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08-01 (全文版)

  本日主題:愛音樂!也愛沙灘! 「愛音樂 救沙灘」連署活動!
環境新聞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催生能源法案
[環境政策]美國巴爾的摩、特區大手筆 10億美元治水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8-0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8-0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7
環境事件 [環境關懷事件]愛音樂!也愛沙灘! 「愛音樂 救沙灘」連署活動!
專  欄 [手斧男孩]飢渴好「火」伴
活動訊息 [研討會] [徵件]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本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 急募質優的電腦來替換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催生能源法案 --﹥

  美國,華盛頓,2005-07-27 (ENS)- 美國參眾院會商委員會7月26日破除四年來的僵局,決議通過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又稱H.R. 6),其措施包括減稅,以及對保守能源、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推廣項目提供擔保貸款。此舉將有助於本週在國會中通過終審,並且符合美國總統布希自2001年當選以來,極力推動能源立法之政策。然而在一陣讚美與恭賀聲之際,環保人士則關切認為該法案將無法引導能源走向獨立,並且無助於解決全球暖化現象。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立法推動部門主管韋蘭(Karen Wayland)表示:「國會無法制定出一項負責任的能源政策,便無法推動美國朝向能源獨立和能源安全前進,也不法又提供可負擔的能源和乾淨的環境。」

  韋蘭又說道:「從各方面看來,國會推動這樣的能源法案,不只是一次機會的錯失,也是能源的巨大浪費。事實上,這項法案不能達到任何正面效益,所以何必趕著通過呢?我們力勸國會在法案還沒進入審查前放棄,對這樣有名無實的能源法案踩煞車。」

  這項H.R.6法案在前兩個會期闖關失敗,但本會期預期將得到參眾兩院中兩黨的大多數議員支持,並可順利提交到白宮由總統簽署。

  韋蘭對這次立法提供石油和天然氣工業在環境法方面的豁免權感到相當不滿。「這項法案免除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在淨水法案(Clean Water Act)、安全飲用水法案(Safe Drinking Water Act)以及國家環境政策法案(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底下基本的保護措施責任,因此將逐漸腐蝕對健康和供水的保護措施,同時又會破壞社區和整個西部地區的珍貴公共土地,當美國民眾知道這一點,他們一定會感到無比震驚。」

  美國「國家環境信託基金會」主席克萊普(Philip Clapp)對參眾兩院會商委員會所提出的措施更是大肆抨擊。他說:「這項法案是一夥自私的政客制定的,他們的眼光只看到2006年總統大選。」

[環境政策]美國巴爾的摩、特區大手筆 10億美元治水 --﹥

  美國,華盛頓,2005-07-27 (ENS)- 美國巴爾的摩與華盛頓特區兩個相鄰的聯邦州郡,週二(26日)達成一項總值高達10億美元之協議,內容為保護兩地受到未經整治之污水污染之水源,其中含有大量細菌、病原體,以及其他一些降低水質的污染物,嚴重影響水生物並威脅到公眾健康。創新技術同為此協議之部分配套,如運用數台閉路電視,以五年為期,視察長1,120哩之下水道管線等。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08-01 --﹥

  • [生活環境]奪命類鼻疽 國內首度出現 。台南、高雄地區爆發聚集性的類鼻疽疫情,短短20天內就有19人感染,經過疫情調查,疾管局表示,二仁溪是病患間唯一相關因子,高度懷疑是土壤中的類鼻疽菌被沖入水中,導致居民感染。 (台北 聯合晚報)

  • [生活環境]大陸豬疫情擴大 我提高防疫層級。大陸豬鏈菌疫情擴大,衛生署疾病管制局7月30日晚間緊急宣布,提高防疫層級,若民眾到大陸四川,接觸過豬隻,出現發燒症狀者,返國時要主動填寫傳染病防治調查表;醫師如果接觸到這類病人,也要主動向疾管局通報,並採檢體送到疾管局化驗。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清潔地球環保台灣 3大專生帶頭掃透透。響應1993年澳洲風帆選手伊安.基爾南(Ian Kiernan)發起清潔地球活動,好鄰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賴東明7月31日與3位大專生一起舉辦第五屆活動啟始儀式,將邀集8萬人掃遍全台900個地點。 (台北 法新社)

  • [環境政策]全台垃圾掩埋場 未來將大幅關閉 。全台垃圾掩埋場汙染問題嚴重,環保署除了調查、整治汙染,也擬定掩埋場的關場計畫,廢棄物管理處長陳雄文指出,未來幾年內,多數掩埋場將陸續飽和,該署將執行關場政策,將來每一個縣市頂多保留1~2座掩埋場。 (台北 民生報)

  • [環境政策]日本倉儲式掩埋場 2006年引進試用 。環境保護署表示,2006年起將從日本引進「倉儲式」掩埋場,在中部地區3處既有掩埋場試用,不僅沒有廢汙水排放問題,掩埋場還可重複使用。 (台北 民生報)

  • [土地水文]柴山海蝕嚴重 10多戶危在旦夕 。高雄市柴山地區桃源里第6鄰海岸線,原先距離民宅集中地區至少有15公尺之遠,10多年來遭到海浪侵蝕大約10公尺,已經造成1間民宅以及1間軍方班哨房舍部分地基流失,當地10多戶民宅岌岌可危。 (高雄 聯合報)

  • [土地水文]南二高穿山 中寮水下降 。旗山鎮中寮社區100多戶居民賴以維生的民生和農業灌水源地「半天池」,疑因開鑿南二高中寮隧道後,造成水源下降居民取水困難,引發民怨。高雄市土木技師公會7月28日完成水文監測報告,發現與開鑿中寮隧道有關,立委林益世邀集地方和國道新建工程局進行協調,要求國工局負起責任必須在2週內提出解決社區居民用水方案。 (高雄 聯合報)

  • [生態保育]寄居蟹漂亮的殼 業者換的。飼養寄居蟹的風潮,最近吸引全台小朋友的目光,使台灣的陸寄居蟹屢遭濫捕而逐漸稀少,甚至自東南亞走私進口,業者以火燒等強迫換殼造成寄居蟹腹部組織受傷,造成寄居蟹高死亡率,海洋大學海生所所長表示,寄居蟹扮演清道夫的角色,一旦被抓光了,即會影響整個生態環境。 (台北 聯合晚報)

  • [生態保育]侏儒抹香鯨 死在修船廠 。1條侏儒抹香鯨7月29日清晨游進正濱漁港,最後擱淺在台全修造船廠的船道上,屍體經海巡署岸巡第一總隊通報,已由中華鯨豚協會載回解剖研判確切死因。 (基隆 聯合報)

  • [永續發展]結婚率 跌到20年新低。一項研究發現,台灣人的結婚年齡有不斷往後延的趨勢,教育程度愈高、收入越高的女性,未婚率愈高,男性卻恰恰相反。而且2004年台閩地區的結婚率已經創下20年來的最新低點。 (台北 聯合晚報)

  • [環境哲學]台灣原住民 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馬偕醫院輸血研究中心教授林媽利利用基因比對,證實台灣原住民是太平洋島上的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兩者有清楚直接的關連,這項研究也獲得國際肯定,發表在2005年7月的「生物科學公共圖書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Biology)期刊上,知名期刊「經濟學人」上週也有相關評論,引發國際間熱烈回響。 (台北 民生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8-01 --﹥

  • [能源議題]中俄建水上核電站 可駛偏遠地供電20萬人。俄羅斯政府無視環保團體反對,將與中國花費8650萬美元共同建造世上第一座流動式水上微型核電站。第一艘核發電船將於2011年前竣工,可為偏遠地區供電,未來更可輸至中、泰、中東甚至加拿大等區。 (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中國2005年電量將突破2兆4000億千瓦時。據中國電監會預測,2005年全年用電量將達2兆4220億千瓦時。預計2008年電力需求將超過3兆1000億千瓦。 (台北 中 央社)

  • [能源議題]中國鋼鐵產量供過於求愈趨嚴重。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指出,上半年粗鋼產量近1億6500萬噸,同比增長28.3%。在產能擴張、需求趨緩情況下,鋼鐵行業供過於求將愈來愈嚴重。 (台北 中央社)

  • [公害污染]空氣污染威脅中國世界遺產。專家27日在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指出,空氣污染已成為威脅中國世界遺產的一大“殺手”,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粉塵等污染物會導致文物殘損風化,甚至使建築物腐朽崩塌。 (山西 新華社)

  • [公害污染]污染滲向地下水 黃河流域群眾成污染難民。由於不合理的開採,黃河流域地下水正呈現枯竭,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染源滲入地下,愈來愈多的地下水威脅到沿黃群眾的生命與健康,癌症村、肝炎村愈來愈多,一些地區甚至沒有合格兵員。 (濟南 新華社)

  • [土地水文]黑龍江洪澇萬人受災 經濟損失近7億。黑龍江省鶴崗、伊春、牡丹江等地近日普降暴雨,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造成數萬人口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6億8千萬元。 (台北 中央社)

  • [土地水文]柴達木盆地千年乾旱 開發礦藏困難。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千年乾旱,在未來50年還將繼續,這將給開發盆地內的礦藏造成困難。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無地可用 珠三角耕地禁轉住宅地3年。過去許多農地大量變更為建築用地,目前珠江三角洲一帶已面臨無地可用的困境,廣東省政府決定未來3年內,暫停批準珠江三角洲和廣東大、中城市佔用耕地為住宅基地的申請。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污染環境 18種建築裝修材料被禁用。北京市建委發布溶劑型防水塗料、袋裝水泥、水泥(石膏)類聚苯夾心保溫板等18種常用的建築裝修材料禁止使用。主因包括浪費資源,不能節能保溫,且有些材料會危害健康、易發生火災。 (北京 華東新聞)

  • [環境經濟]洪災使糧食主產省份面臨減產威脅。2005年入夏以來,中國南北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湖南等糧食大省多次發生嚴重洪災,面臨糧食減產威脅。 (台北 中央 社)

  • [生活環境]四川豬感染豬鏈球菌。四川豬感染豬鏈球菌疫情導致30多人死亡,但當地豬肉銷量及價格並未受太大影響。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歐盟生態旱廁入農家 無臭環保又節水。生態旱廁由歐盟推薦,於2001年開始在廣西、湖南和重慶實施,其衛生無臭、可節約水資源、糞便資源化且造價低廉。。目前湖南省已建成8700個,第四期將在2005年11月完工。   (湖南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十一五”環保規劃意見書發布。中華環保聯合會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做問卷調查,公開徵集公眾對編制國家“十一五”環保建議書,4120517公眾的意見包括飲用水源污染最受關注、車輛排氣成大氣主要污染源、近八成公眾反對超市提供塑膠袋、七成公眾支持垃圾分類、八成公眾不認可自然保護區等。 (北京 北京晚報)

  • [生物科技]28味中草藥提煉淨化劑 養豬場污水變清。畜禽糞便治理是上海郊區治理重點,其中“生物活性降氨除臭淨化劑”的研究獲得發明專利,其用雞冠花、何首烏、合歡花、藿香、桑葉等28味中草藥,再運用特殊技術製成,用來處理污水可使污水變清,每噸運轉費用僅1.80元,遠低於原來成本。 (上海 解放日報)

  • [生態保育]中國最大黃河口濕地博物館建成開放。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位黃河入海口兩側新淤地帶,是聯合國環境署重點保護的全球13處濕地之一,其中黃河口濕地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濕地博物館,其佔地7856平方米,透過各種仿真手法展示黃河三角洲的濕地生態。 (北京 人民日報)

  • [生態保育]可哥西里建立首個野生動物科研站。面積260多平方米的可哥西里自然保護區科研站日前在海拔4700米的索南達傑保護站動工開建第一個研究站點。 (西藏 中國 環境報)

  • [生態保育]新疆卡拉麥裏野生動物飲水不足。1.8萬平方公里的新疆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近日持續高溫,野生動物的飲水點已由最多時的100多個,減至目前的20多個,不少野驢、鵝喉羚等野生動物因乾渴而死。專家呼籲各界解囊修建飲水點。 (新疆 中國環 境報)

  • [永續發展]深圳人口近極限 將控制外來人口數。為因應人口總量逼近承載極限,深圳市決定控制外來人口數,以緩解治安壓力、勞資糾紛、教育資源緊縮等社會問題。 (北京 中央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07-27  --﹥

  • [生活環境]電力問題導致佛蒙特洋基核電廠停工

  • [環境政策]參議院一致通過荒野保護法

  • [環境哲學]能源部資助原住種族250萬美元

  • [生活環境]紐約市開放消暑中心 供民眾降溫

  • [能源議題]海灣電力設置全國首座汞研究中心

  • [生活環境]溫哥華、華盛頓希爾頓飯店 將獲LEED環保領導設計認證

  • [生態保育]藤壺研究恐影響設置海洋保護區

[環境關懷事件]愛音樂!也愛沙灘! 「愛音樂 救沙灘」連署活動!  --﹥

發起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AMG另類媒體發電機

  很多人都知道海洋音樂祭在福隆海水浴場舉辦,很多人也常常坐火車到福隆玩水,但是大家不一定知道,核四重件碼頭的興建,讓福隆海水浴場的沙灘日漸破碎。

  猶記得八十八顆芭樂籽獲得大獎的那年(2001),表演舞台是架設在彩虹橋的左側外灘。看表演之外,我們還拿著主辦單位送的水槍在沙灘上打起水杖,累了就坐在橋下喝水納涼,現在彩虹橋下的沙灘已經流失了。

  一年後(2002)再到福隆參加海洋音樂祭,左側那邊的沙灘竟變得破碎不堪,舞台只好移到了右側內灘。連續6年的音樂祭,見證了沙灘逐漸流失的驚人變化,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核四重件碼頭的興建工程阻隔了漂沙回流,已經將整個潮流循環補砂機制破壞殆盡,綿延將近3公里的沙灘海岸嚴重倒退。

  現在舉行活動的那片沙灘,是怪手從別處挖沙填回來的。很殘酷的一點是,無論表演樂團、工作人員,或是聞風而來的樂迷和比基尼辣妹,每個人過了彩虹橋,腳底下踩的那片人工沙灘就是核四工程破壞福隆環境的具體證據。四年來為了舉辦海洋音樂祭,已經花了1,800萬補沙造灘,當一年一度的嘉年華式狂歡過後,有誰在乎福隆美麗的生態正在凋零?

  福隆的沙灘問題,不只是環保問題,同時也和參與海洋音樂祭的所有音樂人與樂迷朋友息息相關,試想沒有了美麗沙灘,我們如何能舒服地在海邊享受音樂?我們懇切地希望所有熱愛音樂祭的朋友能進而發出支持的呼聲,關心沙灘流失的問題;也希望以歌頌美麗海洋,珍惜這塊土地為發想概念的海洋音樂祭,能與貢寮在地環境有更深刻的連結,讓福隆的海灘能繼續美麗,也讓所有音樂人的夢想成為真實。

致行政院的諸位官員,我們有幾點要求:

  1.請政府重視福隆沙灘正面臨消失的危機,不要讓人為的工程建設繼續造成海岸生態的破壞。

  2.為保護沙灘,請立刻停止核四海岸工程的破壞行為,並盡快提出恢復原狀的解決方案。

[手斧男孩]飢渴好「火」伴 --﹥

作者:蓋瑞‧伯森(Gary Paulsen)
譯者:黃小萍、蔡美玲

  布萊恩發現,從火花到火,是一段漫長的過程。

  顯然,得有什麼可以讓火花著火的東西,譬如火種或乾木柴之類。但是有什麼呢?他到外頭拿了些乾草進來,在乾草堆中敲出火花,卻眼巴巴看火花熄滅。他試著將細樹枝折成碎片,不過效果比乾草還糟。所以,他將乾草與細枝兩者合用。

  沒有用。敲出火花並不難,但是熱燙燙的石頭或金屬――他不知道究竟是哪個――所產生的那一點火花,劈啪作響後旋即消失。

  他懊惱地跌坐在地上,望著那堆可憐的乾草和細樹枝。

  他需要更有用的東西,可以引燃星星之火,絨毛般既細又軟的東西。

  碎紙屑應該不錯,可惜他沒有紙。

  「就差一點點,」他大叫:「就差那麼一點點……」

  他將手斧掛回腰帶上,瘸著疼痛的腳走出棚屋。非得有個什麼東西不可。人類老早就會生火。人類用火的歷史已經數千年、數百萬年。一定有辦法的。他掏掏口袋,在皮夾找到一張二十美元紙鈔。是紙耶。在這裡一文不值的紙。但如果能用來引火……

  他把這張二十美元鈔票撕成碎片,攏成一堆,在裡面敲擊火花。毫無動靜,就是無法點燃。一定有辦法――一定有辦法點燃。

  在他右手邊不到二十呎遠的湖畔,有好幾棵斜向水面的樺樹。他呆望著它們足足半分鐘過後,心間才閃過一絲念頭。它們漂亮的白色樹皮,就像乾淨而稍帶小斑點的紙張。

  紙。

  他朝那幾棵樹走過去。只要是樹皮剝離樹幹的地方,都會伸出絨毛般的小卷鬚。布萊恩扯下一些卷鬚,纏繞在指間。它們不僅乾燥,而且像鋪了粉般,似乎很容易燃燒。布萊恩在這些樹上又是拉又是捲,一手拉扯,一手抓住,直至收集到棒球般大小的量。

  之後布萊恩回到棚屋,將那顆樺樹皮球剝開,排放在黑色岩石底部。他想了想,又把那張二十美元紙鈔的殘餘碎片丟進去。斧頭一敲,一道火花竄入樹皮之中,而後迅即消失。但這一回,一枚小火星掉落在乾樹皮的毛鬚上――幾乎可以說是一塊樹皮了――而且熄滅前似乎燒旺了些。

  引火材料必須更好一點。火花必須有個輕軟且精心設計的窩。

  我得替那些火花造個「家」,他想。要有個完美的家,否則它們不會待著,也不會著火。

* * * * * * * * * *

  他再次將火花窩擺好,向後緊握手斧,全神貫注,然後迅速地連敲四下。火花落下時,他儘快地向前俯身吹氣。

  太賣力了。原有一道亮光,幾乎可以說是烈焰,但旋即不見。被他吹熄了。

  再次連連出擊,敲出更多火花。他俯身吹氣,不過這回輕輕地吹,屏住氣,將嘴巴吹出的氣息對準最燦亮的目標。五、六枚火花落在一綹密實的樹鬚內,於是布萊恩傾全力在那團毛鬚上。

  火花在他輕柔的吹呼下茁壯。紅色熾熱由小火花竄進樹皮,移動,擴大,變成了火蟲。熾熱的火蟲爬上樹皮卷鬚,與其他樹皮會合,壯大,大到一個如二十五美分硬幣大小的紅色區域,也就是成為一個紅炭。

  當他吹完氣,得停下來再吸口氣時,那顆火球霎時化為烈焰。

  「火!」他大叫:「有火了!有了,有了,有火了……」

  不過,這道濃重的火焰燒得好快,那顆樹皮球好像汽油般,很快就要被消耗殆盡。他得供給燃料,讓它們持續燃燒。他儘速行動,小心翼翼地把乾草及一開始試用的木屑堆放在樺樹皮上,並欣喜地看著它們一一燃燒。

  但它們很快又要燒光。他需要更多、更多柴火。他不能讓火焰熄滅了。

  他跑出棚屋,到松林間折取低處那些枯死的細枝。將它們丟進棚屋後,他又趕快回到松林多折一些,再丟回去,並蹲下來折些樹枝丟進飢渴的烈焰中。當小樹枝燃燒穩定後,他出去找粗壯些的木頭,直到大木頭也燒得很好,才鬆了口氣。他斜靠在棚屋出入口的木柱上,微微笑著。

  我有朋友了,他想――我現在有個朋友了。雖然是個飢渴的朋友,卻是好朋友。我有個名叫「火」的朋友。

「嗨,火……」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hatchet/2005/ha05080101.htm

本文節選自野人文化《手斧男孩

看完本文後有興趣購書的讀者有福了!2005年8月底以前可參加抽獎,獎品包括Clive背包、Eagle Creek腰包、《我的野人朋友》一書等,詳細活動辦法請見: http://www.sinobooks.com.tw/yeren/activity/

[研討會]2005年水資源規劃委辦計畫成果發表會 --﹥

  時 間:2005年08月03日(三)
  地 點:私立逢甲大學 人言大樓(地下一樓啟垣廳、第六國際會議廳)
  主 題:93年度水資源規劃委辦計畫成果發表會
  主 辦: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協 辦:逢甲大學 營建及防災研究中心
  報 名:欲參加者,請於2005/08/01前上網及傳真完成報名
  聯 絡:04-2451-7250 # 3077 張小姐、# 3063 許小姐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dprc.fcu.edu.tw/event.asp

[研討會]國際生態工程及水利技術研討會 --﹥

  時 間:2005年8月23日至25日,為期3天
  地 點:台灣大學第二學生活動中心(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主 題:國際生態工程及水利技術研討會       
  主 辦: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執 行:財團法人台灣水利環境科技研究發展教育基金會   
  聯 絡:林柔秀小姐、林宗岳先生、鄺孟憶小姐 (02) 23646439 傳真:(02)23687913
      E-mail: paper@tiiwe.org.tw

[徵件]94年度節約能源歌曲創作競賽 --﹥

  對 象:不限,凡認同節約能源、有志於推廣此意念之人士,皆歡迎踴躍參加。
  主 題:(一)、凡能鼓舞國人珍惜能源、節約能源,且易於傳唱之歌曲。
      (二)、歌詞內容應以傳達下列理念為主:
         1. 宣揚節約用電、油料及天然氣(瓦斯)等能源之理念。
         2. 宣揚如何省能及有效應用能源之觀念及作法。
         3. 闡述節約能源對環境之影響。       
  主 辦:經濟部能源局
  承 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
  報 名:94年8月15日(以郵戳為憑)
  聯 絡:報名表請至「能源教育資訊網」下載或來電(02-2392-3105 轉 778)索取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海市蜃樓 --﹥

  播出日期:8月1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8月3日(三) 上午10:00-11: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海市蜃樓

  人們在海洋裡,打造一個又一個的生物社區,每一個社區都有著不同的樣貌,有些成為魚族新樂園,有些成為一片廢墟,要如何讓復育海洋的美意,不再只是海市蜃樓的美夢呢?

【人與自然】鯊魚總動員

  早在4億年前,恐龍還沒出現的年代,鯊魚就已經存在地球上了,當一般人對於鯊魚的印象,仍停留在凶狠殘暴的海中霸王,有人卻喜歡上與鯊魚為伍的感覺。

【看守台灣】錢堆‧沙灘

  艷陽、海浪、沙灘。酷熱的夏天,海邊是最好的消暑聖地,也是讓人看了心曠神怡的清涼風景。基隆大武崙澳底漁村旁的這片沙灘,每到假日擠滿戲水人潮,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腳踏的這片美麗沙灘,其實是基隆市政府花費300多萬元堆疊出的人造沙灘。

感謝智邦公司協助發送本期電子報  --﹥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 急募質優的電腦來替換  --﹥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謹向各位讀者及關心環境的伙伴們致歉!

  此外,由於本會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至今仍多使用二手電腦,以致於在搶修過程中,遇到許多新零件與舊機型難以相容的狀況,增加搶修的難度。因此,希望能藉這個機會,跟各位關心環境的伙伴勸募購置新款伺服器的經費,預計將更換三部,外加週邊設備約需12萬元,如有P4等級約一年半內之二手電腦,亦歡迎捐贈。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2.願意負責每日電子報活動訊息區塊的編輯工作,作業時間彈性
  2.基本的電腦操作(會上網、文書處理、郵件軟體操作)
  3.勇於主動聯繫並求證消息來源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寄至 pon@e-info.org.tw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B)英翻中志工:翻譯國際外來種資料訊息與文章,每篇約兩千字
(C)中翻英志工:翻譯台灣在地外來種資料訊息,登錄外來種資料庫網站,篇幅不定,但不會太長。
(D)採訪編輯志工:對外來種相關知識有興趣之編輯志工,能編輯或撰寫相關訊息者。
(E)其他配合:如,對外來種資料庫資訊蒐集及建置有興趣者;或是能出外採訪進行活動或主題專訪等..。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e-info.org.tw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