺74歲的美籍修女。警方在莫拉農地上所尋獲的手槍,經彈道測試後證實是殺害史坦格修女的兇器,遂指控莫拉涉嫌謀殺。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5/2005-03-28-04.asp ◆[生態保育]石油開發業者獲准在厄瓜多國家公園伐林 --﹥
厄瓜多爾,科卡,2005-03-28 (ENS)- 為了開採石油而進行的築路工作,讓厄瓜多葉蘇尼國家公園內與世隔絕的雨林面臨慘遭砍伐的命運。厄瓜多爾環境部科卡辦事處在25日發放伐木許可給巴西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允許其在葉蘇尼國家公園內砍伐林木。伐木工人將清出一塊狹長的空地,用來興建通行道路、石油加工處理廠和兩座鑽油平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5/2005-03-28-01.asp ◆[土地水文]印尼外海強震 南亞三國家發佈海嘯謷報 --﹥
印尼,班達亞齊市,2005-03-28 (ENS)- 印尼班達亞齊市與其周邊區域,在當地時間28日晚上11點15分發生強震,讓當地人民再次陷入恐慌。此次地震約持續了2分鐘,因為害怕去年11月摧毀印度洋沿岸國家的海嘯悲劇會再次上演,許多人民紛紛以步行或騎乘機車的方式,從內陸逃往較高的山坡地避難。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5/2005-03-28-03.asp
環境資訊協會 純嬌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mar2005/2005-03-28-09.asp ■[環境的未來]政府不顧政治承諾 高屏大湖(吉洋人工湖)開發在即! --﹥ 作者:李根政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 高屏大湖(吉洋人工湖)由於是設於平地,一直被視為破壞力較輕微的開發案,但是經民間調查評估,本區豐水期地下水位僅約2公尺,開挖深度卻達12公尺,一旦開挖形同將700公頃地下水暴露地表,豐水期裝滿地下湧出的水,枯水期則為乾枯的大坑洞,等於挖了口超大水井,直接取用地下水,因而水資源專家評論本案是「多此一舉」。人工湖開發完成後,700公頃良田頓時成了5個大坑洞,完全不可能回復,此一損失,至今仍未有任何評估;再者開發的7年之間,台三線兩側與沿途將成砂石場與砂石車的獨立王國,嚴重衝擊地方生活與安全,至今也未有妥善因應方案,但開發單位仍是執意開發,其背後原因咸信與開採之砂石達6,500萬公噸,至少獲利100億之利益有關,不過在72水災之後,砂石價格已有下滑,民間憂慮如果獲利不如預期,得標者勢必往下挖深,造成更大的災難,這裡沒有值得世人重視的動植物生態,但是,對於寸土寸金的台灣而言,700公頃的良田,難道沒有更有利於生界、人民的利用方式?何以非得開發以供應資本家的用水?這一代的決策者為何可以如此草率地決定700公頃土地的命運?土地無言,因而其哀嚎世人也無從聽聞? 本案在經民間團體不斷質疑,歷經年餘的陳情、抗議後,行政院仍是同意經濟部所提的開發案,不過游錫堃院長下達的函文中提了二項但書,包括:考量部分環保團體與地方人士對本計畫尚有疑慮,請經濟部應就民間團體所提疑慮,隨時檢討回應說明並充分溝通;高屏大湖於正式全面開挖前,經濟部應擇適當地點先行試挖,並進行地下水文的監測追蹤與檢討評估,做為後續推動執行之參據(行政院,院臺經字第0930052100號函)。也就是經濟部開發前仍有責任釐清民間團體所提疑慮,並進行試挖和地下水文監測後,再據以執行。 同時在93年12月14日,高屏大湖特別預算案送進立法院,行政院游錫堃院長接受湯金全立委質詢時,也曾做了承諾:「如果有替代方案而不用挖,我是非常贊成的。其實取捨應該選擇影響最少的方案,如果有替代方案,這個當然可以不做,這是我的想法。」;「本人可以在此承諾:如果大家有想到更好的方案,我也贊成這個計畫不用做了。」(附錄一) 另外,93年11月1日,水利署陳伸賢署長在接受曹啟鴻立委質詢時,也表示:湖要兩年後才開挖,94、95這兩年間都不會開挖,96年會開挖。在開挖之前,如果能明確證明可以拿到這些水,我們會在納入記錄後,就不用開挖這麼多,湖面面積也會儘量減少。…依照高美堰透過伏流水及地表取水的水量,我們會再評估蓄水池要不要那麼大,甚至是不是就不需要了,因為我們擔心一旦影響到地下水,上游就要補注。(附錄二) 游院長和陳署長在立法院的承諾,雖然距離民間訴求檢討水資源政策有一段的距離,但至少在技術層次已願意進行替代方案的試驗。然而,根據了解,在謝長廷院長上台後,水利署已完全不理會游院長和署長的政治承諾,完全沒有進行任何替代方案的評估和試驗,最近已積極進行委託顧問公司辦理BOT案之招標作業,預計在四月就完成顧問公司的招標作業,六月就要求得標者提出可行性評估,由於招標條件時程之限制,幾乎已賭定由原規劃者─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得標,而且其工程內容仍是開挖700公頃,深及12公尺的大湖。 對於開發單位此一橫柴入灶之行徑,民間團體表嚴重抗議,籲請行政院謝院長要求水利署暫停此一招標作業,審慎研提替代方案,由公正的第三者進行評估,這段期間更應與民間、地方充分對話,勿讓游院長與陳署長的承諾如空氣般消失,嚴重破壞政府威信與人民信賴 。
同時懇請謝院長重新評估民間團體對本案所提訴求:
【附件資料】 ●[讀者投書]湖山水庫生態保育措施執行委員會籌備會議之三大迷思 --﹥ 作者:廖本全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荒野保護協會鄉土關懷小組副召集人) 2005年3月10日,經濟部水利署委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章波研究員,假水利署台北辦公區九樓第一會議室召開「湖山水庫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籌備會議。會前,保育團體於3月7日即已發出公開信,呼籲所有環保團體、學者專家共同抵制該會議。惟在環保團體缺席下,若該毫無正當性的籌備會議順利推動,不僅是浪費整體社會之人力與經濟資源,亦將模糊湖山水庫開發案的爭議焦點,因此,當日仍有數個環保團體與會,全力發言指陳該籌備會之矛盾與荒謬性。 一、會議定位的迷思:一個正在為湖山水庫背書的委員會 環保署雖於2000年5月17日有條件通過湖山水庫開發工程計畫之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並於結論中指出開發單位應訂定該計畫影響區內之生態保育措施(詳見環評報告書結論九)。然當地社區人士結合環保團體自2002年起促成民間反湖山水庫運動的開展,不僅嚴正質疑政府產業與水資源政策、水庫興建目的(民生用水或工業用水),並指出環境影響評報告書之重大缺失(如未提珍稀植物與八色鳥、未考量壩址地體結構及921大震後之環境變動與影響等),更提出可能的理想取水方案供政府評估。開發單位經濟部水利署不僅未正面回應所有質疑,並由中區水資源局於2004年6月與2005年2月提出「湖山水庫工程計畫生態保育措施」,且二度遭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退回。2005年2月16日,環保署召開的「湖山水庫生態保育措施」及「湖山水庫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1審查會議,保育團體代表提出調查證據,嚴厲批判該基本調查之粗糙與疏漏,環評委員亦認為該調查草率、無用,而遭退回重擬再審。更重要的是,本案之保育主管(行政院農委會)、環評委員之專家學者(中研院劉益昌研究員、劉小如研究員與台大黃增泉教授、張長義教授等)以及保育團體針對該地區生物多樣性與高歧異度、2000年環評之嚴重疏漏、921大震後之環境變動、雲林地方環境與空間之規劃與發展、整體社會之疑慮等因素,咸認為本案有重做環境影響評估之必要2。 湖山水庫案目前問題之焦點與癥結在於,保育主管機關、專家學者與保育團體對環評報告書之高度質疑,以及重做環境影響評估之主張,也就是「湖山水庫之興建究竟是否必要?」,且「湖山水庫生態保育措施」及「湖山水庫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皆遭退回重擬再審,因此,在開發案之第一層次議題(湖山水庫必要性)尚懸而未決以前,即進行第二層次純粹技術性、管理性議題(籌設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亦即,在該委員會之依據(「湖山水庫生態保育措施」)尚未確定通過之前召開籌備會議(執行機制),實即是正為湖山水庫開發案背書,不僅與該籌備會開宗明義之大前提「不為建水庫背書」明顯相違,亦顯然是浪費民間及政府人力與物力資源3。故該籌備會議之召開是偷跑、不合邏輯、不符程序且無意義,倘與會學者專家明確認知「不為建水庫背書」,則理應善盡保育知識份子的職責,將偷跑的委託單位(亦是開發單位)經濟部水利署拉回起始點,並告知應暫緩該會之籌設,待第一層次議題釐清後再行推展,否則,顯然即是以行動為水利署長會議當日之宣示「湖山水庫非開發不可…」護航、背書。 二、權力關係的迷思:一個瓦解社會進步的會議 社會學家對於當代地方的發展和空間環境形塑過程的權力與行動分析,主要可歸納為二種觀點,一是「行動者網絡(actor network theory, 簡稱ANT)」觀點,認為地方之發展與環境塑造,應由地方內部組織向外結合非政府組織,形成行動者網絡,透過一系列的行動對抗國家與資本財團,再將國家(政府)徵召為網絡之一份子,瓦解過往由上而下的統治關係,並重新建構網絡的權力關係,此乃彰顯社會力量及建構公民社會之途;另一是「統管理性(governmentality)」觀點,認為國家仍須對地方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可透過不同的統管技術(如財政控管、目標達成、稽核等)對地方進行由上而下的遠距統管,此一權力模式多於邊陲地區呈顯4。 湖山水庫議題正凸顯上述二觀點的對抗和拉鋸。湖山當地社區人士結合環保團體,不僅透過論述和訴求、網絡組織、抗拒行動等反對湖山水庫開發,其背後更具有深度、珍貴而進步的社會變革理想,即是打破政府無限發展與興建水庫的迷思、推動政府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實踐,以及瓦解政府的統治權力關係、建立公民的社會。 相反的,現階段「湖山水庫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籌備會議之召開,則是政府(開發單位)面對權力瓦解與重構前的統管伎倆,意圖透過研究委託,重將行動者網絡(專家學者、保育團體、地方團體)「徵召」進入其既有的統治權力模式之中。因此,現階段該會議之是否正式運作,實是檢驗台灣地方發展中政治力量與經濟力量是否仍舊操控社會力量的重要指標。學者專家實應拒絕接受國家機器的徵召,而保育團體似乎亦需要有更多的「抵抗」拒絕與阻止徵召。 三、建立典範的迷思:一個反生物多樣性的會議 陳章波教授期望藉由「湖山水庫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籌備會議之召開,建立EPA(環境影響評估)之通例,也就是建立一個所謂開發地區生態保育措施的典範(方力行教授稱之為「淺山生態系保護機制」),此舉適彰顯出哲學家的憂心。 依生界、生物、生命、生活多樣性的思維來看,任何一片所謂「自然」的地土生界(包含地方社會網絡與文化系統),絕對都是天地宇宙創古溯今無可取代的唯一價值和典範。我們認為,作為接受命土誨育而成就自我的生界一員,皆應竭心盡力為捍衛自然典範與自然價值而努力。因此,有誰願意拋棄天造地設的自然典範?又有誰可以同意摧毀自然完整的生態系,而意圖創造一個人類自我中心的、虛偽自然的圖騰典範?現階段「湖山水庫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籌備會議之召開,即是假設未來湖山水庫要開發之前提下,意圖透過專案研究計畫、生態保育方案的執行,創造一個「人工的生態」,此舉,正是對湖山水庫預定地動刀,更是違背生物多樣性之精神和理想。 面對一個既是反生物多樣性、又瓦解當代社會演化、更是為湖山水庫開發案背書的會議,我們必須嚴正的呼籲,基於生命、生態、生活等整體生界的公平與正義,現階段湖山水庫案應回歸一切問題之最基本、最癥結層次,亦即是保育團體、保育主管機關及多數學者專家所提出的「重做環評」議題上。因此,我們認為,開發單位應正視所有環評之問題,全力面對並釐清保育團體、專家學者之質疑,切勿再耗費社會資源於所有枝節的後續性、技術性、管理性問題之上;此外,我們亦願意誠心籲請意圖推動「湖山水庫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之專家學者,回歸問題本質並且捍衛自然天堂,與保育團體、保育主管機關共同推動「重做環評」,並且嚴格監督與審查開發單位之所有計畫、措施、報告。 正如方力行教授於會中對環保團體的質疑:「美濃水庫都保住了,你們環保團體在怕什麼?」,其實,所有保育團體當日的發言,就是要正告所有與會者:「基於人類的自然天職,我們正是要把湖山水庫開發案阻擋下來,那麼,請問你們在怕什麼?」。所以,召開「湖山水庫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籌備會議,真的沒有必要,真的!
1.「湖山水庫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係環保署認定本工程已動工下,應依環評法第18條及其施行細則第40條之規定,對本案之生態、地形、地質、社經環境再予釐清之報告。 2.有關湖山水庫開發案之詳情,可參閱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李根政主任之相關論述。 3.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於94年2月18日(水中計字第09405000520號)函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協助籌組「湖山水庫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其中說明三:「如蒙同意,有關執行委員會之籌備會議及成立後相關會議所需經費(包括出席費、交通費及誤餐費等),本局將依行政程序由湖山水庫工程計畫經費支應」。 4.詳參閱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05)地方發展的權力與行動分析:行動者網絡理論與統管理性觀點的比較。 5.詳參閱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活動]塔塔加步道解說活動:噓!看什麼鳥來了! --﹥ 時 間:4月17日(日) 上午7:00-9:00 而隨著蔥翠花草而來的便是貪吃的食客-飛翔天空的鳥兒們,以及調皮搗蛋無法無天的野猴子喔!想知道春天的哪種花招蜂引蝶帶來了什麼鳥兒嗎?想知道什麼勇敢的鳥兒老是跟野猴子爭搶東西吃嗎?來就知道囉! 詳情請參閱 http://www.ysnp.gov.tw/tc/news.asp?id=3093 時 間:4月23-24日(六-日)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的特富野社,為山地管制區,是鄒族的兩大社之一,特富野古道連接著以往族人與自忠聯繫的幹道,古道上時有藍腹鷴的身影,山羌的吠哮,時而又見灰鷽在樹枝頂端悠閒的觀看著這美麗的山崖峭壁,此地並保持著鄒族的傳統,庫巴是最明顯的標誌,來此感受這裡的純樸民情,坐看山嵐的起伏變化,心情將也隨之輕盈飄搖。 詳情請參閱 特富野賞鳥之旅 ●[課程]相約2005守望淡水河 淡水河河川巡守志工培力工作坊 --﹥ 時 間:4月2日-5月1日每週六、日 為推動社大學員及一般大眾共同關懷淡水河系,發展多樣親水學習步道與培育進行實際河川巡守的志工種子教師,因此針對整個流域分成四個梯次舉辦工作坊,藉由每梯次一天半的時間,進行「看見淡水河」的培力學習,誠摯邀請各位愛好自然環境與河川生態保育的伙伴,共同報名參加,並於活動後持續推廣關懷河川的教育與親水活動,期待早日還淡水河一個乾淨清澈的環境。 詳情請參閱 www.coolloud.org.tw/emcc/2005river.htm ●[講座]《聽青年人說故事-南方青年公民論壇》第二場:青年社區實踐的可能 --﹥ 時 間:4月16日(六) ) 下午2:00-5:00 預定討論題綱:社區實踐經驗分享與觀摩、青年社區實踐的困境與展望、青年社區實踐與民主深化。 詳情請參閱 http://www.tycf.org/forum_2.php ●[講座]綠黨2005演講系列-台灣環境現況與運動策略 --﹥ 時 間:4月11日(一) 晚上7:00 詳情請參閱 http://www.greenparty.org.tw/big5_/index.htm 時 間:4月9日(六) 上安社區位於南投縣水里鄉南邊,大約是在新中橫公路87.5---90.5公里的地方,是玉山山麓下的純樸小農村。清新翠綠的梅園、排列整齊的茶樹、鵲橋、三合院,還有居民親切的笑容組合成上安社區最迷人的景觀。走一趟上安村,除了還可以體驗鄉居生活,這裡因氣候環境的因素,四季都飄著果香與花香,四月是梅子採收的季節,一起到水里上安體驗梅之生態、運用梅樹枝自己動手做成呆呆鉛筆,及體驗自己動手採摘青梅製成脆梅的過程……享受採果及製梅DIY的樂趣外,也感受一下這裡濃的化不開的在地人情味…… 詳情請參閱 http://www.921.org.tw ★[本會訊息]徵求台灣地球日網站更新與翻譯志工 --﹥ 422世界地球日即將來臨,本會徵求熟悉網站更新操作、以及對地球日活動訊息譯介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加入地球日網站更新專案的行列,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sharlin@e-info.org.t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