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國,懷俄明州,傑克森侯,2005-08-15 (ENS)- 專門研究熊的生物學家們警告,在美國懷俄明州的大堤頓國家公園內,興建一條與一般公路分隔的自行車道,將可能升高人類和灰熊正面相遇的危險性,並且進一步對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造成破壞。三位生物學家一致認為,騎腳踏車的人比徒步的行人更有可能驚嚇到灰熊,因為腳踏車的移動速度較徒步行走來的快。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所提出的新運輸計畫草案,希望在大堤頓國家公園內建立新的多用途路徑系統;目前這份草案仍開放公眾提出意見,至本月25日為止。 草案中提出多個選擇方案,管理局傾向於在公園南端起開闢23英里的自行車道,並與一般道路相隔50到150英尺。自行車運動人士則希望能興建50英里長的車道;保育人士則希望只開闢19英里就好。 熊類生物學家們表示,他們最關切的不是自行車道的長度,而是它的位置。生物學家說:「如果自行車道路建置位置靠近道路,此位置是熊已經預期人類活動範圍了,則將會降地熊與人類相接觸的風險。」相反地,生物學家表示若自行車道與一般道路用大量植栽分開,熊與人類相碰觸的風險會提高。 此外,生物學家強調,與其將自行車道與一般道路分隔,還不如將所有人類活動集中在道路兩旁就好;因為兩者都會切割野生物棲地並迫使動物遷移,但後者的衝擊比較小。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5/2005-08-15-03.asp
◆[ 馬其頓,史高比耶,2005-08-15 (ENS)- 在馬其頓首都史高比耶的一家魚餐廳裡,一位服務生面向餐桌展露他親切的微笑輕聲地說:「我們的鱒魚非常新鮮,幾天前才捕撈到的」,接著又以陰險的表情說道:「漁獵者從200公里外的奧里湖捕捉這些鱒魚賣給我們,假如你被逮到持有這種魚類,你可能要有坐牢的心理準備。」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5/2005-08-15-04.asp
◆[ 日本,筑波市,2005-08-15 (ENS)- 參與研究國際水稻基因組定序計劃的科學家們,在近日發表了水稻的染色體圖譜,這也是人類首項完成基因解碼的作物。全球的科學家也將利用這項新的研究成果來提高水稻和其他禾本科作物的產量,如大麥、玉米、黑麥、甘蔗和小麥等。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5/2005-08-15-02.asp
◆[ 美國,田納西州,納克斯維爾,2005-08-15 (ENS)- 為了抗議原先在美國受到限制的山頂式採礦作業,在其第一次直接抗議活動中,共有九人遭到逮捕。在15日天尚未亮前,抗議人士就封鎖了田納西州坎貝爾郡境內通往美國國家露天礦場的道路,希望能中止採礦作業對瑞伯山脈造成的破壞行為。所謂的移除山頂式採礦法,是以移除山頂和山腰的方式來取得稀少的煤層,大量被挖除的廢土石則被傾倒在山下的河谷溪流中。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5/2005-08-15-05.asp
發起者:綠色陣線協會、看守台灣協會、蠻野心足協會 行政院跨部會會議於7月11日基於人道關懷的理由,迅速通過台南市政府所編列的13億預算,用於台鹼安順廠周遭水產禁養區之收購、受污染水產之補償、清除污染底泥等相關費用之支出、以及附近居民生活照顧費用、健康檢查費用、乃至營養午餐費之補助等等。這筆經費雖是政府基於國家保護人民之義務所應作的最起碼的善後措施,環保署亦於稍後表示這筆費用中的賠償與污染整治費用,只是政府先行代墊,將來將向污染行為人求償;然不論是污染行為人買單或全民買單,這13億的補助原則與發放均應公開透明,取得社會共識,以讓真正的受害者能受到照顧,而不應淪為其他有心人士的不當利得。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2005/ag05081801.htm 作者:張文樺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pecial/ecowh/wh05081801.htm 作者:紫秋千
山勢柔和是六順山的特點,一會兒草坡,一會走入箭竹迷宮,這趟路上上下下的,我們在松蘿間、在鐵杉間、在台灣馬醉木間,還有那比人還高的箭竹林裡穿梭,草原裡的山風輕輕吹來,行走於稜線間輕鬆愉快。 就在想著真的要走到第六個山頭才是六順嗎?確實如此,我們一直被一座座的假山頭給騙了,當好不容易走至山頭,卻發現一山又一山,山頂還在更後面的失落感,尤其是第三個山頭,落差最大。 六順山,標高3106m,百岳排名第89,有著一顆森林三角點,是中央山脈從安東軍山以南到丹大山以北間的稜線,第一座超過3千公尺的山頭,遠望像似六個小山丘而得名。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crawler/2005/cr05081801.htm ●[活動]2005臺北哇哇哇 拜訪蛙A厝 --﹥ 時 間:8月20日(六) 9:00-12:00 13:30-16:30(兩梯次) 提供認識蛙類的課程,及大地遊戲、青蛙素燒彩繪、烤動物餅乾等動態活動,培養參加的大小朋友們對青蛙生態的認識及解說能力。一對親子600元,多加一人多300元。 ●[活動]「大家一起來作工!」 --﹥ 時 間:9/3(六) ~ 9/11(日),兩天為一梯次,共四個梯次 「綠色環境學習營地」即將完成營舍修繕,就要開始試著運作囉!因此,我們想要利用營區的廢木料、學校廢棄的課桌椅、風災後修剪下來的枝幹,請幾位木工老師,指導我們製作一些簡易的路標、柵欄和椅子。另外,我們也想來玩彩繪,把還留在營區的施工圍籬,變妝得更有看頭!徵求10名對木工、塗鴉、DIY有興趣的伙伴,和我們一起來作工!(ps.不需具備任何基礎,只要抱持廣大興趣與熱忱,大家一起從頭學起。) ●[講座]
時 間:8月14、21、28日(日) 13:00-14:00 詳情請參閱 http://www.ysnp.gov.tw ●[講座]向北歐學習:從生態工業園區的全球發展看台灣企業政府、與民間的危機與契機 --﹥
主 講 人:鍾國輝(台大建築與城鄉所博士班、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顧問) 詳情請見 http://e-info.org.tw/column/northeurope/2005/no05062002.htm ●[講座]
時 間:8月21日(日) 活動前兩星期開放電話預約50個名額,現場開放10個名額,共60名,有興趣的民眾請於上班時間以電話向林業展示館服務台報名,每場講座並提供主講人簽名書2本,以摸彩方式贈送參與民眾,公務人員亦可獲得終身學習時數3小時認證,讓您休閒又可學習,真是一舉兩得! 詳情請參閱 http://dongshih.forest.gov.tw/news/news_main.asp?page=3&news_id=N0004 ●[
時 間:8月19─25日 舉辦本工作坊的目的,在於發揚南島語族的文化傳承,同時,針對南島語系族群在當代社會中的處境建立理解。工作坊由8月19日開始,至8月25日結束,正式會期共5天。 在本工作坊中,除了邀請我國推動社區發展的原住民文化工作者、研究台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課題的研究者外,大會亦邀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以及相關學者來共同參與。一方面,透過圓桌座談、部落參訪(花蓮光復鄉太巴塱部落、蘭嶼)等活動,一方面,大會也安排播放原住民民族誌電影,來提供與會者觀摩、討論的素材;藉由這個論述空間的構成,大會希望能提供我國與其他南島地區與會者對於大會主題的交換與分享的機會,也或許能提供一些材料,而能對於釐清南島語族社會與文化的相關議題有所幫助。 ●[
時 間:8月19-20日(五、六) 樂生院內從6月底至今已經完舉辦了八個梯次,國際協力工作坊。下兩週第九、十兩各梯次,歡迎持續報名參加。目前除了幫阿公阿嬤粉刷院舍,整理環境獲得好評。未來兩梯次配合828【音樂.生命.大樹下】音樂行動,我們加開倆個班別,接下來的「國際協力工作坊」將增加搭建樂生「生命大樹劇場」舞台製作木工班,所以8月19,20日(二天一夜,提供住宿),開始DIY協力營造。這不只是28日演唱會的舞台,它將被留在這塊草地上,日後當政府的怪手要從擋土牆那方繼續前進目前的樂生院時,它將會是我們要保護的重要據點之一。 由前幾天才抵達台北的遠藤弘貴建築師(日本野戰之月帳篷設計及舞台製作)帶領,透過協力營造,傳達國際協力守護樂生,強調保留樂生,讓抗癩歷史,人權正義,文化環境,紮根台灣。為世界共同文化歷史留根的全民主張。即刻報名,全民響應。亟需人力,歡迎即刻報名共同響應。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oolloud.org.tw/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stander.asp?ID=106612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謹向各位讀者及關心環境的伙伴們致歉! 此外,由於本會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至今仍多使用二手電腦,以致於在搶修過程中,遇到許多新零件與舊機型難以相容的狀況,增加搶修的難度。因此,希望能藉這個機會,跟各位關心環境的伙伴勸募購置新款伺服器的經費,預計將更換三部,外加週邊設備約需12萬元,如有P4等級約一年半內之二手電腦,亦歡迎捐贈。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