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2.16
本日焦點:

給旅行家的綠色建議:綠色飛行 減緩全球暖化

摘譯自2007年2月11日外電報導,吳萃慧編譯,莫聞審校
 
「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創辦人惠勒(Tony Wheeler)與羅浮旅遊指南(Rough Guides)的創辦人埃林漢(Mark Ellingham)2006年曾共同發表聲明,建議旅行者應該減少飛航,並且在一個旅遊地點作較長時間的停留,同時捐款給植樹活動等碳補償方案。

根據英國政府「氣候變遷和發展經濟事務」顧問史登爵士所提的「史登報告」(Stern Report),飛機在高空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會增加整體溫室效應,飛航旅行估計貢獻了2%全球暖化的結果,在人們對環球旅行樂此不疲的狀況下,恐怕未來50年,飛航對全球暖化的貢獻將增加為目前的3倍。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深度報導:

天堂路:「森林人」的未來

作者:柯金源(紀錄片導演)

紅毛猩猩 照片來源: 柯金源(紀錄片導演)

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該如何訴說?
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如果可以這樣開始……

人猿─紅毛猩猩在馬來語的語意是「森林人」的意思(orang hutan),牠們是生活在熱帶雨林裡的主人。紅毛猩猩的生性溫馴,原本只在婆羅洲與蘇門達臘的雨林中,才能找到牠們的蹤跡。

讀者投書:

看過「六輕調整產能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EIA)」

作者:丁世彬﹝彰化師大地理系研究生﹞

這份EIA最後是有條件通過,內容涵蓋的面向齊全,只是導向預設目的的推論往往太過離譜。整份EIA緊扣污染排放符合規定,但符合規定不代表對人或環境無害,我們現在該著重的不是老鼠在毒氣裡多久會死亡?而是該如何不產生毒氣。這是重要思維的轉變。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深度報導

讀者投書

 
熱門內容
2006全球風力發電創新高 德國居第一
「產房」:一段海洋與人的美麗篇章
熱門關鍵字
碳平衡 食品安全
推薦評論
全球暖化 vs. 全球黯化,來認識 global dimming... (4)
過新年、賀新春 大家來拜年 吉祥話接龍! (5)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給旅行家的綠色建議:綠色飛行 減緩全球暖化 --﹥

摘譯自2007年2月11日外電報導,吳萃慧編譯,莫聞審校

根據英國政府「氣候變遷和發展經濟事務」顧問史登爵士所提的「史登報告」(Stern Report),飛機在高空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會增加整體溫室效應,飛航旅行估計貢獻了2%全球暖化的結果,在人們對環球旅行樂此不疲的狀況下,恐怕未來50年,飛航對全球暖化的貢獻將增加為目前的3倍。

據澳洲報刊The Age報導,「光澳洲每個月就有40萬名澳洲人進行國際旅行,雖然「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創辦人惠勒(Tony Wheeler)認為這是澳洲人拓展視野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方式,但要如何作才能避免成為地球環境的破壞者,並避免使貧窮國家因此受害更深呢?」Wheeler與羅浮旅遊指南(Rough Guides)的創辦人埃林漢(Mark Ellingham)2006年曾共同發表聲明,建議旅行者應該減少飛航,並且在一個旅遊地點作較長時間的停留,同時捐款給植樹活動等碳補償方案。

在英國,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及lastminute.com旅遊網站提供顧客多項碳平衡的選擇方案。澳洲過去不太熱中發展碳平衡方案,近來也紛紛成立碳補償組織,例如Greenfleet、Climate Friendly、Easy Being Green、Elementree、Carbon Neutral及CO2 Australia。澳洲產業界也開始有所行動,以趕上歐洲及美國的腳步。一些國際性旅遊機構也開始在飛機票價裡直接加入碳補償費,澳洲航空(Qantas)則從改善飛航器的燃料使用效率著手,估計可以減少15-20%的廢氣排放;國際飛航運輸協會則允諾將以10%的非石化燃料取代現有燃料。

在各種碳補償方案如雨後春筍般展開之際,如何正確計算出我們所作的是否足夠?或是瞭解我們已經作了多少?甚至我們所作的會不會再度對環境造成污染?雖然目前還沒有一套標準計算方式可作評估,這些方案還是達到警示環境問題的目的。此外,其他可能的補償方式還包括:盡量選擇直飛航班、搭乘高速鐵路、減少不必要的旅遊、或是住在對環境友善的旅館。

【參考資料】
澳洲The Age日報 "How green is your journey?"

 
台灣新聞  --﹥

營建署:污水下水道接管率 2007年底達16.5%

本報2007年2月16日台北訊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污水下水道建設為重要之都市基礎公共建設,目前已將污水下水道建設列為今(2007)年度施政重點,並列入「大溫暖、大投資」的公共建設套案計畫,今年將以大台北地區、台中市、台南市、高雄縣及高雄市為重點推動區域,預計年底可將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提升至16.5%,整體污水處理率則提升至35.2%。

至於執行方式,為加快建設,部分將以BOT方式由民間參與投資。營建署指出,依行政院核定的第三期建設計畫修正計畫,除原列53處採傳統政府自辦方式持續推動,另民間參與興建的36處(經檢討後併為34處)中,其中已有高雄楠梓系統、台北淡水系統、宜蘭羅東系統完成簽約執行,台北縣三鶯系統已議約完成。另桃園埔頂系統、苗栗竹南頭份系統、嘉義太保系統、台南系統、台東系統等五處先期規劃作業完成,預計經立法院審議通過後辦理招商公告。

另外,配合「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協助改善部分都市地區之淹水狀況,營建署今年度已編列3億4,400萬元辦理,用來搭配經濟部水利署的水系整體規劃,持續推動都市計畫區的淹水改善。

 

吉尼號未賠漁民 不准離港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中國時報蘇澳報導

去年底在蘇澳海邊擱淺、漏油,嚴重汙染海域的馬爾他籍貨輪吉尼號,受困蘇澳港近兩個月,船東14日派代表赴漁會,要求讓貨輪出港;參與對談的漁會總幹事林月英、縣延繩釣漁船協會理事長林日成、漁輪公會理事長莊清旺等人表示,賠償金額未談判、確定之前,無法同意該輪離開。

吉尼號貨輪已支付環保署、漁業署和海巡署等公務部門的求償和處理費用,金額1600多萬元,蘇澳區漁會代200多艘沿近海漁船、定置網業者提出的求償金額為11億餘元,已由環保署轉知船東,但雙方一直還沒談。

 

石井溪整治 初驗問題多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中國時報新竹報導

總工程款達1億8千萬的寶山第二水庫洩洪道下游石井溪工程的整治,由巨廷工程顧問公司監造,施工之初即因工程草率,民眾檢舉質疑包商有偷工減料之嫌,縣府建設局日前初驗,發現26項缺失,要求施工單位改正。水利課長周秋堯14日證實,缺失包含許多河段堤防的植披不實,坍方沒有回復補強。

石井溪是寶二水庫的洩洪道,依水庫洩洪道下游工程的整治規定,兩岸石籠施工必須深入岸基地底。但附近住家卻指控包商反向操作,很多地方先用怪手切平兩岸,再用怪手把溪中石塊往兩岸堆起。民眾質疑很多部分都應用石籠做基礎,但包商卻用加勁格網方式處理,全長11公里溪流,只保留部分地區從外地載石材施工,有一半地方用土石籠方式施工,並就地取材。

 

年節肉製品 1/4不合格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中國時報台中報導

台中市衛生局年節前抽驗市售香腸臘肉等年節肉製品,結果不合格率達1/4,20件節肉製品,檢出亞硝酸鹽超量5件,其中甚至高達標準值0.07g/kg含量的3.4倍。可喜的是,包括大潤發、家樂福、萬益、黑橋牌等知名通路品牌,全數過關。

食品衛生課長林永賓表示,過量食用有致癌風險。含亞硝酸鹽食物與含胺類食物合吃,在腸胃中容易產生亞硝胺致癌物質,例如火腿及熟成硬起司、香腸及魷魚一起吃、香腸、臘肉與秋刀魚一起吃等。另外,優酪乳或養樂多與香腸或火腿、熱狗合吃,則會增加亞硝酸鹽在腸胃道的濃度,增加亞硝胺的生成。

但如果平常只吃優酪乳或養樂多,則抑制腸道有害細菌合成亞硝胺,有降低血中亞硝胺濃度的好處。至於含胺類食物主要為乾燥的海產類食物,有鯖魚、鯷魚、章魚、蚵乾、蝦米乾、及各地出產魷魚乾。生鮮海產中含有胺類成份的有干貝、魚刺、鱈魚、秋刀魚等。

 

建立履歷蔬菜、有機蔬菜產銷平台 西螺果菜市場擴建有譜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中國時報西螺報導

占地10公頃的西螺果菜市場,是全省最大產地市場,儘管面積擴大,但仍無法容納來自全省各地果菜販運商需求,因此市場內正增建交易市場中。為了讓西螺果菜市場升級,蔬菜生產履歷及有機蔬菜栽培有產銷平台,落實「農業首都」政策,西螺鎮公所委託學術界,規畫擴建市場方案,獲得縣府的支持。

由於立法院已通過立法,農委會要在2年內建立蔬菜生產履歷制度,公所已獲得中央補助100萬元規畫費,並委託中興大學進行擴建規畫,西螺果菜市場的果菜交易,將是未來蔬菜生產履歷制度的標竿。

 

百萬隻青斑蝶 台東山區避冬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東森新聞台東報導

雖然今年是暖冬,天氣並不寒冷,不過,卻有超過百萬隻的小紋青斑蝶,聚集在台東山區避冬。因為今年小紋青斑蝶的數量整整多了去年5倍,蝴蝶專家正密切的調查小紋青斑蝶大增的原因。

不斷震著雙翅的青斑蝶,透露了旺盛的生命活力,牠們在天氣冷時就會在樹枝上聚成球狀,保存溫度,偶爾才會拍一拍翅膀,牠們有時甚至會偽裝成枯葉躲避敵害,讓一般動物很難查覺,牠們的存在,當溫度超過20度時,青斑蝶會趁著機會到附近吸水覓食,這時候就能看到成千上萬隻青斑蝶在空中飛翔,十分壯觀,目前林管處和蝴蝶保育人士在一些青斑蝶的翅膀上做記號,希望能對牠們的遷徙路線有更進一步了解。

 

紅樹林保留區範圍調整 須經審議小組

摘錄自2007年2月14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紅樹林過去大量分布在台灣西海岸,近年因港口、電廠與蚵貝類養殖的過度開發,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汙染,許多林相早已消失無蹤。根據農委會調查,目前台灣紅樹林總面積大約只剩300公頃,其中面積最大,也是全球紅樹林分布最北界的地區,就是竹圍附近純林面積約60公頃的淡水河紅樹林。再加上八里挖子尾及台北市關渡,紅樹林總面積便上看100公頃,幾乎佔全台紅樹林1/3,重要性不言可喻。

權衡保留區內私地地主權益受損以及周遭公共建設的迫切需求,且公告至今(註)都不曾重新檢討過,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計畫針對淡水河紅樹林保留區提出修訂案,縣府也正著手草擬挖子尾保留區的修訂規畫書。縣府表示,紅樹林保留區範圍調整必須經審議小組,就學術、實務方面作嚴謹把關才會作出最後決議。

(註)民國75年6月,農委會林務局及北市同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劃定淡水河紅樹林及關渡堤防外沼澤為自然保留區;民國83年1月台北縣政府亦跟進,依同法將挖子尾劃為保留區。

 

抽驗年糕 24%防腐劑超量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距離農曆春節只剩兩天,衛生局及時公布今年第3波年節食品檢驗結果,抽檢對象主要是傳統過年非吃不可的各式甜鹹年糕,結果抽驗50件中有12件不合格,比例高達24%,原因都是防腐劑殘留過量。衛生局藥物食品衛生課長郭國慶說,上述不合格產品除已立即下架,另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製造商還將被處以3萬至15萬元罰鍰。

這12件不合格年糕食品的涉嫌供應商分別是:淡水清水街傳統市場程姓攤販的發糕,蘆洲大台北市場的涼粿,蘆洲仙裕開發的寧波年糕,北市環南市場的糕餅,樹林博愛街古早傳說涂姓攤販自制芋頭蘿蔔糕、菜頭蘿蔔糕,深坑土庫村松柏街業者供應板橋四維路麵店的寧波年糕,板橋民治街華香油飯自製蘿蔔糕、芋粿,土城慶利食品的年糕,台南萬如食品的寧波年糕,板橋周敬人的蘿蔔糕。

 

添加物逾標準 蜜餞及豆類品最多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前,台北市衛生局進行全市食品大抽驗,在440件查驗品中,73件不符合規定,其中29件為食品添加物超過標準、或標示不明,尤以蜜餞及豆類製品不合格率最高,對不符規定者,進一步調查確認違規業者,並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2、17、19條之規定,請業者回收或銷毀,並處以新台幣3至15萬罰鍰。

 

偷雞不著蝕把米 龍井千桶廢溶劑 環保單位押運回原產生地

本報2007年2月15日台北訊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去年在台中縣、苗栗縣查獲一跨縣市非法清理廢棄物犯罪集團,及時阻止5千餘桶廢溶劑、廢漆渣、廢酸鹼液等事業廢棄物被棄置於山區及閒置廠房中。日前,在環保警察監督押運下,該批廢棄物由涉案人負責運回原產生地保管,尚餘近800桶因破損變形,需較高技術及較長時間重新包裝及整理後再行運送,目前台中縣環保局嚴密監控,持續要求污染人善後。

本案係環保署會同警政署環保警察隊多方查證,發現台中縣某公司違規行為人分別於前(2005)年5月至12月間,將貯存於烏日鄉一已遭法拍停工歇業工廠內之廢棄物清除,並棄(堆)置於台中縣龍井鄉、霧峰鄉及苗栗縣竹南鎮等地,2006年間環境督察總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查緝後,涉案人除遭移送法辦之外,遭棄置之上千桶廢棄物,在檢察官命令下,於2006年12月26日起由涉案人負責運回原產生事業妥善保管。廢棄物非法棄置者除負法律責任外,也要負責善後清理責任,可說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此批廢棄物在環保署中區督察大隊、台中縣、苗栗縣環保局及內政部警政署環保警察隊監督押運下,耗時3週才完成其中4‚969桶清運工作,運回原產生事業廠址,尚餘793桶在龍井場址,因破損或變形,需較高技術及較長時間重新包裝及整理後再行運送,目前台中縣環保局除完成截流溝等緊急措施外,環保署並要求污染人儘速完成後續清運工作,如遲不執行,環保單位將先代為清運再求償。而運回原產生事業廠址之所有廢棄物,環保署也會要求相關責任人處理。

環保署指出,違法業者被查獲後,履行清運義務所耗費時間與金錢,遠大於原來非法棄置時所花的時間與費用,而日後履行妥善處理所需之費用,因包裝容器破損及相關污染物增加等問題,亦將遠大於原合法委託處理所需經費,可謂得不償失。

環保署目前配合行政院強化治安政策,已訂定「遏止環保犯罪專案計畫」,環境督察總隊也已訂定「閒置廠房非法清理廢棄物稽查行動計畫」。環保署強調,倒閉工廠之廠房已成為環保的死角,呼籲業者勿心存僥倖,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凡未經許可非法貯存、堆置、清理廢棄物,甚或提供土地牟利,均屬觸犯廢棄物清理法刑罰規定,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涉案行為人除要面臨法律制裁外,環境復原責任亦無法免除,如不履行清理義務,將來政府代執行後亦會採取求償行動。

環保署也呼籲民眾多注意周遭的環境,如發現環境污染事件,請逕向當地環保局或環保署舉發,並提供照片或其他可資佐證資料,凡經查證屬實者,將有機會獲得5千元至20萬元的檢舉獎金。全國環保公害免付費陳情專線:0800-066666。

 
國際新聞  --﹥

歐洲議會立法:2012年垃圾零成長

歐洲的垃圾量有攀升的趨勢 照片來源:FreeFoto摘譯自2007年2月13日ENS法國,史特拉斯堡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在現存法規的規範下,歐洲人每年所製造的垃圾仍越來越多,為因應此現象,歐洲議會13日通過廢棄物減量法案,其條文甚至歐盟執委會的提案版本更為嚴格。

目前在某些歐盟成員國中,高達90%的都市垃圾填埋在垃圾掩埋場,以歐洲整體而言,資源回收或堆肥再利用的比率僅達到33%。

立法人員認為這個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他們希望垃圾成長率在2012年之前停止攀升,並在2020年開始降低。因此,在贊成651人,反對19人,16人棄權的票數下,歐洲議會正式通過英國保守黨代表傑克森(Caroline Jackson)所提出的框架指令。

這項指令明訂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兩大目標,並指示歐盟27個成員國需在指令生效後的1年半之內,制定相應的國內法來執行垃圾減量計畫。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亞洲窮都市民生用水條件差 亞銀斥資補助

被污染的水源流經西貢的一處貧民窟 照片來源: PVV摘譯自2007年2月13日ENS菲律賓,馬尼拉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亞洲開發銀行日前已決定持續與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保持合作關係,以加強對部分亞洲極貧困都市在安全飲用水以及公共衛生設施上的投資。

在這項合作關係中,還包含了亞洲城市水計畫(Water in Asian Cities Program)的執行,這一連串的合作計畫預期將延續到2011年,雙邊組織將分別投入1千萬美元補助款,為2003年雙方開始合作時的兩倍之多。

亞洲開發銀行區域暨永續發展部巫瓊文(Woochong Um)表示,「亞洲開發銀行預期5年內在都市民生用水供應及公共衛生方面投入約10億美元的資金。這筆款項挹注是2006年至2010年亞洲開發銀行水資助總體計畫中的一部分,最終目標是希望能大幅促進相關建設的投資額,每年投入金額將超過2百萬。」

亞洲開發銀行與聯合國人居署夥伴關係的目標包括:改善亞洲貧困地區的水資源供應與公共衛生設施,使亞洲城市有能力確保與運用補助金額,以及協助亞洲地區達到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2015年以前將沒有安全飲用水與良好衛生設施的人口比率減半。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雅加達水患 肇因過度開發 集水區流失

雅加達水患,居民流離失所 照片來源:  Charles摘譯自2007年2月12日ENS印尼,雅加達報導;林盈秀編譯;蔡麗伶審校

日前,印尼首都雅加達因連日暴雨,有將近60%的面積被洪水淹沒,數條河流氾濫。政府當局表示,有50個民眾不幸溺斃,51萬2170人在這次嚴重的洪水災害中無家可歸,預計將影響雅加達及鄰近地區長達5年。

印尼環境部長維托勒(Rachmat Witoelar)表示,這次雅加達洪水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大量建築物的興建造成了集水區域的流失。他還說:「首都裡大型購物中心太多了。」維托勒向印尼官方通訊社Antara新聞說,很多開發公司不太關注建築物對環境的衝擊,而且魯莽地將建物建在集水區域。他表示:「不注重保育森林也會加深洪水的影響,民眾應停止砍伐森林,以減緩近年來每年發生的洪水災害。」

印尼政府和社區目前開始處理洪水消退區域的淤泥和垃圾。在許多地方,居民把損壞的傢俱、家庭用品、衣服等堆積在路邊。有數以百計的民眾仍然受困在自家中,市內還有很多地方依舊沒有電力及水。有些地區的通信中斷,由於主要鐵路和許多道路也中斷,所以交通無法對外。

印尼紅十字會總祕書長蘇坎達(Iyang Sukandar)指出,「我們擔心如果豪雨持續,會有更多的傷亡人數,及具威脅性的洪水發生,我們同時也擔心不衛生的環境會造成疾病傳播,像是痢疾和腹瀉。」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冰雪橫掃美大西洋中部各州 逾30萬戶停電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路透社紐約報導

一場大雪與冰風暴14日橫掃美國大西洋中部各州,導致從維吉尼亞到紐約逾30萬顧客停電。隨著這場暴風雪移向東北部,大西洋中部各州恢復電力之際,紐約與新英格蘭電力公司則準備因應停電。

這場暴風雪對星座能源集團(Constellation Energy Group)旗下的巴爾的摩天然氣與電力(Baltimore Gas and Electric)衝擊最大,導致逾九萬顧客停電。 而在維吉尼亞州,Dominion Resources旗下的Dominion Virginia報告,到14日下午為止,除了2.7萬顧客外,所有的顧客都恢復電力。而這比暴風雪高峰時約6.5萬顧客停電減少許多。

至於在中西部,俄亥俄谷部分公用事業公仍在處理本週稍早暴風雪侵襲該區後的最後幾起停電狀況。

 

日本捕鯨船於南極海上失火 恐成為環境隱憂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路透社雪梨報導

一艘日本捕鯨船在南極洲外海上起火,若船上的1000公噸燃油與化學物若外洩,可能造成環保災難。火災發生在紐西蘭時間15日清晨五點左右。失火的是8000噸的「日新號」黑色鐵殼船,也是日本捕鯨船隊的母船。

紐西蘭海事當局說,12日在南極海上與捕鯨者發生衝突的反捕鯨運動人士已在兩天以上的航程外,與這次事件無關。 紐西蘭官員說,這場發生在甲板下的火災已被控制住,火勢部份因船上的鯨魚油而起,船員現在只等著油料燒盡。

目前還不清楚這艘船的引擎還能不能發動。如果日新號持續無動力,則一旦南極海上的氣候轉壞,當地環境可能受到威脅。

 
中國新聞  --﹥

上海將建中國首座海上風電場

摘錄自2007年2月14日新浪網北京報導

中國最大也是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將於2009年在上海建成。屆時,在上海首座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兩側,幾10架巨型風車將迎風旋轉。中國將成為繼荷蘭、丹麥和英國等之後又一個擁有海上風電場的國家。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位於臨港新城至洋山深水港的東海大橋兩側1,000米以外沿線,最北端距離南彙嘴岸線近6公里,最南端距岸線13公里,全部位於上海市境內。預計總裝機容量10萬千瓦,單機容量不低於2,000千瓦。未來預計發電量可達2.6億度,可供上海20多萬戶居民使用一年,海上風電場所發電能將通過海底電纜輸送回陸地。

 

北京將健全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向過度包裝說不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人民網北京報導

在15日舉行的「北京市『十一五』時期環衛專業規劃」發佈會上,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資處副處長尤勇說,北京市有關方面正在研究通過健全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進一步開展垃圾源頭減量工作,遏制部分商品及禮品的過度包裝。

在此規劃中指出,北京市將堅持污染者付費原則,健全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在全社會樹立依法繳納垃圾處理費的意識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意識,建立垃圾處理經濟補償機制,通過經濟手段促進垃圾源頭減量,緩解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矛盾。

 

廣東:第四輪鹹潮來襲 15日至17日呈現最大值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人民網廣東報導

廣東省水文局14日最新預報,西江下游新一輪鹹潮活動將於今天起至未來幾天呈現最大值,這是去年入冬以來的第四輪鹹潮入侵。

水利專家提示,未來幾天,一方面珠海市必須做好壓鹹、避鹹的各項相應準備,科學調度淡水資源,充分利用河湧蓄水,確保春節期間水源供給的高品質;另一方面由於近期降雨形勢並不樂觀,水資源形勢漸趨吃緊,全省各地務必注重合理進行河庫聯合調度,利用有利時機多蓄水,提高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計畫配水、科學調水意識,以確保備春耕用水的富足。

 

國家林業局建徵佔用林地評審專家庫 規範審批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人民網綜合報導

近日,國家林業局聘任杜鵬志等131人為徵佔用林地評審專家,這標誌著國家林業局徵佔用林地評審專家庫的正式建立。

專家的職責是,在國家林業局組織下開展林地保護利用的調查研究,對國家林業局確定的重大徵佔用林地項目開展可行性論證和評審工作。

據悉,徵佔用林地評審專家庫的建立,將進一步提高林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遏制一些不合理的占地專案向林地轉移,促進徵佔用林地審核審批的規範化和科學化,逐步形成科學發展與科學用地的局面。

 

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十一五」擬節水690億噸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人民網綜合報導

「到2010年,我國單位GDP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20%以上。」這是近日公佈的「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一五』規劃」明確的目標。

十一五期間節水型社會建設目標還包括:到2010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由0.45提高到0.5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低於115立方公尺,比2005年降低30%以上。

該負責人表示,通過實施「規劃」,可節水690億立方公尺,其中,農業節水200億立方公尺,工業節水134億立方公尺,城鎮生活節水18億立方公尺。

 

全球氣候變暖 新疆冰川面積40年減少五分之一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人民網新疆報導

全球氣候變暖已殃及高原冰川,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今日透露的資料顯示,中國西部省區新疆境內的多條冰川正加速消融。

「對於乾旱區而言,氣候變暖是一把雙刃劍」。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聞發言人胡文康認為:一方面它能促進該地區降水增多,但同時又將使冰川融水加快、冰儲量減少,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帶來後患。

為了保護冰川,新疆不少專家希望政府部門儘快採取措施依法保護新疆冰川的自然環境,減緩人為破壞;另一方面鼓勵支援利用人工影響天氣的手段充分開發空中水資源,開展山區人工增水工程,以增加冰川積雪。

 

47萬元油漆綠化荒山續:農林局喊冤環保局指責

摘錄自2007年2月15人民網雲南報導

雲南富民縣農林局對老首山山體實施噴漆「綠化」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富民縣農林局和昆明市環保局時,兩個部門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農林局喊冤,稱用油漆噴塗荒山系他人所為;而昆明市環保局堅決表示,噴塗的操作部門就是當地農林局。

對於大規模的噴漆是否會對山體、空氣以及周邊居民造成影響,環保局表示:目前尚無從得知。按照程序,當地居民發現身體不適的狀況,向環保相關部門舉報後,環境監測人員才可前往調查,現在當地的居民還沒有任何人對該事進行舉報。

據瞭解,被「綠化」的老首山位於森林保護區內,為了將山體噴塗變綠,之前進行了長達45天的反復噴塗,耗資達47萬元。

 

內蒙古公佈第一批工業迴圈經濟示範園區和企業名單

摘錄自2007年2月15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內蒙古報導

為進一步推進內蒙古自治區迴圈經濟的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近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將內蒙古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內蒙古鄂托克經濟開發區棋盤井工業園區、通遼市科爾沁工業園區(含開魯區)、內蒙古托克托工業園區和內蒙古伊東煤炭集團公司、內蒙古慶華集團公司列為自治區第一批工業迴圈經濟示範園區和企業進行公佈。

自治區將對工業迴圈經濟示範園區和企業進行定期監督、檢查,實行動態管理。要求公佈企業儘快按照已批准的迴圈經濟實施方案,有步驟、有計劃地落實各項任務,並按季度向自治區經濟委員會報送工作進展情況。要求各盟市和自治區有關部門加大對公佈園區和企業的指導和服務力度,為加快自治區迴圈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綠色學習課表  --﹥

2007新春團拜 邀您一起來搓湯圓 搏感情~

2007/03/02 - 6:30pm

不再寂靜的春天~

2007年NGO新春團拜湯圓晚會

一、活動緣起與目的:

1960年代,由於富裕化的積累、科學知識的快速發展,也由於伴隨而來的核武競賽與環境災難,在歐美國家掀起所謂的環境革命(Environmental Revolution)。當時,更由於一位女子的勇氣與堅持,在1962年,吶喊出春天的聲音。

時至今日富裕化的台灣,在各方NGO團體的努力下,「環境保護」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環保」雖是公眾事務,卻沒有人可以自外於此,全球暖化的危機衝擊著我們,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遺憾牽動著我們。我們、我們能做什麼?1968年風起雲湧的法國學生運動吶喊出:「行動,才是改變一切的起點。」吶喊的魯迅認為:沈睡的人還是聽得到,只要有改變,就有希望。

2007年第二屆NGO新春團拜,承續著第一屆新春團拜的精神:希望藉由新春團拜的舉行,讓各個NGO團體,有彼此交流、互相切磋學習的機會,乃至於聯合各個NGO團體的力量,開創彼此串聯、合作的契機,一起來為台灣春天的鳥語花香努力,一起來為台灣甦醒的力量催聲。

因為有您的參與,2007年的春天,不再寂靜。在此,誠摯地邀請貴團體,一起來為台灣的新春吶喊、加油。

二:活動時間:2007年03月02日晚上六點半,師大分部環教所一樓(台北市汀州路四段八十八號)

三:協力合辦單位:臺灣生態登山學校、綠色陣線協會、523登山會、企業永續發展協會、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四:報名條件:以團體為單位,敬請參加的團體準備約五人份的餐並自備餐具。可攜帶貴團體的DM或季刊放置在現場。

報名期限:2007年02月16日止。

六、報名窗口:臺灣生態登山學校:mtschool@mtschool.org;傳真:02-23682171

活動洽詢電話: 綠色陣線協會林震洋、蕭明君02-27080961、臺灣生態登山學校劉曼儀、金珮02-23681306、523登山會小鷹0912257164

報名表格如下(敬請告知參與人數以便食材準備):

團體名稱

 

聯絡人

 
參與人員姓名

請自行增加欄位

職稱 聯絡電話 電子信箱
       
       
       
準備餐點   其他建議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丁亥豬年特展」

2007/02/15 - 9:00am
2007/02/28 - 6:00pm
展出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時間:2007-02-15 起至2007-02-28

對於自認為很了解豬這個動物,或覺得自己對豬的認識僅止於「滋味」的讀者來說,明年都將會是個很震撼的一年!這是說如果你有心跟上流行、卸除偏見的話,本館將於明年春推出豬年特展,展出台灣野豬、非洲疣豬、美洲貒豬等標本,以及各項豬的典故與新知以饗同好。

全文詳見 國立科學博物館

 

「好膽嘜走-海膽化石」特展2月13日起台博館展出

2007/02/13 - 9:00am2007/04/22 - 9:00pm

國立台灣博物館將自2月13日起至4月22日止展出「好膽嘜走-海膽化石」特展,這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海膽化石展,包括「海膽的親朋戚友們!─棘皮動物大家族」、「海中的刺蝟─現生的海膽」、「轉世再現─海膽化石」等主題,並有海膽、海百合、陽隧足等活體展示。總計展出超過100種以上,數量超過1500個以上的海膽化石,包括臺灣最大的(直徑超過20公分)拉文海膽、最小的(0.1公分)餅形海膽、及可愛如豆子一樣的豆形海膽等,讓國人能有機會完整的認識「海中的刺蝟」-海膽。

全文及圖片詳見 國立台灣博物館

 

我們的島:海洋家族

2007/02/16 - 9:00pm2007/02/16 - 10:00pm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海洋家族   

每年到了春季,海洋生態攝影工作者郭道仁就會帶一群潛水哥們到和美村的山坡上找竹子,以前他們壓根子就沒想過,來東北角潛水最後還要上山去砍竹子,八年前他們開始利用竹子當建材,在東北角海域搭建起一座座「人工產房」,而住進來的產婦呢?就是軟絲仔。    

【人與自然】關渡平原污染事件

一份砷污染的調查結果,引發台北居民的恐慌,為何關渡平原遭到污染?在層層調查下,砷污染的謎底解開,但是關渡平原的污染問題,不會就此終止。

【看守台灣】田園 校園 樂園   

水圳的智慧在生態園區呈現,稻田跟學校沒有距離,歷經不斷的嘗試,農村的生命經驗與價值,已經慢慢萌芽。而田園與校園的結合,也讓龍肚國小,逐漸成為一片學習樂園。

節目內容詳見、訂閱電子報: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淡水社大「我們的國家公園」課程

2007/03/16 - 7:00pm2007/07/13 - 9:50pm

課程名稱:我們的國家公園
上課時間:3月16日起,每週五晚上7:00~9:50,為期18週
上課地點:淡水國中
授課教師:林伊克、曾彥蓉
課程理念:國家公園的獨特理念從黃石開始,開展了全球性的國家公園運動風潮,除了瞭解
國內外發展之外,並精選國家公園解說其獨具之特色與風情。
授課方式:幻燈介紹、主題對話、戶外體驗。
評鑑方式:互動參與、出席情形、心得分享。
招生人數:20人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3月16日
學分費:3學分,3,000元(家庭共學課程,凡報名之學員,均可優惠一位家人免費報名本課程)
詳情請來電或上網查詢。
 

淡水社區大學
電話:(02)2621-6117、2622-7590
網址:http://university.tamsui.org.tw
地址:台北縣淡水鎮鼻頭街22號(捷運淡水站旁)

 

生物多樣性講座:為軟絲仔育建築嬰房的工程師

2007/04/28 - 10:00am2007/04/28 - 12:00pm

地點: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3 樓)
主講:郭道仁(軟絲仔的守護神、專業的潛水教練)
承辦: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活動說明:

有30多年潛水經驗的郭道仁,海底生物世界的繽紛與多樣,讓他非常的喜愛與感動。當他發現軟絲仔因為海洋環境的污染,而必須得在一堆垃圾中產卵,且一個颱風就會把牠們的卵打散,使族群繁衍受到阻礙的窘境時,他便下定決心要幫軟絲仔寶寶們建造一個穩定安全的孵育環境。邀請您一同進入郭教練的潛水世界,體驗其對海洋保護的心願與關心,及其為軟絲仔族群再創另一個春天的故事。

詳情請見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阿不假日農莊讀書會

2007/03/03 - 12:00pm2007/03/03 - 5:00pm

地點:阿不の家(台北縣林口鄉嘉寶村寶斗厝坑49號)
主講:阿不
主辦:阿不
報名:一季四次,含餐點、飲料,每人500元。報名人數將視情況,有所限制。
聯絡人:阿不
電話:02-26051119;0939110833
E-mail:abu.farmer@msa.hinet.net

活動說明:

閱讀書目及時間:(每月第一週週六,自2007年3月至6月止)
2007.3.3 《蝶道》 作者:吳明益 出版:二魚文化
2007.4.7《沙郡年記》 作者:李奧帕德 出版:天下文化
2007.5.5《驚奇之心》 作者:瑞秋卡森 出版:晨星
2007.6.2《綠蔭深處》 作者:安妮蕊佛 出版:遠流文化

讀書會的訪客可以先至農園採菜、動手做田園料理與點心,同時與讀書會的夥伴隨性閒談。在咖啡的香醇與茶的清靈中展開讀書心得的分享。之後在於花園農場勞動中,釋放一個月來的苦悶壓力,最後於夕陽餘暉中踏上回家的路。

每次活動流程:
11:00 田園廚房,DIY採菜、做料理與點心。
13:30 自由活動
14:00 讀書會討論分享(含咖啡、茶、糕點)
16:00 花園或農場勞動(播種、繁殖、造景、除草等等)
17:00 返家
18:00以後 為自由行程:假日影院,趁著悠閒晚風,欣賞一些與生態、土地或文化相關的一些好電影。(非固定內容,讀書會成員自行決定是否參與。) 欣賞電影:鵬程千萬里(劇情版)、天上草原、心之園、樂士浮生錄…等,亦歡迎讀書會成員自己攜帶影片前來分享。

報名請註明以下資訊,回傳abu.farmer@msa.hinet.net

姓  名:
聯絡電話or手機:
E-mail:
欲參加場次:
全程:( )
單場:一( )、二( )、三( )、四( )(請ˇ註明場次)

 

府城鹽田行春

2007/02/24 - 9:00am2007/02/24 - 11:30am

地點:台南市安南區大眾街101巷2號
主辦:台南市政府、台南市鹽友關懷協會
報名:每天將「免費」提供60個名額,歡迎民眾報名
聯絡人:吳淑美
電話:06-2840073

活動說明:
為了讓市民一起探索鹽田生態文化村的鹽業風光,四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以及南台灣僅存的瓦
盤鹽田、運鹽碼頭,特於新春期間舉辦一系列鹽業文化與生態藝術展活動,感受古早瓦盤鹽田製鹽收鹽的過程,讓民眾過個不一樣的農曆春節。

詳情請見台南市政府

 
深度報導:天堂路:「森林人」的未來 --﹥

作者:柯金源(紀錄片導演)

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該如何訴說?
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如果可以這樣開始……

牢籠中的紅毛猩猩 照片來源: 柯金源(紀錄片導演)人猿─紅毛猩猩在馬來語的語意是「森林人」的意思(orang hutan),牠們是生活在熱帶雨林裡的主人。紅毛猩猩的生性溫馴,原本只在婆羅洲與蘇門達臘的雨林中,才能找到牠們的蹤跡。

但是,近20年來,因為牠們的自然棲地遭到人類嚴重破壞,並大量遭到非法捕捉,族群量已急據減少。據生態專家推估,野生紅毛猩猩已在瀕臨絕種的邊緣,如果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力道沒有減緩,20年後,紅毛猩猩可能會在熱帶雨林裡消失。

大小型猿猴類動物,長期來,就是公私立動物園最喜歡收集展示的動物種類,牠們在幼年時期又相當可愛,也逐漸成為人類的玩伴寵物。但是野生動物從捕捉、運輸、市場販售、飼養的過程,往往會造成大量傷亡。

據生態學者調查,在野外每捕捉一隻小紅毛猩猩,可能就要同時先殺死在牠周邊二到三隻的成年雌性,每運送四隻小紅毛猩猩,才會有一隻存活,也就是說,消費者手上的每一隻野生動物,代表其背後最少有七隻以上,或整個家族的生命跟著陪葬。

自1980年左右,少數台灣人,陸續從不同管道,低價引進紅毛猩猩、長臂猿、懶猴等靈長類動物,再高價賣出當寵物飼養,台灣還一度背負野生動物的殺手,以及動物製品走私天堂的惡名。

自從1994年,野生動物保護法經過修正並公告實施以後,屬保育類的人猿頓時成為燙手山竽。尤其,寵物人猿日漸長大以後,食量增加、體型長大了,危險性也增高了之後,人見人要的小可愛,成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大野獸,導致棄養情形逐漸增多。

政府為了接收這些違法飼養者的爛攤子,只好耗費鉅資,在台灣北中南東地區增設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機構,從1993年至今的硬體建設與每年的營運經費,估計可能已超過十億元,這些民脂民膏,竟拿來為非法棄養民眾善後,實在相當不合理。

以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為例,目前就收容了118種、一千多隻來自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其中包含22隻紅毛猩猩以及14隻長臂猿,而每一隻猿猴的背後,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苦難故事。政府雖然花費了這麼大的力氣,試圖美化台灣保育污名,但近年來,非法走私野生動物的行為並未完全禁絕,還是抵不過掠奪著的罪過及指控。

據動物保育團體估計,早年走私到台灣的紅毛猩猩,可能高達三、四千隻,但官方認為,應該只有一千隻左右。再根據調查,紅毛猩猩經過二十幾年的生存考驗,也只剩下近百隻,而這些幸運存活下來的紅毛猩猩,身心健康狀況都不是很理想。

台灣的學術機構為了彌補人類的過失,試圖協助這些被迫離開原生地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重回雨林家園。十幾年來,野生動物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有驚喜、有悲傷,被救援的野生動物,未來,是否能幸運的回到原來的自然棲地?或者持續接受保育研究收容中心的照養,牠們的生活樣貌,我們都必須持續關注。

◎ 動物保育紀錄片[天堂路]將於2007年2月23日晚間10點公共電視之紀錄觀點節目首播。

 
讀者投書:看過「六輕調整產能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EIA)」 --﹥

作者:丁世彬﹝彰化師大地理系研究生﹞

這份EIA最後是有條件通過,內容涵蓋的面向齊全,只是導向預設目的的推論往往太過離譜。整份EIA緊扣污染排放符合規定,但符合規定不代表對人或環境無害,我們現在該著重的不是老鼠在毒氣裡多久會死亡?而是該如何不產生毒氣。這是重要思維的轉變。

協助垃圾掩埋也不該被視為對當地居民的福利,廢棄物依然留在當地,減量、落實分類,以及生產與消費行為的改變才是根本。

以「擴廠後的收益,遠高於環境汙染後所減少的漁獲」說明建優於不建,且承受對象完全不同的條件下,似是而非地作推論,並不符合公平與正義的原則。替代方案也是在不同對象的受益與損失下偏差評量,舉例之,第一階段的評估認為建優於零方案(不建),是因為增加「帳面」上的經濟收益,但第二階段卻沒有減低污染的替代方案;替代方案評估基本上在第一階段就已經結束了,且有極大偏差,因為第一階段沒有考量污染所造成的環境成本,擴廠後污染的增加絕非線性,應該考量環境容受臨界值的概念。

為什麼要防制,表示一定會產生污染,而污染沒有辦法完全處理,所以對環境的傷害必然產生,因此工業對於環境的最佳情形是沒有改變,也就是說我們對於工業的進駐只剩下一種想法,那就是「不可能變好」。

設施的建造是根本上的改變地景,將自然環境改變為非自然,究竟人類的力量對於環境的影響如何?譬如全球暖化是自然還是人為?在沒有絕對科學數據,我的想法是自然界長久以來就有其演化的穩定性與法則,大規模的劇變可能導致自然的調適不良,尤其是新的人為污染物的增加,這是過去大自然沒有處理過的問題,而我們不知道如此下去將發生什麼事。

對於未來的無知讓人類恐懼,社會體制卻給予冷漠。原住民的小米酒文化建築在團體合作、自給自足的生活態度裡,生活所需皆取於大地,這是和自然相依的生活體系,但公賣局的貨幣兌換昏迷,壞了整個規矩,之所以會崩壞得如此之快,也許是人性懶惰的弱點。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總是容易因為一外來物種的入侵而迅速崩解,進入資本社會的運作方式,這是建築在資本家掌控生產的體制,短時間難以進入遊戲規則下的運作過程,而難以獲得生存的工具和貨幣。也就無能或無暇對於自己過去依賴的土地,多賦予價值、多感受意義。在沿海地區,我也看到了這樣的現象,環境劣化與人民的頹喪,說自由,無法阻止的汙染,無法適應的生活經濟制度,繼續活下去的自由,在哪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