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4.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新一代白蟻殺蟲劑通殺 恐造成蜜蜂數量變少


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的蜜蜂(圖片來源)

由德國農工企業拜耳所製造的殺蟲劑─新菸鹼殺蟲劑,已被廣泛地使用,這種殺蟲劑可破壞白蟻擦洗自己身體的能力,使其無法移除其身上有害菌類的孢子。

但這種殺蟲劑所含的化學物質也有可能會損害蜜蜂擦洗身體抵抗寄生蟲的防衛能力。英國政府著手調查新一代的殺蟲劑和蜜蜂數量減少兩者之間的關聯性。現在英國保育蜜蜂的運動人士也想要知道,這種殺蟲劑是否也會對歐洲地區的蜜蜂和其他會採集花粉的昆蟲產生同樣的影響?這些昆蟲的數量正快速地減少中。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農藥導致蜂群死亡 德國團體狀告拜耳

科學家揭開蜂群消失之謎

2008國際回顧:蜜蜂神秘失蹤事件之謎

幫幫蜜蜂 避免糧價再次高漲

我們的島 |山上的癩痢羊

野花999封面

採訪:陳佳利、王俐文;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添寶

南投深山,楠梓仙溪流域裡,來自東埔的兩位高手,在森林中無聲前進,搜索的目標,是獵人公認最高難度的對象,山羊。

瞄準前方,他們手中拿的不是獵槍,而是麻醉槍,開槍的目的,不是要撂倒動物,而是希望解開一個山羊之謎。兩位年輕獵人和屏科大的研究團隊合作,在遙遠的深山,嘗試一種全新的研究方式。

台灣長鬃山羊,是台灣特有種,又叫做台灣野山羊,是台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喜歡獨行,出沒在陡峭的岩壁邊緣。因為面臨棲地減少和獵捕的雙重壓力,目前被列為第2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

由於山羊害羞機警,研究難度非常高,關於牠們生活細節的研究資料也相當稀少。然而近幾年,學者卻發現牠們,身陷危機,山羊在冬季容易感染穿孔疥癬螨和德州食皮疥癬螨這兩種寄生蟲,導致嚴重的皮膚病,發生脫毛、痂皮、甚至皮開肉綻的病徵。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近年來氣候變遷是全球大眾關注的議題,智庫提「共生數位化」願景,目前台灣在國家氣候風險評估方面,排名為76名是全球國家前40%、以人口數而言則是前10%,樂觀的想,如果可以把握契機採取行動,便能減低災難對台灣的損害

頭條提到蜜蜂受到白蟻殺蟲劑的威脅,如果想讓今日歡度兒童節的小朋友看到幼幼台裡的蜜蜂姊姊、蝴蝶姊姊以外的活昆蟲,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前天國道3號雲林縣林內鄉觸口段封道4小時讓路給北返的紫斑蝶通過,最高峰每分鐘有1100多隻,也吸引了大批遊客到場觀賞。紫斑蝶有條活路走,住在大安溪海域的魚群就沒這運氣了,1日中科后里園區污水放流管開始放流後,排放口海域群魚暴斃,在居民抗議下,目前已停止放水。噁心的工業廢水不只后里魚群遭殃,台中加工出口區附近的地下水,被驗出超標12倍的致癌物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大約有30萬人受到影響,而且可能最少持續了3、4年了。要起身守護自己的健康,真的非常辛苦,3日上午在彰化縣二林鎮王功福海宮廣場舉行了一場「萬人海陸國宴,拚健康,反國光」募款餐會,會場700桌座無虛席,馬總統及有意角逐下屆總統的蔡英文、蘇貞昌都到場了,然而這表示守護環境正義的決心有了成果,或是將成為藍綠惡鬥的政治議題,值得繼續觀察。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核電怎麼可能是便宜能源?

作者:傅恩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當環保團體像烏鴉一般,叨叨念念核能電廠的安全問題,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連爆及輻射外洩,無疑是最悲劇式的提醒:根本沒有人能保證核電永遠安全,不僅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防不勝防,原來核電廠的人為風險也如影隨形。

福島核電廠爆炸後的煙霧,透過日益發達的媒體、網路飄散至全世界;為挽救更嚴重的災害,而拚了命留在核電廠的「壯士」們,令人不捨與難過;輻射外洩,所造成立即或間接的傷害,使得當地及各國居民恐懼罩頂。儘管如此,部分堅決「核電是必須的」論點,仍不斷地打擊反對核能的聲浪。擁核者絕非看不到福島核電廠所帶來的災難,而是他們所堅持的「計算」,看不到核能產業背後種種的虛無與損失。 「核電仍是最便宜的能源」,這種說法無疑是最經典的「計算」,卻也是在能源政策中,最謬誤的計算。

精采內文

 
 
 

新一代白蟻殺蟲劑通殺 恐造成蜜蜂數量變少

本報2011年4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黃健強編譯;蔡麗伶審校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英國政府已受命著手調查新一代的殺蟲劑和蜜蜂數量減少兩者之間的關聯性。這種殺蟲劑所含的化學物質有可能會損害蜜蜂擦洗身體抵抗寄生蟲的防衛能力。

環境大臣斯皮爾曼(Caroline Spelman)將在下議院會議中回答由前內政大臣漢森(David Hanson)所提出的問題,他質疑英國政府是否將會調查新菸鹼類殺蟲劑對蜜蜂在擦洗身體時所造成的影響,如同它對白蟻造成的影響一樣具有殺傷力。

由德國農企業拜耳所製造的殺蟲劑──新菸鹼殺蟲劑,已廣泛地使用,這種殺蟲劑可破壞白蟻擦洗自己身體的能力,使其無法移除其身上有害菌類的孢子。

在亞洲地區販賣的白蟻殺蟲劑-Premise 200SC,拜耳公司在其宣傳單上標榜該殺蟲劑的新煙鹼活性成分──「益達胺」(imidacloprid),會對白蟻擦洗身體的能力產生影響,最終將導致白蟻死亡。現在英國保育蜜蜂的人士想知道,這種殺蟲劑是否也會對歐洲蜜蜂和其他會採集花粉的昆蟲產生同樣的影響,這些昆蟲的數量正快速地減少中。

一位民眾William女士質疑,「昆蟲可藉由擦洗來防止寄生蟲和病毒的侵害,際此維持自身健康和正常運作,」蜜蜂係藉由擦洗身體來掃除其身上有害寄生的蜂蝨。而我們真的可以確定新菸鹼殺蟲劑不會妨害蜜蜂掃除身上蜂蝨的防衛能力嗎?」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昆蟲生活保育組織會長Matt Shardlow說到:「科學研究已顯示,新菸鹼殺蟲劑使得蜜蜂的活動大量地減少,這很有可能是因為該殺蟲劑會減少蜜蜂進行擦洗身體的防衛動作。」

「因此很明顯可得知這些殺蟲劑會破壞蜜蜂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線,且亦可發現該些殺蟲劑與蜜蜂生病而無法採集花粉有明顯的關連。」

這關連性與該新菸鹼殺蟲劑會產生之有害效果的發現結果一致,也就是對蜜蜂施加益達胺(新菸鹼殺蟲劑的一種),即使是用十分微小的劑量,還是會使蜜蜂容易產生疾病。而益達胺為拜耳公司最暢銷的殺蟲劑成份,每年為拜耳賺進50億英鎊。 這個研究結果是在前兩年所進行的2份獨立研究中所發現的。

在殺蟲劑Premise 200SC的公開資料中,拜耳公司表示:「白蟻有可能是因土壤中的微生物或菌類感染而產生疾病。擦洗身體是牠們主要的防衛機制,牠們在該些孢子尚未開始生長或造成疾病甚至有致命危險之前,就先掃除身上的菌類孢子。而Premise 200SC會干擾牠們天生的防衛機制,使牠們較無法抵抗牠們在大自然中的天敵。」

拜耳公司的英國發言人,Julian Little博士說到:「我們進行了許多測試,研究殺蟲劑對蜜蜂產生的影響,發現並沒有任何損害蜜蜂擦洗行為的結果產生。」他補充到:「但目前並沒有進行針對新菸鹼殺蟲劑是否損害蜜蜂擦洗行為的特定測試實驗。」

※資料來源:英國獨立報

Top

 

我們的島 |山上的癩痢羊

採訪:陳佳利、王俐文;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添寶

在街頭巷尾,偶爾會見到癩痢狗出沒,因為疥癬螨作祟,導致牠皮膚病變,毛髮脫落,一動就皮開肉綻,行動困難。但是很少人知道,在原始的山區,也有癩痢羊…

南投深山,楠梓仙溪流域裡,來自東埔的兩位高手,在森林中無聲前進,搜索的目標,是獵人公認最高難度的對象,山羊。

瞄準前方,他們手中拿的不是獵槍,而是麻醉槍,開槍的目的,不是要撂倒動物,而是希望解開一個山羊之謎。兩位年輕獵人和屏科大的研究團隊合作,在遙遠的深山,嘗試一種全新的研究方式。

台灣長鬃山羊,是台灣特有種,又叫做台灣野山羊,是台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喜歡獨行,出沒在陡峭的岩壁邊緣。因為面臨棲地減少和獵捕的雙重壓力,目前被列為第2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

由於山羊害羞機警,研究難度非常高,關於牠們生活細節的研究資料也相當稀少。然而近幾年,學者卻發現牠們,身陷危機,山羊在冬季容易感染穿孔疥癬螨和德州食皮疥癬螨這兩種寄生蟲,導致嚴重的皮膚病,發生脫毛、痂皮、甚至皮開肉綻的病徵。

雖然山羊是獨行俠,但是不同的個體,常常在同一個區域活動。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由於台灣長鬃山羊領域行為不明顯,個體跟個體之間接觸頻繁,在同一個地方棲息的機率很高,互相感染的機率因而也很高。

到底患病的山羊,死亡率有多高?有沒有機會痊癒?皮膚病對牠的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研究團隊透過不同的方式,積極尋求解答。透過紅外線相機的紀錄,還有和當地人訪談,研究團隊初步發現,罹患皮膚病的山羊,大多在中央山脈丹大山區以南,霧台以北,海拔2000公尺左右的地區。但是住在相同區域的其他哺乳動物,目前並沒有出現類似的病徵。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說,疥癬螨有可能擴散到其他物種,現在或許只感染長鬃山羊,並不表示其他的動物就安全了。

夜幕低垂,當大多數人準備進入夢鄉,研究人員才開始整裝。裝上有發報器的麻醉藥子彈,準備出發。夜間,當光線照到動物,牠的雙眼會閃閃發亮,經驗豐富的獵人,能以此辨別動物。之前研究人員曾經嘗試用陷阱捕捉山羊,但是山羊容易受到驚嚇發生緊迫、引發肌肉溶解的症狀,捕獲率極低,於是研究團隊嘗試配合山羊作息,日夜顛倒,開啟國內首度在野外使用麻醉槍捕捉動物的先例。

雖然有無線電追蹤,但是山羊飛簷走壁的功力和良好的保護色,讓夜間搜尋難度很高,跟著訊號也不一定能找到牠。因此研究團隊頻繁的上山,希望能盡快達成目標的樣本數。

這個國內首例的槍擊麻醉方式,操作過程辛苦無比。不但日夜顛倒,還要在陡峭的山崖、狹小難行的獸徑中行走,挑戰體力與耐力的極限。雖然辛苦,研究團隊絲毫不敢懈怠。隔天,在楠梓仙溪的溪床,研究團隊遇上一隻感染情形嚴重的母羊。掛上無線電發報器的項圈,牠與研究人員之間,像是拉上了一條看不見的線,這條線將是未來山羊疥癬螨問題解密的線索。

將山羊放回森林,研究團隊還要定期上山做無線電追蹤,紀錄山羊的活動情形。另外還有24小時活動模式追蹤,像是在為山羊寫日記。希望了解染病個體和健康個體之間,行為模式的差異,釐清疥癬螨對山羊造成的衝擊。

2月中旬,屏科大研究人員王常宇正進行例行工作,耳機卻傳來他最不願意聽到的死亡訊號。訊號來自去年12月捕捉到的個體,編號第6的小六子,牠是目前採集到的樣本中,年紀最小的一隻。王常宇表示,捕獲當時,牠的皮膚病就已經相當嚴重,牠是目前個體裡面第一隻死亡的,釐清死因非常重要。

解剖之後,醫療人員初步判定小六子的死因是肺水腫,牠的死亡與疥癬螨之間的關聯,需要進一步鑑定。屏科大野生動物急救站獸醫曾美萍說,疥癬會使牠的皮膚崩裂,這種痛感就是一種緊迫因素,使牠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病原感染,現在必須整合,才能釐清牠的死亡,與疥癬螨之間的關聯。

目前研究團隊在楠溪林道的樣區,捕獲到10隻個體,當中有8隻出現嚴重感染情形。對台灣野山羊來說,疥癬螨像是一種新興疾病,如同SARS之於人類,勢必造成強烈衝擊,國際間的案例中,穿孔疥癬螨曾經造成阿爾卑斯山區岩羚羊八成的致死率,也曾經在西班牙北部cazorla國家公園中,導致九成的大角羚羊死亡,可能引發的嚴重性不能忽視。

台灣野山羊的族群情況,牽動整體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健康。然而野生動物研究不容易,面對害羞機警的山羊,生態資料蒐集更是困難,雖然山羊疥癬螨研究才剛起步,卻在為台灣生態體系,建立重要資料庫。

背起沉重的器材,研究團隊再次上山,他們要再度忍受冬季的寒冷、日夜顛倒的煎熬、再度叢林穿越挑戰體能極限,直到累積足夠資料,為山羊的皮膚病問題,找到答案。

採訪側記:

山羊疥癬螨研究是國內中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研究方式的一大突破,他們大膽採用國內研究單位不曾操作的野外槍擊麻醉方式,有效率卻相當辛苦。屏科大研究團隊默默在森林中為山羊奉獻心力,他們和兩位發揮所長協助調查的原住民朋友,都是台灣生態資料庫的功臣。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台灣因應氣候變遷 智庫提「共生數位化」願景

本報2011年4月4日台北訊,鄭香君報導

近年來氣候變遷是全球大眾關注的議題,國內的祐生研究基金會亦投入大量心力進行多項計畫研究。該基金會樂觀表示,台灣在國家氣候風險評估方面,排名為76名是全球國家前40%、以人口數而言則是前10%,若把握契機採取行動,便能減低災難對台灣的損害。

祐生研究基金會日29日前在台北舉辦「永續之前‧明天之後」研討會,召集多方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商討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該基金會董事長林俊興於會中發表研究成果,提出「共生數位化」的未來願景。

共生數位化生活 建構人類新文明

林俊興指出,所謂「共生數位化」,是在資源有限的未來生活中,力求低資源消耗、人類與生態環境建立緊密有效的依存關係,並將這些學習新知透過數位化系統傳遞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環境共生觀念,並實踐之。舉例來說:應用原住民的共生智慧於極限環境生活,或者學習植栽品種的挑選與種植維護、居家與野菜生活供應系統、堆肥系統的處理等等方式,藉著自產能量來因應未來氣候災難的調適生活。

林俊興表示,未來不僅是能源問題,更是要改變生活型態,才能徹底地解決能源失衡的情形,因此應當力求降低生活慾望與需求,然而這也將是人對環境的耐受度的一大考驗。面對能源有限的未來,要更有效率地運用農業社會種植糧食的智慧、原住民與環境共存的採集觀念,將這些生活智能再度開發出來,才有生存的展望。

上述觀念,就是以具備循環的永續視野來面對氣候變遷。林俊興並指出,目前的《永續發展基本法》(草案)將社會、經濟和環境三面向獨立分開闡述,但欠缺循環的概念,無法看出永續的全體性。他認為宏觀的永續觀,應要更貼近大自然環境,注入循環特性,才能落實並發揮主導作用;同時,也要建構循環型社會與經濟體系,讓社會資源結構、經濟體本身的產出、輸入,有完整的考量以逐漸形成封閉的循環系統。

IPCC報告沒有具體應變作為

具有國際權威性的IPCC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所引發的極端暴烈化天氣現象,卻無法明確指出氣候異變的緣由,以致無法有效地領導各國採取有效的應變作為。因此,祐生基金會自2004年開始投入氣候異變模型研究,「氣溫升降推估模型」不僅納入農業文明、工業社會時代人對環境的影響,也將時間軸往前拉回40萬年前,將大自然本身的變化因素列入,全盤地來看待全面的氣溫週期變化。

根據祐生基金會所建構的氣候異變模型推估,在全球氣溫上升的過程,氣候將呈現暴烈化現象,造成沙漠化地區擴大等危機,並且以去年英國提早降雪、澳洲大火及大水等災難例子,印證了去(2010)年的預測:去年年中是全球全面暖化、全球沙漠化的開端,其引發的災難,不僅改變了自然環境,也將嚴重破壞既有的社會結構,一些歐美先進國家將逐漸走向沒落、人為發展的趨勢也將有不同以往的走向。

未來需要以掌握時間、培養智能為主軸的研究

研討會上,主講者和與會來賓熱烈討論出,「時間」、「智能培養」將是未來面對氣候異變最重要的兩大要素。唯有徹底掌握我們有限的時間,並且轉化運用傳統智慧,藉此來改變現世代民眾的窠臼思維,乃至於下一代的面對環境資源的思維,才能建構出人類的新文明。

針對於氣候變遷,祐生基金會不僅進行研究預測,亦在福隆地區設置乙座生活研究中心,實驗各項生活方案來具體落實共生化的可能性。今年,該會將持續辦理研討會等活動,將實驗結果、研究報告呈現讓社會大眾參與瞭解。

Top

 

封道讓路 國道3昨有條「紫斑蝶河」

摘錄自2011年4月3日聯合報雲林報導

天氣回暖,紫斑蝶群飛北返,2日一度每分鐘有1100多隻,橫越3號國道雲林縣林內鄉觸口段,高公局啟動保護措施,封閉北上外側車道近4小時,也是今年首次封道讓路給紫斑蝶。

「群蝶翩翩,好漂亮哦!」前天開始,大量紫斑蝶穿越國道林內鄉觸口段,適逢清明連假,吸引大批遊客賞蝶。

2日天氣趨熱,紫斑蝶大舉北遷,達到每分鐘3百隻封道標準,高公局上午9點20分起,封閉北上全長約1.5公里外側車道保護紫斑蝶過境,直到下午1點取消;觸口段也架設1公里長護欄,讓紫斑蝶避開車流。

高公局人員表示,高公局從2008年開始架設護欄並封道以來,橫越國道紫斑蝶死亡率,已從過去3%降低到4‰,保護成效顯著。

林內鄉公所連5年舉辦紫斑蝶季活動,今年至4月10日,每周六、日上午8點至下午4點半在鄉公所、火車站、坪頂及觸口段之間,備有賞蝶接駁專車。

Top

 

排污水毒魚惹民怨 中科放流喊停

摘錄自2011年4月3日自由時報后里報導

中科后里園區污水放流管1日開始放流,卻導致排放口海域群魚暴斃,大安居民2日齊聚中科污水處理廠抗議,中科管理局頂不住壓力,隨即停止放水,環保局檢測水質氨氮量超標,將停止排放,居民將持續爭取放流管延伸外海;中科管理局指出,一定會顧及居民權益,今年內會完成大安區北3里自來水工程。

2日頂安里上百位民眾高舉布條到中科管理局污水處理廠抗議,警方動員數十人戒備,頂安里長陳麗涓表示,中科放流水已污染大安溪海域,屢次要求中科將放流管延伸外海,中科都置之不理,罔顧民眾權益。

居民將死魚帶到抗議現場倒在地上,魚腥味四散,居民指著死魚說,中科污水放流後,魚都遭到污染暴斃,連最耐命的吳郭魚都死,長期飲用地下水的居民健康堪慮。

中科管理局隨即停止放水,環保局檢測水質,重金屬與化學需氧量都合格,但氨氮量超標,停止排放。

市府經發局長黃晴曉表示,經濟發展應兼顧環保,希望中科管理局的污水放流一定要達到排放的標準,並落實水質檢驗。中科管理局副局長郭坤明說,自來水的部分會如期完成,居民要求放流管延伸外海因難度高,仍要研議。

環保局2日下午開會後,決定暫停排放,市長胡志強驚覺事態嚴重,3日將前往大安會勘。

Top

 

台中加工出口區排致癌水 毒30萬人

摘錄自2011年4月2日聯合報台中報導

台中加工出口區附近的地下水,被驗出超標12倍的致癌物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汙染面積長3公里、寬2公里,範圍包括潭子、北屯區多個里,近30萬人受影響。

環保局表示,肇禍原因疑似加工區廠商廢水,已鎖定2家廠商。遭到汙染的地區,正「研擬」公告為「控制場址」。未公告前,已訪視汙染區住戶,告知禁用地下水,不要用來洗蔬菜、物品,區內有游泳池的各國中小全暫停開放,避免民眾、學生接觸或飲用到「毒水」。

市議員蕭隆澤、黃錫嘉和江勝雄痛罵:「加工出口區在潭子設立40年,竟然至今仍然沒有汙水處理廠,政府也放任不管,太不可思議!」30多個里、近30萬居民健康受到危害。

台中加工出口區是全台最早設置的加工區,1971年起營運。台中分處長紀世宗解釋,目前區內有48家廠商,其中依法應設置汙水廠的26家廠商,在1997年之後都陸續自己設置汙水廠。

環保局前年底接獲潭子「台中新城」社區民眾陳情,指社區管理委員會定期送驗簡易自來水(即抽取地下水再處理),竟驗出有三氯乙烯,大家驚恐萬分,要求環保局重視。

環保局在出口區附近的學校、社區共設16口監測井抽驗,檢測結果其中至少有5口三氯乙烯超過管制標準,包括潭子區運動公園、潭子國小、潭秀國中、潭子加工區東南側、潭子加工區西南側。

環保局水質及土壤保護科長范群彬證實,由於地下水層是流動的,汙染的地下水已從潭子區往南邊北屯區移動;范群彬說,汙染影響的有潭子區甘蔗、頭家、家福、家興和舊社里與一部分北屯區。

環保局指出,目前確認有汙染是地下水的部分,至於土壤和農作物經進行化學與重金屬檢測,尚未檢出三氯乙烯等毒害。至於受影響人數,潭子區市議員蕭隆澤說:「該地區至少約30萬人口!」

蕭隆澤等人痛罵,3、4年前就有民眾向他反映,懷疑地下水質有問題,要求進行調查但未被重視。黃錫嘉、江勝雄也痛斥環保局處置慢半拍,任由汙染擴大,再不重視解決,將率居民長期包圍抗爭。

Top

 

鮮蚵、魚丸、有機蛋 海陸國宴700桌

摘錄自2011年4月3日聯合晚報彰化報導

「萬人海陸國宴,拚健康,反國光」募款餐會,3日上午在彰化縣二林鎮王功福海宮廣場舉行,總統馬英九、民進黨籍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和前行政院長蘇貞昌都到場,各自表述對國光石化設廠的看法。

國光石化的大城鄉投資設廠在2005年成形,引起鄰近的二林鎮、芳苑鄉等沿海居民疑慮,生態和環保團體不約而同反對,其中以蔡嘉陽帶領的彰化縣環保聯盟行動最為積極,發起一連串的搶救稀有動物中華白海豚、認捐大城濕地等活動,「小蝦米對抗大財團」喚起全民注意和重視。

3日上午舉辦的海陸國宴反國光募款餐會活動,由彰化縣醫界聯盟、活力旺企業聯誼會、芳苑鄉反汙染自救會等團體舉辦,雖有社運人士在活動前透露「不敢保證民眾能否理性」,引起治安單位的高度警戒,藍綠兩黨的下屆總統參選人仍出席,爭取選民的認同。

因場地限制,福海宮廣場席開約700桌,「海陸國宴」菜色一律是當地的農特產品,例如高麗菜、珍珠蚵、虱目魚丸、有機雞蛋等。會場座無虛席,環保社運人士演唱歌曲和彈奏樂器,批評同意興建國光石化、不顧地方生態環境的政策形同魔鬼,希望民眾守護台灣,不要讓魔鬼吃掉。

醫界聯盟的醫師黃敏生代表宣誓,藝文界代表是詩人吳晟,企業界由活力旺企業聯誼會長楊基耀朗讀反國光詩文。餐會的壓軸活動是參與餐會者全部戴上醫療級綠色口罩,上面貼著「PM2.5」,象徵一旦國光石化設廠,將排放強酸空氣、廢水。

Top

 

論壇∣核電怎麼可能是便宜能源?

作者:傅恩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當環保團體像烏鴉一般,叨叨念念核能電廠的安全問題,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連爆及輻射外洩,無疑是最悲劇式的提醒:根本沒有人能保證核電永遠安全,不僅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防不勝防,原來核電廠的人為風險也如影隨形。

福島核電廠爆炸後的煙霧,透過日益發達的媒體、網路飄散至全世界;為挽救更嚴重的災害,而拚了命留在核電廠的「壯士」們,令人不捨與難過;輻射外洩,所造成立即或間接的傷害,使得當地及各國居民恐懼罩頂。儘管如此,部分堅決「核電是必須的」論點,仍不斷地打擊反對核能的聲浪。擁核者絕非看不到福島核電廠所帶來的災難,而是他們所堅持的「計算」,看不到核能產業背後種種的虛無與損失。

「核電仍是最便宜的能源」,這種說法無疑是最經典的「計算」,卻也是在能源政策中,最謬誤的計算。

鈾礦並非用之不竭

石油危機從何來?最簡單的解釋,便是石油的來源受限。從此觀之,核能發電的燃料鈾礦,難道是取之不竭的嗎?從國際原子能總署2007年出版的鈾礦紅皮書,很明顯看出,單以現有全球核能發電所需的鈾礦量來計算,既有的鈾礦也將在50年內使用耗竭,與石油可有得拚。鈾礦開採的環境危害與成本也不容小覷,礦工及鄰近礦區的居民,時時暴露在極高的輻射風險下,甚至因為滲漏的廢水等物質,讓輻射傷害持續擴散。

核電運轉增環境成本

就算不論開採所危害生命財產及生態環境,光是台灣目前運轉中的6座核電機組,每年所需約984公噸原料鈾,從開採、濃縮到轉化過程所排放出的120萬公噸溫室氣體,及其他污染物質,就約損失1千人1年的壽命,消耗944萬立方公尺的水,金屬礦物額外開採成本920萬美元,化石燃料成本44億美元。

核廢料無法有效處理

核廢料的處理,難道不需要高額的成本?至今即便是核子發展大國,仍無完美的核廢解決之道,即便是低階放射性廢棄物,其「保存期限」,仍存有疑慮的輻射劑量,也都需要3百年;不僅是現在急於處理核災事故的日本,英、法等國也一再顯現,無能處理高階放射性廢棄物。

如果沒有核電,那電從哪來?再生能源哪來?

應調整現行能源策略

是啊,鈾礦來源或核廢料的去處,就像是談核電的前世或來生,我們可以狠心點,不去看到前世、來生所欠的債,就「計算」核能發電所帶來的發電量。實際上,就算加入核能四廠,核電發電量也不過佔2成出頭。然而發電量的需求,不完全是隨時間、人口增加而增長,當台灣為了節能減碳,調整佔耗電量最大宗的耗能排碳產業,且達到提升能源效率的目標時,總發電量的需求勢必下降。

燃煤發電或核能發電,除了龐雜的管理人力與硬體成本,以及後續環境處理成本,只會持續增加,這種大且集中的發電機組,根本無法彈性供電,讓用電離峰期的電量補足尖峰期的高電量;另外在輸配送電力的過程中,會有許多浪費,發電效率極低的核電,約有3分之2的產熱能,不僅不能發電,還必須排放至海水危害生態。

破除狹隘認知來計算

回頭檢討台灣的能源使用,再生能源真的遙不可及嗎?只能增加電力價格嗎?其實因為主導能源的財經部門、電力公司不遺餘力宣導核電等其他大型發電,導致我們對再生能源的認知狹隘;相反的,選擇小而美的發電方式,不僅可達到最大的能源效率,而不同再生能源,在研發、進展達到一定經濟規模後,發電成本將會持續下降,勢必能有更合理的成本效益。

無論是核電的來源或核廢料的去處,從總體的發電成本「計算」,核電的電力價格並不便宜。日本核災的經驗,難道不是重重地提醒,一再輕忽真實「計算」,所要付出的龐大代價?

※原文刊登於「台灣立報 環境前線專欄2011-3-21」、「核災、核安與台灣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