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02.27
本日焦點:

高爾抱走奧斯卡小金人 呼籲共同面對氣候危機

高爾與《不願面對的真相》導演古根漢共同領取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圖片來源: AMPAS)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主演的《不願面對的真相》,25日晚間贏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高爾得獎後表示,希望還未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都能去看,了解氣候危機,並共同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

頒獎典禮稍早,高爾也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一起展示了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的一系列讓頒獎典禮更環保的做法。高爾在後台表示,他沒有再次成為公職人員的計劃,但他已經決定要盡最大的努力向政府施壓,讓政府對氣候危機問題有所行動。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讀者投書

外於人者與台西

作者:丁世彬(彰化師大地理系研究生)

台西的蚵農 (圖片來源:我們的島)站上海堤,右手邊的六輕已經擴充原先計畫的十倍面積,聽說要再加蓋大煉鋼廠;左手邊也積極填海的台西離島工業區,中油不甘示弱地要蓋八輕,砂石車的聯絡道路設了管制站,我不曉得如果這土地只屬於那大有為的政府或披著綠衣的野狼,那我們的存在,除了無奈地被毒害所侵略,還能如何?甚至連意識都無力。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讀者投書

熱門內容
科學家警告 災難性的、永久的全球暖化可能到來
不願面對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熱門關鍵字
溫室氣體 氣候變遷
推薦評論
關於慈濟內湖基地案 給證嚴法師的一封信 (28)
維京集團總裁出資30億美元 對抗全球暖化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 高爾抱走奧斯卡小金人 呼籲共同面對氣候危機  --﹥

摘譯自2007年2月25日外電報導;游珮綺編譯;莫聞審校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主演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25日晚間贏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高爾得獎後表示,希望還未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都能去看,了解氣候危機,並共同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

高爾對於2000年競選總統失利仍保有一份幽默感,「我是高爾,我曾經是美國的下一任總統,」在影片中,高爾一再重複他往常使用的這句自我介紹詞。贏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項對高爾而言,可說是一大勝利。這項殊榮不僅可讓高爾進一步推進他的政治事業,也讓他所推廣的全球暖化關注運動如虎添翼,再創高峰。高爾說:「我們必須要解決氣候危機,這不是一個政治議題,而是一個道德議題。只要我們有意願,我們已經有解決氣候問題的辦法了,那就是再生能源,讓我們再生吧!」

頒獎典禮稍早,高爾也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一起展示了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的一系列讓頒獎典禮更環保的做法。高爾在後台表示,他沒有再次成為公職人員的計劃,但他已經決定要盡最大的努力向政府施壓,讓政府對氣候危機問題有所行動。

高爾說:「這是現在世界最重要的議題,我真的希望美國影藝學院對這部作品以及導演古根漢(Davis Guggenheim)等人的肯定,能夠說服尚未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能去看,了解氣候危機並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資料】美聯社報導

台灣新聞  --﹥

營建署評選國家重要濕地 將完成濕地分布圖

本報2007年2月27日台北訊
營建署市鄉規劃局去(2006)年11月進行「國家重要濕地」推薦作業,廣邀各界推薦全國重要濕地,供納入評選參考。營建署表示,2月起將召開「國家重要濕地評選小組」會議,分二階段辦理重要濕地評選工作。

在全國濕地的推薦活動中,截至1 月底止,各界共向營建署推薦68處濕地(詳見附表一),除基隆市、臺中市及金門縣尚未接獲任何單位之推薦資料外,全國各縣市均有推薦濕地。

營建署說明,評選作業初選階段以評定各推薦濕地重要性為原則;複選階段則進一步將之區分為「國際級」、「國家級」、「地方級」及「待研究型」濕地,並完成「國家重要濕地分布圖」,展現台灣保育溼地作為,並可提供相關單位舉辦生態旅遊及教育參考。

 

 

塑膠袋回收4月起開跑 最快明年1月全面強制實施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東森新聞綜合報導
環保署將在今年4月起將要進行塑膠袋回收試辦計畫,只要將不用塑膠袋稍作清理,即可交由清潔隊回收,最快在明年1月份將全面強制執行回收,對於不遵守的民眾將要開罰1,200至6,000元的罰單。

塑膠袋回收利用的方式分為乾式、濕式兩種,乾式則是回收乾淨塑膠袋,後者則可以處理沾附油污的髒塑膠袋,但是由於各縣市處理方式大不相同,環保署也特別提醒民眾,最好事先到各地環保局網站查詢回收條件。

 

農地油污染 表層挖除回填即可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中廣新聞網桃園報導
台灣中油公司證實,台灣中油桃新輸油管觀音段,也就是桃112縣道3.5公里處,因為油管被偷油賊破壞,大量重油隨灌溉用水路流到農田,導致鄰近的白玉、廣興、坑尾三個村的農地遭到油污。不過,台灣中油油品行銷事業部桃竹苗營業處處長張其明特別提出澄清,油污的面積只有大約20多坪,並沒有媒體報導的數十公頃那麼嚴重,而台灣中油除了緊急出動工作人員回收外溢重油外,對於怎麼補償受污的農地也會和農民進行溝通。

桃園縣農業局局長陳麗玲說,油污和一般重金屬污染不同,只要清除遭受污染重新復原農地,應該不致影響日後農作油的特質會浮在水面上,只要清除,回填新土就可以解決了。如果農民還有疑慮,農業局後續將會同環保局協助處理。

 

鹽水飆蜂炮 瞬間空汙暴增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即將在元宵登場的台南鹽水蜂炮,主辦單位今年要以13公里長的火龍創世界紀錄。但環保署往年監測鹽水蜂炮施放,發現空氣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污染物瞬間暴增。

環保署空保處科長周淑婉表示,台灣空氣品質標準懸浮微粒為每小時125毫克,台南鹽水施放蜂炮期間,剛開始施放的晚上7時到9時測得懸浮微粒每小時就有160毫克。當夜9時到10時的最高峰,測得瞬間值飆升到326.5毫克,超過標準值近3倍之多。對具敏感體質者形成高度威脅,甚至可能產生具致癌性的多環芳香烴。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防治處處長楊之遠強調,大量施放蜂炮不但造成空氣污染,還有廢棄物、噪音影響聽力等問題,閃避不及更危及人身安全。但因是固有民俗活動,不便禁止,建議具上呼吸道疾病、氣喘等敏感體質者,以及老人、小孩最好不要湊熱鬧。

 

益通與澳洲大學攜手研發量產高效太陽能電池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益通光能26日與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紀錄者──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簽訂共同研發超高效率太陽能電池技術契約,發展量產技術。益通表示,新技術預期下半年有機會開始萌芽貢獻。

新南威爾斯的技術,主要仍架構在繼有的矽晶材料製程,不過在黏著製程上,由傳統的蝕刻技術改以雷射接著,使電池片的接縫更細,讓受光面積更大,進而增加轉換效率。

這是新南威爾斯大學第二次技轉,之前曾轉授此一技術給PV SOLAR。此次與益通攜手合作,合約期限為3年,自今年4月1日起至生效,至2010年為止,未來新開發技術將由益通與新南威爾斯大學共同擁有。

 

竹北淪陷後 雪隧也見紅火蟻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聯合報宜蘭報導
消聲匿跡經年的紅火蟻,本月上旬才在新竹縣竹北市現蹤,緊接著宜蘭縣雪山隧道前高公局頭城工務段旁槽化島,也發現3個入侵紅火蟻的蟻丘;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據報趕來投藥撲殺,仍擔心部分紅火蟻已竄逃他處。
 

寵物豬市場看俏 飼養前三思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自由時報專題報導
豬年到,加上這幾年來以小豬為主角的電影相繼推出,寵物豬市場看漲,又將掀起一波養豬流行風潮。寵物店業者表示,目前國內較多人養的寵物豬為麝香豬、黑白豬(乳牛豬)、黃金豬、迷彩豬以及蘭嶼豬,以麝香豬最常見。每頭幼豬的價格約在2千至5千元之間。

養豬當寵物台灣近幾年才興起,還沒有建立出一套具有公信力的血統、認證規則,各類成豬體重,在30至40公斤左右,如果品種有問題或飲食控制不當,也有可能養到上百公斤。

專家建議,如果居家空間有限、或已有其他貓、狗等寵物,可能會造成相互排斥干擾,還要顧及是否會影響鄰近住戶的感受,在飼養之前應多三思,否則恐怕會掀起另一波寵物豬棄養潮。

 

關渡河岸廁所 直沖淡水河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台北市關渡宮過年期間香火鼎盛,但靠近淡水河關渡河岸的廁所,民眾反映洗手、沖廁水量斷斷續續,臭氣沖天「讓人受不了」。尤有甚者,廁所的汙水就經由水管直接排放到淡水河中,直接污染了河水。

負責管理的工務局副局長兼水利處長羅俊昇表示,因為過年人潮實在太多,遠超過廁所負荷,造成蓄水池給水不足,導致無水可用,初四已掌握狀況,趕緊調來水車應急,並用水桶儲水,由人工沖水。今天一上班,就會進行處理,包商會立刻改善。

 

北市垃圾車 下月全面試用生質柴油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去年購買4輛油電複合動力公務車,經過測試,平均油耗由每公升可走8.5公里,提高為每公升17.5公里,節省用油高達五成,每部年省油費26,000元。另外,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北市535輛垃圾車三月起將全面試用添加生質柴油的混合柴油。

環保局第一科科長陳聰明指出,環保局部分垃圾車自民國93年起試用生質柴油,試用結果污染排放減少。因此,下月起至6月底垃圾車全面試用添加兩成生質柴油的混合柴油B20,減少來自石化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目前垃圾車使用的生質柴油是由廢食用油轉化而成的,可作為廢食用油的資源回收管道。

 
國際新聞  --﹥

G8高峰會主題定調 新興國家共同因應氣候變遷

摘譯自2007年2月21日ENS美國 ,華盛頓特區報導;蘇家億編譯;蔡麗伶審校
G8高峰會將於2007年6月於德國海利根達姆舉行(圖片來源:G8;攝影:Thomas Grundner)在德國輪值主席國帶領下,全球八大工業國及5個新興經濟體(G8+5),預先訂出2007年6月於德國海利根達姆舉行的G8高峰會主題——全球暖化。15、16日在美國國會舉行的「氣候變遷暨能源安全國會議員論壇」,即是G8+5氣候變遷議員對話的一部份。會中有超過80位議員,以及來自於全球前20大能源消費國的政府官員參與,其中就屬5個新興經濟體——中國、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的參與最為重要。因為這些國家身為溫室氣體主要排放者之列,他們的作為攸關減少排放量以抑制全球暖化的成敗。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論壇中以影帶聲明表示:「全球暖化對工業化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衝擊並無不同,創新、節能與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全球的議題……而這也是身為歐盟與八大工業國輪值主席的德國的優先項目。」她亦指出,在即將舉行的G8高峰會中,將著重在3個主要策略上,即全球性與大幅度地增加能源效率、再生能源使用與零溫室氣體排放的發電廠,並藉由全球碳交易市場來刺激經濟誘因。

這次的論壇在結束時由全體與會者作出結論,並呈交結果給德國總理梅克爾。他們要求在2009年前制訂出2012年京都議定書後的溫室氣體放排標準;並要求八大工業國及5個新興經濟體能在這次的高峰會中,訂立出穩定地球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的長期目標。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feb2007/2007-02-21-03.asp 

 

氣溫持續上升 美赤蠵龜生存堪憂

摘譯自2007年2月22日ENS英格蘭,愛塞特報導;蘇家億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赤蠵龜(圖片來源: WWF-Canon/Meg Gawler)科學家分析過去26年赤蠵龜的繁殖情況以及氣候資料,並將結果與未來氣溫的模型做比對後發現,以美國佛州海灘為主要繁殖地的赤蠵龜,氣候變遷對其生存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而未來預估上升的氣溫,將造成北美赤蠵龜以及其近親中雄性的數量減少。

孵化時的環境溫度對於幼龜的健康和性別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較溫暖的溫度會產出雌龜;相對的,較低的氣溫則是雄龜居多。即便氣溫僅升高攝氏1度,也會使得同一個海灘毫無雄龜的蹤跡;而升高3度的情況下,則會導致幼龜死亡率急遽升高且繁殖數量下降。

美國佛州出生的赤蠵龜數量佔全美90%,其中有90%為雌性;相對的,在北卡州則有42%為雄性。科學家相信因為這些雄龜往南移,才得以提升美國南部雄赤蠵龜的數量,但他們憂心未來會沒有足夠的雄龜來彌補佛州地區的短缺。去年科學家亦持續發現佛州海灘赤蠵龜出生數降低,自1989年到2005年已短少了22.3%。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feb2007/2007-02-22-02.asp 

 

美公開2000組流感基因排序 提升全球防疫能力

摘譯自2007年2月23日ENS美國,馬里蘭州,洛克維爾報導;蘇家億編譯;蔡麗伶審校
來自全球超過2000組人類與禽類流感病毒基因藍圖現已在公共資料庫開放,以利各國的科學家開發新疫苗和療法。這項由美國過敏感染疾病研究院(NIAID)資助的「流感基因定序計畫」,始於2004年。該研究院的院長表示,這些資訊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發展和傳播,並有於發展新的流感疫苗、療法和診斷方式。」負責這項計畫的,是馬里蘭基因研究所(TIGR)管理的微生物定序中心(Microbial Sequencing Center)。未來將分析更多的流感病株與樣本,並公開於基因資料庫(GenBank)。

共同投入該研究的有美國疾管局、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世界糧農組織新城病暨禽流感實驗室、坎特伯里衛生實驗室等。季節性的流感現在是美國危害公眾健康的元兇,每年造成約3萬6千人喪生,以及20萬人次住院治療。全球來看,每年亦奪去了25至50萬人的性命。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feb2007/2007-02-23-03.asp 

 

南極發現19種新的海洋生物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BBC中文網報導
科學家們說,他們在南極海岸附近的一處海床上發現了19個新海洋生物種類。由於巨大冰塊的斷裂,人類前幾年才能接觸這個地方。這項發現是在一個為期兩年的極地研究計劃展開之際公布的。一尾冰藍色的魚,靠魚翅站在海床上,一支巨蝦晃動著頭上的天線,半透明的魷魚隨著水流而動。這些是德國研究船「極地號」用10個星期考察一處海床後發現的其中一些動物種類。

一些動物顯示出驚人的適應寒冷的能力,包括這尾冰魚,已經進化到可以在沒有紅血球細胞的情況下生存。毫無疑問,科學家們也對這項發現感興趣,因為其結果可以幫助解釋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極地號團隊發現,這個拉爾森地區正在被外邊的微生物佔據,在南極迅速變暖的一些地方,這種情況正在越來越多地發生。

 

全球暖化 亞熱帶傳染病寒帶現身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自由時報綜合報導
過去25年來,美國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灣的生蠔養殖業者艾吉亞從沒看過腸炎弧菌,但隨著威廉王子灣日趨暖和,於2004年夏季衝破攝氏15度,大啖當地生蠔的旅客此後紛紛上吐下瀉,就此爆發歷來首起腸炎弧菌食物中毒事件。

洛杉磯時報25日報導,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導致細菌增生的全球暖化。阿拉斯加公衛組流行病學代理主管麥克勞林說,這起腸炎弧菌事件恐怕是迄今全球氣候變遷改變傳染病之重要性的最佳範例。溫度變化重新改變細菌、昆蟲與植物的分布,使新的人口暴露於前所未見的疾病中。世衛組織估計,2000年時全球有15萬4000例死亡可歸因於氣候變遷相關疾病疫情與情況。

過去150年來僅上升攝氏0.77度,但卻足以改變全球疾病模式。在瑞典,暖冬酷夏促使壁蝨北遷,正好與北部蜱媒腦炎(傳染源為壁蝨)病例增加不謀而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量增加導致毒葛增生,飛上非洲高山的蚊子為海拔1737公尺的濕冷高地帶來熱帶常見的瘧疾。 海拔914.4公尺的捷克山地村落波洛瓦拉達,也發生類似情況。布拉格的後研究醫學教育中心的寄生蟲專家丹尼爾走訪當地後發現,過去20年來的暖秋促使壁蝨遷徙到海拔高達1249點68公尺的高地,「壁蝨的遷徙顯然與氣候變遷有關」。

 

美國中西部與東海岸遭暴雪襲擊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路透社芝加哥報導
受強烈冬季風暴的影響,美國中西部和中大西洋地區普降大雪和冰雨,使從波士頓到芝加哥的多個機場出現旅客滯留現象,數人在風雪中因車禍死亡。

芝加哥航管單位發言人艾布拉姆說,因冰雪天氣,芝加哥國際奧海爾機場(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取消了逾200架次航班,其他航班也延誤了60到90分鐘。 中西部北部地區多條公路關閉,威斯康辛州警方報告稱當天至少有8人因車禍喪生。在該州南部,一名婦女駕車與除雪車相撞,該名婦女和兩名兒童當場身亡。 導致數以千計的家庭失去電力供應。在伊利諾州北部,ComEd公司發言人布爾迪克稱,有3.8萬用戶在用電高峰,因電線冰凍而遭停電,而造成供電緊張。華盛頓都會區機場管理當局發言人英林稱,受除雪工作的影響,華盛頓地區的杜勒斯(Dulles)機場和雷根(Reagan)機場均有航班延誤。

全美氣象服務(NWS)發布了風暴警報,警報區域從新澤西到維吉尼亞,另外,賓州西部還接到了冰暴警報。

 
中國新聞  --﹥

中國氣溫增幅高於世界水平 國家氣象局提出警訊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氣候變暖,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快,過去50年內,中國的氣溫平均每10年增加0.22攝氏度,使得中國出現急劇暴雨和颱風、大規模乾旱、沙塵暴和土地沙漠化等極端異常氣候將愈來愈多,使中國氣象單位不得不發出警告。

報告預測,2050年,中國西北部的冰川因暖化將縮小27%;到2020年,中國平均降雨量將增加2%至3%,2050年則可能增加5%到7%。報告還預測,中國東部今後4到5年出現極端暴雨的機會,是1980至1990年代的到5倍,颱風襲擊次數也將明顯增多,規模更加猛烈。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前報導指出,中國不但自己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威脅,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一個主要工業國家。有專家預測2009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駐北京的德國記者最近獲知,4月底之前,中國有可能提出「氣候保護國家計畫」。

 

濫施化肥養魚 湖北花馬湖水質急劇惡化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楚天都市報湖北報導
華農大綠色協會「濕地使者行動」考察隊,在2006年暑期進行的濕地使者行動中調查發現,由於大量使用化肥養魚,比東湖面積稍小的花馬湖水質急劇惡化。調查發現,就在兩年前,花馬湖湖水還算清澈。然而就在2006年,當地漁場被人承包後大量施用化肥養魚,導致湖水污染。

村民說,現在的花馬湖湖水不但不能喝,連小孩都不能在湖裏游泳。經常有小孩子反映在湖裏游泳後渾身發癢。當地90%以上的居民,現在靠打井來獲取飲用水,連在湖裏洗過的衣服,穿過後皮膚也會發癢。考察隊員分析:花馬湖的開發在大方向上沒有把握好,承包商受經濟利益的驅動而採取破壞湖區生態的發展方式,政府機構監管不嚴,從而導致了湖區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

 

北京財政2006年掏出14億元「請」走污染企業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北京日報北京報導
北京供熱用上潔淨的天然氣,曾經是北京城煤氣三大氣源之一的正東集團(原751廠)煤氣廠,要熄滅燃燒了30多年的爐火。原打算隨著煤氣廠「關門走人」的老王,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在原地再「上崗」。不過這回不是當爐工,而是給從煤氣廠變身而成的創意產業園當保安。2006年,為支援北京的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北京經濟的增長品質,北京財政掏了14億元,「請」走耗水耗電又冒煙的污染企業,幫助像751煤氣廠這樣的北京老工業企業就地改造或搬遷。同時,支援商業佈局調整和中小企業發展,大力推動了首都第三產業發展。

據初步統計,2006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預計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以上,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下降11.2%;北京第三產業比重已經達到70%。首都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較快、結構較優、品質與效益較好的良好態勢,也為財政收入帶來了更有品質的增長。

 

夜間偷排3噸油泥 近1公里河水被污染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華商報陝西報導
25日淩晨,一輛油罐車在陝西延川縣永坪鎮張家溝門村附近一座橋邊,偷偷將約3噸油泥(含油廢渣、廢水等罐底沉澱物)排入河中,導致近1公里河水被污染。延川縣環保監察大隊負責人表示,「油泥是從張家溝門村偷排到河裏的,順著水勢流到下游的李家溝門村附近」。延川縣環保執法人員正在對轄區運輸原油的車輛進行排查,遭污染的河域已基本被清理乾淨。
 

內蒙古滿洲里海關截獲1,881張野生動物皮張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新華社內蒙古報導
2007年以來,中俄邊境最大的陸路口岸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海關已連續查獲數起走私野生動物皮張案件,共查獲野生動物皮張1,881張。據滿洲里海關業務科科長姜波表示,進入深冬季節,市場上非法買賣野生動物皮張及其製品異常活躍。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走私通常選擇夜間或淩晨入境,將走私物品放在行李包裹內縫製夾層藏匿起來。還有人利用冬季衣著較厚的特點,將皮張纏在身上。更有甚者,採用「丟卒保車」的伎倆,如近日查獲的一起案件,一走私團夥企圖利用一名成員攜帶少量走私物品吸引海關注意力,由其他成員攜帶主要走私物品伺機入境的方式進行走私。
 

河北省「四道防火牆」保護水資源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中國環境報河北報導
保護河北省十分緊缺的水資源,河北省將進一步強化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旬報制度、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等制度。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旬報制度是保障城市居民飲水安全的一項重要制度。根據《重大水污染事件報告暫行辦法》,河北省出台了重大水污染事件報告和月報制度,要求各單位發現的污染事件一旦確認為重大水污染事件的,要在1小時內將有關情況報告省水利廳,並通報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

特別緊急重大的水污染事件,在報告省水利廳的同時,可直接報告省政府和水利部。同時,各地還要定期將每月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以書面或電子郵件形式上報,並做好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統計分析和預防應對工作。

 

江蘇南京投入百億元奔環境小康 力爭全年310個藍天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中國環境報江蘇報導
2007年是江蘇省南京的「小康決戰年」。南京為此將投入100多億元提升環境品質。南京市環保局長嚴蘇揚表示,目前南京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環境指數達77.3分,雖比上年提高了2.8分,但距80分的達標底線還差2.7分,其中水環境等4項指標拖了後腿,成為最大弱項和瓶頸。

小康環境品質指數要達到80分的及格線,水環境功能區達成率必須提高到70%以上,在鞏固提升現有17個達標斷面的基礎上,必須還要增加3個~4個穩定達標斷面。這是當前全面達小康環保任務中最大的難點和重點,只有通過減排工業和生活廢水的COD才能確保增加達標斷面的數量。

 

重慶兩江水位下降 枯水春旱嚴重致百萬人缺水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重慶晨報重慶報導
春節以來,兩江水位持續下降,截止到25日上午8點,長江寸灘站的水位僅為158.43米!據分析,今年長江枯水原因有二:一是與去年特大乾旱後無明顯降水有關;二與上游地區修建電站有關,目前長江上游地區有數百個電站,它們蓄水發電也影響了今年的長江水位。

據悉,現在是枯水季節,3700立方米/秒的入庫流量、153.43米的壩前水位,都屬正常。而在壩前水位153.43米情況下,長江重慶主城以下的航道,基本不影響正常通航。
 

安徽17個市簽訂節能軍令狀

摘錄自2007年2月26日中國環境報安徽報導
17個市政府和部分省直單位近日與安徽省政府簽訂節能「軍令狀」,承諾在2007年完成本地本部門的節能降耗指標。2007年安徽省節能降耗工作目標是:全省萬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萬元GDP電耗下降5.9%。為實現這一目標,安徽省政府將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市和重點耗能企業,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制,把能耗指標納入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年度考核體系,並作為地方各級政府領導幹部任期考核、國有大中型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綠色學習課表  --﹥

紐西蘭北島健

2007/03/20 - 10:00pm
2007/03/28 - 9:55pm
地點:紐西蘭
主講:楊晴媚
主辦:五二三登山會
報名:523會員,一般大眾。即日起開始報名,至03/06 止,或額滿為止。
電話:02-25557523
行前會議: 03/09(五) 晚上19:00PM 於 五二三登山會

活動說明:紐西蘭,位於南半球,分為北島及南島,其擁有十分豐富的自然地理景觀,如雄壯的冰河、如畫的峽灣、崎曲的山岳、遼闊的平原。這次523要探訪的地區位於紐西蘭北島,不同於南島的冰河峽灣地形,紐西蘭北島多火山地形,我們要拜訪北島中部著名的東格里羅(Tongariro)國家公園,它是世界第一座由原住民贈送給國家的國家公園,保護北島三大主要活火山--魯阿佩胡(Ruapehu,2,797公尺)、那加魯霍(Ngaruhoe, 2,290公尺)及東格里羅(Tongariro,1,968公尺),不但擁有特殊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態體系,園內亦包存毛利人的文化,是人文與自然兼備的複合遺產,此外我們亦會拜訪懷卡雷莫阿納(Waikaremoana)湖、陶波湖等地,本活動結合生態、人文、健行,邀請你和我們一同拜訪秋天的紐西蘭。

詳情請見523登山會

 

繽紛草山:親子同遊自然之旅

2007/03/10 - 10:40am
2007/04/21 - 10:40am
地點:陽明山國家公園
主辦: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報名:本系列活動每梯次60個名額,每人費用400元。限定網上報名,額滿為止。
電話:02-2861-6341轉分機800、801
E-mail: 請有興趣的民眾點選線上報名網址,直接線上報名。

活動說明:

春季草山,有著多變的容顏。迎著美麗晨曦,金黃的陽光溫暖經過一季寒冬的心頭。孩子般頑皮的春雨,總是嘻鬧地來來去去,滋潤著森林與大地。偶爾,心有不甘的東北季風,帶來最後的春寒。但,冬天總是走了,而唯一不變的,是想上山的心。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特別規劃了三條精緻賞花路線,每條均有不同的特色與景緻,邀您閣家上山走春。

1.人車分道、中興路賞花行,辦理日期:95年3月10、11日

由杜鵑茶花園出發經人車分道、中興路至陽明書屋,至陽明公園花鐘。山櫻、杜鵑沿途盛開,景緻優美。

2.二子坪自然輕鬆行,辦理日期:95年3月31日、4月1日

由大屯山車道入口處進入二子坪步道,返程經由百拉卡人車分道至竹子湖採海芋。沿途金毛杜鵑盛開,點綴於蒼蒼林木之間,走起別有一番風味。

3.石梯嶺、頂山逍遙遊,辦理日期:95年4月14、21日

由擎天崗遊客服務站經石梯嶺、頂山至風櫃口。沿途視野開闊,風景壯麗令人動容。步道兩側原生杜鵑盛開,值得一遊。

詳情請見陽明山國家公園相關網頁

假日免費賞蝶活動: 圓通寺

2007/03/04 - 7:30am
集合地點:國立台灣博物館正門廣場銅牛前(台北市館前路),逾時不候!
主講:江淑靜、朱美娥、謝宸競、黃芯榆
主辦: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台灣蝴蝶保育協會
報名:免費且無須事先報名
交通資訊:
台灣博物館旁搭243或241公車,至終點【中和站】(新喬福保齡球館旁)下車;兩段票30元。
下車地點:中和站

活動說明:

位於中和市境內,比鄰土城、新店地區,早期以寺廟聞名,建築頗有東洋風格,由於交通方便,且樹林成蔭,山景相當蒼翠秀麗,近年來已成為大台北地區郊遊踏青的好地方。

從圓通寺353巷進入,此入口上山環境破壞較少,原始林保存較為完整,但是偶有民眾來此開闢菜園,幸好面積不大。登山路線是由步道及階梯組合而成,皆以水泥鋪設,走來舒坦平順,偶而出現泥土的羊腸小徑,不過最後會回到主要登山路線。

走到最高點為一涼亭,稱為「國旗嶺」,標高僅172公尺,在此眺望,和南勢角的土地公廟遙遙相對。涼亭頂端總是有雌紅紫蛺蝶在此巡弋,一有其他蝶種進入領域,即全力驅趕,連小鳥也不放過。夏天蝶況最佳,還有琉球紫蛺蝶、台灣小紫蛺蝶加入巡弋行列,有時相互追趕,有時共同合作驅逐外敵,大家各佔一方,儼然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除此之外,附近有一棵「老神木」很有名,是桑科的大葉雀榕,常吸引遊客到此一睹老樹風采。這是一處絕佳的賞蝶踏青地,希望屆時蝶友們能共襄盛舉。

本活動目的在帶領民眾欣賞、觀察蝴蝶生態之美,活動中除解說員解說之必要外,嚴禁參與者任何採集、捕捉行為!

詳情請見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灣生態巡禮春季班

2007/03/14 - 9:30am
2007/03/14 - 11:30am
地點:台灣蝶會會館教室(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主講:台灣蝶會內(外)聘生態資深講師群
主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報名:對自然生態有興趣之社會大眾30名。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
電話:(02)2881-4006
E-mail:butterfly@butterfly.org.tw
活動說明:

我們生長的土地-台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您對她認識多深呢?「台灣自然生態巡禮-96春季班」課程為期近四個月(含室內講座與戶外體驗活動),由蝶會講師群引領學員們走訪山林野地,開啟您探索自然的一扇窗,歡迎您相約一同參與!
上課時間:每週三上午09:30~11:30

詳情請見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第一屆中華白海豚陸地觀察志工暨解說員培訓

2007/03/24 - 9:00am
2007/04/01 - 6:00pm
中華白海豚民間暱稱「媽祖魚」,學名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又稱印度太平洋駝海豚(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主要出沒在中國東南沿海,台灣西部之族群因背鰭具有污色斑點之固定特徵,被視為是獨立分類群的證據。近來西部重大開發案不斷,直接、間接威脅到中華白海豚的生存,希望透過本次活動將媽祖魚的基本生態、保育危機與保育觀念向社會大眾宣導,擴大民眾的認識,並實地走訪媽祖魚的棲息環境,就近觀察媽祖魚的動態,體驗其生活環境週遭(台灣西部海岸)地區環境之現況,明瞭保育工作的急迫性。

主辦單位:媽祖魚保育行動聯盟、台灣永續聯盟、 台灣生態學會等團體
培訓目的:培訓40位志工於辦理賞豚活動期間擔任解說及工作人員,活動結束
             後繼續擔任陸地觀察員,記錄中華白海豚目擊時間與地點。
報名方式:即日起至3月20日,額滿為止(每梯次名額20人)。需繳交保證金
              500元,全程參與培訓並服勤後將全額退還。
聯絡人:台灣生態學會徐先生
聯絡電話:04-26328001分機17054
e-mail:ecology@ecology.org.tw
傳真電話:04-26530021

培訓日期:第一梯次2007年3月24日(六)~ 3月25日(日)
     第二梯次2007年3月31日(六)~ 4月1日(日)
培訓地點:第一梯次:靜宜大學(台中縣沙鹿鎮中棲路200號)
     第二梯次:綠色環境學習營地(彰化市公園路一段409號)

詳情參見第一屆中華白海豚陸地觀察志工暨解說員培訓簡章

 

歷史資源的延續與再生國際研討會暨工作營

2007/03/10 - 9:00am
2007/03/11 - 6:00pm
地點: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10554台北市八德路3段25號,台視對面)
主辦: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
指導:文建會、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報名:2007年3月2日下午五點前,接受傳真與e-mail方式報名。
聯絡人:陳小姐
電話:(02)2371-0480
E-mail:worldexpo2005@yahoo.com.tw
傳真:(02)2371-2149

活動說明: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將於3月10日~11日舉辦「歷史資源的延續與再生國際研討會暨工作營」,會中邀請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Chester Liebs及日本國民信託(Japan National Trust)土井祥子研究員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家鄉守護」、「文化資產保全」、「國民信託」相關之制度、精神與經驗。

本次大會主要目的是以「齊東街」、「錦安里」與「青田街」三個社區為例,透過現地參訪、密集討論及參與實作,企圖尋求所有權人、社區居民、主管機關以及關心社區生態、文化資產及社區發展的民眾一個共同研討的機會,我們將以小組討論研習的方式讓參與者實地體認社區文化資產的各項議題,進而以客觀的立場提出對社區積極的建議,並企盼以這樣的互動模式效益提供公部門參考。

詳細內容請參照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水資源工程系列研討會

2007/03/23 - 8:30am
2007/03/23 - 4:30pm
地點:台大水工試驗所四樓視聽館(台北市舟山路158號)
主辦:財團法人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
報名:相關領域有興趣之產官學界;預計各場次總人數80人。
聯絡人:張騟遠先生
電話:(02)2577-4567轉109
E-mail:sinotecf@ms32.hinet.net
活動說明:

在人口增加、產業成長、社經發展、氣候變遷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因素的綜合壓力下,人們對於水量的需求及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要求愈來愈高。為能滿足這些不斷增加的需要,高效率的水資源管理是必要的手段。廣義的水資源包括工程方面與非工程方面的種種考量,不論是水資源開發利用或水災預防治理,工程與非工程的作為應是相輔相成的。而水資源工程的作為有一定的極限,因此,若要使人類社會與環境生態能夠生生不息,水資源永續發展概念的推廣與落實就成了未來的重要課題之一。
為此,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編撰有關水資源工程方面的系列叢書,提供工程師及一般民眾參閱外,特再商請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共同主辦此項「水資源工程系列(一、二、三)研討會」;並邀請有興趣之產官學界共同參加,提出水資源的運用與管理概念,共同謀求一個標本兼顧的利水與治水方案,減少將來可能面臨困境的經濟及環境損失,使台灣水資源能永續經營。

系列(一)96年3月23日(星期五)08:30-16:30
系列(二)96年4月20日(星期五)08:30-16:30
系列(三)96年5月04日(星期五)08:30-16:30 
注意:參加系列(一)請於96年3月16日(星期五)16:00前填妥報名表

詳情請見水資源工程系列研討會

 
讀者投書:外於人者與台西 --﹥
作者:丁世彬(彰化師大地理系研究生)
人本主義地理學家著重的地方感是對地方的愛,至今,我只能算有一個故鄉--台西。一種鄉土的情懷,除了了解歷史進程與環境變遷外,重要的是懂得這提供歷史進行的平台如何塑造場景中人物的生命過程。創造世代的生命與期望的祖先,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不會存在。人若無法感知這天地與血脈的賦予就只能算是一有機體。我無章法地對玄學窮盡探討與胡思亂想,遇見了「黑空」。於是懂得血液裡這屬於海口人該有的形狀因子,只是還不能發揮得恰當。從最重要的學習時期,我就不屬於這裡,被推進一個給定的運動規則,沒能體悟這自然環境給我的識覺與我因此而延伸的外顯行為,徒留基因的驅使與情感的迷亂,糾結在意識與行為間,靈魂欲破身而出,我則偶然平靜地觀察後續發展。

六輕已經運轉了很久,期望破滅,可能是因為我們不是既得利益者。或該明確的說不是帳面上的暴發戶,取而代之是對環境關懷的更深入了解,心情愈顯沉重。片面的了解或是大家只報憂不報喜,擔心在這經濟不景氣中的好過會遭人排擠。人都有同悲心理,尤其在這普遍貧苦的地方。小學老師就提到的汙染問題,現在已明確存在與深刻的體驗這揮不去的毒,每吸一口空氣,每喝一口水。人,為什麼要走到這樣連最基本存在因子都失去的地步?

站上海堤,右手邊的六輕已經擴充原先計畫的十倍面積,聽說要再加蓋大煉鋼廠;左手邊也積極填海的台西離島工業區,中油不甘示弱地要蓋八輕,砂石車的聯絡道路設了管制站,我不曉得如果這土地只屬於那大有為的政府或披著綠衣的野狼,那我們的存在,除了無奈地被毒害所侵略,還能如何?甚至連意識都無力。連存在的自由都已經不復存 ,還需談論什麼?就像那賽鴿與養鴿戶的關係,生產的剩餘價值,轉送到了哪裡?又是誰消耗了去?

若陷入新科技可以解決工業生產所持續產生的有害物的可怕想法裡,那肯定是沒救的。因為若真是如此,那新的有害物必然持續產出,且往往不能百分百完全處裡,那其餘的東西呢?若這句話不是真的,我們就知道這環境有多可怕!

早先的環保人士常常將環保的議題建立在情感與絕對反抗的處理方式上,必須提起人類對人地互動的意識且點醒大家切身遭遇的汙染來源與結果,更重要的是建立學理上的證據而非僅流於熱情,但現在土地生產食物而賦予我們最基本情感的途徑,在現代人生活型態與長成過程中更難體會。研究人員的研究在繳回報告或政府灑完錢的一疊數字庫存外,應有更多可著力的地方。

曾想放下手邊的一切去做我認為該做的事,但我沒有萬貫家財,我想大家的冷漠很大部分來自於社會體制導致薪資低水平的人的無瑕或無能,另一個極端則寄生在能量物資最上層流動的人為生態系中--都市。這是一個耗能且難永續的玻璃罩,因為缺乏真誠面對自然的機會與場地。同學曾說台17線是癌症鄉鎮,最近家裡的生意的確證明棺材是裝死人的,不是裝老人的。不曉得這些因「歹症」的往生例子與六輕有沒有關係,因為人應該還不至於像蝦子一樣,撐不了連續三天的酸雨就暴斃。不過與整體環境的惡化必然有關,而污染在持續加強。

利益往上游,污染往「下流」 真是先天不良後天又失調的地方,尋找正當而有用的方法,而不是像之前反湖山水庫的網路連署。想起那落日,憂鬱了。與舅舅在海邊捕了豆仔魚,是自然賦予海口人最基本活下去的食物,舉起筷子,猶豫了,該如何感覺這樣的感覺?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 網編:李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