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1.1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921災後重建資料庫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七股氣象雷達站遷移重大突破 立院決議6年內應遷移


陳錦桐攝影

台南市七股氣象雷達站遷移事件12日有重大突破。趕在立法院休會最後一天,立法院三讀通過立委黃偉哲提案,氣象局應於今年底前提出遷移計畫、102年進行站房規範及環評、104年進行細部設計及興建,105至106年興建完成並遷移。

消息傳來,抗爭多年的七股區鹽埕里居民相當振奮。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椒華表示,七股鹽埕村民多年來四處奔走陳情要求遷走氣象雷達,今天立法院終於回應民意,她對此表示肯定。

精彩全文

【相關連結】

環團:環保署立即訂定電磁波預警值 氣象局遷移七股雷達站

七股氣象雷達站危害健康 居民籲搬遷

七股電磁波受災戶 求撤致癌雷達站

電磁波危害 人命不待龜速立法 自救會陳情

2011環境前瞻:土地利用整體規劃  五都選後的環境治理新挑戰

  「縣市合併縣區可望得到升格、(房地產)比價雙重優勢」、「重劃區推案爆大量」、「市中心都市更新加溫」…隨著五都議題加溫,一波波斗大的都市發展帶動房地產的新聞標題持續推出,彷彿五都的土地成了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然而,環保團體指出,在土地使用整體規劃尚未討論定案的情況下,農地可預期將逐漸減少,都市範圍會越來越擴大。
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林金保指出,這樣的資源的分配,可以預見在全國的國土計畫與規劃尚未定案前,各直轄市對於轄區內的土地使用規劃也連帶充滿不確定性,在沒有確定性之前,然而都市的放大,很多非都市土地變成都市土地,像溼地功能的農地,將逐漸缺稀,綠地將越來越少也岌岌可危。
土地倫理發展協會秘書長陳健一則指出,在五都之前,觀察許多地方首長與空間、土地相處的慣性與思維,可以看到許多所謂閒置的公有地賣給建商,在大台北地區特別嚴重;特別許多低漥處大量造鎮,在未來面對氣候變遷也將挑戰重重。簡言之,「非都市用地大概都是他們(地方首張)的禁臠」。

詳情請看座談錄影重播

我們的島|老建築新生命

採訪、撰稿:張岱屏;攝影、剪輯:張光宗

在街頭巷尾、在你不注意的角落,一棟一棟破落的老房子,默默訴說著被人遺忘的身世。光影移動的瞬間,時光彷彿回到80年前...

美崙溪悠悠留過,在溪流兩岸刻畫著歷史的痕跡。這裡曾經是阿美族人進行捕魚祭的場域,百年前日本人沿著美崙溪而上,企圖在東台灣複製心目中理想的母國。首先,日本人在美崙溪出海口附近,建立起軍事基地,當時的花蓮港兵事部,也就是位於美崙山腳的松園,曾是花東最重要的軍事指揮中心,傳說日本神風特攻隊出征前,都會在這裡接受天皇賞賜的御前酒。而溪流對岸的一片日式房舍,是當年日本指揮官中村大佐和軍事將領的官舍,當地居民稱為「將軍府」。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又有沈睡在地底的恐龍化石被挖掘出來了,這次在加拿大的海岸發現7千萬年前的翼龍新種,究竟是從恐龍、魚類或海生爬蟲類演化而來,科學家感到相當好奇。其實,我也很好奇如果恐龍還活著,他們會怎麼看待地球最近的巨變?上星期巴西發生的大水災已經奪走至少610條人命,全國為罹難者舉行哀悼,救災與重建需要各國伸出援手。同樣發生世紀洪水的澳洲,目前開始關注起人類傷亡之外,發現各種國寶級的野生動物都面臨危機,失去棲地、缺乏食物來源、或是下一代已經死於大水中

目前全球各地的氣候異常狀況相當嚴重,許多北半球國家也都面臨了風雪與極低溫,我國的濃漁民也在這一波波的寒害中損失慘重,剛插秧的一期秧苗,雖然已蓋上塑膠布禦寒,但還是凍死了。在彰化,也有5成的虱目魚凍斃,看來今年又是艱苦的一年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2011。麥田旅者——環島麥之旅

作者:munch

2011年年初,跟著一群台灣麥農,踏上三日的環島麥之旅,觀看台灣小麥產業發韌的歷史時刻。

在冬日時節,青綠的麥株,為大地帶來一片綠意。更美的是,在這群麥農身上,看見農村裡永不放棄的精神,就是要為土地找到生機。

台灣麥田計畫的重要推手施明煌總兼,以民間力量完全負擔重責,陪著麥農種植、收麥、行銷,希望在收成之後,大家能夠多多購賣台灣小麥製品,為台灣農業走出麥田之春。

書寫不是收費的部落客行銷,也不是工作的事件報導,而是自費請假的麥田之旅,因為看過麥田的金黃穗海,誰不會喜歡上迷人的麥浪,當一位麥田裡的漂浪旅者。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