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unch
原本這裡是鳥友口中的生態秘境,5年前嘉義鳥會的朋友,帶著進入這片布袋廢鹽場,看著成千上萬的候鳥群聚,其中黑腹燕鷗的晨昏之舞,更是成為台灣西海岸的生態美景。
幾年來走訪,看著廢鹽田濕地一年比一年熱鬧,黑腹燕鷗、高蹺鴴、反嘴鴴、雁鴨等候鳥,成群的進駐,甚至黑面琵鷺也開始成為常客,更讓人欣喜是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等鳥種,就在濕地內繁殖生養後代。
從2001年鹽田停產,短短十年間成為重要的生態棲地,主要原因除了長期廢棄,淺灘生態漸漸形成,加上海水適度補注,提供營養源,也豐富鳥類的食源,更重要是廣大區域的不受干擾,讓各鳥種感覺安全的進駐。
以黑腹燕鷗為例,其實牠們不常在鹽田濕地內覓食,而是飛往濱海一帶,所以會有井仔腳濱海的燕鷗群俯衝覓食景觀,燕鷗覓食後回到鹽田濕地內夜棲,濕地提供一個全然安寧的棲息環境。
2009年冬,曾經發生「野狗事件」,野狗群闖進鹽田內嬉戲、追逐,受驚擾的燕鷗群提早離開,鳥友一度以為是氣候變遷,燕鷗群離去,後來才發現是野狗惹的禍。
不受干擾成為鹽田濕地最重要的事物,甚至在燕鷗群舞出名後,經過媒體報導,大量賞鳥人湧入,鳥友之間都在討論施示總量管制的辦法,甚至開始謹言,不願太多人潮,破壞濕地的寧靜。
台灣鹽業從2000年逐漸關場停產,留下廣大的曬鹽場,2003年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部分鹽田轉做觀光,更多閒置廢棄的鹽田,卻形成生態天堂,2008年台江國家公園成立,管理大台南台江地區,整個西南濱海,主管機關從原有台鹽、縣政府,又增加風管處與國家公園管理處。
許多主管機關存在,正面是相互協調合作,負面是彼此任務不同,開始產生理念衝突與資源競合的問題,思考是台鹽的土地未來?縣市的都市發展?還是風管處的觀光?國家公園的保育?西南沿海的濕地系統,會是區域的全面整合?還是塊狀的各自設計?
2008年,行政院提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建設計畫」,其中逐年辦理南布袋、北門及七股等地區之濕地復育及周邊景觀整治改善工作,以建構「雲嘉南濱海濕地生態廊道」,發展生態旅遊。
許多關心濕地生態環境的朋友,注意這項計畫的走向,因為十年光陰,讓許多鹽田濕地日趨穩定,現今規劃保育工程,共同的疑問是在觀光局國家風景區的體系下,能夠實踐多少保育思維,還是打造更多適合遊客的旅遊空間。
但是,從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示範區,到平安鹽祭的舉辦,整理出來的區域,開辦出來的活動,雲嘉南濱海風管處造就許多優質的旅遊地,卻也讓許多廢棄鹽田經過整理後,變成候鳥不停憩的整潔觀光區。終於讓人體悟,風景管理處專長不在保育,善長的是開發適合人類旅遊的觀光區。
整個雲嘉南沿海,一直處在變動的狀態,台61線的道路工程,以及區域中許多道路系統的興建,切碎原本廣大的鹽田、漁塭,同時大規模的整地,也讓一些野溪、小池、野地,消失在地景中。原本這些區塊,都是構成多元而複雜的環境,真正濱海濕地的全區整體面貌,但是這一波土地大整理後,野地不斷被清理,濕地被集中、指定到特定區域,人類對土地有經濟、旅遊的算計,只留少數區域讓鳥類棲息。
布袋濕地公園開發,由雲嘉南風管處規劃,嘉義縣政府提計畫向營建署申請補助,算是合作型計畫。1000多公頃的布袋鹽田濕地,成為西南濱海面積廣大的重要內陸型濕地,宣稱以生態防線觀念,建設一個集保育與防洪的生態馬其諾防線,重新設置引流水道、閘門,來控制濕地海水的補充,以及洪泛時的蓄積,具有前衛觀念的生態設計。
原本期待在各機關參與,相關濕地保育團體的協助下,應該可以在一個又一個鹽田濕地區域,創設西部濱海的生態跳島。
但是,在這些軟建設之後,濕地並非全然保留不動,而是還有一個布袋濕地公園的設計,面積約有132.57公頃,規劃有賞鳥平台、人工浮島、人工溼地、生態水
圳和自行車道、以及相關休憩服務設施,開發面積相當龐大。更重要是濕地公園的位置,佔據將近一半的鹽田濕地面積,若從潟湖、紅樹林、鹽田,所構成整個布袋
濕地,濕地公園正好位於濕地中心,將完整的濕地區域,從中切割破碎。
在規劃設計上,標榜公園採低密度設計,保留七區鹽場就足以提供候鳥棲息,但是忽略一旦人群聚集,尤其過年期間的旅遊高峰期,正是候鳥的冬候期,大量人潮、聲音,在濕地旁移動、喧嘩,對於敏感的水鳥,形成巨大的驚擾。
鳥友指出,濕地公園的位置,因為緊鄰市鎮,原本就沒什麼鳥類棲息,剛好形成一個隔離緩衝區域,候鳥集中在七區鹽田,如今隔離區變公園,一旦受驚擾,候鳥就可能離去不再來臨,當初以生態出發的規劃,搞到後來生態大壞,無異成為極大諷刺。
更在地性的思考,當西南濱海地區推動鹽田文化,如洲南鹽場的文化鹽田,許多地方社區已經苦耕多年,政府應當將資源協助居民,在社區周遭保留工作的鹽田,以及生活的鹽村,回歸常民生活的實貌,怎麼會是劃設封閉型的大型鹽田文化區,將來又可能委外OT經營,一旦產生排擠效應,遊客只往園區跑,不再往社區走,這種背離社區的規劃,如何是協助居民的產業、文化推廣。
2010年年底,前往鹽田濕地,圍籬已經圍上,像一把鐵劍直入濕地,鐵籬之後的整地工程快速進行,在候鳥棲息時刻,大量車輛進進出出,驚起一波波的鳥群,大家都擔心著,候鳥們的那一次驚飛,可能就朝向遠方飛離,永遠不再來臨。
台灣有太多自然濕地,原本鳥類棲息,生態豐富,但是一樣工程、一件開發之後,濕地就遭破壞,成為鳥類遠離的場所,一如2009年丹頂鶴降臨的金山清水濕地,
在開路爭議之後,工程單位宣稱道路不會影響。但是橫越道路開通,現今濕地空盪盪,候鳥不再來,人類有時過度高估自己的想像,自以為高飛在天的鳥,看不見新增的干擾。
所以,保護濕地,究竟是為了鳥類棲息,還是人類旅遊,如果真心為生態,就該減少工程開發,盡力維持自然原貌,縱始荒涼破落,那是候鳥選擇降落的理由。如果只是為擴大遊憩區域,那麼就坦白說,承認危機的到來,別把保育當成開發的藉口。
鳥棲或人遊,濕地存在的理由為何?
【影片欣賞:布袋鹽田濕地開發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