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9.1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走看新店溪 環團憂秀朗堰攔住自然美


秀朗堰施工模擬圖

新北市政府規劃新店溪秀朗橋下游興建「秀朗堰」,宣稱要連結碧潭景區,營造水岸觀光商機;但多個民間團體表達嚴重疑慮,質疑用水泥河壩截斷「台北母親河」 生態,違反世界潮流。「兩百多年前,新店溪就提供台北農田灌溉,近年也是大台北都會區的飲用水源之一,她可說是台北的母親河」,長期研究大台北河系的綠色 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陳建志,在中秋假期間帶領民眾實地走訪時如此表示。

陳建志表示,秀朗堰的負面衝擊,溪流生態首當其衝。以往為了各種原因興建為數眾多的攔河堰,這些攔河堰使河道如同心肌梗塞的血管般,阻斷香魚、禿頭鯊等迴游性物種溯溪洄游產卵的路徑,影響物種生存,如今秀朗堰的存在只會讓情勢更加惡化。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千人連署行動!【我愛新店溪.不要秀朗堰】需要您的加入!

新店溪流域9種外來種植物

開路的正義

請勿在美麗的新店溪河畔興建高架道路!

【英國轉型城鎮巡禮】讓經濟不再是生態文盲:提姆.傑克森教授專訪(上)

作者:蔡孟薰

提姆.傑克森教授認為,轉型城鎮運動的確發揮重大作用,尤其當能源危機將成真,高能源價格、高物料價格,會讓現行所知的一切經濟活動處於癱瘓狀態,所造成的重創將難以想像。提姆.傑克森教授認為透過轉型城鎮運動的多元在地行動方案非常重要,讓民眾主動參與食物與產品的在地生產,除了能確保一定程度的經濟韌性外,對於建立社群意識、培養公民意識也有很大的幫助。

但提姆.傑克森同時也認為光靠轉型城鎮運動並不足以扭轉大局,在其他需要脈絡一貫方能顯出功效的工作,例如:能源系統、低碳交通運輸系統、提昇能源使用效率的基礎設施等等,仍需全盤改變現行經濟系統、政府體制乃至於企業經營模式。簡言之,我們需要一套能揚棄盲目追求成長的經濟系統。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東沙島潟湖在七到九月的鳥類調查中發現,稀有保育類鳥種唐白鷺再現蹤跡,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累計有240鳥種,真是候鳥南來北往遷移重要的中繼站呀!但在印度的禿鷹卻瀕臨絕,這是因為一種用來治療家畜的藥物Diclofenac,當牠們食用曾以此藥物治療的家畜屍體後,死於腎衰竭。

中秋假期結束,又出現了很多烤肉後垃圾滿地的場面,不過,扶輪社10日下午號召169名社友響應國際淨灘日,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並清出210公斤,還挖子尾清淨。地球人過髒兮兮的中秋節,嫦娥一定也不會開心吧,不過在外太空的她同樣面臨垃圾威脅,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數目已達到臨界點,相撞的機會大增。網路巨人Google在8日首度公佈企業能源消耗量,碳足跡高達150萬噸,相當於聯合國組織一年運作之CO2 (二氧化碳)排放量!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鯨豚何罪之有? 回應9月8日媒體報導「漁獲萎縮 漁會:海豚過度保育」

 

作者: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台日漁業科研合作研討會9月7日在花蓮舉行,與會學者的研究報告指出,花蓮漁獲量近年來逐年大幅減少,對此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鐙億表示,漁獲量大幅減少主要原因包括海水水溫過高、氣候不穩定和海豚過度保育。漁獲量因受海水水溫過高、氣候不穩定等因素而有所波動,已屬全球性的海洋危機。然,關於海豚過度保育的立論依據,實在令人無法苟同。

就漁獲量近年來大幅減少的論述,不知總幹事是以何時及何地做為對照年份?

野生動物保育法在民國79年8月將鯨豚列入台灣保育類動物名錄,若將海豚過度保育與漁獲量大幅減少劃上因果等號,那依總幹事的立論是否可以推測,自民國79年8月之後,漁獲量勢必僅有逐年遞減的結果。

但,事實並非如此。

精采內文

 

走看新店溪 環團憂秀朗堰攔住自然美

本報2011年9月13日新北訊,實習記者古國廷報導

秀朗堰預定地,兩旁樹叢林立,是鳥類棲息之所新北市政府規劃新店溪秀朗橋下游興建「秀朗堰」,宣稱要連結碧潭景區,營造水岸觀光商機;但多個民間團體表達嚴重疑慮,質疑用水泥河壩截斷「台北母親河」生態,違反世界潮流。

「兩百多年前,新店溪就提供台北農田灌溉,近年也是大台北都會區的飲用水源之一,她可說是台北的母親河」,長期研究大台北河系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陳建志,在中秋假期間(11日)帶領民眾走訪一趟單車水岸之旅時如此表示。

她的過去 餵養台北的子民與大地

陳建志解釋,300多年前,先人郭錫瑠為拓墾台北地區,築堰截取新店溪水,並穿鑿圳道引流灌溉農田,總長20公里的圳道,灌溉現今新店市、文山區、大安區及信義區一帶,為感念郭錫瑠的貢獻,故將圳道取名「瑠公圳」。今新店溪上游近新店捷運總站仍可見瑠公圳部份遺址。

近年,台北轉為工商密集的都會區,新店溪灌溉的用途已逐漸式微,然而都市人口激增,新店溪成為台北人重要飲用水源之一。新店溪上游的青潭堰與直潭堰等,將溪水引流至淨水場處理後,提供大台北地區近400萬噸的飲用水。

是故,新店溪在台北城發展過程中,扮演母親的角色,提供過去農田的灌溉,現在又包辦台北都會人的生活用水。

她的現在 多采多姿

新店溪不僅用於灌溉或提供飲用水,溪岸周邊的設施,讓市民與新店溪的互動更加多元。位於中安便橋高灘地的陽光運動園區,是民眾假日閒暇之餘的休閒場所。原是違章工廠林立的新店溪左岸,自2007年起重新規劃,如今成為擁有沙灘排球場、直排輪競速場、野花步道與400公尺跑道等設施的運動公園。

新店溪不僅是漢人的母親,也是原住民的母親。陳建志說明,位於新店溪左岸的溪洲部落,是台北的原住民村落。自1979年花蓮阿美族人離鄉到都市打拼,選擇在此落地生根,現在已發展成近200名居民的原住民社區。為防範溪水暴漲可能危及部落,台北縣政府於1995年輔導居民遷移,在部落居民反對下,雙方折衝後決定在部落現址後方興建阿美族文化園區,在遠離溪岸暴漲威脅的地方重新打造家園。

她的未來 因秀朗堰興建而堪憂

陳建志表示,新北市政府為了想複製碧潭成功經驗,決定在秀朗橋下游100公尺處興建秀朗堰,打造另一個湖光山色。問題是在新店溪相近兩處設置同質性高的景點,是否帶來預期般的觀光效益不得而知,但是秀朗堰的負面衝擊,溪流生態首當其衝。

新店溪為了各種原因興建為數眾多的攔河堰,這些攔河堰使河道如同心肌梗塞的血管般,阻斷香魚、禿頭鯊等迴游性物種溯溪洄游產卵的路徑,影響物種生存,如今秀朗堰的存在只會讓情勢更加惡化。

原本秀朗橋下游,水流快、深度淺、含氧高這些適合溪哥與禿頭鯊等生存的優良條件,會因為秀朗堰建造而消失,如此秀朗橋下游又會被吳郭魚、琵琶鼠等適應力強的物種所占據。

此外欲在秀朗橋下游河寬70公尺處興建180公尺的攔河堰,勢必要將河岸兩旁的樹林剷除,這樣會導致白鷺鷥、斑鳩、翠鳥等鳥類失去棲所。

千人連署  盼留河川生態

陳建志表示,新北市政府水利局預計今年底前還是願意與各界進行對話,但最終決策還是由新北市高層拍板定案,因此民間團體發動連署,希望大眾能關心秀朗堰的議題,並能夠累積民意讓新北市政府知道人民的訴求,拒絕在新店溪這條母親之河上惡狠狠地劃下昂貴的一刀。

連署網頁: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109202193600

※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英國轉型城鎮巡禮】讓經濟不再是生態文盲:提姆.傑克森教授專訪(上)

作者:蔡孟薰

※ 編按:過好日子,誰不想呢?對舒適生活的想望,是激勵現代人努力生活、工作的驅動力,而了解人們為了舒適生活而打拼的科學就是經濟學。對多數人來說,經濟學是高高在上的學術,是政府在推動政策時會用到的分析工具。而大部分時候,我們不會費心探究經濟系統如何形塑當代環境,甚至認為大規模物質經濟過度消耗環境資源,是發生在另一個世界或另一個星球的事。

但真實狀況並非如大眾認知的這麼無害。在一味追求發展,將GDP成長視為救贖的經濟思維下,生態系統的壓力已逼近臨界點,然而我們尚不瞭解「發展限度」在何處。而在認為市場自由競爭、完全開放是天經地義的資本主義社會當中,我們有是否仍有機會可以懸崖勒馬,免於墜入生態系統瓦解的慘況呢?

今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有幸前往蘇芮大學環境策略中心(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Strategy, University of Surrey)訪問「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 Prosperity Without Growth)一書的作者提姆.傑克森教授(Professor Tim Jackson),希望能從教授專研的現代消費模式、生活型態、環境承載、人民福祉增進等研究興趣中,找出對於台灣本土社會經濟有所幫助的新方向。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

提姆.傑克森教授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本書主要立論有以下幾點:

  1. 探討已發展國家的消費模式所帶來的惡果。
  2. 探討這種模式是否可以繼續維持。
  3. 此種經濟消費模式,是否可讓已發展國家的經濟繼續無止盡的成長?
  4. 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突破90億人口大關,接近20億人口陷於貧窮中,若每個人都要求享有已開發國家的生活水準,上述這些模式是否仍能持續下去呢?

本書原是一份給英國政府的報告,用以提醒政府如何增進人民福祉、並讓各行各業的人各得其所、安居樂業,而凡此種種都跟經濟有關。很遺憾地,現行經濟體系沒辦法做到這點,因為它被本身運作的邏輯限制,不是發展就是蕭條,必須依賴源源不絕的消費行為才能維持不墜。而現今政府政策的制定、公司行號的經營管理、乃至於高等學院教授的經濟學,無一不受到這套邏輯的影響:亦即,維持經濟系統穩定最佳的方式就是:確保它能持續成長。但這成長卻是藉由刺激更多的消費來達成。在地球資源、承載能力有限的現實狀況下,這套經濟體系註定失靈。

因此這份報告所採取的途徑分為:

  1. 針對地球資源有限的事實提出挑戰。
  2. 勾勒出一個可以達成更公平、永續的經濟系統的可行作法。

轉型城鎮的在地經濟

2004年起源於英國德本托特尼斯鎮的轉型城鎮運動,著眼於變遷的氣候、能源與原物料匱乏的危機,試圖替這個快速朝向死胡同疾駛的「系統」踩煞車,除了串連在地居民針對不同層次的議題(能源、水資源、資源回收、食物、教育等)發想行動方案,從在地層次回應這些挑戰,此外也試圖扭轉在地社區過度依賴全球經濟的現況。因此轉型城鎮的經濟方案,是將目光從全球現有的高耗能、處處轉移外部成本的經濟系統移開,轉而專注於在地低碳經濟的發展,培植在地公司行號的綠色意識,提供更具環保意識的各項綠色產品與綠色服務給在地的消費者。

提姆.傑克森教授認為,轉型城鎮運動的確發揮重大作用,尤其當能源危機將成真,高能源價格、高物料價格,會讓現行所知的一切經濟活動處於癱瘓狀態,所造成的重創將難以想像。提姆.傑克森教授認為透過轉型城鎮運動的多元在地行動方案非常重要,讓民眾主動參與食物與產品的在地生產,除了能確保一定程度的經濟韌性外,對於建立社群意識、培養公民意識也有很大的幫助。

但提姆.傑克森同時也認為光靠轉型城鎮運動並不足以扭轉大局,在其他需要脈絡一貫方能顯出功效的工作,例如:能源系統、低碳交通運輸系統、提昇能源使用效率的基礎設施等等,仍需全盤改變現行經濟系統、政府體制乃至於企業經營模式。簡言之,我們需要一套能揚棄盲目追求成長的經濟系統。

若不能有一套新經濟系統驅使政府體制與更廣泛社會脈絡的改變、形塑出新的經濟主流意識,不管再怎樣立意良好的行動方案,若欠缺利潤動機的驅動,最終都會遭到市場淘汰,嚴苛的考驗讓熱心追求永續發展的人們必須時時費盡心力與市場對抗,時間久了不免喪失熱情。這表示經濟必須在各個不同的層面下進行革新改造,才能讓各界行動者有持續的動力。

最適合地球的經濟規模:了解發展限度

回顧近10年來關於永續發展、綠色經濟的倡議者,例如:環保企業家保羅.霍肯(Paul Hawken)、《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的作者,化學家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與建築師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等先驅,紛紛針對企業與政府提出各種論述,從恢復型經濟到建立產品生命週期的經濟,皆奠基於地球資源有限的大前提下,也因此促使他們提出不同的行動策略,從政府或企業採用新的會計制度,以期更忠實地反映出生態資源存量的狀況,以及考慮生命週期與物質循環的產品設計等等。

在我們提出「究竟怎樣的規模才是最適當的經濟規模?」疑問時,提姆.傑克森教授認為經濟規模的大小,取決於了解總物質存量的狀況,並設定管制上限,因此最適經濟規模應該從物質流向(material flow)的追蹤做起。教授並表示過去他曾與英國政府合作進行「經濟輸入與輸出分析」(Input Output Analysis),用以了解從產業中製造了些什麼東西,以及這些東西接著又會進入到供給鏈中的哪個部分,來掌握產業中不同角色間彼此的依賴關係,但這需要國家層級的資源才能進行。

此分析亦能指辨國家或重點產業所生產的產品倚賴的關鍵資源是哪些,在全球資源耗用、劣化如此快速的光景下,能有效幫助政府機關建立起各項經濟發展的限度,以達永續之發展。

教授接著指出,近來歐盟已通過立法,要求會員國呈遞物質流向數據,來了解歐盟內部總物質流向的真實狀況,顯示這項數據分析所具備的重要性。同時他也表示,英國約莫在30年前,發展出一套工具,用以收集並分析這些資料,但卻很可惜地在1990-1995年間終止相關資料的蒐集,或許未來在歐盟要求下,英國政府將重新恢復此工具的運作。

而談到根據總物質流向所做的發展限度設定,提姆.傑克森教授舉英國的〈氣候變遷法案〉(Climate Change Act)為例,說明該法案除了是以法令明文規定減碳水準的首例外,在法案條文中還清晰設定英國2050年前協調各界所需達到的減碳水準,反映英國政府開始重視設定發展限度對於經濟以及環境的深遠影響。(明日待續)

※ 編按:除了民間由下而上的轉型城鎮運動,若想扭轉整個經濟體系,勢必需要政府的力量,究竟政府在這永續新經濟改革中,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敬請期待明日專欄。

欣賞這篇專文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國際保育鳥類 唐白鷺現蹤東沙

本報2011年9月10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東沙管理站保育人員,於今年7至9月份自行鳥類監測調查時,在東沙島潟湖發現名列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易危等級的稀有保育類鳥種唐白鷺(Egretta eulophotes),根據往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唐白鷺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有穩定的過境族群,極為珍貴。

唐白鷺(右)通常與其他鷺鷥科鳥類混棲 圖片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東沙管理站提供

海管處約聘研究員黃世彬表示,根據以往的研究報告與今年海管處管理站的自行研究調查顯示,唐白鷺於每年4月至9月間出現在東沙島潟湖區,屬於過境鳥類,通常會與其他種鷺鷥科鳥類混棲,鮮少單獨出現。海管處東沙管理站保育研究人員,也觀察到唐白鷺在島潟湖區棲息並捕食小魚的行為,顯示東沙島潟湖提供過境、渡冬的鳥類一個良好休憩與覓食的環境,也由此可知東沙島確實是候鳥南來北往遷移重要的中繼站。

唐白鷺於東沙島潟湖捕食魚類 圖片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東沙管理站提供 唐白鷺也稱黃嘴白鷺,原本廣泛分布東亞地區,包括韓國、中國東部沿海、台灣、菲律賓與印尼,數量眾多。於20世紀初時,由於國際間簑羽貿易的需求,唐白鷺遭到大量獵殺,因而數量銳減。目前僅剩中國沿海、南北韓及俄羅斯等地區的少數小島有繁殖紀錄。

由於唐白鷺棲息地近年來受到破壞,文獻記載,2000年的估計全球僅剩約2600~3400隻,且數量持續不斷減少,近10年來的數量減少率達10~19%,由此可知唐白鷺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已將牠列名為易危等級(VU)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使其受到國際保護。而在台灣地區,雖每年都有唐白鷺的過境記錄,然而數量稀少,因此也同樣名列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受到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護。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位處南海北方,由於地理位置適中,自然環境未受破壞,人為干擾極少,每年春、秋候鳥遷徙季節,總是吸引大批候鳥來此過境休憩,稱的上是候鳥的樂土。海管處東沙管理站自今年3月以來,便著手自行鳥類資源調查工作,在這段期間,經由海管處東沙管理站同仁的監測調查,總計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增加了黑翅鳶(Elanus caeruleus)、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小灰山椒鳥(Pericrocotus cantonensis)及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等4種新紀錄鳥種,已使得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鳥種累計數達到240種。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家畜藥物殘留 導致印度猛禽快滅絕

本報2011年9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黃建強編譯,蔡麗伶審校

報告顯示白背禿鷹、長嘴禿鷹和細嘴禿鷹的存活數量仍舊十分危險。圖片 節錄自:英國衛報報導/Devki Nanda/RSPB/PA。一種用來治療家畜的藥物待克菲那(Diclofenac),儘管已造成印度的禿鷹瀕臨絕,並因此曾列入禁藥名單,但目前市面上依然買得到,保育人士呼籲再度禁用此藥物。

由於此藥物導致南亞三個種類的禿鷹和鳥類數量銳減,牠們在食用投經此藥物治療的家畜屍體後,便死於腎衰竭。

由英國皇家鳥類保育協會首要保育科學家,Richard Cuthbert 所主導的研究報告中,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印度藥房仍舊在販賣待克菲那,其即為一種非類固醇的抗炎藥物,不但可使用在人類身上,農夫同樣也用在家畜治療上。

刊登在Oryx期刊上的研究報告發現,有的待克菲那是配製用於動物治療,而自從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爾政府禁止使用此藥後,仍被非法配製使用。

英國皇家鳥類保育協會表示此份研究,主要在檢視2006年印度禁止使用此藥物以及在2008年八月進一步措施的執行率,報告顯示白背禿鷹、長嘴禿鷹和細嘴禿鷹的存活數量仍舊十分危險。

白背禿鷹的數量自1992年已減少99.9%,從數百萬之到一萬一千隻,而其他兩的種類的數量則減少97%。

研究中仍有一些好消息,發現使用另一種藥物Meloxicam對家畜有類似的治療效果,而有70%的藥房有在販售此藥物。

由孟買自然歷史協會(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管理的印度飼養繁殖中心,在英國皇家鳥類保育協會和鳥類保護運動的支持下,完成了目前以來保育最為成功的一年,也就是在2011年成功地餵養18隻鳥類,將近是去年數量的兩倍。

但Cuthbert表示:「這禁令仍舊無法嚴格地執行,因為原本給人類使用的處方藥仍舊以大藥瓶裝填自由地販售,以便給像家畜等大型動物治療使用,很明顯地這些處方藥並不適用於人類。」

而防止將人類用的待克菲那濫用於動物治療上依舊是阻止瀕臨絕種的禿鷹滅絕的最大挑戰。

英國皇家鳥類保育協會的主席Chris Bowden表示:「南亞的三種禿鷹已經快要絕種了,所以我們必須立即行動拯救牠們。隨著飼養繁殖中心近年來的保育成功,只要野外環境對這些鳥類安全的話,我們有信心可以將足夠數量的鳥類送回大自然,但是除非待克菲那停止製造和販賣作動物治療使用,否則我們無法保證這些鳥類未來的生命安全。」

 參考資料:衛報報導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守護挖子尾 扶輪社中秋假期淨灘去

本報2011年9月13日新北訊,夏道緣、林琳報導

響應世界清潔日 國際扶輪3490地區於八里挖子尾淨灘活動共清出210公斤人工廢棄物率先響應2011年國際淨灘日,扶輪社10日下午號召169名志工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共清出210公斤,平均每人「提袋率」達1.5 公斤,半小時內清出2439項廢棄物,其中塑膠袋、飲料瓶佔了40%以上。

參與社友紛紛表示,對海洋中的污染印象深刻,特別是面對撿不完的塑膠垃圾。社友陳銘和認為,海洋生態受到嚴重的影響,非常需要大家努力維護。社友范玉儉指出,「印象最深的是淨灘的過程」,透過此一活動,「更了解環保的重要,應還給子孫一塊乾淨大地」。張淑琴社友則認為「此活動應持續進行」。

八里挖子尾淨灘活動以競賽方式進行 扶輪志工以四人一組 清除海邊垃圾四個從澳洲、德國、義大利、美國來台,由扶輪社接待的交換學生,也參與這次行動。活動的國際扶輪社3490地區總監蕭慶淋Andy也全程參與,他表示深入在地的服務活動,不但連結地方政府與地區服務一起共襄盛舉,還可以將扶輪的服務精神帶入社區。負責籌畫的地區環境保護主委陳月足(P.P. Rose)呼籲,扶輪人應領導社會率先改變,守護美麗海洋,並期待明年繼續與扶輪夥伴保護海灘。

三重南欣社社友張鐶瀞的九歲大兒子李振瑋回饋,「愛地球大家一起做」。有位小朋友說「我認為大自然一定需要我們大家保護,今天的每一刻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可以舉辦更多的活動,保護海洋與地球環境」。

志工們不僅比賽撿垃圾,並使用全球統一的紀錄表格,登載垃圾的數量與種類,以「件數」做為競賽的標準,活動結束並將數據上傳至台灣ICC網站,由「清淨海洋行動聯盟」彙整台灣資料後,上傳至美國海洋保育協會的ICC辦公室。此次志工行動的顧問,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表示,參與淨灘與紀錄的過程,是最深刻的環境教育活動,依據件數,直接反應的是每一個破壞環境的行為,也更能引發反思。

Top

 

美報告稱太空垃圾數目已達臨界點

摘錄自2011年9月10日BBC中文網報導

美國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數目已達到臨界點,相撞的機會大增,並威脅1000個人造衛星的安全。

根據英國國家廣播報導,美國一間非營利的國家研究所報告說,地球軌道上目前已有2萬2千餘件可以偵測到的太空垃圾,其中不少是發射導彈後被摧毀的衛星碎片。報告建議,各國必須協助清理太空垃圾,以免威脅人造衛星以及載人火箭的安全。

這些太空垃圾包括碎片雲、廢棄的助推器和衛星的碎片等。研究報告說,據電腦模型顯示,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數目已達到臨界點,很有可能相撞並產生更多的碎片,從而導致發射升空的太空船和衛星失靈。

近年來,有關方面試圖限制太空垃圾的努力遭受了兩次重大挫折。2007年,中國進行反衛星武器試驗,中國發射的一枚彈道導彈摧毀了一顆廢棄的氣象衛星,令多達15萬件碎片散落在超過1公里的太空軌道上。兩年後,一枚失靈的衛星與一枚仍在工作的衛星在地球軌道上相撞,產生了更多的太空碎片。

太空垃圾研究負責人科斯勒說,上述兩個事件令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翻倍,並使我們在過去25年裡清除太空垃圾的努力一筆勾銷。

目前,共有2萬2千個較大的太空垃圾正受到地面跟蹤站的跟蹤,但一些較小的太空垃圾仍可能為來嚴重的損害。國際太空站偶爾也會傾倒一些太空垃圾,這些太空垃圾以每小時17,500英里(約28,164公里)的速度圍繞著地球飛行。

已退休的美國航天局科學家科斯勒說,目前的情況很嚴重。不過,這份報告沒有說明應當怎樣情理目前存在的太空垃圾。

Top

 

Google首度公佈碳足跡 1年150萬噸

摘錄自2011年9月10日新頭殼報導

網路巨人Google週四(8日)首度公佈企業能源消耗量,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高達150萬噸,相當於聯合國組織一年運作之CO2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不過,Google聲稱它的資料中心消耗的能源比科技產業平均用量低50%。

Google表示旗下許多專供企業使用的雲端服務,如廣受歡迎的Gmail電子郵件系統,製造的污染甚至只有傳統自行建置方式的1/80,企業網路伺服器往往能源使用效率不彰。

近年來,Google著手進行降低能源用量,並提高再生能源比例;目前,近1/3用電購自再生能源業者,且這個比例還在增加。不過,在一場多方電話會議上,Google透露企業整體碳足跡仍不斷攀升,顯示越來越多網路使用者和社會,對線上服務的依賴日益加深。

Google並未具體提出今年度能源用量較前一年增加的幅度,但承諾未來會透過非營利組織「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對外公佈。「碳揭露」組織擁有全球最大關於主要企業與氣候變遷資訊之資料庫。

Google能源用量在2009年公佈之一份碳排放監督報告中成為關注焦點。報告指稱,在Google網站每進行一次搜尋,碳足跡為7公克,相當於煮一杯熱咖啡CO2排放量的1/2。對此,Google反擊表示,該數據納入許多不應算到他們頭上的因素,例如使用者電腦消耗的電力。Google主張每次網路搜尋應由他們分擔的碳足跡,僅有0.2公克。

這次Google首度公佈碳足跡,除一再重提0.2公克,並舉出旗下其他服務的相對數據,譬如:每觀賞10分鐘YouTube,碳足跡約1公克,Gmail典型用戶則1年1.2公斤。整體而言,

Google典型用戶1年使用各項服務的碳足跡約1.46公斤,相當於裝滿一缸洗澡水,或是購買一瓶進口紅酒的排放量。Google也指出,製作並運送單張DVD所消耗的能源,和連續3天不間斷地看YouTube一樣多。

隨著線上活動日趨頻繁,網際網路已成為能源消耗大戶,每年碳足跡估計達數億噸,相當於一個高度工業化國家的排放量。

Google估計其資料中心消耗的能量約佔全球1%用電,而企業本身只使用其中的1%。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對Google主動公佈碳足跡表示肯定,並希望藉此「開啟網路服務產業就能源消耗議題進行積極討論,也樂見其他產業跟進。」

Top

 

論壇∣鯨豚何罪之有? 回應9月8日媒體報導「漁獲萎縮 漁會:海豚過度保育」

作者: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台日漁業科研合作研討會9月7日在花蓮舉行,與會學者的研究報告指出,花蓮漁獲量近年來逐年大幅減少,對此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鐙億表示,漁獲量大幅減少主要原因包括海水水溫過高、氣候不穩定和海豚過度保育。漁獲量因受海水水溫過高、氣候不穩定等因素而有所波動,已屬全球性的海洋危機。然,關於海豚過度保育的立論依據,實在令人無法苟同。

就漁獲量近年來大幅減少的論述,不知總幹事是以何時及何地做為對照年份?

野生動物保育法在民國79年8月將鯨豚列入台灣保育類動物名錄,若將海豚過度保育與漁獲量大幅減少劃上因果等號,那依總幹事的立論是否可以推測,自民國79年8月之後,漁獲量勢必僅有逐年遞減的結果。

但,事實並非如此。

依漁業署每年所公告的「漁業統計年報」,若是把近海及沿岸漁業的漁獲量兩者相加,以近10年為例,花蓮縣漁獲量最少的是民國92年的1,928噸,最多的是民國95年的4,013噸,而去年(民國99年)的漁獲量也都還有3,297噸。從漁業署的統計數字看來,民國84年至99年間,花蓮漁業資源年漁獲量時增時減,並非呈單一遞減的趨勢。在數字無法將原由解讀完全的情況之下,實在難以判斷漁獲多寡與鯨豚保育有何干係,而鯨豚實在沒理由也不應該承擔導致漁獲量減少的罪名。

再者,中央通訊社引用總幹事的論點:「經常延繩釣拉起來只剩魚頭,魚都被海豚吃掉」。對此,我們實在有必要替不會說人話的鯨豚來說個分明。依據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的資料,花蓮自民國93年之後就沒有沿岸延繩釣漁獲量的統計。依據現實漁民作業的情況,有可能是仍有少數漁民採沿岸延繩釣,卻沒有紀錄到,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延繩釣的作業成本高於刺網,漁民陸續減少延繩釣的作業方式而改採刺網作業,因此「魚都被海豚吃掉的情況」的機率應該少了許多。

在延繩釣、一支釣等較少使用的漁法中,確實可能發生鯨豚吃掉已上鉤的魚身的情形。但,以「漁業統計年報」的數據顯示,近來花蓮區的刺網漁獲大幅增加,民國95年達到最高峰,達2,368噸,顯然刺網已成花蓮沿岸漁業主要作業方式。而在刺網、囹仔、拖網等多數常用漁法裡,鯨豚誤觸漁網,或被廢棄的刺網網具纏住喪命的數量,亦是不容忽視。參考「聯合國遷移物種公約」於2010年所提出的報告,因刺網、圍網、定置網、攔魚堰、延繩釣與拖網的誤纏與傷害致死,已威脅到86%的齒鯨種類之存續。在漁獲量及鯨豚族群數量兩相對照之下,人類的感受只可能是吃到的魚少了,但鯨豚卻面臨著因漁業利用而導致族群滅絕的威脅。

中央通訊社的報導最後再次引述總幹事王鐙億的說法:「漁民認同保育團體的理念,但保育人士似乎也應考量到海豚數量過多的問題」。事實上,此一論點隱含一個很大的迷思。既然漁獲大幅減少,表示「被獵食者」(魚)數量減少,而海豚是食物鏈中的「獵食者」,自然界中不可能會出現「被獵食者」減少,而「獵食者」反倒在食源缺乏的情況下大幅增加的情況。

與其檢討鯨豚保育是否過度,或是檢討海豚吃掉過多的漁獲,不若檢討人類獲取海洋資源的漁具、漁法是否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傷害?與其自我本位的加深漁民與鯨豚之間的對立,不若檢討人類對於環境資源的使用,是否能有適當的態度與適量的節制?鯨豚與人類同為海洋食物鏈中的最高階掠食者,而海洋才是所有海洋生物(包括漁獲)最根本的棲地,不是嗎?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