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2.9







近期活動

「海事。珊盟」2011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發表暨志工同盟會
從「魚線的盡頭」談海洋保育
PLES氣候變遷時代決策量能提昇講座(六):德班之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7次締約國大會座談會
演講:鯨豚聲學研究與應用
航向太平洋,尋找人類的垃圾足跡
2012拓繪樂生計畫 召募工作伙伴
佑華江、育溼地 12/10華江雁鴨季熱鬧登場

活動訊息託播


活動特區

2011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編輯室小啟

環資永續發展支持者網絡行動徵求志工(12/15截止)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保護觀音海岸千年藻礁 學者倡設地質公園

台灣西岸藻礁從野柳一直延伸到桃園觀音。圖為石門外海之老梅藻礁。(攝影:yuchang)

國光石化雖然在4月宣布不興建,但石化政策卻未全面檢討。原位於桃園北部龜山鄉的桃園煉油廠,因長期污染,居民苦不堪言而倡議遷廠,中國石油公司明 知須遷廠,8年來未提解決對策,遲至去(2010)年才成立覓地小組。近日卻有傳言,新廠廠址相中位於觀音鄉的觀塘工業區,此言引發觀音鄉民的一連串反制 行動,包括成立反煉油廠自救會、連署、記者會等。

若傳言屬實,當地海岸沙質上國寶級的的藻礁和溼地,恐怕也不堪開發的擾動。歷經數千年所形成的藻礁,從野柳一直到桃園觀音一帶,綿延達10公里,學者認為是台灣少數能成為世界遺產保留下來的珍貴地景,呼籲政府應盡速劃設為地景公園。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桃園煉油廠遷觀音? 萬人連署堅決反對

縣民批「從門口搬到花園」

稀有藻礁 海岸線分佈不到十公里

2007:千年藻礁遭中油埋管破壞

綠色人物∣袁瑛 南方周末綠色新聞生力軍

作者:張姿慧

袁瑛,一位來自中國北方的女孩,擔任新聞工作不到三年時間,一路從商務記者轉戰到北京南方周末,於2009年接下「綠色新聞部」記者一職,從此與環境議題結下不解之緣。身為中國深具影響力周刊之一的記者,她投入很多時間與精力在環境領域的追蹤報導裡。袁瑛說:「作為一個記者,這是最基本的素養,再者南方周末給予的權限很大,讓我們有發揮的空間。」

過去撰寫〈扭曲的金太陽工程:史上最強光伏產業扶持政策遭遇質疑〉及〈誰綁架了科學? IPCC遭遇史上最強信任危機〉,分別獲「最具影響力」環境報導獎與「能源之星」特別報導獎。其報導的面向非常廣泛,包括節能減碳、城市觀察、再生能源及綠色產業等。

精采內文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伴熊成長(四)

作者:楊吉宗(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常務理事、曾任特生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

伴熊成長的目標是走到野外。可是,那裡才是小熊較適當的家?研究小組現勘了兩個地點,分別為台灣南部藤枝地區及中部大雪山地區。擬野放地點的選擇,考量的因素包括該地是否為黑熊潛在的分布地、動植物資源豐富度(包括潛在的食物來源)、交通狀況、人為活動可能的干擾、非法狩獵壓力、距離部落的遠近等。就動物資源而言,這兩個地區難分軒輊,其中一處近期有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野外台灣黑熊的紀錄,一處勘查時當場目擊到母熊帶小黑熊;就植物資源而言,兩個地區潛在動、植物的食物資源均豐富。此外,由狩獵跡象、道路狀況及天然屏障等進行整體考量,兩地雖均認適合,但研究小組成員的內心大概有了目標,希望在野放評會議時再作最後決定。

精采內文

綠色電報∣【生態城市】生態足跡與碳足跡是什麼?

作者:方志豪

碳足跡概念是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足跡從原物料的開採與製造,一直到產品廢棄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排放量都算是碳足跡的計算範圍。

研究指出英國雖於1992年至2004年間,境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5%,實際上,若將其因消費所導致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納入時,則其碳足跡反而是上升了18%,採用碳足跡的概念才能完整呈現人類行為的消耗,有別於以往有煙囪才有碳排放的思考方式。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NOAA提出《2012北極年終報告書》,談到北極持續變暖、海冰減少及大量綠色植被出現,這樣的改變可能引來更多的開發。北極熊在失去了一貫捕食海豹的平台後,不得不尋覓其他食物替代,牠們吃什麼呢?這一定讓各位讀者傷心,牠們同類相殘,大北極熊捕食小北極熊。那在目前召開的德班會議關於這狀況有相關討論嗎?中央大學的李河清老師在那裡觀察,提出疑問:媒體為什麼不談氣候變遷?

國際NGO「森林信託」(TFT)與印尼國有的木材公司巨頭達成協議,不再使用武力對付村民,解決了爪哇島長期的暴力衝突。曾經惡名昭彰的二仁溪,在近2年的清除後,擺脫了兩側共4公里的電子廢棄物堤岸,然而,還有更多的污染要面對,才能還它原貌。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保護觀音海岸千年藻礁 學者倡設地質公園

本報2011年12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發電廠的凸堤硬是把藻礁給切斷。(圖片來源:觀音不要煉油廠自救會)國光石化雖然在4月宣布不興建,但石化政策卻未全面檢討。原位於桃園北部龜山鄉的桃園煉油廠,因長期污染,居民苦不堪言而倡議遷廠,中國石油公司明知須遷廠,8年來未提解決對策,遲至去(2010)年才成立覓地小組。近日卻有傳言,新廠廠址相中位於觀音鄉的觀塘工業區,此言引發觀音鄉民的一連串反制行動,包括成立反煉油廠自救會、連署、記者會等。

若傳言屬實,當地海岸沙質上國寶級的的藻礁和溼地,恐怕也不堪開發的擾動。歷經數千年所形成的藻礁,從野柳一直到桃園觀音一帶,綿延達10公里,學者認為是台灣少數能成為世界遺產保留下來的珍貴地景,呼籲政府應盡速劃設為地景公園。

「觀音不要煉油廠」自救會總幹事潘忠政解釋,觀塘工業區靠近海岸,本身即有一個觀塘港,觀塘港已打了混凝土地基,不知損毀多少藻礁,自救會質疑桃煉廠遷到此地,有可能填海造陸毀損藻礁,並將僅剩的藻礁隔離在民眾生活之外。因此,不但拒絕桃煉廠遷到此地,並要求觀塘工業區解編。

「大潭電廠蓋的港口,凸堤也將藻礁切割,2007年中油埋管更有如切入藻礁的心臟。」潘忠政表示,當地藻礁因為開發被切割得支離破碎。

消波防倒灌 藻礁獨特地景又具保安功能

紅藻門及綠藻門的珊瑚藻會累積成長。(圖片來源:特生中心網站)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劉靜榆於2007年即已指出,桃園縣觀音海岸的小飯壢溪口至新屋溪口間,寬達500公尺、長約4公里,是目前藻礁礁體最完整、最大的區域,更難能可貴的是這片藻礁的北邊、南邊及東側都是沙質海岸,可說是西海岸的唯一。據戴昌鳳推估,此藻礁群約3000-4000年。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說,藻礁和珊瑚礁一樣,提供底棲生物生存空間。在藻礁旁邊都能看到螃蟹、蝦、珊瑚礁等生物;但是珊瑚礁主要是由動物造礁,是骨幹所累積,所以速率較快;藻礁主要是植物造礁,每年一層一層慢慢長,累積速率很慢。此外,藻礁具有海浪消波的功能,提供生物緩衝的生存空間,是天然的海岸屏障。這也說明,何以當地海浪大,但有藻礁的地方,浪打到岸上時,明顯削弱。

藻礁除了提供了重要棲地,生物多樣性更不可估量,陳昭倫曾與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邱郁文計算一塊20-30公分的藻礁蘊含的生物,發現裡面蘊含好幾門生物。

此地是傳統漁業的魚場,漁民利用藻礁捕撈漁產,是傳統漁業之重要棲地。陳昭倫認為,西海岸工業開發都近海邊灘地,從國光石化的經驗,國家應清楚政策定位是要永續的傳統農漁業,或是持續工業開發。

此地之藻礁生態目前在台灣西岸獨一無二,陳昭倫說,從空中往下看到的藻礁所形成的獨特地景,恐怕只有澳洲才有,是台灣少數可以稱得上世界遺產的項目之一,政府應將此地劃設為地景公園保護下來。

挖管線偷跑毀藻礁 中油有前科

桃園外海的藻礁。(圖片來源:蔡嘉陽)

這片珍貴的藻礁遭到破壞已有前例。中油2007年在桃園觀音沿海施行天然氣管線興建工程,硬是將有數千年歷史的藻礁攔腰截斷。為此,中油不但須停工,也在環保署第158次環評會議中承諾盡力復育藻礁。

對此,中國石油公司表示,2007年埋設海管時,因海岸裸露而停止,並進行沿岸防護工程,避免海岸持續掏空,也請台大教授戴昌鳳進行藻礁調查。2008年1月完成防護並經查核後,並未對藻礁進行相關監測。至於盛傳於觀塘蓋新廠,中油媒體聯絡人表示這屬於經濟部權限,不宜回覆。

同樣也是觀音子弟的荒野總會監事廖惠慶說,2007年中油將當地難得的藻礁破壞殆盡,營建署一邊說要恢復自然海岸線,卻又任由海岸開發。

Top

 

綠色人物∣袁瑛 南方周末綠色新聞生力軍

作者:張姿慧

1984年創刊的南方周末,隸屬於中國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每期發行量高達120萬份以上,曾被自由知識分子譽為中國最敢說話的報紙。因意識近幾年,世界各地環境面臨嚴重變化,特別在2009年新增綠色板塊,將環境保護、自然生態、新能源等議題納入報導範圍。

袁瑛,一位來自中國北方的女孩,擔任新聞工作不到三年時間,一路從商務記者轉戰到北京南方周末,於2009年接下「綠色新聞部」記者一職,從此與環境議題結下不解之緣。身為中國深具影響力周刊之一的記者,她投入很多時間與精力在環境領域的追蹤報導裡。袁瑛說:「作為一個記者,這是最基本的素養,再者南方周末給予的權限很大,讓我們有發揮的空間。」

過去撰寫〈扭曲的金太陽工程:史上最強光伏產業扶持政策遭遇質疑〉及〈誰綁架了科學? IPCC遭遇史上最強信任危機〉,分別獲「最具影響力」環境報導獎與「能源之星」特別報導獎。其報導的面向非常廣泛,包括節能減碳、城市觀察、再生能源及綠色產業等。

袁瑛對自我要求高,除專注於工作也不斷擴展經驗。她去過不少國家,看到各國對環保的重視與措施,浮現的第一個年頭總是,如何將它化成文字,帶回國內與讀者分享。

對比自身經驗,是吸引她2011年前來台灣,參加兩岸環境媒體交流的主因,袁瑛表示:「今年長江中下游乾涸後,四大淡水湖消失,使得溼地珍貴的生態資源也跟著不見了,所以想來了解台灣溼地保護的現狀,如東源溼地及大肚溪口溼地。」另一個吸引她的原因是,「我想實地了解台灣公路網的開發建設,及對沿途自然景觀的保護。因類似的議題在內地也出現許多爭議,譬如風電大戰帶來消失的海岸線。」

2011年8月的交流行程中,袁瑛見識到台灣公民記者為環境帶來的影響與改變,也看到國光石化案被民眾擋下的種種抗爭歷程,及台灣學界如何結合部落與官方,成功打造社頂生態旅遊區。這些案例讓她感到震撼,但吸引她撰文報導的卻是,阿塱壹百年古道,因開路爭議帶來一場文化、生態與經濟發展的論辯,引起全台灣的關心。

親臨阿塱壹古道現場,袁瑛發揮記者精神,不停提問、不停作筆記,返回中國後,她從一個外來者的角度寫下自己的觀點。在〈保護阿塱壹古道,守候最後的七公里〉這篇長達四千多字的專題報導裡,引言是這麼寫著:

當內地環保人士在為圍海造地、化工污染海域、保存紅樹林鼓與呼之際,台灣一條不到七公里的古道去與留引發了近乎全島的保護運動。阿塱壹古道保護,在繼反國光石化運動,對於台灣公民保護運動的推動意義已然超越了議題本身。

文中不但將阿塱壹古道的歷史背景作了詳細介紹,也將各界捍衛它的過程描述出來,最後再以排灣族的古謠「當我們發現椰子蟹而讚歎生物演替的奧妙時,我們可能回變成更謙卑的一種生物;保留一個廊道,讓我們可以沉靜點,可以用從容的步伐節奏,不必忍受嘈雜的空氣和污塵。」作感性的結尾。

鉅細靡遺的報導,讓人看到一個曾經在台灣駐足的身影,為當地留下一段真切的紀錄,也看到了兩岸媒體交流的具體成果。

Top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伴熊成長(四)

作者:楊吉宗(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常務理事、曾任特生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

與小熊間的連結,儘管研究人員呼叫小熊就過來,適時給予食物或摸摸其背,稱讚牠「good girl,…」以示獎勵,通常有食物可吃時,小熊比較會容許特定人員的觸摸。但一有索食行為,對人來說,可能就造成了一種傷害,人是受不了熊的輕輕一抓、扒或咬的,就是只有稍微玩一下,人也不堪其玩,皮肉之傷在所難免,野化訓練的辛苦及壓力可見一般。小熊對人造成傷害的行為是難以預測的,光是兩隻小熊彼此間,就曾見過突然不知何故互相激烈地打鬥,我們並無法瞭解其衝突源,冷不防突然咬人是可能的,我們無法確知激起動物攻擊人的底線,還是小心為上。

建立此特殊的連結關係也是一樣,並非無止境地與熊廝混在一起,必須跟熊保持一定的限度,不跟牠們玩。當牠們過度地接觸到人,欲以拍、打、咬的方式與人玩樂時,特定研究人員一律拒絕。拒絕的方式是站立並張開雙臂,手掌面向著牠,大聲說「No!」表示拒絕,這種方式訓練為共同的語言。開始時就略見有效,後來成為真正的彼此溝通語言,對研究人員的安全也有了一定的效用。

對陌生人的負面制約訓練

小熊與特定人員產生連結尚且需保持距離,何況是陌生人?尤其在考慮將來如果野放時,熊看到人就會想要接近,則人與熊之間可能發生衝突,因此,負面制約訓練是必要的。以人的立場告訴熊:「人是可怕的、是不具善意的,看到陌生人時你要趕快躲避、逃離」,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人是熊的天敵」的說法,好像人類也沒什麼辯詞,某種程度上是個事實,因盜獵事件還在,因此我們要用行動的訓練告知熊,看到陌生人就趕快逃吧!這種行動採取的刺激方式包括以哨聲、金屬聲、鞭炮、胡椒噴劑、彈弓、吼叫或追逐牠們等。

倒吊於屋頂是小熊遊戲或逃避的地方。(楊吉宗 攝)訓練初期,可能因圈養或建立的連結關係,小熊認為人是可以接近的,因而會主動接近人,並不會有逃匿避離的自我保護行為。其實,熊的嗅覺與聽覺均優於人類,人尚未到達,早就已知有人要來,牠們就在遠處或在樹上注視著來者。陌生人到達之後,小熊仍會朝著陌生人逼進,俟陌生人對其追逐並給予負面不舒服的刺激後,小熊才會悻然離去。訓練中期,小熊仍有好奇心會接近陌生人,但給予刺激後,小熊則會退離,在約10m外的距離觀察陌生人。訓練後期,當陌生人將進入場內時,即見到熊離去的背影,有時直接竄入林中,有時則先待在樹上觀望一下,再爬下樹離開。熊隻逃離的反應會自有判斷,在急迫的狀況下,先迅速爬上樹,被逼得在樹上也感覺不安全時,隨即趁機滑下樹,鑽入林中。前後的訓練每隔7~10天一次,持續了三個月,小熊最後對陌生人已表現出相當的排斥行為。

為熊尋求更寬闊的自然空間

小熊啃吃芒草,在野外已不致於餓死了。(楊吉宗 攝)伴熊成長的目標是走到野外。可是,那裡才是小熊較適當的家?研究小組現勘了兩個地點,分別為台灣南部藤枝地區及中部大雪山地區。擬野放地點的選擇,考量的因素包括該地是否為黑熊潛在的分布地、動植物資源豐富度(包括潛在的食物來源)、交通狀況、人為活動可能的干擾、非法狩獵壓力、距離部落的遠近等。就動物資源而言,這兩個地區難分軒輊,其中一處近期有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野外台灣黑熊的紀錄,一處勘查時當場目擊到母熊帶小黑熊;就植物資源而言,兩個地區潛在動、植物的食物資源均豐富。此外,由狩獵跡象、道路狀況及天然屏障等進行整體考量,兩地雖均認適合,但研究小組成員的內心大概有了目標,希望在野放評會議時再作最後決定。

野放可行性評估 兩難的結局

我們對台灣黑熊野外族群量多少並不確知,只知數量並不多,而且有些地區還存在著獵捕壓力。兩隻黑熊的野放,不代表希望能對族群大小的增加有所助,而是要驗證一系列訓練過程與方法,並藉著野放的計畫,進行地面追蹤,近距離觀察其野外行為,廣泛蒐集鮮為人知甚或一般研究方法無法探究的生態習性資料。同時,也希望藉著衛星即時的無線電追蹤,透過宣導,呼籲人們共同關心野生動物,喚起國人對台灣黑熊保育之認知與重視。

野放可行性的評估是一項重要的過程,評估野放工作是否準備好了?

經過專家學者討論的結果,肯定野化訓練的成效、野放個體健康及年齡狀況適合、預定野放季節適宜、野放後續追蹤監測有了安排、計畫的目標做了修正、資訊的蒐集備妥、宣導教育及必要採取的措施有了考慮、人力及行政的支援也有了溝通,似乎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可是東風在那?

評估的重點轉集中在於種原,就當時蒐集有限的樣本所分析的初步結果,兩隻小熊不與玉山地區為主的為同一族群,但也無法排除是台灣黑熊。因此,引起了台灣是否有不同族群之疑慮,也讓野放與否陷入了兩難。「種原未確定,野外族群未明,暫不野放。」這是經兩次可行性評估的最後結論。

時間無法暫停,小熊繼續長大,如果野放,背負著可能對野外族群基因產生影響的疑慮,不野放,野外的實驗必須就此打住。因此,計畫陷入了困境,保育等於科學?科學等於保育?專家所提的問題一連串,挫折、沮喪的心情油然而生,科學之外或比科學更深遠的思維似乎沒有存在的空間,於是開始感到疲憊,努力暫時到此為止。

第二次評估會議於2007年2月1日在特生中心的低海拔試驗站舉行,開完會之後天已黑,儘管山路崎嶇但還熟悉,從山上下來,氣溫應是隨著海拔降低而愈來愈暖和,但是,那天一直感覺那麼冷,還直打哆嗦。下山之後,還打電話給相關人員,彼此互相安慰,大家都裝著堅強樣子,其實,內心的感受天曉得?

說聲抱歉 Happy and Bingo

半開放森林空間的籠舍,黃美秀老師爬上樹修剪樹枝的情形。(楊吉宗 攝)伴熊走到這裡,我們累了,至少當時是如此。我們要向Happy與Bingo說:「對不起,你們必須回到籠裡,外面的天空只是一個夢,我們已盡力了」。為了不讓工作人員太過沮喪,筆者給了相關人員一封電子信件安慰大家,藉聖嚴法師的一句話「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希望共同以這種心境面對。

決定不野放一個多月後的某一天,Happy演出了一齣逃家記,從一顆樹搖晃的樹枝,攀吊到另一棵樹,再藉由伸展到圍籬外的樹枝,翻爬出去。逃出時沒人知道。頸圈上的發報器派上用場。經由無線電追蹤器偵測出Happy還在附近且有輕微移動的跡象,再依其方向前往追蹤,確認在懸崖邊一顆樹底下的樹叢裡。再逼進,有可能導致牠墜下數百公尺深的懸崖。此時,特定人與其建立的連結關係奏效,經由詩佳的呼叫、安撫,慢慢地接近,終於把牠誘入籠並搬入籠舍。

回籠了,有些人感到幸運,因為沒有惹生事端,也就沒有責任問題。有人這麼想,Happy你為什不逃遠一點,走愈遠愈好,當作是一種無意的野放,藉口說:「抓不到嘛,有什麼辦法呢?」如此,我們就可解脫一下因不能野放對你的愧疚!!

搬入的籠舍並非天然林的籠舍,而是水泥磚造加鐵欄杆的籠舍,沒有灌叢、沒有樹木,沒地方躲藏,情緒激動、緊張,躲在牆壁的監視器上不敢下來,焦慮與緊迫是此時的寫照!幾天後,籠內布置了一些樹枝幹,焦慮與緊迫的狀況似乎緩和下來。為防Bingo也步入Happy的後塵逃走,牠也被關進了另一個籠舍。

無言的結局

研究小組早就設定,若第二次的評估仍決議不野放,不準備再繼續提出評估,未來兩隻小熊將作其他實驗用,並考慮設置熊隻園區的可行性。熟料,Happy在回籠20天左右突然撒手人寰,聞者莫不震驚。經病理檢驗報告指稱,其硬腦膜、大腦及腦幹實質部出血,這是牠的致命傷。背後真正的死因是什麼,沒人知道。人為的外力敲擊?不可能!不適應環境自己摔傷?以其矯健的身手似也不太可能!關在籠裡,不安的環境讓牠緊迫亂撞致死?也沒人知道。

總之,牠不再活躍了,我們再也不必擔心牠逃走了,或到野外影響到什麼,牠,靜靜地躺在那兒,難道說,這是無言的抗議?計畫也隨之結束了,大夥兒心裡多少有點感傷,詩佳在離職時整理的資料中留下一片光碟,裡面有個短片,片名為「獻給Happy」,紀錄著兩隻小熊的點點滴滴,感人的,除認識一些未曾見過的熊的行為之外,對熊有著難以忘卻的情懷。

經歷過程中所蒐集的資料並沒有放棄,它有其珍貴之所在。除了配合國家地理頻道拍攝「搶救台灣黑熊」之真情演出外,我們已整理出一個DVD短片,片名「Happy與Bingo─兩隻小熊的成長故事」,紀錄了小熊們成長中的各種行為,適度地呈現一些難以觀察到的特性。它並非「伴熊成長」所獲得的全部,但至少沒有辜負我們之前所付出的,也沒有辜負Happy and Bingo的奉獻。希望藉此片呼籲大家關心台灣黑熊的未來,共同為牠們盡一點心力,唯有如此,犧牲才值得安慰、才有價值,不是嗎?

後記: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供紀錄「Happy與Bingo─兩隻小熊的成長故事」DVD,僅供教育宣導目的,有需要的組織團體歡迎逕洽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本文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刊登

※原文刊載於《自然保育季刊》

Top

 

綠色電報∣【生態城市】生態足跡與碳足跡是什麼?

作者:方志豪

上一篇文章「什麼!都市變成水泥叢林了?」介紹都市為何需要規劃,都市為何變成水泥叢林,都市與全球暖化的關係。本週要深入的去介紹「碳」是什麼?「生態足跡」是什麼?「碳足跡」是什麼?我們需要瞭解「生態足跡」的意義,就能知道生活方式對於環境有多大的影響。我們需要瞭解為何全世界都在談「碳足跡」,究竟碳足跡的概念如何應用於生活上。Let’s go…開始瞭解吧!

【生態足跡是什麼】

生態足跡概念是以生物生產力土地面積來估算特定人口或經濟體的資源消費與廢棄物的大小,此即意味著生態足跡與環境衝擊成正比,足跡越大衝擊也越大。

2004年台灣生態足跡為每人6.718全球公頃,總生態足跡為42個台灣。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碳吸收地面積達每人2.295全球公頃,這意味著即使台灣島上充滿樹木,也需14個 以上的台灣才足以完全吸納,代表我們正在耗損著世界各地的資源。

生態足跡概念圖

【碳足跡是什麼】

台灣碳足跡標誌(愛地球的商品都會貼上碳足跡標章,表明產品消耗了多少能源)碳足跡概念是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足跡從原物料的開採與製造,一直到產品廢棄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排放量都算是碳足跡的計算範圍。

研究指出英國雖於1992年至2004年間,境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5%,實際上,若將其因消費所導致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納入時,則其碳足跡反而是上升了18%,採用碳足跡的概念才能完整呈現人類行為的消耗,有別於以往有煙囪才有碳排放的思考方式。

【都市叢林所造成的生態足跡與碳足跡】

都市所使用的資源量極大,林立著耗能的高樓大廈,大量食物從都市外運送進來,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都市產生的汙水或是各類廢棄物都需要有回收的機制,將資源再生降低能源消耗。

自來水使用

台灣年平均降雨量達2510公厘,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不過因為地勢保水不易,以及大量的居住人口也造成每人平均可用水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六分之一,是全球水資源貧乏國家第18名。

都市使用了大量的水資源,並且都僅使用一次就排到水溝裡,2007年的統計指出台灣的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為291公升,高於世界平均的250公升,未來需改變生活習慣來減少水資源浪費。

電光使用

都市為何要使用大量的燈具,這是因為都市的大樓都很高,都把陽光擋住了,即使我們白天也都會開燈,造成大量的電力消耗,而目前全球是以火力發電為主,間接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

冷氣使用

鋼筋混凝土易於吸熱的特性,夏季時需使用冷氣來降低室內溫度,不過冷氣所排出的熱氣卻加強了熱島效應,都市需要用到這麼多冷氣是因為我們忽視了生態足跡,建設大量高樓大廈,大自然的風吹不進都市,空氣也無法透過河流與樹木來降溫,就只能使用耗能的冷氣來滿足需求,卻造成熱島效應的惡性循環。

※ 若您喜歡Green Inside文章,快來加入FB Green Inside 粉絲團喔!

※ 本文轉載自http://www.greeninside.com.tw

Top

 
 

北極年終報告書:北極地區持續趨暖、轉綠

摘譯自2011年12月1日ENS美國華府報導;周念學編譯;蔡麗伶審校

科學家紀錄楚克奇海(Chukchi Sea)狀況(NOAA/ Karen Frey拍攝)根據北極年終資料顯示,北極地區正進入有較暖和的空氣和水溫、減少的夏季海冰和雪量以及海洋化學物質的改變的狀態。北極熊和海象棲地雖減少但增加了鯨魚的捕食範圍讓北極擁有新的面貌。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2012北極年終報告書》(Arctic Report Card)是由來自14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在1日所公布的。

NOAA海洋及大氣商業秘書處副主委麥地那(Monica Medina)表示,「由121位來自全世界的科學家共同完成的報告書中談到北極持續變暖、海冰減少及大量綠色植被出現。」她接著指出,「隨著更綠且更溫暖的北極出現,更多開發也很有可能隨之而至。就像這份報告一樣,幫助我們對未來北極資源索求的增加做好事前準備工作,所以我們可做更好的決定來處理保護這些更有價值,取得數量也不斷增加的資源。」

這份報告紀錄北極大氣、海冰、生物、海洋、陸地和格林蘭島。今年新增加包括溫室氣體、臭氧層和紫外線以及海洋酸化、北極海的主要生產和湖冰方面的紀錄。

2011年北極海大部分的近地面氣溫大約攝氏1.5度,遠超過1981-2010年的基線期。地面氣溫也超過以往基準。科學家說到,北極將持續長達十年似中緯度地區溫度的暖化程度。

露脊鯨的骨頭和靠近阿拉斯加巴羅(Barrow, Alaska)海象皮製的愛斯基摩小船(NOAA的Germar Bernhard所拍攝)參與大氣方面年終報告書的NOAA西雅圖太平洋海洋環境實驗室談到:「北極的狀況源自於北極冷氣團南下到達東邊的北美和北歐,副極地暖氣北上進入西邊格陵蘭和東亞。」

可能導因於最近的風向改變,2011年5月北極平流層的臭氧濃度是1975年有紀錄以來最稀薄的。

詹姆士(James Overland)談到:「雖全球因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正增加中,但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北極的甲烷排放量有所改變。」

衛星拍攝2011年9月份最少量的北極海冰,是1979年以來第二量低的。

北極熊和牠們的幼熊正穿過一塊溶冰(NOAA Karen Frey 拍攝) 協助年終報告書關於水文及陸地冰凍圈方面研究的紐約市立大學的馬克特德斯科(Marco Tedesco)談到,「科學家用文件資料一致且普遍地證明冰帽、冰河、雪量、冰原、永久凍土、湖冰、河流流量和河流生物地球化學正持續改變中。」

2010至2011年間,在格陵蘭的冰原和北極大部分的冰河和冰帽狀況呈現負面極大失衡。也就是更多的冰和雪融化移動量大於降雪量。特德斯科說:「特別是格陵蘭西坡冰原經歷巨大的融化現象。」

他說:「從1970年代便已持續下降的降雪程度到2011年春已低於平均水準,並自2006年開始加速減少中。6月歐亞大陸的降雪量是1966年衛星記錄以來最低的。東部的加拿大北極地區受氣溫影響變化甚大的湖冰持續時間,2010至2011年和1997至2010年相比縮短近達4到5個禮拜。」

2010年流進北冰洋的河流流量接近長時期(1936年至2009年間)六大歐亞北極河流流量,和4大北美北極河流量的平均值。

根據報告,海水一段時期的暖化或淡化後,北冰洋的氣溫和鹽度也許會漸趨穩定平衡。已有證據顯示博福特(Beaufort)和楚科奇海(Chukchi seas)吸收二氧化碳造成海水的酸化。

位於麻薩諸塞州的霍爾海洋科學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in Massachusetts),其參與年終報告海冰和海洋部分的研究人員安德魯(Andrey Proshutinsky)指出,和1948到1996年典型順時針循環風向5至8年後轉為逆時針風向不同,北冰洋目前的風向為長達至少14年的順時針循環。

結果造成海冰覆蓋面積比1979到2000平均值低至少百分之15至20。

安德魯表示,古老且厚的多年期冰(至少經過兩個夏季而未融盡的海冰)已隨著總海冰面積的減少也一起消失了,這是史無前例的。由融化的海冰所釋出的額外淡水已經注入北冰洋北端。海冰的消失已造成北極較北端的海水暖化和擴張而導致一定程度的海平面上升。

陸地上凍原植被繼續增加也跟北極大多數陸地氣溫已偏高相關連。

北極的北美馴鹿(ASTI版權所有)北極野生凍原生物質產量的增加所造成的衝擊還情況不明。常在貧瘠土地上作遷徙的北美馴鹿為顯著的自然變異例證之一,許多經歷十年樹數目減少的生物群開始增加或維持現有數量。

年終報告中協助陸地研究部分的阿拉斯加費班克大學(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史基沃克(Skip Walker)和加拿大野生動物局(Canadian Wildlife Service)麥克吉兒(Mike Gill)都指出,儘管這樣,我們需關注北極地區快速的環境變化和社會變遷。吉兒也主導由北極委員會動植物保育工作小組執行的極地周圍的生物多樣性監控計劃(Circumpola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Program)。

2010年對北極生物多樣性評估報告中指出,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物種數目減少百分之26。北極物種趨勢指數(Arctic Species Trend Index)第一篇報告中顯示北極旅鼠、北美馴鹿和紅腹濱鷸的數目在過去34年都呈現下降趨勢。

沃克和吉兒撰寫的長期實際地面觀察報告中顯示,因土石流和其他侵蝕作用所導致綠化的逐漸擴大,和北極地區逐步暖化的凍土層、苔原上的火災以及人類足跡的增多息息相關。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dec2011/2011-12-01-02.html

Top

 

氣候變暖 北極熊捕食同類的現象增多

摘錄自2011年12月8日BBC新聞網

北極熊雖然是食肉動物,但大北極熊捕食小北極熊的照片仍然震撼人心。北極熊通常以海豹為食,只有在別無選擇時,才會將捕獵對象擴大到其他動物,乃至幼熊。珍妮•羅斯在BBC的採訪中表示,這樣的同類相殘一直都有發生,但是最近觀察到的次數卻明顯增多。特別是當北極熊因冰雪融化被困在陸地上,長時間完全找不到食物後,以同類為食的現象更加頻繁。

《北極》雜誌也剛剛發表了一篇文章,詳細描述了當時的情景。羅斯當時在一艘小船上向大熊靠近。她通過鏡頭可以看見北極大熊正在「進餐」,但她再靠近時才發現,被吃的是一頭小熊。成年北極熊殺戮小熊的方法與通常捕獵海豹的手法一致,狠咬獵物的頭部。羅斯回憶說:「當大熊意識到有船靠近時,它立起身體。之後,它跨在幼熊的屍體上,好像是告訴我們:這是我的,別想搶。」「然後它用爪子抓起小熊,用爪子和脖子同時用力把小熊搬到另一塊浮冰上。最後它走到一定距離以外後才停下,繼續吃了起來。」

奧爾加海峽分隔斯瓦爾巴群島中的兩個主要島嶼。通常,這裏全年都被冰覆蓋。

但今年夏天以來,冰雪消退,這一海峽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封凍。羅斯表示「北極熊在失去了一貫捕食海豹的平台後,不得不尋覓其他食物替代。」

Top

 

【德班會議觀察】媒體為什麼不談氣候變遷?

作者:李河清(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第17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 17,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正在南非德班召開。這次會議最新鮮的,不是下午六點的每日化石獎(Fossil of the Day),也不是非政府組織的倡議或抗議活動。我覺得比較有趣的邊會是,繼森林日、海洋日、高山日、溼地日接次舉辦之後,德班氣候高峰會議終於召開的 Climate Communications Day,氣候溝通與傳播日。

此活動之主辦單位為Internews - Earth Journalism Network(EJN)與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IED),協辦單位則有,提供通訊軟硬體的HP和聯合國最主要的財務機構-世界銀行。與會者包括:記者、部落格版主、平面與數位媒體從業人員、學者專家等。討論媒體如何辦別氣候變遷資訊的可信度,以及如何與閱聽大眾溝通氣候變遷。

媒體為什麼不談氣候變遷,因為氣候變遷在八零年代初期被框架成科學爭辯,只有科學家(不,只有大氣科學家),才夠資格談氣候變遷。溫室效應、大氣中CO2濃度、氣候模擬、降尺度區域模式、雲化學、海氣交互作用,這些艱澀的科學術語使得氣候變遷的討論難以親近。

氣候變遷是全球現象,各地區的影響與因應對策也不盡相同。非洲的乾旱,亞洲感受不到,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北歐難以體會。另一方面,氣候變遷也像是慢性疾 病,長期積累而成,一時難以察覺。到底氣候是如何變遷,變熱還是變冷?如果是全球暖化,為什麼不少地區的去年冬天卻變得異常寒冷?同樣地,在討論氣候變遷 幅度時,如果只關注全球地表均溫或年均降雨量,那根本無法解釋氣候異常。以台灣的2500公釐年均降雨量為例,多年來並無顯著變化,但降雨強度與降雨頻率 卻越趨極端。

至於氣變遷的成因,人為影響與太陽活動一直是長期爭論的焦點。1988年,聯合國氣候變遷諮詢小組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成立,結合超過兩千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成因、影響與對應政策做出科學評估,並分別於1990,1995,2001,2007 發表四次科學評估報告,為氣候談判提供科學依據。IPCC報告指出: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主要由於人類活動所造成,也就是說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燒煤、燒油和 天然氣,以及因為清地伐林而破壞了森林固碳原有的碳匯功能,人為影響與太陽活動的爭論暫時得以歇息。

當天的討論由IIED的Mike Shanahan主持。其中北方的媒體記者質疑,長期以來,過多的氣候變遷報導,會不會造成大眾的彈性疲乏(fatigue),來自烏干達的記者 Wambi Michael則認為非洲大陸長期以來遭受AIDS肆虐,這種世紀絕症幾乎和非洲畫上等號,AIDS的相關報導在非洲已造成閱聽疲乏,氣候變遷反而是個新 興議題。來自奈及利亞的記者UgonmaCokey則建議以正面報導代替負面評論,媒體應該多發掘成功的適應案例,以社區為主,從生活周遭範例提升環境意 識。氣候變遷也與公共衛生相連結,來自澳洲Climate and Health Alliance的Fiona Armstrong則表示個人健康也是氣候變遷的切入點,比如氣溫劇烈變化會引發心血管疾病,沙塵暴事件也會引起呼吸氣管疾病,關心個人健康的同時,也間 接關注氣候變遷。

環境議題還可以透過專業或非專業的公民記者報導。在論壇中,我介紹了台灣目前興起的PeoPo公民新聞平台,主流媒體所忽視的議題,常常透過此途徑而得以浮現、討論並得到重視與回應,這股獨立報導的風潮為台灣媒體注入清新的力量。

EJN的執行長James Fahn表示:「It's time to bring all of this discussion together」。這七年來,EJN搭起了環境媒體與記者的平台,上千位的記者聚集並建構聯繫網絡。近四年來,資助並訓練150多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媒 體工作者,使得南北的媒體差距得以越過鴻溝。我希望Climate Communications Day─氣候溝通與傳播日,明年能持續舉辦。

【延伸閱讀】
Internews Earth Journalism Network
德班氣候會議:誰佔領了德班?》李河清 6-Dec-11 低碳生活部落格
英國衛報亞洲環境特派員Jonathan Watts 談媒體如何報導氣候變遷》朱淑娟 28-Sep-09 環境報導
氣候變遷媒體夥伴協助發展中國家發聲》 11-Oct-09 NGO對抗暖化行動資訊網

※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NGO調解成功 印尼林業公司停用武力對付村民

本報2011年12月9日綜合外電報導,張景雲編譯,莫聞審校

經過NGO調解,Perum Perhutani不再用重武裝對付村民(圖片節錄自TFT)努力改善企業供應商環境績效的國際NGO「森林信託」(The Forest Trust, TFT)日前表示,已與國有的木材公司巨頭Perum Perhutani達成協議,Perum Perhutani不再使用武裝警衛巡邏柚木園,解決長期以來與印尼爪哇島當地社區之間的暴力衝突。

Perhutani的保全部隊因為對盜採他們園內柚木的人反應嚴厲而惡名昭彰。非法伐林者有一些是村民,另一些為大規模的非法木材商,其中都傳出一些暴力事件,包括公然槍殺,使這家公司聲譽受損,在2001年失去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

TFT與Perhutani合作,改變種植園管理、面對非法伐木者,以及與當地社區互動的方法,這些工作項目的宗旨就是建立社區從森林合法獲益的方法。

Perhutani建立的計畫,使當地居民能從他們所看管的木材收獲中獲益,村民反成為林地守衛的角色。Perhutani也在林地裡建立了一些小型產業與農地,讓村民在樹下種植一些作物。Perhutani目前57個種植區中的2區已重獲FSC認證。

然而,Perum Perhutani只是使用暴力的其中之一個公司。印尼林業部(SPORC)與另一家林業保全公司 Polisi Hutan都備有重裝武器,也都遭指控涉及暴力行為。

※ 參考資料:mongabay.com報導。本文同步刊載印尼環境資訊中心臉書平台

Top

 

花10億清13萬噸 二仁溪擺脫「電子垃圾堤岸」

摘錄自2011年12月8日自由時報台南報導

斥資10億元、近2年的清除,二仁溪兩側共4公里的電子廢棄物堤岸,7日已全數清除完畢,共清除了約13萬公噸的戴奧辛、有害及一般廢棄物,今天起廢棄物將全部離場,飽受詬病多年的二仁溪電子廢棄物堤岸,終於可以恢復自然面貌。

整個清除工作已告一段落,六河局7日會同台南社大、長榮大學河川保育中心、茄萣舢筏協會及仁德大甲、二行里等地方人士現勘,決定河川地上的臨時處理場將全數拆除,並自今天起展開整地施工,恢復河道原狀,預計100年底前完工。

六河局表示,清除工程發包執行金額約10億元,清除的廢棄物主要包括含戴奧辛的土壤、廢棄物每噸2萬元、含重金屬有害廢棄物1萬元、一般可燃廢棄物1800元、不可燃6000元及印刷電路板6000元。

六河局表示,目前施工中的南萣橋河段,預計101年初完成;至於新發現的大甲河段污染點因範圍不大,101年也將一併清除。另外,二仁溪橋下沙洲廢棄物部分,因屬市有地,目前則由市府河川局負責清除。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