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7.10.1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強力募集網站編輯志工!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推薦瀏覽
綠色陣線協會 
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環境維權行動遭打壓 福建省府整肅環保團體

反污染,福建屏南縣屏城鄉農民到鄉政府靜坐抗議。圖片來源:中國天網
【相關連結】
生態文明列入中共十七大報告
2003年閩最大污染案有結果 農民一審勝訴
90家跨國公司上環保黑名單 污染蓋全中國
印度:棉農自殺事件頻傳封鎖公路以示抗議
台灣:環境權入憲  待深化內涵與廣化民意

北京當局宣誓的「生態文明」政策遭重大反挫!為迎接2008奧運,北京鼓勵民眾舉發環境污染事件,胡錦濤也承諾推動環保政策;但在此同時,福建民間環保團體「屏南綠色之家」在成功扳倒亞洲最大氯酸鉀生產基地、打贏污染求償官司後,卻遭省府當局整肅。

9月26日在福建「屏南綠色之家」的幫助下,居民對抗榕屏化工的環境維權訴訟案終於有了成果。福建屏南縣1721名村民在堅持10多年的環境維權公益訴訟中,獲得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污染損害賠償人民幣68萬餘元的金額。但是隨後「屏南綠色之家」即遭政府以非法結社為由,強迫解散的壓力,負責人張長建更是受到人身自由的限制。

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老鷹與牠的朋友們
澤鵟

文字:郭志榮;攝影:陳忠峰、葉鎮中(公共電視記者)

每年10月,墾丁鷹季總是成為台灣生態界的盛事,數以萬計的鷹群,以及許多關心老鷹的人士,就像相互約定一般,一起齊聚到南方的天空下。在許多人合力保護下,這群過境老鷹受到嚴密保護,避免來自獵捕的傷害,不再是俗諺中「南路鷹,一萬死九千」的悲慘景象。

由於台灣位於過境猛禽的遷徙路線上,所以會有冬天到墾丁觀看鷹群南飛、春天到八卦山或觀音山觀看鷹群北返的賞鷹活動。墾丁地區位於台灣最南端,是南下過境猛禽齊聚之地,形成壯觀的鷹群場景,每到秋末冬初的9月、10月,總是吸引一群老鷹的朋友,像漂浪追鷹人,從島嶼各地前來守候。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彭郁娟
莫三比克的Anita Rosario和家人在贊比西河漲洪時被救起來。現在住在營地接受聯合國的食物救助。

 


今(2007)年10月16日在農糧組織總部羅馬所舉辦的世界糧食日中,坦尚尼亞總統基威特(Jakaya Mrisho Kikwete)指出:「世界上每天約有4萬名孩童死於營養不良或相關疾病。這些人都被剝奪了擁有糧食的權利,而他們也正是此次世界糧食日的主題。」 住房和商業開發導致農田減少、氣候變化導致的天災等,都是導致全世界的糧食產量低於消費的可能原因。而在這資本主義盛行、服務業高度密集的時代,農業的可能新出路為何?

【相關新聞】
2007年世界糧食日:糧食是基本人權
食品喊漲 全球關注解決之道 
FAO讚揚 有機農業饑荒救星
糧農組織:農業可在環保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餐桌上,與多樣性的稻米相遇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誰在使用淡水河?

作者:陳威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

誰在使用淡水河,不就是居住在河兩岸的市民嗎?對一般人而言,使用河川的方式就是休閒或遊憩,只要它不臭就好,但在繁華的台北市邊緣,我們忘了市民不是只有製造業或是服務業,在看紀錄片「河口人」之後,才知道直到現在台北市仍有人從事第一級產業─漁業,從前靠一條河可以養一家人,但如今淡水河污染嚴重,魚蝦銳減,讓漁民的生活越來越苦,他們不只要水不臭,還需要水質乾淨,不然魚蝦貝類無法生存。9月14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辦了「淡水河系污染整治論壇」,讓不同的民間意見能與公部門對談,希望能整合出多元而平等的淡水河污染整治願景… 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募集柬埔寨學校文具 

發起單位: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

募集時間:即日起至2007年10月31日止。

募集方式:請將二手文具整理成袋,於募集時間內郵寄或送至本協會。

福袋內容:一般學生文具用品,例如:鉛筆、橡皮擦、原子筆、立可白、尺、三角板、圓規、剪刀、膠水、刀片、蠟筆等,您可將二手文具平均分裝多袋,以方便本會發送,此外,亦歡迎您於袋內放置祝福小卡,鼓勵當地孩童向學(註:自動鉛筆較不建議捐贈,筆芯在當地價格較高、難以續用)

募集地點: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10668台北市四維路186巷3號2樓)

洽詢方式:您可來電或上知風草網站查詢。

電話:(02)2755-1556~7 網址:www.fra.org.tw

備註:此次二手文具募集活動本會將開立捐物收據,請您註明姓名與住址,以利本會開立收據郵寄給您。倘若您有疑問,歡迎來電洽詢,本會人員將盡速為您解答。

 
 
 
  環境維權行動遭打壓 福建省府整肅環保團體

本報2007年10月17日台北訊

 

為迎接2008奧運,北京發放獎金鼓勵檢舉環境污染事件,日前胡錦濤也承諾推動環保政策;但在此同時,福建民間環保團體「屏南綠色之家」在成功打贏環境訴訟案件後,卻遭當局政府施壓。

9月26日在福建「屏南綠色之家」的幫助下,當地居民對抗屏南榕屏化工公司的環境維權訴訟案件終於有了結果。福建屏南縣1721名村民在堅持10多年的環境維權公益訴訟中,獲得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污染損害賠償人民幣684178.20元的金額。但是隨後「屏南綠色之家」即遭政府以非法結社為由,強迫解散的壓力,負責人張長建更是受到人身自由的限制。

民間草根力量興 環境維權行動受重視

「屏南綠色之家」成立於2001年底,由1000多名受化工公司污染侵害的村民所組成,組織創始人同時也是負責人的張長建,是一名當地的鄉村醫生,他看見化工廠投產後製造的污染,帶給居民及生態環境極大的危害,於是和村民們發起一場參與人數高達1721人的環境維權公益訴訟行動。

張長建表示,在福建屏南綠色之家的幫助下,9月26日1700餘村民在堅持10多年的環境維權公益訴訟中,獲得環境污染賠償的餘款,這場環境維權案件被認為是近年大陸民間集體維權較為成功的個案。但在當晚,屏南縣政府高層即命令要直接干涉賠償款分配問題,不能讓村民按當時所簽訂的協議分配。

政府打壓民間力量 侵害基本人權

張長建10月16日透過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發表公開信表示,福建當局9月29日聲稱福建屏南綠色之家屬於非法結社,要求福建屏南綠色之家立即解散;在屏南綠色之家遭取締後,張長建的人身自由也受到當地政府的限制。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張長建表示:「已連續4年向民政部門申請註冊,卻都沒有回應。」而民政局卻表示:「屏南綠色之家沒有經過登記,根據社團管理條例,必需對其進行註銷。」同時,張長建也指出,他已經遭到公安24小時的監控,並且被警告不准參加北京地球村舉辦的「2007年民間組織化學品安全與環境健康研討會」,否則將對其拘留。

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強烈譴責福建屏南縣地方政府打壓民間力量、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侵犯基本人權的行為,並將繼續支持福建屏南綠色之家維護公民權利的行動!

 

Top

 
 
  我們的島:老鷹與牠的朋友們

文字:郭志榮(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忠峰、葉鎮中(公共電視記者)

 

每年10月,墾丁鷹季總是成為台灣生態界的盛事,數以萬計的鷹群,以及許多關心老鷹的人士,就像相互約定一般,一起齊聚到南方的天空下。在許多人合力保護下,這群過境老鷹受到嚴密保護,避免來自獵捕的傷害,不再是俗諺中「南路鷹,一萬死九千」的悲慘景象。

台灣可見的猛禽中,分為留棲型與過境型的兩大類,留棲型猛禽像是基隆港灣上的黑鳶,以及各地山林常見的大冠鷲等,依照不同的生物特性,長期生活在台灣的不同棲地;過境型猛禽不像留棲型猛禽長期生活在台灣,只會在某個時刻過境,成為台灣的生態貴客。依照過境猛禽的遷徙路線,每年冬天陸續從北半球國家向南飛,找尋渡冬的棲地,直到隔年春天,再北返回到原棲地。由於台灣位於過境猛禽的遷徙路線上,所以會有冬天到墾丁觀看鷹群南飛、春天到八卦山或觀音山觀看鷹群北返的賞鷹活動。墾丁地區位於台灣最南端,是南下過境猛禽齊聚之地,形成壯觀的鷹群場景,每到秋末冬初的9月、10月,總是吸引一群老鷹的朋友,像漂浪追鷹人,從島嶼各地前來守候。

數鷹人與遊客

墾丁國家公園的凌霄亭,一到9月就像熱鬧的市集,大家都來觀看南飛的鷹群。種類不同的猛禽,掠過山谷向海洋飛去,優美的鷹姿,贏得大家的讚賞;但是有著一群人四處張望,忙碌的計算猛禽的種類與數量,他們是賞鷹高台上的數鷹人。猛禽研究會的陳世中,4年前加入數鷹行列,每年一到9月,就天天駐守在高台上,分析猛禽的種類、統計鷹群的數量。賞鷹高台上的數鷹活動,成為著名的生態活動,吸引許多人志願加入,也讓好奇的遊客,開始接觸猛禽的生態。賞鷹活動的樂趣,除了觀看飛翔的英姿,如果更進一步認識牠們的生物行為,牠們就不再是叫不出身分的天空黑影,生命開始有了意義。

善良的捕鷹人

飛翔的猛禽掛在網上,形成驚悚的畫面;但是別擔心,關心猛禽鷹的研究者早已守在一旁,他們不會傷害猛禽,只是想要進行研究。遷徙型猛禽的遷移生態研究,長期只能落在數量的統計,以及種類的觀察,對牠們遷徙過程的生活史,一直缺乏詳細的資料。在農委會的評估與同意後,3年前開始進行繫放工作,設置網具捕捉猛禽。為了不傷害猛禽,捕鷹網使用特殊質料,讓鷹撞上不會受傷,輪流守候的研究人員,也要在猛禽掙扎受傷前,將牠解救下來。

繫放的研究為期2個多月,長期守候的研究者,常常是面對著空網,看著風景漫長等待,直到大群猛禽過境,開始陸續中網,藏在一旁的工作站,立即忙碌起來。在經過訓練的動作下,避免捉到的猛禽過度驚擾,開始進行一系列的紀錄與調查。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研究員們小心翼翼,猛禽卻是兇猛無比,常常猛禽不會受傷,人卻是被咬被抓得處處傷痕。這群加入遷徙調查的志工,三餐交通完全自理,在受訓之後前來調查,忍受一切的辛苦,完全是因為對猛禽的喜愛。

數鷹人與遊客         牠們不再是叫不出身分的天空黑影         

警察、獵人、巡守隊

一具具猛禽屍體,訴說一個個殘酷的事實,但先別急著怨恨與咒罵,這裡有一個人類與動物的恩怨情仇。屏東滿州鄉由於地型關係,成為過境猛禽出海南遷之前,最好的棲息地點,長年以來黃昏時刻群鷹聚集,棲息樹林的落鷹景觀,成為生態奇景,其中10月來臨的灰面鵟鷹,成千上萬的數量,更是驚人。在早期窮困的年代,滿州人捕鷹當成肉類食物的來源,到了1970年代,鷹類標本外銷,捕鷹成為家庭副業,有句俗諺說「南路鷹一萬死九千」,形容當時捕鷹、猛禽慘死的狀況。直到保育觀念興起,保育法令頒佈,獵鷹成為違法,大量殺戮情況停止,但是每年依舊發生零星的盜獵事件,隨著獵殺手法的改變,單一獵殺的數量相當驚人。

蔡乙榮是推動墾丁過境猛禽保護的先行者,十多年前在墾丁數鷹、宣導保育觀念,近年來為了防止獵殺,開始走進社區,協助社區保育計畫。讓獵鷹人變保育人,是近幾年推動社區保育的重點,在猛禽遷徙季節,以招募方式,協助當地居民組織巡守隊,隊員中包括獵鷹人。但是巡守隊的成效,只能短期約束獵鷹人,卻無法讓保育觀念從心扎根,於是讓保育觀念與地方經濟結合,成為一項重點。

讓滿州落鷹造就當地的觀光經濟、當物種成為資產,居民能夠從中獲利,更能體會保育生態,也能是一門好生意。當夜間賞鷹的想法,成為當地居民期盼的事,或許想法不成熟、或許有違保育原則,但是微妙的變化開始產生,當賞鷹取代殺鷹,居民學會珍惜猛禽的生命。

          野生動物急救站          蔡乙榮是推動墾丁過境猛禽保護的先行者

獸醫和飛不上天的鷹

大量過境猛禽遷徙,許多安然飛往南方,但是也有少部分,無法重回天空,在特生中心動物急救站,有著鷹群悲傷的故事。站立木柱上的遊隼,原本是天空中速度最快的猛禽,但是牠的遭遇,讓他再也回不到天空之中;另一隻羽色潔白的澤鵟,也成救傷站的收容賞鳥,猛禽孤傲的氣息,完全消失不見。

在急救站中,不僅過境猛禽受到傷害,許多本土留棲型猛禽也遭到重創,牠們受傷的原因,九成都是人類的錯。搶救猛禽成為急救站的使命,他們不只挽救生命,也期待將猛禽送回天空。籠舍中的赫式角鷹,不僅是原住民心中的神鷹,更是瀕臨絕種的保育生物,特生中心全力保護,期待能夠讓牠重返天空。為了改進收容空間,以及讓猛禽連習飛翔獵捕,救傷中心增建新的設施,讓台灣救傷保育符合國際水準,成為台灣保育精神的榮耀。

採訪側記

數鷹群眾、研究人員、巡守隊伍,以及救傷獸醫,打造台灣猛禽保育的圖像,當成千上萬猛禽飛翔天空,贏得舉世讚嘆,但是別忘了,地面上一群老鷹的朋友們,歲歲年年永不離棄的守候。

赫式角鷹          澤鵟2          地面上一群老鷹的朋友們,歲歲年年永不離棄的守候

Top
 

 
 
  2007年世界糧食日:糧食是基本人權

摘譯自2007年10月16日ENS羅馬,義大利報導;朱以方編譯;蔡麗伶審校

玻利維亞14歲的Rosita Cayo Choque為2007世界糧食計劃(WFP)所畫的圖。畫中的街頭孩童飛奔到學校拿取供應的免費午餐。圖片提供:WFP「擁有糧食的權利」是2007年世界糧食日大會的主題。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秘書長狄伍夫(Jacques Diouf)博士在大會的演說中表示:「如果我們的地球生產足夠的糧食供應所有的人口,那為什麼依然有8億5400萬的人臨睡前是餓著肚子的?」他進一步說:「權利將不再是權利,如果我們未曾主張!」

雖然全球生產足夠的糧食來滿足所有飢餓的人,但今日食物的供給面臨較以往更為嚴峻的壓力!主要作物如小麥和牛奶的價格不斷上漲,原因包括氣候的變遷與波動而影響收成、糧食作物轉作生質柴油,以及新世界或新興市場的需求成長。

農糧組織一直以來都與政府及非政府機關共同合作,推廣相關指導原則與架構,以協助決策者和其他人了解擁有糧食的權利。

16日在農糧組織總部羅馬所舉辦的世界糧食日中,坦尚尼亞總統基威特(Jakaya Mrisho Kikwete)指出:「世界上每天約有4萬名孩童死於營養不良或相關疾病。這些人都被剝奪了擁有糧食的權利,而他們也正是此次世界糧食日的主題。」

義大利掌管農業、糧食、森林政策的部長卡司楚(Paolo de Castro)強調「擁有糧食的權利」這個指導原則的重要性,它也是驅使政府和公民社會邁向全球糧食安全的最有效的工具。

世界糧食計劃的執行長是來自美國的希蘭(Josette Sheeran),她在世界糧食日大會中發表演說時表示:「現在,人口統計數據、氣候變遷和大宗物資的價格似乎都在跟我們作對,而排山倒海的糧食需求即將形成一個超完美的風暴,威脅著我們。但我們依然擁有希望去終結飢餓,因為科學和教育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1996年舉辦了世界糧食高峰會,11年後的今天,世界上缺乏營養的人數依然居高不下,其中有8億2000萬人在開發中國家,有另外2500萬人在轉型中的國家,甚至有900萬的人口是在工業化國家。因此,農糧組織主張「擁有糧食的權利」不單只是個道德上的要求,或者是個有豐厚經濟回饋的投資,「擁有糧食的權利」是一項基本人權。

2007年重要的活動包括:全球燭光守夜活動,10月22日起從西南太平洋開始一直擴展到全世界,希望讓世人重視全球飢荒的問題;在開羅、羅馬、巴馬科及其他城市舉辦的音樂會;體育活動,例如在羅馬和杜林舉行的「為糧食而跑」路跑賽,以及由西班牙職業足球聯盟為了提升世界糧食日的關注而舉辦的職業足球賽。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食品喊漲 全球關注解決之道

摘錄自2007年10 月14日大紀元華盛頓報導

最近幾個月來,世界各地抗議食品價格飛漲的聲音此起彼伏:墨西哥人抗議玉米餅的價格翻了一番;意大利人抗議麵條和其他麵粉製品價格扶搖直上;埃及人對於基本食品價格大幅度上升了50%而怨聲載道。

華盛頓智囊團地球政策研究所的所長萊斯特.布朗指出「在過去的8年中有7年,全世界的糧食產量低於消費。迄今為止,全世界的糧食庫存量,現在已經降低到了34年來的最低水平。」

專家說,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包括:世界人口增加,農業技術投資不足,住房和商業開發導致農田減少,氣候變化導致乾旱和洪澇災害更加嚴重,人類對於有限的淡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

此外,原本完全用於人類食品和牲畜飼料的玉米等穀物現在大量被用來製造乙醇和其他所謂的生物燃料以代替石油和汽油。布朗認為,綜合這些因素導致食品短缺和價格上漲,這對貧困人口而言,無異雪上加霜。

許多專家建議各國政府停止對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的生產提供補貼,增加對農作物研究提供經費,加強努力防止氣候變化,改善發展中國家的公路交通,幫助農民把他們的產品運送到市場。不過,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總部的馬克.羅斯格朗特則認為,「農業必須在減少用水的情況下增加糧食產量。因此,必須加強努力使水源的管理更加有效,並且要大力發展耐旱品種。」 Top

 
 
  FAO讚揚 有機農業饑荒救星

摘錄自2007年5月6日美聯社羅馬報導

有機食物向來被視為一大利基市場和僅限富裕消費者的奢侈品,但研究人員5日在聯合國「有機農業與食物安全」會議上指出,大規模轉移改採有機農業,有助於打擊全球饑荒與改善環境。

當人類放棄使用化學肥料與殺蟲劑的傳統工業化農業,而改採有機農業時,農作物產量起初會減少多達5成;儘管減產會隨著時間撫平以及有機農業會帶來其他好處,然而減產量之大,卻使得有機農業運動的討論始終著重於非主流的有礙打擊饑荒之上。不過,丹麥研究發現,即使歐洲與北美食物出口區的5成農地在2020年以前改採有機農業,也不會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食物安全構成嚴重負面影響。

該研究發現,有機農業導致整體食物產量下降,每一種農作物的總量會比先前預估來得更少,以及導致全球食物價格上揚,但這一切都藉由土地因有機農業獲得改善與其他好處而獲得舒緩。

丹麥「有機食物與農耕研究中心」資深科學家哈爾伯格,在聯合國的「有機農業與食物安全」會議上說,有機農業能減少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對進口食物的需求,是故該區若能改採有機農業,有助於改善飢荒。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副執行長穆勒則認為,在考慮到氣候變遷首當其衝的目標往往是窮人與弱者。Top

 
 
  糧農組織:農業可在環保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摘錄自2007年4月26日新華網羅馬報導

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穆勒25日表示,面對氣候變化等因素對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農業可在保護環境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穆勒說,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往往與農業有關,農民可在控制生態環境退化方面擔當重要角色。他強調,全社會需要在擁有良好政治鄉愿的基礎上,通過改變農業政策來改善生態系統。發展農業對維持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平衡非常重要鬥如果不採取適當措施,環境退化也將威脅到農業生產能力和糧食安全。

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委員會25日開始在羅馬舉行為期3天的會議,重點討論農業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係。糧農組織為此發表報告指出,儘管各國已經批准了許多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協議,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依然在增加,農業物種不斷減少,沙漠化在許多國家仍是受關註冊問題。報告預計,在本世紀上半葉,全球生態系統退化的進程可能幹快,這將導致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努力受阻。 Top

 
 
  餐桌上,與多樣性的稻米相遇

作者:蔡嘉恆、徐邦寧(有機稻場)

「台中市豐樂實驗學校」前來參加「尋訪水稻家族」活動方案,實地觀察野生稻的情形在餐桌上,米是每個人每天都會相遇的食物。但很少會有人注意到,米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種。大家都知道米可以分成三大類,包括製作米苔目、米粉使用的在來米,適合白米飯的蓬萊米,包粽子、蒸米糕的糯米;或許有些人聽過益全香米、日本越光米等「明星」品種;但很少有人知道,全世界有十四萬種之多的稻米品種。而稻米的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未來可說是息息相關。

幾千年來,世界各地的農民在有意無意間,不斷地培育新的品種:他們選擇田中生長最好的稻株留作下一期的稻種;從鄰居、友人或市場取得不同品種的稻種來試種;甚至有可能從野生品種中培育出新品種。由於各地不同的氣候及地理條件,因此造就了全世界十四萬種稻米品種的豐富多樣性。然而,在1970年代引發的綠色革命,雖然帶動了全球農業技術的革新,卻也對稻米的基因多樣性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當現代育苗的高產品種開始進行推廣時,農民們很自然地放棄了原先自行培育的品種。所幸,有識之士預見了這個危機,在1977年建立了國際稻米基因庫(International Rice Genebank),才將許多原本快要消失的稻種都保留了下來。

「更好」的出現,舊的消失也沒關係?

不同品種的稻子,具有不同的特性。而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需要用到什麼樣的基因。比方說,1970年亞洲的稻田便曾遭受病毒威脅。當時科學家瘋狂搜尋四萬七千種稻米的基因庫,尋找能夠抵抗此一病毒的稻米基因,最後終於找到了——就是這麼一種——生長於印度山谷中,運用其基因成功培育出能夠抵抗該病毒的稻米品種,化解危機。值得深思的是,不久之後,那個山谷卻因為興建水庫之故而淹沒於水面下。在1840年代,愛爾蘭的馬鈴薯飢荒造成150萬人死亡,550萬人移民國外。若是供應數億人口主食的稻米發生類似的災害,影響層面之大,不是我們所可以預期的。

另外,許多不同品種稻米所組成的龐大基因庫,也是育種時所需要的「原料」。育種專家不斷地追求新的品種:希望產量更多、稻米更好吃、更營養、更能抵抗病蟲害、更能適應不同的環境。這樣的追求,是透過將不同品種稻米雜交培育而成。因此,一個稻米品種消失了,連帶消失的,還有隱藏在它的基因中的無限可能性。

目前全世界已經超過60億人口(還在持續增加中!),其中有半數以上以稻米為主食。如何以越來越少的耕地,來滿足這麼龐大的需求,要靠育種專家的努力。在富裕的國家如日本、台灣,人們要求要吃更好吃的米飯,這樣的需求,要靠育種專家的努力。侵襲水稻的各種病蟲害,會隨著時間經過演化出新的種類,需要育種專家努力培育出新的抗病品種。最近全球暖化議題甚為熱門,可以想見各地的氣候型態也會隨之改變——天氣可能變得更熱、夏天更長了、雨量變多或減少——要如何讓稻子能夠適應新的氣候型態,也需要育種專家培育出新品種。培育新品種的過程是無窮無盡的,我們需要各式各樣不同的基因,因為,說不定哪一天就用得上。

保留有最原始基因的野生稻

野生稻」的稻穀,其稻穀具有長茫,變成黑色的稻穀已經成熟,準備掉落在台灣,與國際的趨勢相類似,雖然耕種技術及成果不斷地提升,但稻米的多樣性卻不斷地降低。先住民及漢族先民帶來台灣栽種的稻種,共有1197種。日據時期,日本人進行的品種簡化工作中,將品種減少到390種,並以此為基礎進行選種。光復之後,農政單位持續進行育種工作,目前在「台灣稻作資訊系統」網站中,列出了184種稻米品種。而這些品種由於育種時使用同樣的雜交親本,彼此親緣相當接近,使得基因庫更為狹窄。目前政府選擇了14個良質米品種進行推廣,有效提升了國產米的品質與形象。但若是以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政策仍有值得改進之處。

除了保存各種不同的稻種之外,另一個相關的議題,是野生稻的保育。野生稻是全球稻子的始祖,保留有最原始的基因。這些基因正是育種專家所夢寐以求的無價寶藏。舉例來說,中國大陸有名的「雜交水稻」,便是應用了野生稻的基因培育而成的。而在台灣,野生稻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1929年,島田彌市及小野柳一首度在今日的桃園、新竹發現野生稻,然而,直到1957年才有了第二次調查記錄。而一直到1979年,野生稻已經幾近絕跡之時,才在岡彥一策劃下,八德鄉公所前任秘書邱垂德先生提供土地,成立「台灣野生稻標本園」。目前,任職於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的張素貞博士,延續其恩師岡彥一的努力,於2002年起推動台灣野生稻的保存議題,並與「有機稻場」合作,闢建野生稻棲息環境,由「有機稻場」設計教學活動,讓民眾瞭解野生稻保存與水稻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當我們在餐桌上,享用各種米食的同時,應該感激數千年來農人的努力,為我們保存水稻的基因多樣性,同時也應該瞭解,如同野生稻等作物品種儘管難以食用,其基因多樣性在未來的糧食生產中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值得我們多付出一些努力好好保存。

【相關行動參與】
為了讓學童與社會大眾瞭解水稻的生物多樣性,「有機稻場」設計了「尋訪水稻家族」田野體驗活動,邀請大家同來探索水稻的基因多樣性與野生稻的保育議題。歡迎上網(www.organicfarm.org.tw)或電「有機稻場」(037-743000)洽詢。

台灣之光—— IR-8

「台中在來一號」,具有耐肥高產量的特性1949年,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余慶東、林克明等人以半矮性的低腳烏尖與「菜園種」雜交,選育出全球第一個雜交育成的半矮性品種「台中在來一號」。1961年時引入印度試種,因其具有耐肥高產之特性,迅即大規模推廣栽培。

任職於國際稻米研究中心的張德慈博士,更進一步利用台灣之低腳烏尖、矮子尖等帶有半矮性習性之品種,培育出多個優良稻米品種,其中命名IR8的高產耐肥新品種,表現更超越台中在來一號,在東南亞迅速傳播,創下比原有品種增產三倍的紀錄。由於這些半矮性高產品種的推廣,解決了1966~1968的普遍糧荒,也避免了當初預測1972~1973年會發生的糧食危機。因此張德慈博士於1969年榮獲美國費城約翰史考特獎(John Scott Award),1988年榮獲英國蘭客獎基金會所頒之農藝與營養獎。

1970年代稻米的綠色革命,即是源自帶有半矮性高產基因的品種被引入熱帶地區種植,而這些基因即是來自「台中在來一號」,以及被稱為奇蹟之米的IR-8。

來自台灣在地的稻米品種,被育種專家發掘之後,改變了全世界的農業。

Top

 
  論壇: 誰在使用淡水河?

作者:陳威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

淡水河1980年代末期,韓國因為舉辦漢城奧運之故,大刀闊斧地整治漢江汙染,時當台灣與韓國等其他三地同居亞洲四小龍之列,於是國內有人喊出「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進而發出對首都第一大河─淡水河的搶救呼聲,完成了百萬人搶救淡水河的連署,除了這個外部因素,另一方面,經濟起飛之後,大台北地區人民也確實深受環境汙染之害,以前不管是步行或騎乘車輛跨越台北縣市的橋樑時,都會聞到下方的淡水河傳來陣陣惡臭。

時過境遷,現在的淡水河至少惡臭不再,2006年的北市長選舉,淡水河變成選戰焦點之一,前任的馬英九市長認為自己整治淡水河已有成效,而當選的郝龍斌先生認為接下來將繼續推動污染整治,並著手進行「活化」淡水河的工作,暫且不論外界一頭霧水的「活化」一詞到底代表什麼,今年6月「大河之戀皇后號」啟航之日,到場剪綵的郝龍斌市長歡欣鼓舞地表示近年來整治淡水河有成,使得民眾得以享受淡水河美景,並期望皇后號能帶領淡水河航向更美麗的未來。

淡水河的死魚。圖片來源:Google於此同時,我們卻也注意到報紙的其他版面,從去年8月到現在,淡水河系在關渡、華中橋、中正橋已經發生好幾起魚類大量死亡的事件,引起漁民及環保人士的高度關注。然而這些死魚事件,並不直接影響市民的生活(因為看不到),似乎沒有影響到遊客的興致,週休二日到河邊乘坐渡輪的人潮依舊,前些日子甚至還有上萬人在河濱烤肉歡度中秋。由此推敲,問題是出在,使用淡水河的方式不同,因此有了不同的標準和期待。

 

河口人誰在使用淡水河,不就是居住在河兩岸的市民嗎?對一般人而言,使用河川的方式就是休閒或遊憩,只要它不臭就好,但在繁華的台北市邊緣,我們忘了市民不是只有製造業或是服務業,在看紀錄片「河口人」之後,才知道直到現在台北市仍有人從事第一級產業─漁業,從前靠一條河可以養一家人,但如今淡水河污染嚴重,魚蝦銳減,讓漁民的生活越來越苦,他們不只要水不臭,還需要水質乾淨,不然魚蝦貝類無法生存。

其實大台北地區,許多城鎮是因為河運而興起,卻因為泥沙淤積而衰敗,2005年以來,一些社區大學的學員從文史及生態關懷入手,跨越了他們本身的「使用傾向」,而來關心水質問題參與河川巡守工作,然而卻在這幾年來的河川巡守工作當中,遇到很多挫折和困境,有些污染河段跟公部門通報很多次,卻還是抓不到污染源;或者因為河川相關事權分散龐雜,不是跟水質污染直接相關的事務,比如盜採砂石,就不知道要找誰報案等問題。

9月14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辦了「淡水河系污染整治論壇」,讓不同的民間意見能與公部門對談,希望能整合出多元而平等的淡水河污染整治願景,統整會中意見,第一線的河川巡守義工最是辛苦,我們必須給予河川巡守義工多一點掌聲,若不是他們不辭辛勞、干犯眾怒、甚至危及自身安全的巡守,以民間機動性補足公部門的效率不彰,很多事業單位未必能被舉發。

但另一方面,河川巡守義工目前碰到的最大困擾,就是通報之後未必能找到污染源並舉發肇事業者,這讓義工們深感挫折,但其實河川污染並不像表面這麼單純,長期的經驗讓我們不得不去了解,事業單位偷排廢水後面通常都牽涉到複雜的結構性問題,諸如廠商與民代的關係、整體國土規劃及產業政策等問題(污染的工廠多在台北縣而非台北市),巡守→紀錄→報案→有人被舉發,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況,但若不能獲得立即直接處理,也屬社會現實,非一蹴可及。

因此論壇中的初步共識,是希望日後公部門應該將所面對的「壓力」,坦然地、在適當的場合與民眾說明,才不會讓進步熱情的民間力量灰心,失去當初輔導義工的初衷;進步的河川巡守員,也得形成某種自覺,一方面試著了解污染地區居民的想法,並主動挖掘公部門之所以不能處理的根本原因(比如預算不足、民代阻礙),進而也把力量投注在「後端處理」,如此方有機會,從愛鄉愛土行動,提升到公民參與污染整治政策的下一步。

從論壇中各方的分析來看,河川水質問題牽涉甚廣,其實涵蓋整個水資源政策比如河川基本流量過少(被水庫和截流站截走)使得河川失去自淨能力,但是管理水庫水量的是經濟部水利署,不是環保署;淡水河底泥汙濁有毒物沉澱,但管底泥的卻是水利單位。水資源部門,分散龐雜,也許是造成河川水質問題未能改善的主因。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水污費的徵收,法條在多年前就已三讀通過,但是每年都在利益團體及某些立委的施壓下,稅入被編為零(意思就是不能收);民間社會經過評析之後,若覺得徵收水污費有助水質改善,應該將力道放在這邊,方能促成體制外、體制內齊頭並進。

目前家庭廢水的處理,我們好像只能靜靜等待延宕50多年之久的民生基礎建設—污水下水道完成,台北市政府甚至以此說明,因為基礎建設未完成,所以現在不是「淡水河活化小組」納入民間力量的時機,乍聽之下似有理,但若回歸到前提問題。對於河川的諸種問題,我們一直是以「整治」的態度來看待,而整治背後隱藏的就是以工程來解決問題,工程牽涉到的專業與技術,先天就排除了一般民眾的參與,若我們改採「經營管理」的概念來看待河川問題,以「區域管理」跳脫現有的公部門科層組織,那麼身為河川關係人的市民,理所當然應被囊跨在其中,無論是台北市政府的「活化淡水河小組」或環保署的「淡水河系污染整治計畫推動小組」都應開放讓民間參加,如此,相信會能更有效凝聚共識、化除誤解。

誰在使用淡水河?淡水河怎麼用?這當中因為市民的階級、職業屬性不同,牽涉到不同面向,我們是否有可能於焉重建市民生活與河川生態的新倫理關係,每個人在淡水河輸入了什麼(比如家庭廢水),因此淡水河會輸出什麼?(比如臭又髒的河川),於此檢視至少在個人行為上,能夠為淡水河做些什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   Fax:+886-2-23020101 |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彭郁娟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