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7.10.2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強力募集網站編輯志工!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面對氣候變遷,民間如何行動?

圖片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相關連結】
面對氣候變遷,民間如何行動? 國際NGO來台傳經驗(下)
限制廢氣排放量 加州創美先例 阿諾與布希唱反調
妥善運用再生能源 創造永續環境與經濟
全球暖化衝擊下 數億人將被迫改變生活
中國孤立台灣 對全球環境保護工作無益
全國能源會議 環保團體質疑避談溫室氣體減量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13次締約國大會(COP13)將於12月在印尼巴里島展開,後京都議定書時期的新公約,成為關注全球暖化議題的全世界各國,所熱烈商討的。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未能簽訂京都議定書,然而台灣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排名上,名列第22。上週六(20日),在台北舉辦的一場氣候變遷國際NGO論壇,與會的11國NGO代表與台灣民間NGO一致認為,台灣政府的外交困境,不該成為為全球氣候變遷努力的藉口。

來自加州的美國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國際事務副主任佩勞特(Michele Perrault)指出,台灣在氣候變遷的問題上還有許多努力空間。以美國為例,雖然美國總統布希拒簽《京都議定書》,但是美國的民間團體積極作為,自行開始發起行動,決定行動影響政府高層的政策。其中,尤以加州為楷模。精采內文

 
 
  無車之旅:獨裁式的遠見-莫斯科地鐵
莫斯科地鐵

作者: 吳懿婷(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計畫成員)

莫斯科地鐵建於1935年,一開始興建是軍事方面考量,僅費時3年,初期的地鐵只有5條線,後來又興建一條環線,把這5條線全部串聯起來。到現在總共有11條線,約170站。整個地鐵路線圖遠觀像一顆心臟,也像隻大蜘蛛,伏在莫斯科市的地底。

相較於台北市捷運,莫斯科地鐵可能是興建年代久遠,無論啟動或停車的噪音都蠻大,行進間也較為顛簸,開關門當然也沒有「滴~滴~滴」的聲音。月台上沒有一堆區隔線,當然也不會有「夜間婦女安全區」。可是整體的設計與便利性仍然很人性化。在1930年代,俄國領導人運用獨裁手段,強制興建地鐵,到如今造福莫斯科市民,還有來此觀光的外國人,且跟藝術設計結合(還製成明信片兜售)。這種獨裁式的遠見應只有過去強力實行中央集權的俄羅斯大公國辦得到吧!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誼芩
太魯閣號快速平穩且又準時,台北花蓮兩個小時就到了,來回票價又合宜,不要蘇花高吧!圖片來源:Wikipedia

 


高鐵預計推出沒有固定座位的自由席,安全疑慮尚未交代清楚,上週末又被環保團體爆出電磁波過高的消息,兩方針對測量單位各說各話,環團說:「測得電磁波每平方公尺約6萬『微瓦』,超過標準的60倍。」高鐵說:「歐盟標準830萬『豪高絲』,高鐵車廂100都不到。」標準到底是什麼?度量衡淪為專家學者為自己辯護的工具。

【相關新聞】
環團:電磁波過高 高鐵:資料沒依據
高鐵捷運化 10分鐘就有一班車
中國計劃於北京建造全世界最長地下鐵路網
哥本哈根打造綠化城市 自行車直通地鐵
高鐵噪音擾人 環署無「法」使力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觀察中國:中歐合作以面對氣候變遷挑戰
歐盟旗幟。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作者:詹妮弗•摩根(E3G氣候變化項目主任)

中國和歐洲都在關注著能源安全和未來的氣候變化。日益增强的合作使得前景一片光明…

當今,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比中國的經濟改革具有更强大的發展動力。在世界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將近20年中保持8%到10%的經濟增長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僅僅13年中,完成從主要石油輸出國到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的轉變,並預期在2030年超過美國成爲世界第一。但是,中國經濟的空前擴張給氣候帶來了重大危機。人們開始害怕中國,不僅因爲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還因爲隨之而來的溫室氣體排放。精采內文

 
 
  讀者投書:《群》的啟示:失去生命中最美的沙灘之後…
圖片來源:夜的轉運站部落格

作者:張瑩瑩(野人出版社總編輯)

10月7日,英國探險家傑森•路易斯返抵倫敦,結束歷時13年環遊世界的壯舉,多年來他靠著一艘7.9公尺長的人力船,完成長達七萬多公里的航程,橫跨了世界三大洋。出發當時他才26歲。結束了大冒險旅程後,現年40歲的路易斯最大的感想是:「海洋是學習人性的好老師,這是可以確定的。」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   Fax:+886-2-23020101 |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陳誼芩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