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學校」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啟動
本報2007年6月7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聯合國永續發展21世紀議程中,強調教育是促進永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和發展問題能力的關鍵。
跟上國際潮流,台灣的環境教育日前邁進一步,由農委會林務局成立的首座「自然教育中心」,於5日啟動,作為林務局響應世界環境日的具體行動。
6月30日起,民眾可向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報名,挑選適合的課程,不管是學校老師、親子或團體,皆可享受不同的森林學堂體驗。
羽鳥氏帶紋赤蛇現蹤畢祿山區 太魯閣區內蛇類再添一種
梅雨直直落 下半年供水趨穩
病媒蚊指數攀升 鳳山登革熱疫情拉警報
宜蘭濱海,將納入東北角
埔鹽垃圾場 變環保公園
長年禁錮 無法野放 壽山收容中心形同野生動物監牢
台水公司將污泥製成污泥餅 年省處理費逾億
華盛頓公約允許60公噸的象牙流通販賣
風力發電成長快速 美國居全球領先地位
抗議G8高峰會爆警民衝突 上百人掛彩
英國氣象局:今年可能是全球歷來最熱一年
梵蒂岡擁抱太陽能
中國國家林業局啟動「綠盾二號行動」 督辦十起重案
南海成功鑽獲「可燃冰」 達上百億噸油當量
浙江生態省建設紀實: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同步
國家林業局:中國有能力解決木材供應問題
志願者倡導環保:騎車穿市區比開車節約1/3時間
台灣加入WTO五週年徵文
96年度全國大學WTO辯論比賽辦法
2007夏至關燈活動:關燈抗暖化,地球cool一下
東排灣與東魯凱部落的釀酒與祭典學習旅行
城市如何對抗全球暖化──世界城市氣候變遷論壇的現場觀察
環境日I:
德國、芬蘭永續會 強調立法與民眾參與
永續發展的概念在1992年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得到確立,成為全球環境政策的重要共識依據。而環境政策一向在國際上領先各國的德國,其最明確的作為,即是在法律上加以落實。
來台參加「2007永續發展國際論壇」的前柏林內政廳廳長Dieter Heckelmann,分享德國永續發展的經驗表示,「為了落實永續發展,一定要在憲法的層次加入相關條款。」德國在1994年修正憲法,根據憲法20a條款,政府必須為後代利益保護自然資源。在憲法中明列,才可促使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權的平衡發展與重視…
環境日II:
日本永續發展20年 成功經驗將帶領全球
本報2007年6月6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日本二次大戰後啟動國家重建工作,整體國力成長快速,在90年代經濟泡沫化之前,日本成為東亞經濟強權,不過,日本成就經濟發展的代價,某些西方人士認為,是對海外自然資源的掠奪與全球環境的傷害。
日本永續發展評議會(JCSD)秘書長黑板三和子(Miwako Kurosaka)在29、30日舉行的「2007永續發展國際論壇」中說,20年前,在全球環境問題受廣泛重視前,日本並不注重這些問題,其經濟成長的模式屢遭國外媒體批評,不過在20年後的今天,許多情況改變了…
我們的島:
文明的靠山
文字:李慧宜(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志昌(公共電視記者)
春季剛走、夏天乍到,台北盆地悶熱不已。近傍晚,騎著摩托車,衝出大直往外雙溪方向的自強隧道口,忽然一聲暮蟬鳴唱,吹起了車陣間的一股涼風,也把思緒吹向了北方的陽明山。
夏天的陽明山,像極台北市的天然冷氣房,清爽地撫慰著都市人的躁動與不安。是誰開的意念,讓這座活動了兩百多萬年的火山,在今天,成為文明的靠山,舒展成守護台北市的臂膀?
讀者投書:
大投資不溫暖、經濟部不經濟
作者:陳秉亨(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
關心台灣的朋友在4、5月想必都開心不起來吧!在政治上,為力拼2008大選,國會殿堂可以犧牲攸關民生的總預算審查,通過完全等於用來綁樁腳、保護黑金的「農會法與漁會法的修正案 」;在環境上,環運前輩林聖崇先生費心收集報導全球暖化災情新聞的電子信沒有一天中斷,蘇花高卻於政黨輪替前夕草率通過環評,後來可能覺得不可行,變更大部分設計送差異分析。
共70公里長的隧道與橋樑通過11條已知斷層,九成以上的道路通過限制開發區域、國土保育地區,明明還有對花東更好的替代方案(東台灣領航計畫),在地方政客選舉操作下,配合花蓮地方報紙(東方日報)、利益團體,百姓在簡單的發展邏輯下被動員走上街頭…
綠色學習課表
環境日
我們的島
讀者投書
本會快訊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 網編:彭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