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7.3
本日焦點: 英國新任環境部長面對氣候變遷、核廢料議題

布朗內閣 :: 圖片來源:英國內閣辦公室

摘譯自2007年6月28日ENS英國,倫敦報導;李育琴編譯;蔡麗伶審校

英國新任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任命新的環境部長。在前任首相布萊爾任職10年下台後,6月27日布朗接任新首相。當前英國面臨的重要核心議題是氣候變遷,及輻射廢棄物等。

地球之友主席朱尼佩說:「我們非常歡迎班恩就任新職務,他當前的任務是確保有強而有力的氣候變遷法案,藉此並實踐英國每年至少碳排放減量達3%。米利班已提出可行的減量動能,現在班恩該完成這份任務。班恩能因此機會在歷史上留名。」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專欄

借聯合國世界遺產鹿洞經驗 談台灣賞蝠生態旅遊

作者:徐昭龍(台灣蝙蝠學會秘書長)

鹿洞 :: 照片來源:徐昭龍

東南亞諸國普遍在蝙蝠保育上都面臨很大的難題,今年5月在普吉島舉辦的第一屆東南亞蝙蝠研討會上,議程中發現許多蝙蝠是當地人的食物。難得的是姆魯國家公園,卻是以蝙蝠做為園區的形象標誌。一下飛機就可以看到姆魯國家公園的蝙蝠標誌,進入姆魯國家公園入口的指示標除了聯合國世界遺產的標誌外,也可以看到蝙蝠標誌,甚至位於國家公園內的皇家姆魯度假村也是以蝙蝠作為形象標誌,可謂成功地推動蝙蝠成為該區特色。

專欄

千里步道運動的進展-重塑人與自然的聯結

作者:薛郁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朱天心說:「台北是個記憶沒有可依憑的地方。當熟悉的事物隨著開發褪去,呈現的是下一代看不見的歷史。」

2006年4月23日啟動的千里步道運動,起源於發起人黃武雄認為急速發展的經濟腳步,抽離了人與自然間的聯結。去年「1111全台騎步走」,超過120個團體協助參與,包括各縣市生態環保團體、社區民間與學術團體。環島千里步道路線規劃期待:透過在地民眾的勘查,匯集現有的小徑、山路、古道、產業道路等,延伸出密密麻麻區域步道網絡,與「夢想國道11號串聯而成名聞遐爾的環島步道。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專欄

本會快訊

熱門內容
英第4頻道紀錄片引起爭議 全球暖化是大騙局?
保育推手林曜松 帶學子暢遊野生保育地圖
熱門關鍵字
高爾 蘇花高
推薦評論
人比鳥多的高美溼地 (2)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的衝撞 是犧牲還是幫助部落? (20)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 英國新任環境部長面對氣候變遷、核廢料議題 --﹥

摘譯自2007年6月28日ENS英國,倫敦報導;李育琴編譯;蔡麗伶審校

英國新任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任命新的環境部長。在前任首相布萊爾任職10年下台後,6月27日布朗接任新首相。當前英國面臨的重要核心議題是氣候變遷,及輻射廢棄物等。布朗首相指定國會議員班恩(Hilary Benn)為掌管國家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部長,前任部長米利班(David Miliband)改任外交與聯邦事務部大臣。

班恩掌管的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目前面臨的議題為氣候變遷與英國核廢料處置問題。地球之友主席朱尼佩說:「我們非常歡迎班恩就任新職務,他當前的任務是確保有強而有力的氣候變遷法案,藉此並實踐英國每年至少碳排放減量達3%。米利班已提出可行的減量動能,現在班恩該完成這份任務。班恩能因此機會在歷史上留名。」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將在今年11月在印尼舉行,會議中將規劃出在2012年京都譯定書到期後,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國際協議。朱尼佩表示,地球之友希望現任環境部長與前任,能夠形成「堅強的夥伴關係,以確保英國繼續在接下來的國際氣候變遷協商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在英國,2007年5月在能源白皮書中公布的碳減量計畫,即為修改後的排放額和交易方針,將限制高達5000家大型企業和公部門的排放量,這些機構每年排放近1400萬噸的二氧化碳。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07/2007-06-28-02.asp 

台灣新聞  --﹥

台塑要求六輕改善再展延 環委:荒謬!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中廣新聞網台北報導

台塑又向環保署提出六輕用水改善期限的展延,對此引起環評委員的嚴厲批評,環評委員指出,台塑已經明顯違反環評承諾,而依據環評法的規定,環保署並沒有行政裁量權可以讓台塑繼續展延下去,應該立即對台塑開罰。

環評委員李根政表示,93年1月台塑六輕四期動工時,就在環評中承諾,3年之後用水量要降至每天25萬7000噸,但是到期限後,台塑違反承諾無法減量,而環保署也已經給了台塑半年的展延,如果這次環保署又同意台塑六輕再次展延改善期限,無疑是讓非法變成了合法。李根政:「這是他們自己所承諾的,那現在一切都不認帳,真是荒謬的不得了,如果照他們這麼講,那所有環評結論都不算數,隨時想翻案就翻案,國家的法治還成何體統。」李根政強調,依據環評法的規定,環保署並無行政裁量權,讓台塑繼續展延下去,希望環保署千萬不能妥協,否則此例一開,未來將難以為台灣的生態把關。

 

台南市本土性登革熱病例爆增 各縣市之冠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中央社台南報導
台南市6月中旬出現全台入夏以來首例本土性登革熱病例後,短短半個月再爆增9例,且集中在安南區安和里,市府衛生局2日證實,目前台南市10例本土性登革熱病例,高居各縣市之冠,衛生局已成立指揮中心,強制採血,擴大疫調。台南市安南區安和里一位男性里民,6月上旬發病,經通報確診為全市首例登革熱病例後,市府衛生局展開採血疫調,竟再發現9例本土性病例,其中1人已住院治療隔離。

市府衛生局見事態嚴重,已報請行政院衛生署指揮防疫,地方政府也成立市級指揮中心,當地採血疫調逐步擴大,已採檢200人,採檢作業仍在進行。市府衛生局正全力追查感染源,一般來說,本土性登革熱病例必須先有境外移入病例,也就是有人在國外感染登革熱後帶回國內,但衛生局清查安和里民旅遊史,尚未發現可疑感染源。

 

入夏第4起 嘉義73歲農婦熱死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聯合新聞網嘉義報導
嘉義縣新港73歲農婦余王黨中午到農田摘甘藷葉,晚間被發現陳屍田旁灌溉溝渠內,全身起水泡。檢警昨天相驗,研判是天熱昏倒後乏人救援死亡。這是嘉義縣今年入夏以來,第4起老農在田間熱死意外。

附近農民表示,下午經過田邊時,曾看見余王黨的腳踏車,但沒見到她人。警方研判,余王黨有高血壓毛病,前天下田時除戴斗笠、還包頭巾,腳穿雨鞋,全身僅露出眼睛,可能因包得密不通風,大太陽下無法散熱,導致中暑,暈眩不慎摔落水溝內。警方指出,余王黨的情況與5月間連續3名老農熱死情況相似,都是在田裡工作時,不耐酷熱引發心悸死亡。這4名老農都是70、80歲的人,中午時分在攝氏34、35度的田裡工作,加上昏倒後無人及時搶救,活活熱死。

 

七一新制 紙杯減量方案開跑 戶政機關不再奉茶!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東森新聞網報導
民眾自7月起到政府機關服務中心或戶政事務所會發現,服務人員或志工不再熱心地奉上茶水,可別以為是服務縮水,因為環保署即日起實施政府機關、學校紙杯減量方案,行政機關與學校辦理內部會議及所屬開放空間、服務民眾場所不得提供紙杯、一次用塑膠杯及包裝飲用水,如有需要,只能使用紙杯重量僅1/6的扁狀紙杯。

環保署指出,國內因紙杯使用便利,民眾使用時常一次使用即丟或怕熱套二層紙杯使用,已造成紙杯使用過於浮濫;因此,該署推動一次用產品源頭減量,將紙杯列為減量的產品。此外,自明年7月1日起則擴大實施至員工訓練機構(外辦理機構)40人以下之會議,但如有必要提供飲水服務,必須使用重量僅紙杯1/6至 1/7的扁紙杯;在減量目標部分,要求適用對象97年紙杯使用數量至少減至95年使用量的50%,98年至少減至95年使用量的25%。

 

舊糖廠改建 入夜搶救諸羅樹蛙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民視新聞網台南報導
搶救諸羅樹蛙,南台灣生態志工緊急總動員,台糖在台南縣三崁店舊糖廠土地標售,建商整地蓋房子,在舊廠區次生林住幾10年的諸羅樹蛙這可慘了,沒得住了,還好生態志工和建商協議,施工暫停2星期,這段時間,每晚捕捉諸羅樹蛙,並移置別的棲地。搶救行動入夜後開始,建商只給2個星期。

台南社區大學和其他生態保育團體已經加入,搶救行動還在號召更多人參加搶救三崁店聯盟,人類的好意,諸羅樹蛙當然不知道,要引誘他們,志工們各出奇招,這種做法,還真有效果。諸羅樹蛙是台灣特有種,以往在曾文溪和鹽水溪以南,很少發現,特徵是旁邊有白色線條,有人爭取牠為保育類。搶救行動期限是7月12 日,野放地點則將台南麻豆和台南市安南區列入考慮地點。

 

新建百貨樓館 採綠建築控溫 減少用電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近年台北市新開幕的101 購物中心、新光三越A9館及美麗華百樂園等新建築,除進行溫控與減少照明,也採用製冰設備或系統併聯等綠建築設計,有效節能。新光三越A9館2005年即榮獲台北市環保局所舉辦「我愛Cool地球宣言,台北市百貨業挑戰溫室效應省電大作戰活動」首獎,另有 A11館、站前店、南西店也榮獲優等獎。美麗華百樂園及國際性建築 101購物中心也同列優等獎之列。

其中,首獎新光三越A9館較以往省電量減少4.88%。業者指出,這是多樣化措施與設備交錯運作達成的成果,主要作法包括:各樓層公共安全梯照明減量及時段性控制、照明開店前一律只開日光燈照明、開店前5分鐘陸續開啟演出照明。其他還包括後場照明倉庫照明減量,並加設單切開關、請隨手關燈標語;空調主機採延後開機及提前關機,全館空調設定約為攝氏26度,採恆溫自動控制;各樓層空調箱冷氣回風機,冬季時段改為關閉不運轉、改成提供冷氣送風等。

 

減緩地球暖化 菸草公司植樹為地球撐傘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東森新聞網屏東報導
全球暖化問題嚴重,大量種樹成了最實際的減緩辦法,在屏東科技大學就接受了一家國外菸草公司的贊助,1日舉行為地球撐把傘的植樹活動,大家一起為地球環境盡分心力。頂著南台灣的豔陽,菸草公司的員工全家大小一起來種樹。

菸草公司員工表示:「幾乎是公司每年辦的活動,我都會參加,我蠻認同公司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這種社會價值觀念的。」種一棵樹,就等於為這塊土地撐一把傘,是減緩地球暖化最實際的行動,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屏科大校長古源光說,「每一棵樹,它可以把我們日常生活中,各種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吸收掉,我想植樹的確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氣體。」外商公司拋磚引玉,為台灣綠化努力,當然更希望台灣本土企業加入,大家一起為綠化工作盡一分心力。

 

溯溪刺激挑戰多 危機四伏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民視新聞網苗栗報導
沒有溯溪裝備、沒有救生員陪同,不諳水性的台大高材生命喪苗栗野溪,刺激的溯溪活動,囊括了攀岩、涉水的領域,挑戰性高,但卻也潛藏危機。拉住繩索、攀上巨石,湍急的溪水讓人進退兩難,腳下踩的雖然是硬石頭,看不見的青苔,卻成了陷阱。山谷景緻,越往高處,越是美麗,教練拉著學員,穿越巨石深潭,終於攻頂成功,夠挑戰、夠刺激,正是溯溪給人無法抗拒的魅力。

但是短短幾公里的溯溪行程,要克服的是致命的危機,如何救命,安全裝備很重要,防滑鞋、救生衣,加上頭盔,是教練口中的救命三法寶。教練再三強調,溯溪不是玩水,它跨越登山,涉水的領域危險更多,即使裝備再齊全,還是有無法預測的突發狀況。

 
國際新聞  --﹥

美國眾議院增加經費推動環保和保育

摘譯自2007年6月28日,ENS華盛頓報導;許念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BP的海上鑽油平台 :: 圖片來源:BP27日美國眾議院通過對於環保、國家公園和保育地增加約12億美元經費補助的法案。白宮及保守黨領袖認為該法案的通過是不負責任地消耗國庫,但民主黨堅持這些經費的增加具重要性,因為能用以支持過去被布希政府忽視的政策。

眾議院以272票對155票通過總預算為276億美元的法案,補助對象包括美國內政部、環保署、林業服務中心、北美原住民健康服務等各機構。該法案超過2007年使用的相關經費4%,而且也比白宮提案預算多出大約9%。

然而參議院還沒有決定這個對於內政部和相關機構的預算法案。布希政府已經公開表示該法案編列預算過高,他們反對眾議院通過該法案,稱之為「不負責任」,並且恐嚇在接續審查過程中將投反對票。

白宮已表示他們強烈反對法案中列出的幾項條例,其中特別是針對石油公司,強制他們重擬在墨西哥灣的深水鑽井工程租約。

美國內政部礦務局在1998和1999年已經發放鑽井工程的租約執照給這些石油公司,但沒有明文規定當石油價格達到一桶34美元時,石油公司繳交專營權費的問題。當時柯林頓政府的疏漏已經讓美國失去收受將近10億美元的專營權費用,而在25年內更會損失超過100億美元。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07/2007-06-28-10.asp 

 

美汽車製造商共同呼籲政府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摘譯自2007年6月28日ENS美國,華府報導;許念真編譯;蔡麗伶審校
27日「美國氣候行動聯盟」(USCAP)宣佈福特汽車與克萊斯勒集團將將加入他們一同遊說政府設立對於全球暖化污染排放限制的法規。目前該聯盟包含23個全世界最大的企業和6個美國國內最有聲望的非政府組織。

福特汽車主席兼總裁慕拉力(Alan Mulally)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在合作對抗氣候暖化、能源消耗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時機,加入『美國氣候行動聯盟』。」

克萊斯勒集團主席兼總裁拉所達(Tom LaSorda)則表示;「現在就是全國性對於氣候變遷進行革新的時候,我們從個人、企業到政府都要採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創立USCAP的成員之一,「自然資源保衛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主席貝尼克(Frances Beinecke)表示:「底特律(堪稱世界造車中心)開始發出訊息,表示他們終於準備好要一同解決全球暖化污染。福特與克萊斯勒並肩加入有美國通用汽車參與的USCAP,明顯昭示時代已改變。快速有效率的行動對於阻止全球暖化惡化是有可能的。」他繼續表示:「兩家汽車製造商的聲明,是美國參議院數十年來首次投票增加汽卡車燃料節能標準後一週所發表的,這個邁進是重要且具歷史意義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n2007/2007-06-27-09.asp#anchor7

 

南非海灘防鯊網威脅其他生物

摘錄自2007年6月29日美國之音德班報導
南非以擁有美麗的海灘吸引數以百萬計的遊客,但是在1940年代,南非東南部的德班沿海曾經發生一連串鯊魚傷人致死的事件,地方當局不得不設置保護遊客的鯊魚網。當地不再發生鯊魚傷人的事件,但是鯊魚網也對其他沒有害處的海洋生物構成威脅,甚至導致這些生物的死亡。有關人員正在設法減低鯊魚網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鯊魚網有200到300米長,固定在離岸邊400米的海面下,受到保護的是幾個遊客最多的海灘,總共長40公里。德班鯊魚事務局的克里夫說:「鯊魚網是一種捕魚設備,如果一條鯊魚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游來游去,它就很可能被困在網裡面。」

最近,環境保護主義者認為,鯊魚網也會殺死一些對人類沒有任何威脅的動物。鯊魚事務局在某些區域用浮桶釣魚線取代鯊魚網,科學家也正在試驗用電子裝置來驅逐鯊魚,另外還設法警告海豚不要靠近鯊魚網。

克里夫說:「我們的理念很簡單,那就是:我們相信來到我們海灘的遊客應該受到保護,免於被鯊魚襲擊,我們也要盡一切能力,把環境所遭受的影響減低到最小程度。」

 

英環境部長擬推動開放海岸線禁區

摘錄自2007年7月1日東森新聞報導
英國過去有30%的海岸線是禁止民眾使用的,不過目前英國環境部長正考慮要將英國全部的海岸線開放給一般大眾使用,讓大家走出戶外,看看英國海岸線的美。

英國是一個島國,擁有相當多的海洋資源,也必須與海洋共存,從海邊看過去一望無際,平常也吸引民眾攜家帶眷到海邊散步。現在環境部長考慮將剩餘的30%海岸線,也就是著名的白峭壁開放給民眾使用。

環境部長大衛米力班德指出:「大約有30%的海岸線無法使用,而從我自己的選區中,最美好和振奮的部分就是擁有健康,而部分原因是有海岸線,而且英國人應該可以使用每一個海岸線,我們是一座島國,這應該是我們的權利。」

 

美國中部豪雨成災 災情慘重

摘錄自200年7月2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美國中部豪雨成災,河水暴漲,水患嚴重,數千人被迫撤離家園。 中部堪薩斯州及密蘇里州許多地方都已水淹成河,當局派遣國民兵協助災民撤離,並協助鞏固河堤。

這起暴風雨從一星期前,就肆虐中部各州,德州已經有11人死亡,兩人下落不明。達拉斯國際機場6月的降雨達280毫米,差一點就打破1928年當地的降雨紀錄。許多公路也都因為淹水而關閉,不能通行。連接奧克拉荷馬市與德州渥斯堡之間的鐵路運輸也停擺。有關當局已經紛紛展開救援。

 

霾害又襲馬來西亞 官員籲人民作好準備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中央社報導
肆虐東南亞多國的霾害最近可能捲土重來,馬來西亞科學、工藝及革新部副部長江作漢天1日表示,基於氣候開始轉向乾燥及鄰國「燒芭(火耕)」活動又開始活躍,將可能讓馬國從7月到9月再次面對霾害問題,籲請人民作好心理準備。

星、馬報章今天引述江作漢指出,根據馬來西亞氣象局透過人造衛星觀察,前天印尼蘇門答臘出現70多個火點,如果這個狀況持續下去,蘇門答臘燒芭活動造成的霾害難免會吹向馬來半島。

印尼蘇門答臘農民種植芭蕉樹、棕櫚樹等經濟作物,在沒有經濟財力購買農藥和肥料等狀況下,向來以放火清理耕地,當地人稱作「燒芭」,也就是火耕。

不過,火耕帶來的煙霧引發霾害,不但影響印尼日常運作與機場起降,也隨著季風吹向馬來半島,導致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南部受到影響,並向印尼抗議,印尼則指控涉及火耕的大多是在印尼開設種植園的馬國企業。

 
中國新聞  --﹥

江陰年內關停69家污染企業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中國環境報江蘇報導
進入2007年以來,江陰市環保部門瞄準污染減排總目標,抓緊做好淘汰落後生產能力的文章,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市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實施關停。今明2 年內,還將對現有化工、電鍍企業實施專項整治,將分散的化工、電鍍企業集中到通過環評且環境基礎設施完善的化工及中區、電鍍集中點,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將一律實行轉產或關閉。

江陰市各鎮正抓緊編制2007至2010年排汙總量削減方案,其中關停污染企業削減量占污染物減排總量的比例必須要達到30%。今年年內,江陰市將關停污染企業專案有69家,目前已有27家污染企業專案被關停。 

 

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決定首開環保展區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中國環境報四川報導
目前,四川環保產業固定資產價值達2214.45億元,年銷售經營收入129.24億元,占當年全省GDP的1.97%。特別是一大批有實力的企事業單位紛紛加入環保產業行列,在污水垃圾處理、線上監控設備等領域造就了一批骨幹企業和在全國有影響的環保技術、設備與產品。

此次參加西博會的22家環保知名企業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陝西商洛市順利完成「雙減排」 半年目標任務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陝西報導
陝西市上半年的污染物減排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領導下,在省環保局的指導下,以改善環境品質、建設生態商洛為目標,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已順利完成雙減排半年目標任務。

2007年「雙減排」目標是: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削減0.04萬噸,總量控制在1.2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0.03萬噸,總量控制在1.39萬噸。

 

湖南桂陽縣集中整治龍寶嶺區域非法企業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廣西報導
近日,桂陽縣對子龍寶嶺區域開展了環保專項行動,進行了集中整治。

子龍寶嶺區域是一個老工業基地,歷史上就形成了集採選冶於一體的區域工業格局,目前是該縣主要工業區之一。近期,區域內一些小採選等非法企業開始抬頭,出現反彈。政府對此也採取了強硬而果斷的措施,對子龍寶嶺區域的非法選金和採礦點進行了爆破取締,對燒結鐵和廠棚進行了鏟車剷除。現區域內反彈的非法企業已被徹底剷除和炸毀。

 

罐裝水一成菌超標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明報香港報導
國家質檢總局近期抽查北京、河北、山西、黑龍江等20個省、直轄市145間企業生產的148種內銷罐裝水,其中包括101種蒸餾水、32種天然礦泉水、15種飲用水,結果顯示質量合格率為87.2%。

據新華社報道,此次抽查中部分產品的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標,其中有一種天然礦泉水的菌落總數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400倍;另一種罐裝水的大腸菌群則是國家標準規定值的7倍。

 

小浪底水庫人工塑造異重流 圓滿結束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新華社河南報導
小浪底水庫人工塑造異重流獲得成功並圓滿結束。測驗顯示,異重流出庫含沙量最高時達到每立方公尺97.8公斤。這也標誌著黃河第6次調水調沙的關鍵目標之一得以實現。

水庫異重流是黃河等高含沙河流特有的水流形式。當高含沙水流進入水庫遇到庫區清水後,由於密度差而潛入清水下面形成一股渾水流。掌握異重流演進規律,可以在異重流到達水庫壩前時,打開衝沙閘門,將高含沙渾水排出庫外,對減少黃河水庫淤積有重要意義。

 

北京宣稱 自來水已達可生飲標準

摘錄自2007年7月2日中國時報北京報導
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北京積極改善各方面的生活機能,自來水集團宣稱,北京的自來水通過了106項水質檢驗,已經達到可以生飲的標準。

中共衛生部規定在2012年以前,全中國都必須達到自來水可以生飲的標準。不過,大陸這些年工業迅速發展,公共衛生和環境維護趕不上經濟發展的腳步,工業污染環境的事件,早已司空見慣。自來水生飲,儘管有官方背書,民眾敢不敢拿自己的健康冒險,是個問題。再說,從中國傳統忌食生冷的觀念來看,自來水生飲恐怕難以推廣。

 
綠色學習課表  --﹥

本會徵求企劃專員

2007/07/03 - 12:00am
2007/07/09 - 12:00am
我們正在徵求工作夥伴。科系不是重點、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也沒設限。只要你喜歡自然,關心環境、生態相關議題,並樂意傳達好的環境概念、帶動民眾參與,且態度積極、樂觀、樂於人相處、易溝通!依勞基法,享勞健保,有意接受挑戰、熱愛學習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提供履歷、照片、自傳,寄至service@e-info.org.tw ,信件標題請註明應徵的職稱。

◎需求條件:

1. 對專案企畫與活動執行有興趣,有經驗者尤佳。
2. 具基礎文書行政能力,懂網頁設計者佳。
3. 善於溝通表達、公關及文稿能力佳。
4. 喜好自然體驗與相關活動,可發揮創意融入教育活動者更佳。
5. 大專程度以上,願意學習團隊合作、朝向專業經理人才發展者佳。
6. 待遇:依個人面議及工作能力調整;依勞基法,享勞健保。

我們的網址:http://e-info.org.tw/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地圖:http://e-info.org.tw/history/eia/teiaWDadd.gif 
電話:02-2302-1122
傳真:02-2302-0101

 

探索動物園工作坊

 
2007/07/28 - 8:30am
2007/07/29 - 5:30pm
活動地點: 台北市 NGO會館(台北市青島東路 8號)、動物園
招集對象: 關心動物保護議題之高中生及各大專院校學生 (限額30 名!額滿截止)。
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時間:96年 7月1日至 96年7月 20日止 (額滿截止)
主辦單位: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洽詢電話:(02 )22398105-6
E-mail: free0511@ms36.hinet.net

活動說明:
動物園是動物的「快樂天堂」?動物園裡的動物是否真如你兒時的記憶般,無憂無慮且不愁吃住?!你可曾想過,若你是動物園裡的展示動物,你必須一輩子被關在籠舍中,白天忍受遊客對你的指指點點及各種騷擾,夜晚則被趕到狹小陰暗的獸籠中。更糟糕的是,如果你是住在夜行館的動物,則可能永遠喪失見到陽光及享受自然風的權益。

你是否有興趣想要了解動物園的真相,透過你的參與及力量去改善動物福利,並認識跟你一樣喜愛動物的朋友們。本活動提供免費的課程內容和餐點,參加完整兩天活動的朋友們,還可以獲得三樣珍貴的禮物!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詳情請見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http://www.east.org.tw/01/link4-1.htm

96年度國小教師兩棲類資源調查研習營(第一梯)

 
2007/07/14 - 8:30am
2007/07/16 - 5:00pm
主辦: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地點:宜蘭縣三富農場(宜蘭縣冬山鄉中山村新寮二路161巷82號)
集合時地:7/14 12:00pm 宜蘭火車站集合(搭接駁車至報到處者)
報到時地:7/14 12:30pm 三富農場會議廳
名額:50名(以北部及花蓮地區有意願參加兩棲調查志工隊者,為優先報名)
費用:每人3,200元(含食宿、車資、保險)
報名期限:自5月21日起至7月9日止
電話:(02)2577-2152,2577-3810 
傳真:(02)2578-0401

<第一梯次>宜蘭研習

台灣的兩棲類生物計有山椒魚3種,蛙類32種,物種密度極高,其中多數為保育類物種,以蛙類而言,有三分之一屬於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可見台灣兩棲類資源之豐富與珍貴性。農委會林務局於本年度以北、中、南、東部地區為範疇,招募有興趣之國小教職員參與兩棲類資源調查計畫志工之宣導及培訓,特舉辦兩梯次調查志工培訓研習營,針對有興趣參與調查計畫志工之各校老師及民眾給予有關資源調查、資料紀錄及工具使用之訓練,使之順利應用於調查上,繼而讓老師及民眾們可以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之推廣教育。

*凡完成研習課程的學員另贈送台灣兩棲資源調查手冊、賞蛙小幫手、賞蛙圖鑑及蛙類海報各乙份。

線上報名 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豐丘巨葡萄」產銷與其困境

 
2007/07/03 - 7:00pm
2007/07/03 - 8:30pm
主辦:綠色陣線協會
主講:金惠雯(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秘書長)
講題:「豐丘巨峰葡萄」產銷與其困境  
地點:葡萄藤書屋(臺北市信義路三段147巷36弄22號,師大附中後門旁)
電話:(02)2708-0961
E-mail:gff@gff.org.tw

各位葡萄書屋的好朋友,書屋的例行活動要開張了~

7/3起書屋開始每週二晚上的例行講座活動,第一場我們邀請綠陣的好朋友原促會來分享他們在推動原住民部落產業與部落學習的故事。

陳有蘭溪沿溪部落中,豐丘部落的巨峰葡萄是品質非常好的產地,那裡的布農族人種植葡萄,從完全依賴農藥行老闆所提供的藥罐當中,一步一腳印找到自主的能量脫離農藥行的控制,自主有意識地謹慎使用農藥,在有機的路上,雖然目前僅是做到無農藥殘留。在減少農藥的路途中,他們發現了什麼呢?

詳情請見 葡萄藤書屋例行活動

 

生活美學 心靈饗宴

 
2007/07/12 - 7:30pm
2007/07/12 - 9:00pm
地點:頂碩里辨公室(台北市萬華區莒光路112巷8號)
上課期間:7-9月每隔週四,晚上7:30 -9:00 
對象:女性朋友 (歡迎對生活美學,自我成長有興趣的朋友,不限頂碩里居民,外國人需備基礎中文能力)
報名截止日:2007年 7月5日 (名額只收12人,請儘早報名)
報名方式:請來電報名.
聯絡人:吳小姐 0920840267
學費:課程免費材料費酌收200元
師資群:一群對生活美學有心得且樂於和大家分享的有心人士

炎炎夏日,請您免費來品茶,賞花,聆樂,
暫時拋開柴、米、油、塩,善待自己,給自己一點時間,
充電一下,讓茶退去一日浮燥的心,接受美好的心靈spa
在這寧靜的夏夜裏,讓茶香,花香,漫延在這古色古香的紅磚屋裏,
一頓美好的 心靈饗宴 就此展開…

藉由「茶」為媒介,結合美學相關課程、花藝、音樂、影片等…,希望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給女性朋友們在忙於柴、米、油、塩、工作等..之外,能給自己一點空間,除了自我的成長,也能藉由生活美學提升居家生活品質,進而提高社區的品質。

1. 七月十二 (四) 茶席初體驗:
如何讓喝茶不只是解渴,還可以透過簡單,典雅的佈置,有別於傳統的泡茶方式.讓身心靈也可以得到滋潤,體驗不同茶文化
主講者:吳曉貞 (曾任職於 台北文化古績 老茶館 紫藤廬 )

2. 七月二十六 (四) 夏日炎炎,喝茶趣:
青茶類的介紹,示範,在酷熱的夏季,如何泡一壺好茶,消暑.在這麼多的茶種,什麼樣的茶適合夏天呢?
主講者: 吳曉貞 (同上) 

3. 八月九日 (四) 拈花惹草:
簡易插花教學,透過簡單的花材,也能插一盆令人賞心悅目的花喔!
主講者:吳曉柔 (挵花生活館 負責人)

4. 八月二十三(四) 從心看電影:
影片欣賞,分享一部好片,一杯好茶,在夏日的夜晚,帶著你我遨遊世界.從電影看人生,也看自己.
主講者:徐昭文 (影片愛好者,曾於海嘯後於斯里蘭卡,擔任二年志工)

5. 九月六日 (四) 樂活之道:
養身,養心,保健.世界正興起一股樂活風,如何才能用自然,健康的方法,透過飲食,正確的生活方式,做個有機生活達人!
主講者: 暫定 游晴敏 (澳洲自然療法碩士)

6. 九月的其中一個周末 植物園踏青去
户外茶席.入秋後,天氣漸涼,步行到臨近的植物園,席地而坐,帶套簡單的茶具,到戶外,重拾古人生活之趣,品茶,聆聽大自然的音樂.,欣賞秋日的寂靜.
主講者: 吳曉慧 (挵花生活館 美術顧問)

 

傾聽綠野 96生態系列講座 -- 細品自然,放大妳的生活想像力

 
2007/10/20 - 2:00pm
2007/10/20 - 4:00pm
地點:誠品敦南展演中心B2(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號B2)
主講:范孟雯(特生保育中心動物組鳥類研究室)
主辦:中華民國綠野生態保育協會
協辦:中美和文教基金會
報名:請事先報名
電話:(02)25375301
傳真:(02)25317545
E-mail: green.msa@msa.inet.net

報名及活動詳情請見:中華民國綠野生態保育協會

 
生物多樣性: 借聯合國世界遺產鹿洞經驗 談台灣賞蝠生態旅遊--﹥
作者:徐昭龍(台灣蝙蝠學會秘書長)
蝙蝠群傾巢而出 :: 照片來源:徐昭龍

位於世界上第三大島婆羅洲上佔地5萬2千公頃的姆魯國家公園(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在2000年11月獲選為聯合國自然世界遺產,園區內擁有超過100座山洞,其中包含以百萬蝙蝠棲息聞名的鹿洞(Deer Cave),棲息於該洞裡的蝙蝠在資料中顯示有12種,數量估計約有200萬隻。每天傍晚可看見一群一群的蝙蝠繚繞盤旋而上,接著出現在藍天中,如同黑色水袖般在天空舞動著。許多喜歡動物生態的人來這個地方最想看的就是蝠鳶—Bat hawk(Macheiramphus alcinus)在空中捕捉蝙蝠的精彩「空戰」畫面,這也是最常被拍作為食物鏈生態照的一景。

鹿洞 :: 照片來源:徐昭龍東南亞諸國普遍在蝙蝠保育上都面臨很大的難題,今年5月在普吉島舉辦的第一屆東南亞蝙蝠研討會上,議程中發現許多蝙蝠是當地人的食物。難得的是姆魯國家公園,卻是以蝙蝠做為園區的形象標誌。一下飛機就可以看到姆魯國家公園的蝙蝠標誌,進入姆魯國家公園入口的指示標除了聯合國世界遺產的標誌外,也可以看到蝙蝠標誌,甚至位於國家公園內的皇家姆魯度假村也是以蝙蝠作為形象標誌,可謂成功地推動蝙蝠成為該區特色。

就目前所知世界上大型的蝙蝠洞穴中,最大的是在美洲一個住著超過千萬隻的墨西哥游離尾蝠洞穴、在泰國及婆羅洲鹿洞有著百萬隻的蝙蝠洞穴,這些洞穴都是位在面積廣大的區域。台灣雖然面積在世界上微不足道,卻也一樣擁有引以為傲的蝙蝠奇觀。姑且忘掉面積,鹿洞裡的蝙蝠是由12種所組成約莫200萬隻的族群;台灣北濱的瑞芳擁有單一物種超過50萬隻的族群。鹿洞位在熱帶地區,蝙蝠整年度利用這個洞穴,而台灣北濱的蝙蝠洞卻只有在夏季是蝙蝠所利用的,其重要的意義在於這個洞穴是生殖洞穴,相較於棲所行洞穴,更顯得這洞穴的彌足珍貴。

鹿洞解說牌 :: 照片來源:徐昭龍台灣地圖上很容易找到以「蝙蝠洞」作為地名的地點(數量不下十來個)。這些地點的確有著洞穴,問題是蝙蝠呢?幾年前還常常可以看見台灣的媒體在報導有關於蝙蝠洞的議題時,常是以「勇闖」作為標題,視進入蝙蝠洞的人為勇者。人類進入蝙蝠洞是造成蝙蝠離去的主因,在國外的研究上,受到干擾而離開蝙蝠洞的蝙蝠,有一半的數量可能死亡。這或許也是台灣多數的蝙蝠洞只是純「地名」的原因。

解說牌 :: 照片來源:徐昭龍在鹿洞的蝙蝠雖然有被蝠鳶捕捉的壓力,但相較於台灣北濱之蝠,就不知幸福了幾倍!鹿洞的蝙蝠住在受到保護的世界級自然遺產國家公園中,台灣的北濱之蝠卻飽受著內憂外患。內憂來自蝙蝠洞內常被丟置垃圾,甚至工程板模;外患除了有濱海公路高速行駛過的卡車、砂石車外,更有洞外農業行為所使用的農藥及焚燒雜物還有附近的山林逐漸被開發等。一隻蝠鳶或許一天抓個兩三隻蝙蝠就夠了,但是北濱之蝠卻會在卡車、砂石車呼嘯而過後,被發現滿地的蝙蝠屍體,那慘不忍睹的景象曾讓賞蝠的民眾想用人牆來堵住往來濱海公路的車流。

台灣是真正的蝠地,擁有全世界罕見的大族群蝙蝠群聚生態,及容易抵達的交通優勢。若我們讓蝙蝠擁有安全、不受干擾的棲所,同時保有良好的覓食區。在現有的解說系統下,建置解說教育中心,搭配自導式解說牌系統,台灣應該會是全世界最棒的賞蝠聖地。

 
交通專欄千里步道運動的進展-重塑人與自然的聯結--﹥
作者:薛郁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朱天心說:「台北是個記憶沒有可依憑的地方。當熟悉的事物隨著開發褪去,呈現的是下一代看不見的歷史。

2006年4月23日啟動的千里步道運動,起源於發起人黃武雄認為急速發展的經濟腳步,抽離了人與自然間的聯結。去年「1111全台騎步走」,超過120個團體協助參與,包括各縣市生態環保團體、社區民間與學術團體。環島千里步道路線規劃期待:透過在地民眾的勘查,匯集現有的小徑、山路、古道、產業道路等,延伸出密密麻麻區域步道網絡,與「夢想國道11號」串聯而成名聞遐爾的環島步道。

目前已完成初步的環島路線規劃,進行東部路線的探勘,完成北宜花及花東跨縣市試走活動和路線修正,並開始暖暖古道探勘活動,與當地合作對每條路線周邊進行文史生態調查,舉辦步道勘查GPS培力營,試圖以GIS、Google Earth等航照網路技術建立台灣步道資料庫。未來,這股公民力量能遊說和影響政府採取相關的政策和立法,將具有自然和人文風光的路線保留下來。今年,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周聖心獲人籟雜誌的生命永續獎,更是對這項活動的認同。

雖然政府方面有正面回應,在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公共建設套案中,以水水水、快易通與好生活目標內,規畫「千里自行車道,萬里步道」,茲節錄後兩項預算編列如附表一。雖然資金逐年增加,卻沒有多加琢磨步道計畫實施細節,仍以快捷便利為目標,顯出政府在增加交通設施與速度取勝的思維主軸。

去年因公路總局進行台26線安朔至港口段公路建設,引起環保團體反彈,然而當地居民的觀念不同,儼然形成另一股反對聲浪。台大國發所博士生徐銘謙說明,2006年北投纜車弊案,花蓮六十石山纜車事件,促使交通部長蔡堆決定放棄纜車興建,因為纜車快速來去,將無法振興當地民宿服務業。

即便短時間我們服膺於高速傳輸帶來的便利與利益,千里步道的理念仍啟發人文社會與自然生態的關注:無車思維、人本精神、身障休閒正常化、在地參與、文史紀錄、生態旅遊、無痕山林運動等,由此期待步道運動的推展,將重新連結自然,建立人文歷史,形塑更美麗的台灣。

附表一、公共建設套案計畫預算金額表(節錄) (單位:億元)

目標

計畫重點

百分比

2007

2008

2009

合計

快易通

便捷網

45.0%

1,107.2

1,159.9

1,015.0

3,282.1

安全行

1.2%

17.6

40.4

27.6

85.6

好生活

健康美

4.8%

79.6

152

118.6

350.2

環境美

21.5%

513

485.3

571.4

1,569.7

 資料來源:行政院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editor.teia@gmail.com  ‧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