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日焦點:
日舞頻道開播 勞勃瑞福獻上「綠色」節目
--﹥ |
摘譯自2007年3月23日ENS紐約報導;鄭佳宜編譯;蔡麗伶審校
|
|
本日焦點:
郝施政報告重環保永續 民眾陳情「反商業巨蛋」
--﹥ |
|
|
台灣新聞
--﹥ |
本屆立委最後兩會期 環保立法長路漫漫
|
|
舊漁會大樓 不捐基市府了
|
|
剷山蓋停車場 基隆代市長喊停
|
|
無利可圖 屏東風力發電隨風而逝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聯合報屏東報導
|
|
「國寶魚」生態中心 掛牌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聯合報台中報導
|
|
漁業署:鯨鯊捕獲量已達限額 年底前禁捕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
|
紫斑蝶季 先頭部隊越古坑
|
|
台電亂砍樹 環保民眾不滿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民視苗栗報導
|
|
國際新聞
--﹥ |
美籍冶鍊場在祕魯製造污染 美洲國家組織提出請願
|
|
美眾議院將提撥基金進行環境、野生物及土地保護
|
|
部分歐洲國家:核能非解決全球暖化的方法
|
|
地球暖化冰山融解 北極漢斯島蘊藏石油 成兵家必爭地
|
|
西澳油田遭熱帶氣旋侵襲
|
|
土質鬆軟、木造房屋老舊 加重日本能登半島強震災情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東森新聞報導
|
|
布希向3大車廠倡環保車 克萊斯勒:2012年佔總產量50%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東森新聞報導
|
|
巴勒斯坦污水池坍塌 4人死亡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BBC中文網報導
|
|
中國新聞
--﹥ |
浙江富人違反1胎化 最高可罰近2百萬撫養費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一胎化政策頻頻遭到有錢人挑戰,違法超生大不了罰錢了事,一些省份不得不採取重罰鐵腕。浙江省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主任章文彪表示,對於名人、富人超生情況,浙江將徵收高額社會撫養費。據了解,所徵收的社會撫養費可高達人民幣192萬元。
|
|
中國就業市場歧視嚴重
|
|
北京嚴查隨地吐痰 一口痰最高可罰50元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為迎接2008北京奧運,北京市最近展開整頓環境衛生,對隨地吐痰、便溺者開罰,不僅要擦除痰跡,還有可能被處以最高民眾幣50元的罰款。
|
|
山東為中國最大農產品退場門省 產品外銷全球
|
|
中國將在南極建立首座天文台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新華社27日報導,2007年10月以後,中國將在南極最高點建立第一座極地天文台,約耗資民眾幣10億元。報導表示,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27日開始在上海大修,預計10月起錨駛向南極,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將連續3年對南極和北極實施大型科考,並將在南極最高點建立天文台。
|
|
雲南最大調水工程正式通水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中新網雲南報導
|
|
長沙成陰霾高發區 在人口集中區將致嚴重後果
|
|
污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渠 四湖總幹渠治污刻不容緩
|
|
世行債款助推珠江污染治理
|
|
遼寧出台礦產資源開發整合方案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中國環境報遼寧報導
|
|
河北大力防治美國白蛾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中國環境報河北報導
|
|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佈鉛鋅行業准入條件
摘錄自2007年月日中國環境報報導
|
|
珠三角區域性大氣污染嚴重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訊息時報廣州報導
|
|
中國近20%國土沙化 近4億人生產生活受影響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新華網報導
|
|
電白麻崗河染黑魚蝦遭殃 受不明污染所致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南方日報廣東報導
|
|
廈漳擬共投資6億至7億建引水入廈工程
摘錄自2007年3月27日海峽都市報廈門報導
|
|
綠色學習課表
--﹥ |
國際海上書店:「忠僕號」台中行程
2007/03/29 - 1:00pm
2007/04/09 - 10:00pm
|
|
生態講座:「話說永續社區」
2007/04/12 - 7:30pm
2007/04/12 - 9:30pm
|
|
|
疼愛大地、友善環境之志工培訓
|
|
「動物福利&永續農業之國際趨勢」座談
2007/03/30 - 1:00pm
2007/03/30 - 5:00pm
|
|
中華白海豚免費導覽解說
2007/04/07 - 9:00am
2007/05/06 - 4:00pm
|
|
在婆羅洲遇見百萬蝙蝠
2007/03/31 - 6:30pm
2007/03/31 - 9:30pm
|
|
讀者投書
--﹥回應「蔡萬生憂心澎湖特有種章魚可能滅絕」 |
作者:hongnature
看到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對澎湖章魚的研究與保育建議,竟不為縣政府採納,又遭到民意代表的阻撓,真是感慨,不過這也不足為奇,台灣的官員如果做一件好事,就深覺得自己是個吃虧的傻子,一定要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才會被認為聰明萬分。
筆者原籍澎湖縣湖西鄉,回想到澎湖章魚的特殊美味猶然口頰留香,那是在台灣吃遍各種章魚也難以比擬的,聽到故鄉的友人說今年澎湖章魚一斤要一千元,有錢還不一定買的到。童年時跟隨母親捕章魚,海上可謂萬家燈火,天亮之後每個人都滿載而歸,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絕,那會想到這種生物竟然也有滅絕的一天。
近三十年來澎湖近海漁源歷經三次浩劫,首先是大規模的毒魚消滅掉大量的成魚、魚苗、魚卵、浮游生物;二十年來的築港造堤又毀滅掉整個潮間帶,魚群無處居住、產卵、覓食,生活空間被徹底破壞;而澎湖人對海鮮的講究,致使漁民急欲把剩下的漏網之魚全部抓盡求售圖利。
然而漁民真的這麼貪得無饜、短視近利嗎?我並不這麼認為,三十年前以氰酸鉀抓石斑魚苗可謂澎湖之全民運動,然而四、五年下來,真正以海維生的漁民,就明顯感受到漁源枯竭的苦果了,許多漁民對此類行為恨之入骨,明的因為不敢得罪同村之人,口裡大罵警察取締毒魚,暗地裡一發現毒魚就立刻報警取締,在公權力強制介入下,毒魚才慢慢減少。
真正靠海生存的漁民不會想今年賺夠本,明年就打烊;喜歡吃章魚的老饕們更希望能年年享受到章魚的美味。他們不怕立法限制捕撈,怕的是立法後不嚴格執行,造成投機違法者賺錢,守規矩的人只有乾瞪眼。
每個澎湖的漁民或老饕都知道章魚即將在幾年內滅絕,擔憂此事的大有人在,只是政府無能,不願制定出大家都能遵守的遊戲規則,因此才會有「大家都不要談保育、大家來分盡最後一杯羹。」這種玉石俱焚的觀念出現,反正「我不抓光,別人也會抓光。」。
縣政府、民意代表討好的絕對不是真正的民意,他們要有種的話可以辦個公投,看看縣民支持限制捕撈的多,還是希望完全開放捕撈,讓章魚在兩三年內消失殆盡。
在此建議蔡主任結合澎湖的環保志工,在全縣各地尤其是章魚產地的漁村舉辦說明會,說明重點如下:
1.照目前趨勢章魚將在兩、三年內滅絕。
2.現今章魚雖然價格昂貴,可是產量稀少,對絕大多數的漁民來說只是看的到吃不到的大餅。復育計畫如果成功,章魚產量增加,漁民因章魚的年收入必定優於現在,而且是一個年年都可固定擁有的收入。
3.縣政府立法限制捕撈之後,中心以及志工將會監督執法機關確實執行,讓所有人都能在公平的條件下捕撈章魚。
4.發起「四月拒買、拒吃章魚」活動,向所有的澎湖鄉親推廣保護章魚生育期間的觀念,在市場經濟下,生產者配合消費者的需求來生產,當消費者選擇保育時,自然也會改變生產者的保育觀念以及生產方式。
5.廣泛發起「限制捕撈」的連署,以民意來壓迫縣政府及議會,不管成敗為何,相信透過這樣的活動,能教育鄉親更加珍惜故鄉的自然資源,就像台南縣保護黑面琵鷺、雲林縣保護八色鳥一樣,澎湖人在環境保育的潮流上一樣讓人刮目相看。
後記:版主是故鄉人吧?期待故鄉有識之士結合起來推動這個活動,筆者願意盡己之能力參與,維護故鄉的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