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9.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維基解密:中國政府失職 未監測危險空氣污染物質


廣州的天空,圖片來源: Mike Clarke//Getty Images 。

維基解密(WikiLeaks)日前公布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2006年的外交電報,顯示中國政府不願監測並公佈廣東省的空氣污染物濃度,因為結果對當局來說「太過於敏感」。 PM2.5木欠尚未列入中國政府的空氣污染物清單中,但卻公認危害大眾健康最烈的污染物之一,因為污染粒子非常小,以致於它們可以進入肺部,引起急性呼吸道症狀、心臟疾病、兒童急病以及提早死亡。

與資訊透明度相關的問題還擴及了學術界,「廣東的研究科學家與學術界均對此區域的空氣汙染情形感到日益憂心,但感到有壓力要他們噤聲,以免研究經費被砍。科學家們皆認同對於現有空氣汙染數據的缺乏透明化對研究與政策擬定都是一個主要的問題。」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中國環境維權 需要更多「神經病」

中國「空氣污染指數」不計PM2.5

全球空污「地圖」 顯示8成人口呼吸髒空氣

學者評估八輕PM2.5 每兩天將索一條性命

【看啥小魚可以吃】肉鮮味美抓光光:白腹仔

作者:蔡偉立(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獸醫學院碩士)

由於休閒漁業盛行,在白腹仔產季出海的海釣挑戰者也大有人在,因為白腹仔游速快又成群掠食的景象動人,以耐心與技術追蹤並釣獲白腹仔時帶來的快感,也使得海釣人深深著迷,所以追逐白腹仔的不只是海豚,還有人類。

海豚和我們形成了互相競爭食物的關係,但海豚的食物選擇有限,只能吃追捕到的魚或魷類,雜食的人卻吃遍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蟲魚鳥獸花草穀木。和海豚比起來,人類有許多強大的致命工具,以及多樣的食材選擇,無論是為了吃飽或吃巧,其實大可不必偏執於消耗某一個種類。

當令新鮮的白腹仔在營養和美味上優於冷凍過季魚,迴游性魚類所受人類環境污染通常低於沿岸魚類,但白腹仔是掠食者,意即牠的體內會累積攝食小魚的有害物質,而且白腹仔比較貴,也不是一般家庭天天吃的,何況在漁源逐漸枯竭的現在,冬天在鮮魚攤子也不會天天見到牠,偶爾巧遇白腹仔,你可以掂一下荷包的份量、視當天嘴饞的程度、想一想最近有沒有吃太多掠食性魚類,再決定要不要買。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關心環境,想從自身做起的朋友一定會很喜歡這個消息:「上下游新聞市集」這個週末就要上線了,這個網站以關心農業、食物、友善土地議題為主。是一個健康食物與資訊的平台,這個很酷的市集,大家週末可要去逛逛。除了農業,我們的食物也來自漁業,金門海巡隊在8月的金門護漁行動中總共驅離「撈過界」大陸漁船359艘,希望除了金門漁民的生計,魚兒們的生機也能受益。為了幫助311日本強震中受創嚴重的東北沿海災區牡蠣養殖同業,廣島牡蠣養殖業者特別來到災區幫忙,真是溫馨的消息,期待鮮美的牡蠣。然而海洋受到污染仍是一個大問題,美國環保署批准使用於分解海上油污的57種化學成份裡,有5種含致癌物質。石化業對地球的傷害真是難以彌補,我國六輕大火不斷,中國的中石化大連廠也是,在最近的「829」火災後,中石油大連石化總座蔣凡遭到免職,但,這樣的改變能否解決石化業污染問題,全球都該繼續關注。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尊重生命、反虐養運動該被圍剿?

作者:林瑞珠(百位客家人發起反對虐養神豬連署活動發起人、紀錄片工作者)

自從我發起「百位客家人發起反對虐養神豬連署」活動以來,即獲得各界認同及支持,我認為,這個運動之所以能夠獲得廣大迴響,實非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原始發起者有任何過人之處,而是大眾對神豬虐養的問題,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只是,一直有些人對此運動有著過度偏頗的想像,並發表扭曲運動原意、似是而非的論調,以8月30日中國時報竹縣記者羅浚濱的報導「神豬文化 恐在義民祭中消失?」一文為例,就傳達了許多荒謬論點。以下幾處談話本人認為站在反虐養的立場,必須予以澄清。

精采內文

 

維基解密:中國政府失職 未監測危險空氣污染物質

本報2011年9月2日綜合外電報導,林可麗編譯,莫聞審校

鳥瞰烏煙瘴氣的廣州市。圖片節錄自:衛報報導/Mike Clarke/AFP。維基解密(WikiLeaks)日前公布一份美國內部文件指出,中國政府不願監測並公佈空氣污染物濃度,因為結果對當局來說「太過於敏感」。

這份文件是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2006年8月間一份外交電報中的重要內容,當時,中國政府正準備更新空氣品質監測系統。廣東是知名的「世界工廠」,也是全球酸雨與各種污染最嚴重區域。

該份外交電報指出,中國科學家已關注到當地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包括PM2.5 微粒濃度,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濃度5-10倍之多。

電報中指出,中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值得關注,因為PM2.5雖然尚未列入中國政府的空氣污染物清單中,但是卻是公認危害大眾健康最烈的污染物之一,因為污染粒子非常小,以致於它們可以進入肺部,引起急性呼吸道症狀、心臟疾病、兒童急病以及提早死亡。

然而,據美國外交人員觀察,這類型的污染並未受到系統性監測,也未公開資訊,因為這些結果可能對中國當局來說太過於敏感。

根據外交電報指出,「遊說政府將微粒物質污染物列入空氣污染物清單的人士,最後讓步了,因為現有的PM2.5濃度遠超出可接受標準,列管與否,成為政治上的難題。」

與資訊透明度相關的問題還擴及了學術界,根據另一份日期註明為2006年9月16日的外交電報指出,「廣東的研究科學家與學術界均對此區域的空氣汙染情形感到日益憂心,但感到有壓力要他們噤聲,以免研究經費被砍。科學家們皆認同對於現有空氣汙染數據的缺乏透明化對研究與政策擬定都是一個主要的問題。」

外交人員試圖研究污染與出生缺陷的關聯,並要求與政府會面討論,卻因為議題「過於敏感」遭拒。

PM2.5不是唯一的問題。直至今日為止,另一項危險的污染物,地面臭氧,已經從列管污染物清單中刪去。當時,美國環保署空氣暨放射線處(Air and Radiation)處長威倫(William Wehrum)於2006年參訪廣東省環境信息中心時,一位參訪團的代表指出:「電腦螢幕上的原始數據顯示了當地臭氧濃度極高。」

雖然這份外交電報的撰寫時間是在2006年,從當時到現在許多環保人士持續要求改進空氣污染監測與資訊空開,但時至今日,許多問題到今天仍未獲解決。

中國人民日報曾在日前報導當局即將公告新版的空氣污染列管清單,外界對於中國將首次列管地面臭氧為空氣污染物期望甚高,但對於PM2.5是否會受到列管則較不確定。

※資料來源:英國衛報報導 、維基解密2006年8月文件2006年9月文件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看啥小魚可以吃】肉鮮味美抓光光:白腹仔

作者:蔡偉立(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獸醫學院碩士)

※ 編按:每年秋冬之際,白腹魚洄游於澎湖海域,牠們是海洋食物鏈的上層掠食者,也是海豚重要的食物來源,卻也因為肉質鮮美,價格高昂,而成為人類競相捕撈的目標。然而全球目前慣常使用流刺網等大量捕捉方式,已讓白腹魚數量愈來愈少,甚至不見蹤跡,本月專文旨要藉由白腹仔的故事提醒讀者,在市場買魚時,可以先想一想是否非得跟海豚們搶食物,食用這些數量漸漸稀少的魚種?或是可選擇其他替代品,以減緩魚源枯竭的速度,維持海洋生態平衡。

東岸夏日的賞鯨,在台灣無人不知,也引領許多鯨豚愛好者每年迴游,但台灣只有東岸有海豚嗎?非也,西岸澎湖也有許多海豚,一般人卻難以見到,因為大群的海豚只在寒冷的冬天,伴隨著大浪和九級風,追趕著愛吃的白腹魚(又稱「白北」),浩浩蕩蕩的通過台灣海峽。惡劣的天候,不是遊客能承受的,只有「賭釣大魚笑哈哈」的漁夫才有出海挑戰的忍毅力。

肉嫩滋味好  白腹魚原罪?

白腹仔又名白腹鰆,學名是台灣馬加鰆(Scomberomorus guttatus)。鰆魚類一共有十餘種,一般人熟知的土魠、馬加、闊背仔等,都是外形相近、體表花紋不同的鰆魚,鰆魚在中國俗稱馬鮫魚。由於白腹仔肉質較其他鰆魚細緻,冬季又富含油脂,適合做生魚片,所以成為市場上價格較高的魚類。

白腹仔是迴游性的掠食魚類,分佈海域廣闊,主要在渤海沿岸,冬季因為北方水溫降低,所以隨著溫度適合棲息的水團大群南移。部份白腹仔游經台灣海峽,努力攝食海峽盛產的多樣小魚和其他魚類的子稚魚,以及頭足類如鎖管、透抽等,因為吃飽累積的越冬脂肪加上肉質細嫩的特質,乾煎燒煮或生食都非常美味,價格高、滋味好又成群結隊來到的魚,當然成為漁夫明確的捕撈目標。

拖網不當捕撈  海洋生態亮紅燈

白腹仔的捕撈法傳統上為表層延繩釣和小型燈著圍網的三腳虎,或拖網,有時也會混獲,延繩釣是投其所好利用新鮮魷魚或小魚做餌,因為會攝食特定尺寸釣鉤和魚餌的魚種類有限,因此延繩釣對魚獲的專一性也大幅提高,同時對生態的影響也較低。後因表層流刺網捕獲的數量多,至今大部份白腹仔是用網具捕獲。

由於採用拖網機具不當捕撈,導致從前被漁民視為年終獎金來源的白腹魚,在澎湖海域幾乎絕種,近年產量稀少,部份漁民懷疑與成群越界的大陸漁船,在春夏兩季中途以滾輪式拖網作業攔截,造成小魚尚不及長成大魚即被捕獲有關。漁民們也擔心,白腹魚族群可能將步章魚之後,面臨絕種的危機。

誰搶了海豚的食物?

由於休閒漁業盛行,在白腹仔產季出海的海釣挑戰者也大有人在,因為白腹仔游速快又成群掠食的景象動人,以耐心與技術追蹤並釣獲白腹仔時帶來的快感,也使得海釣人深深著迷,所以追逐白腹仔的不只是海豚,還有人類。

海豚和我們形成了互相競爭食物的關係,但海豚的食物選擇有限,只能吃追捕到的魚或魷類,雜食的人卻吃遍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蟲魚鳥獸花草穀木。和海豚比起來,人類有許多強大的致命工具,以及多樣的食材選擇,無論是為了吃飽或吃巧,其實大可不必偏執於消耗某一個種類。

當令新鮮的白腹仔在營養和美味上優於冷凍過季魚,迴游性魚類所受人類環境污染通常低於沿岸魚類,但白腹仔是掠食者,意即牠的體內會累積攝食小魚的有害物質,而且白腹仔比較貴,也不是一般家庭天天吃的,何況在漁源逐漸枯竭的現在,冬天在鮮魚攤子也不會天天見到牠,偶爾巧遇白腹仔,你可以掂一下荷包的份量、視當天嘴饞的程度、想一想最近有沒有吃太多掠食性魚類,再決定要不要買。

Top

 
 

媒合健康食物、獨立媒體 另類「新聞市集」上線

本報2011年9月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上下游 News Market 新聞市集 — 關注台灣的糧食自主、食品安全、農村文化、地產美食及綠能生活等以關心農業、食物、友善土地議題為主的社會企業「上下游新聞市集」,3日即將上線,目標為建立一個開放的訊息平台,號召公民記者報導相關議題,並針對產銷失衡的農產品進行開發;並提供市集,讓綠色消費成為改變的力量。該網站結合健康食物與資訊平台的特質,成為相當另類的「新聞市集」。

「上下游」創辦者包括曾經投入921災區產業重建的馮小非、莊惠宜,曾任誠品《好讀》主編的蔣慧仙、網路科技業好手蕭名宏、擅長將台灣元素放進設計的國家工藝獎得主楊偉林共同創立;而嫻熟農業議題的前天下雜誌記者汪文豪也將是專職記者,為台灣農業現況做深度報導。

馮小非原為網路媒體「小地方新聞網」靈魂人物,累積了地方書寫以及獨立媒體經營的實力,自從決定創業之後不忘關注農村的初衷,不斷思考下一步怎麼走。而原為誠品書店《好讀》主編的蔣慧仙,在2004、2005年台灣出現第一批以賴青松為代表的年輕知青返農,實踐上和老農有所區隔,為台灣農業注入另一種可能,即以賴青松的故事躍上《好讀》封面,自此蔣慧仙即持續關注農業議題。

《好讀》停刊之後,蔣慧仙不斷構思與年輕讀者溝通的管道,他認為必須是以關心環境、永續生活的議題為取向,且能持續累積內容的平台。但成立內容平台以及建立寫手機制,在技術以及經營上卻未能突破。直到去(2010)年蔣慧仙與馮小非相遇敘談之後,兩人理念一拍即合,上下游呼之欲出。

蔣慧仙也說,這幾年台灣農業不斷遭遇農地休耕、農地徵收的處境,農民現況通常隨著事件發生,才有媒體揭開一角,並隨著事件落幕而匿跡。台灣社會永續、農業生產以及糧食、食品安全的議題,實須持續、完整的報導,而台灣目前尚未有讓消費者與農業生產者交流,或提供讀者關心農業食物議題的網站,上下游的成立是彌補這個缺角。

由「新聞」及「市集」兩個部分所組成的上下游,以網路平台,供關心農業、食物的寫手申請,發表所見所聞,這些文章雖是無償,但上下游仍設計了讓讀者積極參與的管道,當讀者對喜歡的文章按「讚」,作者便可以得到點數,累積的點數可讓作者兌換生產者提供的禮物。以此形成作者、讀者、生產者的友善循環。

上下游新聞平台堅持不接業配新聞、不拉廣告,讓新聞平台不受影響,朝向中立客觀以及分享的概念發展。初期的收入來源,以市集產品及共同辦報人制度來維持。

紅肉李採收。(圖片來源:上下游工作日誌網站)市集產品之一的紅肉李,是與靠近玉山國家公園入口的梅山部落的農友契作,以不用農藥化肥方式種植,並以公平交易的方式合作,讓農民安心耕作。事實上自莫拉克災後,桃源鄉道路嚴重毀損,雖修築便道,但是雨季幾乎無法通行,使得5月盛產的紅肉李,幾乎都爛熟在山裡不能運出。上下游市集的概念,將持續紅肉李契作模式,也就是「以農業的方式解決農業問題」。

「共同辦報人」的概念是招募每人每年贊助1000元成為共同創辦人,上下游將舉辦定期的聚會,讓共同創報人相見互動、提供意見並分享所得。而共同辦報人的收入除了支持上下游新聞平台,也將鼓勵獨立記者投入深度的追蹤調查報導,提供貼補。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金門護漁 8月驅離359陸船

摘錄自2011年9月1日中央社報導

海巡署金門海巡隊表示,在8月執行的金門海域護漁專案行動,共驅離及帶案處分「撈過界」大陸漁船359艘,有效達成護漁任務。

金門海巡隊為因應中國東南沿海禁漁期解除,自8月1日起,結合金門海岸巡防總隊、金門縣政府執行1個月的擴大取締越界大陸漁船專案行動。

金門海巡隊說,專案行動護漁,共帶案處分大陸漁船183艘、655人,登船臨檢驅離115艘、624人,廣播驅離61艘。其中,沒收越界大陸漁船漁具,包括漁網1244件、長3萬7320公尺,蟹籠411個,拆除起網機6具。

金門海巡隊表示,專案護漁行動告一段落,達成預期嚇阻效果,但後續仍將持續執行護漁任務,以維護海域安全及確保金門漁民生計。

Top

 

廣島牡蠣養殖戶 赴東北助同業

摘錄自2011年9月1日民視報導

311日本強震中,受創嚴重的東北沿海災區是日本很重要的牡蠣養殖區,災難過後,蚵架被毀,重創養殖業者,日本牡蠣第一大養殖區廣島,牡蠣業者集體到災區幫忙架設蚵架,提供資源,希望能讓災區養殖業者站起來。

為了幫助災區養殖業者重新站起來,廣島牡蠣養殖業者特別來到災區幫忙。

74歲的災民小松稔,和其他每一位災民一樣,在海嘯中失去一切,也失去他賴以為生的養殖牡蠣設備,和太太在組合屋生活,想到自己年紀大了,財產沒了,他也失去重新恢復事業的力量,萬念俱灰之際,廣島來的這群牡蠣養殖業者為他帶來了重生的希望。

大太陽下大家不畏豔陽努力幫助災區業者架設蚵架,並毫不吝嗇願意提供一切物資支援,在大家的笑容中蚵架被推入水中,給了氣仙沼的災民重新邁開腳步的力量,以往廣島的牡蠣養殖業者和氣仙沼的業者其實是生意上的勁敵,但此刻卻不分彼此,大自然的力量雖然可怕,但人類互助的溫暖,足以跨越任何難關。

Top

 

墨灣海上漏油清除劑 含致癌物質

摘譯自2011年8月26日ENS美國華府報導;JC Chen編譯;莫聞審校

BP在墨西哥灣海域上空噴灑除油劑。(綠色和平提供,Daniel Beltra攝)美國墨西哥灣幾個環保團體,透過《資訊公開法》得到的最新研究資料,發現經美國環保署批准使用於分解海上油污的57種化學成份裡,有5種含致癌物質。

上述資料揭露在一份由「地球正義」(Earthjustice)環境法律事務所與「毒物百科資訊顧問公司」(Toxipedia Consulting Services)所提出的報告,其撰寫根據,是來自「地球正義」受海灣復育網絡、佛羅里達州荒野協會委託,透過資訊公開法要求美國環保署提供的資料。

BP(英國石油)在墨西哥灣嚴重漏油事件後的善後工作中,使用了超大量的除油劑,這些除油劑是為了清除海上漏油,所含化學藥劑能使石油分解為細小顆粒,以將它從海水表面溶解於水柱中。

所使用的除油劑包括COREXIT 9500和9527,均為Nalco/EXXON生產。短短三個月,BP總共用了180萬加崙溶劑。這期間位於路易西安那州東南海岸40哩處的瑪康多《Macondo》油田一地即排放了490萬桶原油。

該份報告名為《善後清理的大混亂──溶劑產品所含化學成份對人體與環境的衝擊分析報告》,特別指出有些溶劑比其他溶劑安全。

「試驗根本無法在災難發生時進行,」「地球正義」律師瑪莉安‧拉度說道,「必須事先測試,以免遭遇我們見證過的,面對『深水地平線號』油井災難反應時引起的混亂。」

該批化學溶劑和致癌有關的成份包括:

  • Amides, coco, N,N-bis(hydroxyethyl)…歸類為可能致癌物
  • Cyclohexene, 1-methyl-4-(1-methylethenyl)-, (4R)-…能使鼠類致癌
  • Ethanol, 2-butoxy…為可能致癌品,
  • 加氫輕餾分石油蒸餾物(Petroleum distillates, hydrotreated light),公認能使動物得癌症,但同樣對於人類也有不確定的影響。還得尤其小心這些蒸餾物,一旦吸入它的氣體會引起昏眩、頭疼、嘔吐、失去意識。長時間吸收高密度氣體很可能傷害呼吸系統。

報告指出,墨西哥灣周邊區居民不斷遭受因善後工作引發的健康後遺症。「我們觀察到的各式各樣的疾病都非常獨特,與以前見過的病例完全不同,」在路易西安那州雷思蘭小城行醫的麥可羅比察大夫如此說。

「稍早雖然曾接到許多病人投訴,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失憶症、突發病痛 、腹痛、疲憊、易怒、以及其他一些與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有關的毛病。」他說。

「地球正義」從法院獲取一份合法使用的溶劑成份表,溶劑中所含化學藥物的安全使用報告,與溶劑生產商為取得產品檢驗通過,呈交給美國環保局的申請書和含毒測試結果。他們還設法要求所有有關環保局與BP就石油外溢事件選擇適當溶劑討論的往返書信。

「目標就是這樣:如果非使用溶解劑不可,我們會使用適合這特殊石油污染情況、含毒量最低的溶劑,」任職於佛羅里達州荒野協會的曼麗‧傅樂說。「想達成這目標,我們必須知道所有的成份,而且他們也必須先行就地試用」。

「海灣復育網」執行長希恩‧莎侯倒擔心沒經過公開程序,大眾不甚了解其影響的情況下,貿然選擇溶劑的後果。「盡管社會愈發關心已明列的溶劑的含毒量與其對環境的衝擊,」她表示,「環保局卻仍一味地保護著始終不肯公開溶劑產品成份的製造商的利益。」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aug2011/2011-08-26-092.html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中石油大連石化總座蔣凡 遭免職

摘錄自2011年9月1日旺報報導

大陸中國石油大連廠連連失火,在最近的「829」火災後,8月30日下午,大連石化公司召開幹部大會,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傳達了中共黨中央及國務院有關指示,並宣布免去蔣凡大連石化公司總經理職務,調大慶煉化公司總經理冷勝軍任大連石化公司總經理。

據中國石油網8月31日報導,蔣潔敏指出,大連石化在一年內連續發生安全事故,充分暴露了安全管理、基礎工作、隊伍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問題。必須徹查事故原因,全面排查隱患,堵塞管理漏洞,嚴肅追究責任。

據統計,大連廠在今年和去年共發生4次火災,今年「829」火災之前的7月16日才發生火災。

Top

 

論壇∣尊重生命、反虐養運動該被圍剿?

作者:林瑞珠(百位客家人發起反對虐養神豬連署活動發起人、紀錄片工作者)

不健康不快樂的神豬,卻要用來祭拜神明。 圖片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自從我發起「百位客家人發起反對虐養神豬連署」活動以來,即獲得各界認同及支持,我認為,這個運動之所以能夠獲得廣大迴響,實非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原始發起者有任何過人之處,而是大眾對神豬虐養的問題,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只是,一直有些人對此運動有著過度偏頗的想像,並發表扭曲運動原意、似是而非的論調,以8月30日中國時報竹縣記者羅浚濱的報導「神豬文化 恐在義民祭中消失?」(http://www.diigo.com/item/image/1a6qi/36ys)一文為例,就傳達了許多荒謬論點。以下幾處談話本人認為站在反虐養的立場,必須予以澄清。

該文中提到動保團體「圍剿」賽神豬,以致地方人士擔心,神豬文化很可能在義民祭中消失。對於記者用「圍剿」一詞,個人以為不妥。

翻開動保法,因神豬重量比賽而衍生的不當虐養,很明顯已經違法,動保團體及客家大老基於仁道關懷、尊重生命的立場,提出反對意見,何來圍剿之有,言論自由乃基本人權,理應受到尊重,倘若勇於提出主張、執反對立場的人,都被扣上圍剿的大帽子,那記者羅浚濱以圍剿一詞形容反虐養的行動,豈不是對「動物保護、尊重生命」這種進步觀念的一種文字「圍剿」?甚至大辣辣的利用媒體公器來加以攻擊,此舉不啻為大開言論自由之倒車,應不是一介有風骨的記者所為。

文中又指出縣府農業處長范國銓及文史工作者黃卓權擔心「萬一日後義民祭沒有神豬,義民爺在宗教上將失去神明的位格,還能稱為客庄十二大節慶嗎?」實乃大謬也。

試問,神格需要利用凡夫俗子殺豬宰羊的祭祀行為來證明其位格嗎?我倒是讀過玉皇大帝賜予某人神格的神話小說,或那個皇帝封那個人神格的,凡夫俗子能偉大到封神?我還沒聽說哩。與其說,這樣的論調過於高估自己的「位格」,不如說,實乃替虐養行為編造合理化的說詞,荒謬無比。

客家人尊敬義民,乃感恩於義民們過去保家衛國的情操,實與是神、是鬼無關,如今有一群人談神論鬼,只反應出這一群人的腦袋仍受封建制約,階級意識尚未打破,並非真敬神,實則滿眼勢利現實,有所求而來。我想問問這些滿口神鬼之輩,倘若義民廟供奉的還是一群無主孤魂,你拜不拜?你感不感恩?如果真感恩,那裡還有神鬼之爭?

再者,以豬羊祭祀、神豬比賽,都不是客家族群所獨有,說是客家文化,實乃牽強,況且神豬比賽只有二百年左右的歷史,這是台灣移民社會發展出來為了「誇富」、「面子」的名利競逐活動,乃閩客共業。反觀封建時代中原祭祀文化中,帝王的「太牢」、諸侯的「少牢」,以牲畜祭祀純粹表現人對神,或說對大自然的尊敬與畏懼,並沒有任何比賽,更不需要虐養。

由此觀之,台灣社會發展出來的賽神豬,實乃以中原為主體的傳統祭祀文化的變形蟲,基於尊重生命的立場,應予以立刻停止,切莫令一些智令昏庸之輩,褻瀆了溫良質樸的客家傳統、台灣文化。況且,時代都已經走到民主開放的社會了,賽神豬這種祭祀行為不但開文明倒車,還衍生出虐養動物的行為。試想,古人以古禮觀之,豈不都要搖頭嘆息。

我們一直強調不反對以豬羊祭祀,但反對因追逐名利而舉行神豬重量比賽,以致產生的虐養行為。現在農村普遍響應農委會的離牧政策,已經不再飼養豬隻,但因比賽的需求,轉而由神豬農場供應,雖然每年義民節因社會變遷而逐年減少神豬的數量,但專業神豬農場的虐養問題仍普遍存在,只要尚有虐養的事實存在,動保團體、客家大老與我,必定反對到底,直到這種非仁道行為消失為止。何況一種文化若要提升、進步,必須有高度反省的能力,如果因一群人的故步自封,而累及客家文化的發展,實非我等所樂見。

至於羅浚濱另一文〈賽神豬習俗 應改革而非廢除〉http://www.diigo.com/item/image/1a6qi/4akb 中指出,「文史工作者黃有福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這次提出的證據有明顯錯誤,如『每天強迫灌食兩次,每次卅至四十台斤,一旦豬不吃就會敲打其口鼻,強迫增肥』,並稱神豬『內臟腫大,骨骼變形』,更是誇大不實。」更是大謬,原本不值一搏,為了讓讀者明聊真相,不被睜眼瞎話所誤導,本人再度拿出證據,請讀者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之網站,參考神豬相關資料,或至youtube點選這支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LuF0gDvHMtI&feature=related,真相一目了然。

台灣的虐養問題其實不僅只有神豬,動保團體連年呼籲的還有經濟動物的虐養,非法寵物繁殖場對雌性名貴貓犬強迫生育的虐養,進而包括層出不窮且日益嚴重的受虐兒社會事件,都在在讓人深刻的感受到,台灣人的生命教育需要從頭開始,從新做起。試想,一個充滿受虐兒,對人不夠尊重的社會,怎麼會對動物表現尊重呢?人的問題、動物的問題、環境的問題,其實,不過是一個面對生命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其實都有法律規範,尤其是動保法,只是,執法人員怠忽職守,都睡著了。

所以神豬虐養問題不僅只是扭曲的祭祀文化,根本就是一則生命教育的課題,誠如「南社」發起人曾貴海醫師響應此活動時所發表的談話:「我們人類的自由與發展的界線是什麼,就是不能妨害到其他生命的生存與自由權,要停在那裡,但是我們早就超過那裡。」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