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第4頻道紀錄片引起爭議 全球暖化是大騙局?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英第4頻道紀錄片引起爭議 全球暖化是大騙局?

2007年03月21日
作者:陳維婷(加州理工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生)

全球暖化大騙局(圖片來源:google video)3月初,歐盟各國為了對抗全球暖化,積極討論起未來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計畫,然而3月8日,英國電視第4頻道(Channel 4)播出了自製的紀錄片《全球暖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以全然迥異於當前主流觀點的態度,討論全球暖化的相關議題。在長達1小時13分鐘的影片中,不斷提出「暖化現象並非人類活動所致」的說法,並訪問許多氣候學家,最後結論認為太陽活動才可能是近來暖化的主因,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微不足道。

該片播出之後引發諸多爭議與風波,英國幾家報紙社論均對此紀錄片的動機與呈現方式,提出質疑與憂心,一位受訪科學家更發函抗議受訪內容遭誤用扭曲,《全球暖化大騙局》製作人德肯(Martin Durkin)隨後則以「並無此事,片中對該科學家發言均正確呈現」回應外界批評。

紀錄片企圖顛覆主流觀念

《全球暖化大騙局》的片頭是一連串劇烈天氣與環境災害的畫面,搭配的字幕寫著:「冰山正在融化,海面正在升高,颶風呼嘯著,而這一切,都是你的錯。害怕嗎?別怕,這都是假的。」

然後旁白接著說出:「我們不能認定二氧化碳控制氣候,這以往從未發生過……全球暖化的警告只是披上科學的外衣,但它並不是科學,而是一種政令宣傳……我們都被欺騙了。」

紀錄片並介紹科普作家凱德(Nigel Calder)與丹麥科學家史文斯馬克(Henrik Svensmark)於《冰冷的星辰》(The Chilling Stars)一書中提倡的理論,認為太陽活動及宇宙射線對地球氣候造成的影響,遠比人類活動顯著。

史文斯馬克是宇宙氣候學的研究者,他與其他丹麥科學家先以實驗確認宇宙射線通過大氣製造出的離子與電子,會幫助硫酸與水分子聚合成團,接著又分析衛星資料,發現低層雲量跟宇宙射線的變化相關。史文斯馬克的假設是,這些硫酸與水分子聚合團有機會成長為雲滴的「凝結核」(cloud nucleus),因為凝結核是雲形成的關鍵,大氣中的水氣需依附其上,才能凝結成雲滴,故當宇宙射線活動旺盛時,大氣中凝結核會增加,雲量(特別是低雲)也跟著增加,反射更多太陽光使地球冷卻。

凱德與史文斯馬克認定,宇宙射線是影響低雲雲量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氣候模式都未將宇宙射線與雲量的關係考慮進去,因此對未來氣候的預測結果不可盡信。

此片播出後,英國的《衛報》(The Guardian)、《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每日郵報》(Daily Mail)與《獨立報》(The Independent)都陸續有社論或報導批評該片口吻聳動、製造對立,且立場偏頗,並質疑第4頻道明知製作人德肯在1997年的另一部環境相關影片既曾引發強烈爭議,為何仍同意德肯拍攝此片。

全球暖化大騙局(圖片來源:BBC)許多氣候學家也對此感到失望,全球暖化議題雖然的確有尚待釐清討論之處,他們原本期待此紀錄片可以忠實、公平地呈現與討論各方說法,但觀看後才發現此片已明顯從否定人類應對全球暖化負責的角度出發,並以錯誤、模糊的論述、或刻意篩選的數據企圖反駁主流科學界的研究結果。

使此片遭致更嚴重批評的,是紀錄片中受訪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海洋學家文森(Carl Wunsch)於3月11日發表的聲明。文森表示他被第4頻道聯絡他的工作人員誆騙,以為會是個公平的報導才答應接受訪問,但他發表的評論卻在剪接後被扭曲原意。例如他提及「一旦氣溫升高,許多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會被從海洋釋放,使溫室效應加劇。」這段話經剪接後,竟被安插在該片陳述「二氧化碳主要是由海洋排放,人類的貢獻極小」的片段,其他相似例子不勝枚數。文森已於3月10日寄信給此片製作公司Wag TV負責人葛林(Steven Green)表達抗議,並要求該片不可再播放,第4頻道應向觀眾公開道歉。

英國獨立電視委員會(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ion)在調查之後,也認為片中至少有4位受訪者的觀點被曲解或誤傳。英國「時代線上」(Times Online)則在15日報導,兩位透過電子郵件指正影片錯誤的英國科學家,被製作人德肯以粗話與惡劣嘲諷回應。

真相還是騙局? 暖化爭論有待科學驗證 

其實片中對「人類是否造成全球暖化」提出的諸多質疑,近年來早已在氣候學界熱烈討論過,多數科學家認為這些看似反駁主流觀點的證據或理論,無法直接否定人類造成全球暖化。

舉例來說,古氣候觀測資料證實過去數百萬年的氣候曾經在極暖與極冷間自然變動,但這不代表現今的暖化也是「正常」的現象。地球氣候長期來看雖主受太陽活動控制,但氣候系統還有許多反饋機制(如生物圈、海洋環流、反照率等)共同作用,才讓氣候出現許多複雜的週期變化。

但根據以往紀錄,全球溫度的「劇烈」變化都是千年或萬年才改變一度,而從1900年以來,全球平均已升溫攝氏0.7-0.8度。雖然目前對整個氣候系統的運作方式尚未完全了解,但已確知人類從工業化以後大量排放會造成暖化的溫室氣體,而觀測到的暖化現象又只有在加入人為溫室效應後才能解釋,反觀這段時間的太陽活動(還有其他可能造成暖化的自然因子)變化很小,根本不會造成如此明顯的增溫,因此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業小組(IPCC)於2月初發表的報告摘要,提出科學界目前有90%以上的信心,確定20世紀的暖化是由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

至於凱德與史文斯馬克的宇宙氣候學理論雖然邏輯正確並有實驗佐證,但宇宙射線強度在近一個世紀並沒有明顯增加或減少,其他更直接影響雲量的重要因素,如氣溶膠(aerosol)等,也沒有在理論中被討論,所以將全球暖化完全歸因於宇宙射線變化,並沒有說服力。

隨著越來越多全球暖化相關研究結果的發表與討論,這一年來主流(暖化由人為造成)與非主流(暖化為自然發生)觀點的角力,已不只是單純的科學辯論,還無可避免地參雜了雙方對環境、社經甚至政治問題的價值觀,這類現象在高度不確定又具高風險利益的後常態性科學(post-normal science)中,經常可見。

在爭議日趨白熱化之際,媒體與一般民眾於其中參與的角色益發重要,這次事件不是簡單的「科學家吵架,各說各話」,而是一次讓媒體與閱聽人共同思考的機會。英國第四頻道無法在節目取材上盡到嚴謹、持平的責任,又對受訪者言談斷章取義,不僅違反新聞倫理,更傷害到受訪者與觀眾的權益,因此飽受各方批評。媒體工作者應以此為借鏡,反思自身對處理高度爭議又牽涉極廣的議題時,採用的手法與態度,提供論點交流溝通的平台,並避免淪為角力工具或紛爭來源。閱聽人也應體認媒體在報導時立場可能有所侷限,在接收資訊時積極多方求證、多做思考,並用更開闊的視野、更有彈性的觀點看待相關爭議,才真正能避免「騙局」,還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