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6.19







近期活動

101年知本自然教​育中心開辦 暑期營隊『頑童知本趣​』(6/22截止)
2012 彰化海岸 ● 台灣白海豚守護志工暨解說員培訓營(6/22截止)
小小珍古德生態夏令營(6/22截止)
2012鯨豚海洋夏令營(6/25截止)
6/27科學咖啡館@臺南:基因改造食品的風險與謊言!
【看守台灣論壇】台灣媒體的不方便真相
國際樸門永續設計教育家Robyn Francis訪台唯一公開演講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風雨交加 原能會核准重啟核二1號機

 

 

正當連日大雨、地震,行政部門投入災情防治、立法院兩黨對決美牛、油電雙漲案時,民間對核二廠1號爐提出種種不信任事實尚待釐清之際,原能會卻趁此時,不但同意台電所提的核二廠一號機修復運轉安全評估,並同意重啟,預計最快今日併聯發電。

原能會昨(18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台電公司提交之「核二廠一號機反應爐支撐裙板錨定螺栓斷裂事件暨修復後運轉安全評估」報告,已經全體審查委員同意通過。原能會另對台電公司提出10項核二廠一號機運轉之後續管制要求,2項後續加強監測方案,要求台電公司確實執行。

據報導,核二廠昨晚已啟動重新運轉程序,預計先達到1成的發電量,最快今晚至明天併聯發電。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爐心襯鈑龜裂 安全疑慮未解

核廢料貯存聽證 7/2開預備會

核二螺栓斷裂真相未明 立院嚴守重啟程序

「沒有人」凱道抗議 反核二重啟

【蟲蟲的祕密】豆娘相愛的證據

作者:李鍾旻

豆娘交尾時,身體彷彿構成「愛心」般的形狀,姿態相當獨特。交尾對豆娘成蟲而言,幾乎是除了覓食以外最主要的任務。每當尋找伴侶中的雄蟲發現了理想對象,往往便會強行捉住對方,而雌蟲通常也不加以反抗,彎起身子便順利完成交尾。由於牠們飛行速度不快,當偶然在池塘或河畔見到幾隻成對的豆娘,其實很容易近距離觀察這樣的行為。

乍看之下,交尾中的豆娘,彼此身體的「末端」,跟另一方身體的「前半段」是連接在一起的。想想看,這樣的動作,有沒有可能出現在別種生物上?看起來好像不是那麼常見。為什麼豆娘總是以這樣的姿態呈現,而不同於昆蟲常見的「尾對尾」的交尾動作呢?

精采內文

【拒絕遺忘─台灣油症受害33年】油症事件女性受害者 健康狀態調查報告(中)

作者:佐藤禮子(油症受害者支援中心代表)

因為PCB/PCDF雙重污染而對於人體造成的生殖障礙及全身疾病,以及「黑嬰兒 」(可樂兒)的誕生,對於後代的影響,比想像中的嚴重。今年2月,並公佈期中報告。 主要的結果,根據表一,83%(49人)的女性日後發生了生理不順、月經過多或不正常出血的 生理問題。49%(29 人)為此有前往婦產科進行手術、入院、住院的經驗。更具體的有罹患子宮內膜症的治療,及卵巢子宮的摘除。

至於發病時的症狀,許多例子都是在幼兒或少女時期攝取毒油,而後在長大成人後發病。此外,食用毒油後,84個懷孕的個案中,有20個流產、胎死腹中、或因發現異常而進行人工流產。「黑嬰兒」算在死產中,總共有七名嬰兒誕生,且在第二代受害的個案中,也有發覺沒有排卵或沒有月經的例子。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核二昨日火速通過了重啟的計畫,並且昨晚就開始運作,民眾譁然,而日本的零核電也恐將破功,日本政府16日正式決定重啟關西電力公司大飯核電廠三、四號核子反應爐機組,兩座核爐將於六月下旬重新啟動,最快七月四日開始發電。今年4月初因火警停爐的中油高雄煉油廠五輕丁二烯工場,昨日也向高雄市政府提出復工計畫

中央氣象局今天清晨發佈了今年第1個颱風警報,輕度颱風泰利,持續朝台灣海峽南部前進,明天的白天極可能影響到台灣陸地。各縣市有了上週的教訓,這次都早早嚴陣以待,但由於氣候變遷,這樣讓人擔心的日子也許會越來越多。月初一艘美軍救援登陸船,為了支援因氣候暖化永凍層溶解遷移的原住民,結果自己反而在阿拉斯加Chiniak灣Kodiak島南方擱淺並且漏油。前天17日是「世界抗沙漠化和乾旱日」,專家警告,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受到氣候變遷的威脅,已逐步陷入乾旱和沙漠化的危機

台灣特有亞種水鹿可能不只一種!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副教授朱有田為了協助台灣鹿農建立水鹿族群DNA比對,連續幾年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陶塞溪流域採集水鹿排遺,從樣本呈現的資料,顯示有一群DNA顯著不同於台灣其他地區的水鹿族群存在,這項發現很可能改變我們對台灣水鹿分類的認知。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Rio+20成果文件協商 刪除未來世代角色遭抗議

作者:李芝融、鄭紹鈺、戴子揚、鍾欣芸、張良伊(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成員)

聯合國Rio+20永續高峰會6月13-16日的預備會議,3天來針對大會成果文件的協商,爭議不斷,特別是關於永續治理制度架構的討論,到里約時間16日晚間為止,沒有任何一段文本達成共識,最後一天,透過青年協商代表代表傳出的內容,更刪掉了有關未來世代參與地位(future generation speakers)的段落,引起抗議。在主辦國巴西決定晚上加開會議的現場外,聚集在此的全球各地青年提出抗議。

成果文件的協商文本傳聞從原本18頁的內容曾暴增為400頁,由於進度膠著,最後主辦國巴西代表為了加快進度,乾脆把許多尚有爭議的段落整個刪除,聽說刪減到剩下80頁。

但令青年最為不滿的是,一場關於「我們希望的未來」的討論,居然把未來世代發言人(high commissioner of future generation)的角色刪除。在16日晚間,包含台灣青年氣候聯盟4名代表在內的50位青年集結會場外抗議,要求恢復原本的文本內容。(大會規定場內抗議活動最多只能50人,而且不准出聲音)。

精采內文

自然書寫∣斑服的奧秘

作者:簡雅惠;攝影:林岳勳

六月天,大屯山島田氏澤蘭紫色芳甸盛綻,招引尋芳客身披彩翼款款飛來,優雅從容,修長四肢立穩身軀,伸出口器,啖飲瓊漿玉液,當山風輕拂荏弱枝條,花上蝶隨律低飛輕移,水青條、紫色斑與褐色面在開闔間霎時繽紛,牠們有的一樣,有的很像卻又不一樣,這大同小異的斑服,著實令人眼花撩亂,為之迷惑,更想一窺奧秘。

在台灣產常見斑蝶亞科中,我們容易遇見的有分屬於斑蝶族Danaini Boisduval, 1833斑蝶屬的虎斑蝶Danaus genutia (Cramer, [1779])與金斑蝶Danaus chrysippus (Linnaeus, 1758),以鮮豔的橘為鱗翅的基本色彩,或鋪陳白斑,或濃著黑色翅脈,讓其翩飛的身影,在自然中毫無掩蔽,牠們是著名遷移蝶種帝王斑蝶Danaus plexippus (Linnaeus, 1758)的同屬近親,橘色是牠們共同的顏色,身為斑蝶亞科斑蝶族的模式屬,金斑蝶與虎斑蝶以最濃烈的色彩警告獵食者,加深牠們是有毒、難吃的印象。

精采內文

 

風雨交加 原能會核准重啟核二1號機

本報2012年6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正當連日大雨、地震,行政部門投入災情防治、立法院兩黨對決美牛、油電雙漲案時,民間對核二廠1號爐提出種種不信任事實尚待釐清之際,原能會卻趁此時,不但同意台電所提的核二廠一號機修復運轉安全評估,並同意重啟,預計最快今日併聯發電。

原能會昨(18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台電公司提交之「核二廠一號機反應爐支撐裙板錨定螺栓斷裂事件暨修復後運轉安全評估」報告,已經全體審查委員同意通過。原能會另對台電公司提出10項核二廠一號機運轉之後續管制要求,2項後續加強監測方案,要求台電公司確實執行。

據報導,核二廠昨晚已啟動重新運轉程序,預計先達到1成的發電量,最快今晚至明天併聯發電。

對此,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則提出多項不合理之處,包括48小時內就有颱風會來襲,與啟動到併聯所需的48小時重疊,「沒有任何電力公司會做這樣的決策」;再以昨日尖峰用電時,台灣備載容量還將近40%,其中核二佔不到3%,「沒有在颱風前48小時啟動的必要」;而這次啟動由原能會主委蔡春鴻、核管處長陳宜彬主動提起,台電是「被動配合」,更不符合常理。

方儉也表示,錨定螺栓斷裂肇因尚未釐清,錨定螺栓修復、檢測的程序也都有問題,他認為核二廠一旦出事,不是原能會主委蔡春鴻的烏紗帽能解決的,而是輸掉台灣的未來。

【附件】「核二廠一號機反應爐支撐裙板錨定螺栓斷裂事件暨修復後運轉安全評估」報告

Top

 

【蟲蟲的祕密】豆娘相愛的證據

作者:李鍾旻

※ 專題介紹:自然生態有時像是人生,看似尋常,但仔細觀察、探究,卻都能發現其中的驚喜和隱藏的意義,而這些驚喜和意義往往是組成生命的要素,值得我們推敲、了解,本週起生物簡介專欄將為讀者一一揭露昆蟲們的小秘密。

豆娘是溪流、水塘邊常見的昆蟲,你可能知道它與蜻蜓不同,但你知道戀愛中的豆娘如何公開展示對對方的濃情蜜意、或是套句流行語--「曬恩愛」嗎?請見本日專欄。

豆娘交尾時,身體彷彿構成「愛心」般的形狀,姿態相當獨特。交尾對豆娘成蟲而言,幾乎是除了覓食以外最主要的任務。每當尋找伴侶中的雄蟲發現了理想對象,往往便會強行捉住對方,而雌蟲通常也不加以反抗,彎起身子便順利完成交尾。由於牠們飛行速度不快,當偶然在池塘或河畔見到幾隻成對的豆娘,其實很容易近距離觀察這樣的行為。

公、母豆娘交尾時,身體會相連結成愛心狀。圖為交尾中的紅腹細蟌。交尾對豆娘成蟲而言,幾乎是除了覓食以外最主要的任務。

兩兩相對,永結同「心」

乍看之下,交尾中的豆娘,彼此身體的「末端」,跟另一方身體的「前半段」是連接在一起的。想想看,這樣的動作,有沒有可能出現在別種生物上?看起來好像不是那麼常見。為什麼豆娘總是以這樣的姿態呈現,而不同於昆蟲常見的「尾對尾」的交尾動作呢?

當中奧秘,在於牠們的身體構造。豆娘細長的腹部一般由10個體節所組成,雌蟲、雄蟲在腹部末端皆長有生殖器;然而,雄蟲的腹部前端(第2~3節)具有一用做交尾用途的「交尾器」構造。交尾時,雄蟲會用腹部末端鉤狀特有的「攫握器」(或稱肛附器」)抓住雌蟲胸部(前胸,頭部後方),雌蟲再接著彎曲腹部,將生殖器與雄蟲的交尾器相連,便形成了如此的心形姿態。稍微注意看看,一對交尾中的豆娘裡,貌似「頸子被揪住」的那一方,便是雌蟲了。而與豆娘有近親關係的蜻蜓,在交尾時也是採取類似的姿態。

不過,畢竟雄蟲真正用於產生精子的生殖器,其實位在腹部末端(生殖孔開口在第9節後方)。因此,在交尾之前,雄蟲必須先找機會彎曲身體,將自己的腹部末端與交尾器短暫相接,讓精子送入交尾器,才能夠與雌蟲交配。

新婚甜蜜蜜,交尾後也不分開?

許多豆娘在交尾完後仍不分開,雄蟲仍舊緊繫著伴侶,於是能讓人見到雙雙連結在一起飛行的景象。接著,牠們會以連結著的狀態進行產卵。這是因為,「當事人」為了避免其他的雄性前來糾纏伴侶,並確保雌蟲產下自己後代的目的。於是,雄蟲會「揪住」雌蟲,來到水邊產卵。不過並非所有種類的豆娘都會這麼做,也有單獨進行產卵,而雄蟲不會加以守衛的種類。

許多豆娘在交尾完後仍不分開,雄蟲仍舊緊繫著伴侶,於是能讓人見到雙雙連結在一起飛行的景象。圖為一對脛蹼琵蟌停在池塘邊,準備進行產卵。有的種類的豆娘,雄蟲會護衛雌蟲產卵,以免別的競爭者來攪局。圖為產卵中的脛蹼琵蟌,荷葉上的細小孔洞為產卵留下之痕跡。

產卵的場所,通常不同種類也有自己所偏好的水域。有些豆娘選擇在靜態水域產卵,有的則喜好流動性的水源。例如紅腹細蟌、脛蹼琵蟌常在池塘等靜水處現身,昧影細蟌較偏愛流動和緩的溝渠,短腹幽蟌則是選擇流動性較高的溪流。選好地點後,不同種類的豆娘便會在水域周圍、水生植物的枝葉或其上積水處,產下卵。有些種類並會一粒一粒的將卵產在植物組織內,使其受植物所包覆,以確保卵受到妥善的保護。

豆娘小時候必須居住在水裡,圖為剛羽化的紅腹細蟌,身體尚未定型,既柔軟且脆弱。為什麼要將卵產在有水的環境?沒有錯,這是因為豆娘小時候居住在水裡。豆娘雌蟲所產下的卵,會在一段時間後孵化成為稚蟲。到郊外溝渠、池塘邊瞧瞧,也許在淺水處有機會見到牠們現身。稚蟲在水中成長的過程,依種類而不同,短則數月,長則可能需一、二年以上,直至羽化的那一天。當稚蟲已達成熟,離開水,蛻下最後一次皮後,便能展翅飛翔,開始新的生命旅程。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拒絕遺忘─台灣油症受害33年】油症事件女性受害者 健康狀態調查報告(中)

作者:佐藤禮子(油症受害者支援中心代表)

對於女性生殖機能的嚴重傷害

支援中心首先進行「油症事件女性受害者的健康狀況調查」。該調查在去年7-8月以問卷形式進行,透過大家的合作,去調查35年前曾經直接食用過以那毒油烹炒食物的大人或小孩,以及沒有直接食用到的小孩或胎兒,總共調查了150名第二代的女性,在那之中,得到59位 20-80歲人士的回答(其中有9名為未受政府認定者)。

結果發現,因為PCB/PCDF雙重污染而對於人體造成的生殖障礙及全身疾病,以及「黑嬰兒
」(可樂兒)的誕生,對於後代的影響,比想像中的嚴重。今年2月,並公佈期中報告。
主要的結果,根據表一,83%(49人)的女性日後發生了生理不順、月經過多或不正常出血的
生理問題。49%(29 人)為此有前往婦產科進行手術、入院、住院的經驗。更具體的有罹患子宮內膜症的治療,及卵巢子宮的摘除。

至於發病時的症狀,許多例子都是在幼兒或少女時期攝取毒油,而後在長大成人後發病。此外,食用毒油後,84個懷孕的個案中,有20個流產、胎死腹中、或因發現異常而進行人工流產。「黑嬰兒」算在死產中,總共有七名嬰兒誕生,且在第二代受害的個案中,也有發覺沒有排卵或沒有月經的例子。

「黑嬰兒」在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也都會遺傳的事實被驚然發現。至今35年來,油症事件受害者的女兒生小孩時,發覺生出來的嬰兒皮膚異常黝黑,且與一般嬰兒的皮膚情形不同,在反回去推測說母親是否是油症事件的受害者,往往會吃驚而趕緊與支援中心聯繫。

表 1.2003年油症事件女性被害者健康狀況調查(認定患者50名,未認定患者9名)

因為PCB/PCDF而損害健康的受害者中,劃不只是生理問題,更會造成全身的毛病,也因此被比喻為「疾病的大集合」。不但造成關節痛、心臟病、還有自律神經系統的損害,甲狀腺機能低下等各種疾病。調查中除了一個人以外,都有身體狀況不佳的煩惱。除了8人沒小孩外,有34人都把她們在小孩上發覺的症狀一一記錄下來。

10人採取不記名,但必須充滿勇氣去面對回憶。這一次總共有7組母女參與調查,以後也希望可以建立與被調查者的信賴關係,可以將調查延伸至子孫代,希望調查母體樣本可以增加至100人。也盡量有男性受害者也接受調查。此外,日本油症事件發生十年之後,台灣也發生同樣事件,所以計畫作兩事件受害者之比較調查。(明日續,2/3)

2012年5月7日美牛瘦肉精零檢出版本法案於立院初審驚險闖關、進入黨團協商候院會三讀通過。而值此亟需國人關注後續動態之時,近兩千多名油症受害存活者的健康正深受33年前的食品公害所苦,特刊出油症系列報導,提醒國人食品安全不容妥協,也呼籲政府落實油症受害者追蹤照護。

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邀請讀者們一同關注:surviving1979.blogspot.com

Top

 
 

零核電破功 日政府下令重啟核電廠

摘錄自2012年6月18日中國時報報導

日本政府十六日正式決定重啟關西電力公司大飯核電廠三、四號核子反應爐機組,這是日本自三一一福島核災之後,首次重新啟動停機檢修中的核爐,也暫時終結了五月五日以來的零核電非常時期。兩座核爐將於六月下旬重新啟動,最快七月四日開始發電。

大飯核電廠所在地的福井縣知事西川一誠十六日上午向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表示,為了關西民眾的生活與產業的安定,他決定同意讓核電廠重新啟動。野田隨即在官邸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做出重啟核電廠的決定,並透過經濟產業省指示關西電力著手準備重啟核爐。

大飯核電廠需進行清洗管路等重啟核爐的程序,三號機組最快自七月四日、四號機組最快七月廿日起發電,兩座機組運轉順利的話,七月廿四日可望恢復供電,屆時關西地區應可舒緩今夏供電不足的危機。

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各地的核電廠陸續進行維修檢查,在反核輿論高漲之下遲遲無法重啟。北海道泊核電廠三號機組五月五日停機之後,日本全國五十座商業用核爐全部停機,將日本帶進零核電的非常時期。

對於政府決定重啟核電廠,「經濟團體連合會」等經濟團體都表示支持。「經濟同友會」代表幹事長谷川閑史表示,「安定的供電及抑制電費高漲對國民生活和經濟活動是不可或缺的」。

反核團體則炮聲隆隆!十六日上午,「反對重啟核爐!全國行動」市民團體在首相官邸前集會抗議,四、五百名民眾冒雨拿著「保護孩子的生命」、「不允許重啟核電廠」等布條抗議,並向野田提出要求撤回重啟核電廠決策的請求書。

參加集會的反核人士指出,大飯核電廠沒有採取任何地震、海嘯的對策,野田首相為何能說是安全呢?福島災民則說,福島核電廠事故還沒終結,廢爐的進度也未定,許多受輻射威脅的勞工冒死守護日本,希望不要再將日本國民置於死地。

Top

 

五輕停爐檢修畢 中油提復工

摘錄自2012年6月18日中央社高雄報導

2012年4月初火警停爐的中油高雄煉油廠五輕丁二烯工場經連月檢修,日前完工,廠方18日向高雄市政府提出復工計畫,待市府環保局及勞工局勞檢處複檢過關後,就可重新開爐。

中油五輕丁二烯工場第一萃取蒸餾塔再沸器燃燒塔1條滯留彎管4月6日破裂引發火警,停工迄今,事發後中油將破裂彎管拆下送金屬中心及學術單位鑑定,鑑定管線爆裂原因是管線內聚合物突然暴增,脹破管線並產生高溫引發火警。

為防類似意外重演,中油高雄廠除維修破裂受損管線外,並全面檢修丁二烯工場內所有滯留彎管共約40處,復工時程因此一延再延,日前完成檢修作業,18日向市府提出復工計畫。

中油高雄廠說,復工計畫送市府審核後,市府環保局及勞檢處將派員實地複檢,若過關就可重新開爐,若市府還有意見,廠方還得持續改善直到過關為止。

Top

 

執行氣候變遷救援任務 美軍船隻阿拉斯加觸礁漏油

摘譯自2012年6月10日ENS阿拉斯加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軍蒙特雷號擱淺在Chiniak灣,四周環以攔油索避免漏油汙染擴大。圖片來自:美國海岸防衛隊。6月8日晚上,一艘美軍救援登陸船在阿拉斯加Chiniak灣科迪亞克(Kodiak)島南方觸礁,根據美國海岸防衛隊表示,為了不讓船隻沈沒,174尺長的蒙特雷號(Monterrey)故意擱淺在海雀島(Puffin Island),9日起開始漏出燃油。

海岸防衛隊估計超過15,290加侖(485桶)柴油從蒙特雷號的兩個儲油槽漏出注入Chiniak灣。蒙特雷號是隸屬基地設在加州瓦列霍(Vallejo)的481運輸公司(481st Transportation Company)的登陸艇。

蒙特雷號原訂由加州胡內米行駛到阿拉斯加伯特利,載運重裝備及補給支援美國海軍陸戰隊,他們正在執行的任務為遷移因氣候暖化永凍層溶解而受影響的阿拉斯加原住民村落。

海岸防衛隊協同陸軍後備隊、阿拉斯加環境保護部、非營利漏油清除組織阿拉斯加Chadux法人( Alaska Chadux Corporation)、及其他相關者共同投入漏油清除工作。

據報蒙特雷號載有40000加侖(1,269桶)燃料,漏油清除小組正尋求海面除油船去除海面漏油的可行性。

蒙特雷號已由兩條攔油索環繞來防止油污溢出,第三條攔油索將會放置在環境敏感區Buskin河口。

Buskin河是科迪亞克島魚貨量最高的地方之一,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到這釣紅鮭與銀鮭,及觀賞棕熊、白尾海鵰、丑鴨及斑海豹。

科迪亞克海洋事業安全發展監督人Matthew Zinn上尉表示:「目前軍艦上的船員是安全的,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將漏油的影響降低。環境管理是海岸防衛隊的法定使命,保護原始的阿拉斯加海岸對我們非常重要。」

6月8日晚上10點16分,蒙特雷號於Chiniak灣觸礁開始進水,海岸防衛隊收到船員的求救訊號。

10點44分科迪亞克海岸防衛隊出動一架直昇機及組員到現場,直昇機上載有排水及救援設備。

兩艘漁船也回應了求救訊號前來協助。其中一艘運送了兩名輕傷的船員到科迪亞克的急救站。

融化的永凍層造成Newtok的木板道淹沒在水中。

陸軍後備隊媒體關係官員Annmarie Daneker少校表示:「美國陸軍後備隊非常感謝海岸防衛隊及其他伸出援手的人的迅速回應,這些人確保了我們士兵的的安全與健康。船員的安全及保護當地環境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在清理及打撈期間我們將全力配合海岸防衛隊。」

海岸防衛隊表示,蒙特雷號觸礁事件現在正進行調查。

永凍層融化造成Newtok的木板道淹沒在水中。圖片來自:Alaska Climate Change Impact Mitigation Program。陸軍後備隊表示,蒙特雷號上裝載的設備預定用於聯邦計畫,預定遷移Newtok的村莊到9英哩外的Mertarvik。Newtok的永凍層正因阿拉斯加的氣候變化而崩解融化導致村莊不適合居住。

Newtok是個僅有400人口的愛斯基摩尤皮克(Yupik)村莊,位於阿拉斯加西岸的Ninglick河上,離最近的道路400英哩。

阿拉斯加的氣候暖化速度約比美國其他地方快兩倍,超過200個原住民村莊遭受氣候變遷相關問題(包含土壤侵蝕、水災、風暴大潮、永凍層溶解)所擾,至少12個村莊選擇遷村。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瓜地馬拉面臨乾旱和沙漠化危機

摘錄自2012年6月18日中央社報導

專家警告,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受到氣候變遷的威脅,已逐步陷入乾旱和沙漠化的危機。

聯合國將6月17日訂為「世界抗沙漠化和乾旱日」,瓜國官員和專家在此日集會,評估瓜地馬拉的氣候發展情勢。

瓜國環境及天然資源部官員表示,政府正致力於降低沙漠化的工作,並將與國際合作進行「一個天空免於解體的地球」工程。

參與活動的專家和官員均認為,氣候變遷、耕作方式不當和缺乏緩解危機的能力,已使瓜地馬拉深受其害。

聯合國「世界抗沙漠化和乾旱組織」美洲顧問雷瓦(Jose Miguel Leyva)指出,瓜地馬拉有43%的土地正逐漸沙漠化,有13%的土地已經沙漠化。

雷瓦說,乾旱和沙漠化已使瓜地馬拉東部1萬2000平方公里的廣闊區域形成「乾旱走廊」,由於缺水,當地的農業減產,糧食供應顯著下降,影響的範圍高達國土的60%。

瓜地馬拉已被世界抗沙漠化和乾旱組織列為被援助國,由歐洲聯盟提供的貸款將幫助瓜國抵抗氣候變遷,並提供技術,協助這個國家對土地做最有效的利用。

Top

 

解碼陶塞溪水鹿 DNA大不同

本報2012年6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水鹿可能不只一種。(攝影:林宗以)台灣特有亞種水鹿可能不只一種!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副教授朱有田為了協助台灣鹿農建立水鹿族群DNA比對,連續幾年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陶塞溪流域採集水鹿排遺,從樣本呈現的資料,顯示有一群DNA顯著不同於台灣其他地區的水鹿族群存在,這項發現很可能改變我們對台灣水鹿分類的認知。

來自鹿農的請求

提到發現台灣水鹿可能存在另一個亞種(或族群),原因居然來自於鹿農的請託。台灣鹿茸產品來自繁殖圈養水鹿,吸引不少觀光客採購,根據政府統計,鹿茸加工產品一年具有約5億的經濟潛力,但令鹿農不解的是,何以落入口袋的卻遠小於此數字?具有如此商機,卻只有少數由國內鹿農所得。再加上,政府未來計劃開放紐西蘭鹿產品進口,對臺灣鹿產業衝擊勢必增大。

具備畜牧、生化、分子細胞生物學等訓練、研究背景的朱有田,2004年為了證明蘭嶼小耳豬是否來自台灣野豬的後代,而展開與考古研究團隊合作的大門,當時,他必須從考古遺址出土的4、5000年前豬骨遺骸抽取DNA進行檢驗。

這個獨特的經驗,讓鹿農找上他,他們認為只要證明市面上有些產品是來自進口的鹿角切片,或許能提高台灣水鹿製品的價值,因此請求朱有田協助辨認。

這次的委託,意外的讓朱有田再度以考古遺骸中的鹿科動物DNA,於2010年底確認墾丁社頂復育20年的梅花鹿是正港的台灣特有亞種。

尋鹿走山崖

水鹿排遺呈現粒狀,採樣前須拍照,並且放比例尺,然後以GPS定位,並描述基礎資料。照片為2011年11月24日在博克草原的水鹿排遺。(照片來源:朱有田研究團隊提供)遺傳研究需要的是豐富的資料庫(Data Base)供比對,以及鑑定技術。為了完成鹿農請託,朱有田必須收集足夠的基本資料,於是他與台灣幾個在野外進行研究的團隊銜接合作,從全台北中南東收集台灣水鹿排遺,透過DNA檢驗建立資料庫。

朱有田不但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翁國精、台灣師範大學王穎研究團隊等數個野外調查團隊協助收集水鹿排遺,他自己的團隊也多次由實驗室走入野外;這兩年再加入台灣水鹿野外研究者林宗以,收集的樣本數量增加,資料庫更豐富。

這些排遺遍及南投縣仁愛鄉雙龍部落、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奇萊山區、陶塞溪、南湖大山、玉山國家公園南二段、新康山區、大分山區、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等地。

八八風災之前採集的樣本就已發現,陶塞溪一帶的遺傳基因和其他地方不同,但八八風災之後道路中斷,有一段時間進不去,無法進一步印證,一直到去(2011)年1月,才得以在陶塞溪中下游採得46個樣本,證明這項事實。

朱有田是以DNA分子時鐘理論,也就是假設特定的DNA序列會隨著演化而穩定進行突變,因此這些突變的DNA序列可以作為內建之生物時鐘,記錄過去演化事件,分析粒線體(mt)DNA,得到雪霸和陶塞族群與中央山脈是兩組不同的基因組合,統計上差異的顯著性高達70%的支持度,幾乎可以確定有亞種的存在。

尚須形態上描述

然而,以排遺所獲得的遺傳差異,無法確定形態的差異上是否足以區隔為另一亞種,尚待進一步釐清。形態上可辨識的特徵,包括頭骨型態、毛色等,朱有田舉狗為例,黃金獵犬和拉不拉多犬即存在明顯的差異,可提供亞種存在更具體的指標。

從排遺DNA辨識到形態辨識,顯然需要更多的樣本。朱有田表示,今年暑假研究團隊將持續在太魯閣西邊、雪霸北邊採樣來釐清兩個族群(或亞種)間的分布範圍與交界帶;台灣的樣本,也將與中國和東南亞、南亞水鹿的DNA進行比對,進一步了解其關聯性。

若確定亞種(或不同族群)存在,研究團隊也將發表正式論文,台灣水鹿在台灣的另一個特有亞種(或族群)可望列入物種名單,並讓台灣水鹿的保育目標進展到不同層級,這對在台灣野生動物保育史上將會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進展。

Top

 

論壇∣Rio+20成果文件協商 刪除未來世代角色遭抗議

作者:李芝融、鄭紹鈺、戴子揚、鍾欣芸、張良伊(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成員)

聯合國Rio+20永續高峰會6月13-16日的預備會議,3天來針對大會成果文件的協商,爭議不斷,特別是關於永續治理制度架構的討論,到里約時間16日晚間為止,沒有任何一段文本達成共識,最後一天,透過青年協商代表代表傳出的內容,更刪掉了有關未來世代參與地位(future generation speakers)的段落,引起抗議。在主辦國巴西決定晚上加開會議的現場外,聚集在此的全球各地青年提出抗議。

開會現場

成果文件的協商文本傳聞從原本18頁的內容曾暴增為400頁,由於進度膠著,最後主辦國巴西代表為了加快進度,乾脆把許多尚有爭議的段落整個刪除,聽說刪減到剩下80頁。

巴西地球高峰會針對IFSD永續機制框架發展的概略圖但令青年最為不滿的是,一場關於「我們希望的未來」的討論,居然把未來世代發言人(high commissioner of future generation)的角色刪除。在16日晚間,包含台灣青年氣候聯盟4名代表在內的50位青年集結會場外抗議,要求恢復原本的文本內容。(大會規定場內抗議活動最多只能50人,而且不准出聲音)。

永續治理制度架構 發展中國家反對全面開放公民參與青年角色是在「永續治理制度架構」(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簡稱IFSD)下的內容,與其相關的公民參與永續機制則是近期大會集中討論的面向,然而,G77拒絕配合任何國內的公民參與。具代表資格的青年團體MGCY(Major Group for Children and Youth)以及全球許多NGO集結了各方意見,提出新的遊說文件,將展開一連串的遊說行動。

16日一早,青年IFSD工作小組開會決定全力衝刺推動第十項準則的落實。 1992年里約會議同意了12項原則,其中第十項原則提及了公民參與部份,讓資訊透明化,並確保地方性、全國性以及國際性的公民參與。 比利時官方青年代表Mathieu Soete表示,第十項準則規範了全球政府開放足夠的公民參與管道,這直接關係到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利益。

但G77持續反對任何形式的全國性公民參與管道。G77以中國為首,主要為發展中國家組成。16日下午中國更直接聲明「定位中國為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政治體制民主化程度較低,若聯合國達成協議要求會員國開放全國性公民參與,對這些政體而言,政權穩定性必將動搖。

Top

 

自然書寫∣斑服的奧秘

作者:簡雅惠;攝影:林岳勳

六月天,大屯山島田氏澤蘭紫色芳甸盛綻,招引尋芳客身披彩翼款款飛來,優雅從容,修長四肢立穩身軀,伸出口器,啖飲瓊漿玉液,當山風輕拂荏弱枝條,花上蝶隨律低飛輕移,水青條、紫色斑與褐色面在開闔間霎時繽紛,牠們有的一樣,有的很像卻又不一樣,這大同小異的斑服,著實令人眼花撩亂,為之迷惑,更想一窺奧秘。

虎斑蝶  金斑蝶

在台灣產常見斑蝶亞科中,我們容易遇見的有分屬於斑蝶族Danaini Boisduval, 1833斑蝶屬的虎斑蝶Danaus genutia (Cramer, [1779])與金斑蝶Danaus chrysippus (Linnaeus, 1758),以鮮豔的橘為鱗翅的基本色彩,或鋪陳白斑,或濃著黑色翅脈,讓其翩飛的身影,在自然中毫無掩蔽,牠們是著名遷移蝶種帝王斑蝶Danaus plexippus (Linnaeus, 1758)的同屬近親,橘色是牠們共同的顏色,身為斑蝶亞科斑蝶族的模式屬,金斑蝶與虎斑蝶以最濃烈的色彩警告獵食者,加深牠們是有毒、難吃的印象。

青斑蝶屬同樣有著團體服概念,色彩表現卻更添幾許柔美,水青色的線條、斑塊,點點線線潑灑蝶翼上,或者粗曠,或者細緻,堆襯在不同底色與體積的翅翼上,讓人方可以形色辨蝶。青斑蝶屬的淡紋青斑蝶Tirumala limniace limniace (Cramer, [1775])與小紋青斑蝶Tirumala septentrionis (Butler, 1874),灰黑濛褐的底色上佈不透光的青色斑塊線條,雄蝶擁有口袋狀性斑,兩種穿著幾近相同的斑服迷惑獵食者:牠們是同一類。絹斑蝶屬的絹斑蝶Parantica aglea maghaba (Fruhstorfer, 1909)、斯氏絹斑蝶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1883)以及大絹斑蝶Parantica sita niphonica (Moore, 1883),薄如絲絹的斑紋流淌在翅膀上,以大小不同的個體作為初步判別,然而在天敵眼中,三者若一,還有旖斑蝶屬的旖斑蝶Ideopsis similis (Linnaeus, 1758),都是以相近的斑服,混淆著獵食者。

淡紋青斑蝶 小紋青斑蝶 絹斑蝶

斯氏絹斑蝶 大絹斑蝶 旖斑蝶

斑蝶又稱乳草蝶,幼蟲取食有毒植物,並累積大量生物鹼直到成蟲階段,而雄蝶在交尾過程透過精莢將生物鹼傳遞給雌蝶,保護雌蝶與下一代。這些自幼嗜毒,在鱗翅目中佔有生存優勢的斑蝶,為何還要大費周章以斑服示敵壯大群體?無非還是為了生存!

亞馬遜探險家弗里茨.穆勒(Johann Friedrich Theodor Müller,1821-1897)在雨林長時間觀察後所提出的穆氏擬態(Müllerian mimicry)所闡露的,難吃的蝶互相模仿,牠們都互蒙其利,因為強化了捕食者對牠們的印象,而減少被嗜捕的機率。

雙標紫斑蝶 圓翅紫斑蝶

小紫斑蝶 異紋紫斑蝶

穆氏擬態人人互惠,這一種為求生存的自然演變機制,在斑蝶外觀上作最佳的展演。於是我們知道,紫斑蝶族Euploeini Moore, [1880]下的四種常見紫斑蝶,牠們極高的相似度亦是為求生存相互模仿演變而來。我們依據個體大小與白斑或線條辨認:雄性具等號性斑為雙標紫斑蝶Euploea sylvester swinhoei Wallace & Moore, 1866、雌雄差異大的異紋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1904、前翅腹、背中室各具一枚斑紋的圓翅紫斑蝶Euploea eunice hobsoni (Butler, 1877)、以及個體相對較小的小紫斑蝶Euploea tulliolus koxinga Fruhstorfer, 1908。雖說四種紫斑蝶各自有其辨識要訣,但褐色翅腹、藍黑色翅背,在陽光照射下耀出藍紫色閃鱗幻彩……,紫斑蝶的斑服考驗著賞蝶的人們,更遑論食物鏈中的獵食者。我們不知道在穆氏擬態有毒互仿的自然演變中,這四種紫斑蝶最初是最不難吃的誰模仿最難吃的誰,以致到最後牠們都彼此相像?但在天敵眼裡,這些頭、胸滿佈白斑、腹部修長的褐色蝴蝶,等於難吃與不適口。

台灣產紫斑蝶族白斑蝶屬的大白斑蝶Idea leuconoe clara (Butler, 1867),黑白二色是全世界十二種白斑蝶屬的共同配色。大白斑蝶的色彩斑紋與形態在島內雖獨樹一格,但幼生期積累在體內的爬森藤次級代謝物,讓大白斑蝶偌大的翅膀以幾近滑翔之姿,悠然戲風於恆春半島與東北角,飄飛的姿態恰如俗名「紙風箏」(Paper Kite)。大白斑蝶獨特的斑服讓人過目不忘,相信這份記憶對於獵食者也是一樣。

恆春半島的大白斑蝶

◎陽明山蝴蝶季  http://e-info.org.tw/node/77008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