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7.02







近期活動

7/6 戀戀大河 2012河川日系列之三 夏日電影院 2 「春飛伯的二三事」
[守護環境系列講座] 走,一起去體檢珊瑚礁
熱湯計劃 - 流浪動物關懷音樂會
【看見台灣:綠活影展Green Our Life】《出賣牙買加》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
溼詩入扣─新北市人工溼地攝影比賽(8/15截止)
馬祖想念.島嶼想像──2012馬祖文學獎(7/16截止)
台灣油症受害者支持協會邀請您合辦【拒絕遺忘,與毒共存33載】系列講座,即日起至12月底止。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守護海洋、乾林、西伯利亞虎 3保育學家獲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

Erika Cuellar.自2007年開始提供原住民科學知識與保育所需相關訓練,以維護其豐富但脆弱的生態系。 圖片來自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

保育西伯利亞虎的俄羅斯生態學家、美國海洋生物學家、保護大查科(Gran Chaco)熱帶乾林(dry forest)的玻利維亞保育學家,是五位榮獲2012年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中的三位。

獲獎人分別為:致力於保護最後幾百隻西伯利亞虎與其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針葉林棲地的Sergei Bereznuk、藉著一系列的水下監聽站追蹤海洋掠食動物,以保護北美沿岸之太平洋海域的史丹佛大學霍普金斯海洋研究站的海洋科學教授Barbara Block、訓練玻利維亞、巴拉圭與阿根廷原住民保護大查科地區的生物多樣性,該處的熱帶乾林是南美洲生態系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的Erika Cuellar。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2012環保金人獎得主 冒死捍衛環境

微灌先鋒榮獲2012年世界糧食獎

聯合國笹川環境獎 表彰社區林業團體

青少年研發淨水方法 獲得世界水資源獎

我們的島∣清流湧泉-保護最後的生物諾亞方舟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在台灣地質上,有一種湧泉地形,水流自地面冒出,形成一個獨特流域。在早期,人類依水而生,許多村落除了建立在河岸旁,人們也會尋找湧泉地形,作為定居之處。新竹二重埔,就是一個依賴湧泉發展的古老聚落。

龐大的出水量,不只提供生活用水,連灌溉良田的水源也十分充足,於是發展出完整的農村體系。循著山丘邊的自然溪流,走上湧泉的上游,劉慶昌回憶湧泉清澈的水質,日本人曾經用來作澡池。

在龍潭一處湧泉,居民依舊作為洗衣、洗菜之用,保持著與湧泉的自然關係。居民使用湧泉,也會自力擔任清潔工作,保護湧泉正常出水,以及避免垃圾污染水質。

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農殤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金黃的稻作平原,響著金屬敲打聲,台南學甲農民黃先生,端著鋁盆拼命敲打著,在無法收成的稻田前,希望趕走不斷搶食的鳥類。610豪雨和接續的谷超、泰利颱風,帶來大量雨水,讓黃先生的一期稻作,全數傾倒泡水,造成嚴重損失。黃先生的妻子,拿著長柄杓桶,示範在大雨灌田時,如何奮力用杓桶,將田中積水排出,減少農地受災。

傾倒的伏稻,稻穗受潮很快會發芽,讓稻穀無法收成,甚至折斷的稻桿都長出青綠新苗,讓農民自嘲,二期稻作不必播種了。一場豪雨災害,讓稻田蒙受嚴重損失,雖然政府會收購受災發芽的稻米,但是價格貶值,農民幾乎變成賠錢耕作。像這片田地,黃先生原本收成後,可賣出五萬元,現今幾乎泡湯。他傷心的表示,家庭生活費、孫子註冊費,都寄望這片稻田的收成。

根據農糧署統計,610豪雨加上谷超、泰利颱風,造成全台11,247公頃稻田受損。 農民表示,其實稻米在倒伏後,如果搶收得宜,損失不會那麼大。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林子晴

火葬場緊鄰高屏溪,引發民眾抗議,擔憂火化場產生煙灰、毒戴奧辛,與有毒物質等,影響健康,高屏地區居民繼續抗議。而在日本,20萬的反核市民封鎖核電站道路與防暴隊對峙

西班牙出現了一場反浪費餐會,所吃食材都是不久前從垃圾桶撿來的。宣揚減少浪費良好食物的想法。不要浪費食物更不要食用殘忍,由於傳統養殖鵝肝是用強迫灌食法,動保團體批評不人道,七月一日起,美國加州禁售鵝肝。四月在倫敦街頭,出現真人實驗秀演出,為無辜的實驗動物發聲,並喚起大眾對化粧品動物試驗的意識,連署仍持續進行,讀者們也可以加入。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徵收劫後:台北港的人生就範

作者:munch

當汪菊坐在徵收官員面前,聽著徵收大員飛沫似的大恩大德,汪菊顯露著欲言又止的吞吞吐吐,話在喉頭塞著。

我瞥見地上無言的玩具熊,以一種就範的姿勢躺著。

我想到荷蘭降鄭圖,或是日本在密蘇里艦上的降書會議。

這樣形容很不恰當,但是唯一迸現腦海的景象,就只有這場景,才能形容這番強徵強拆之後,徵收大員喜滋滋的模樣,徵收成功的大勝利。

精采內文

 

守護海洋、乾林、西伯利亞虎 3保育學家獲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

摘譯自 2012 年 6 月 27 日 ENS 瑞士,日內瓦報導;李子昂編譯;蔡麗伶審校

保育西伯利亞虎的俄羅斯生態學家、美國海洋生物學家、保護大查科(Gran Chaco)熱帶乾林(dry forest)的玻利維亞保育學家,是五位榮獲2012年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中的三位。

錶商表示,本兩年一度的獎項旨在支持「懷有開拓精神並為改善人類知識與福祉而做出努力者」。

Sergei Bereznuk。圖片來自: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藉由科學技術與受訓過之年輕人的幫助,Sergei Bereznuk致力於保護最後幾百隻西伯利亞虎與其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針葉林棲地。

通常稱為西伯利亞虎或東北虎的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體型最大的老虎亞種,約有95%族群居住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目前,估計有350至500隻頂級掠食者漫步於中國邊境至日本海沿岸之間。

自1995年在濱海邊疆區(Primorsky Krai)參與反盜獵工作以來,Bereznuk深信反盜獵措施的執行效率與對當地人民的教育工作,是拯救西伯利亞虎的關鍵。而這兩方面的成就也是他獲獎的主因。

12年來,作為海嵾威(Vladivostok)一個小型非營利組織鳳凰基金會(Phoenix Fund)的主持人,Bereznuk和他的六人小組企圖保護面積64092平方英里(166,000平方公里)的地區與其中的老虎。他已有良好的社會關係、文化敏感度及與當地野外工作者之聯繫網絡。

Bereznuk以廣泛的教育與宣傳活動,建立年輕人對老虎的友好態度。鳳凰基金會的教育工作者製作了各式教材、影片、舉辦競賽與活動,如每年在海嵾威及其他區域首府舉辦的老虎日慶典(Tiger Day Festival)。

Barbara Block。圖片來自: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霍普金斯海洋研究站(Hopkins Marine Station)的海洋科學教授Barbara Block,因藉著一系列的水下監聽站追蹤海洋掠食動物,以保護北美沿岸之太平洋海域而獲獎。

Block為使用電子標識器的先鋒,包括使用可藉手術方式植入鮪魚體內的植入式標識器,與會自動脫落並透過衛星傳送數據的上脫式衛星標識器(pop-up satellite archival tag)。

Block 自12年前發起太平洋掠食動物標識計劃(Tagging of Pacific Predators, TOPP),目前已部署了超過4600個電子標識器,收集了近30萬天的追蹤數據。所得資料揭示了前所未知的海洋生物熱點(marine hotspot)、迴游遷徙路徑與海洋物理詳細數據。

太平洋掠食動物標識計劃最顯著的研究結果之一顯示,紐西蘭、印尼與阿拉斯加水域的大型掠食者會聚集至加利福尼亞洋流。該洋流沿北美洲西岸向南流動,由加拿大至下加利福尼亞海域。雖然這些大型掠食者可以在廣闊太平洋中進行數千英哩的旅程,但牠們年復一年回到加利福尼亞洋流來。

她的最終目標是在加州海岸建立一個大型的海洋世界遺產保護區,以保護太平洋掠食動物標識研究團隊所發現的海洋生物與自然環境。

Erika Cuella。圖片來自: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Erika Cuellar訓練玻利維亞、巴拉圭與阿根廷原住民保護大查科地區的生物多樣性,該處的熱帶乾林是南美洲生態系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

做為參與式保育工作的先趨,Cuellar自2007年開始提供原住民科學知識與保育所需相關訓練,以維護其豐富但脆弱的生態系。她一直努力教導居住於玻利維亞最大的卡阿伊亞德大查科(Kaa-Iya del Gran Chaco)國家公園邊界地區的原住民瓜拉尼人(Guarani)。

在原住民的幫助下,Cuellar成功提升了稀有駱駝科動物原駝(guanaco)在大查科地區的族群量,把牠從滅絕邊緣救了回來。

在保育工作方面,「類生物學」(parabiology)被認為是一個強而有力並永續的方法。當地人們學習科學方法,並獲得領導與保護環境所需的技能。當地類生物學家(parabiologists)對建立在地族群保育觀念的成效卓越,而Cuellar的工作則得到了國家與國際社會的關注。

她先後創辦了兩個以玻利維亞保育工作為重點,並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的物種存續委員會(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 SSC)玻利維亞分會(Bolivian Committee)進行合作的非營利組織。

在國家公園成功的鼓舞下,Cuellar將用她的勞力士獎將工作拓展至大查科地區以外地區,其範圍將橫跨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地。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我們的島∣清流湧泉-保護最後的生物諾亞方舟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清流自土地湧出,開展人間生活,餵養萬物生靈。當人類遺忘湧泉的珍貴,誰來保護最後的生物諾亞方舟...

在台灣地質上,有一種湧泉地形,水流自地面冒出,形成一個獨特流域。在早期,人類依水而生,許多村落除了建立在河岸旁,人們也會尋找湧泉地形,作為定居之處。新竹二重埔,就是一個依賴湧泉發展的古老聚落。

龐大的出水量,不只提供生活用水,連灌溉良田的水源也十分充足,於是發展出完整的農村體系。循著山丘邊的自然溪流,走上湧泉的上游,劉慶昌回憶湧泉清澈的水質,日本人曾經用來作澡池。

在龍潭一處湧泉,居民依舊作為洗衣、洗菜之用,保持著與湧泉的自然關係。居民使用湧泉,也會自力擔任清潔工作,保護湧泉正常出水,以及避免垃圾污染水質。

但是人類的使用,在忽略生態觀念下,成為一種佔用,人類從湧泉取水,卻遺忘湧泉也是生物的家園。水中可以發現本土種的魚類,但是水泥化的湧泉源頭,卻讓周遭棲地消失,減少生物多樣性,顯示人類對湧泉的重視,卻造成生物棲地的破壞。

為了瞭解台灣湧泉的現況,生態學者邱郁文展開全台湧泉大調查,他以生態諾亞方舟來形容湧泉,希望研究現今湧泉的生態樣貌,提醒人們關心湧泉生態系的重要。透過文獻蒐集、地名分析,以及向村落耆老請教,找出台灣近百個湧泉區域,再一一前往調查。

研究團隊來到桃園黃泥塘湧泉,早期也做為農業灌溉用途,但是因為農業沒落,自來水使用方便,湧泉開始被忽視,漸漸荒廢。為了確認黃泥塘,是否依舊是湧泉地形,透過底層取水,來測試水源從何而來。黃泥塘湧泉依舊有泉水冒出,但是池塘內的生物捕撈,卻發現外來種入侵的嚴重問題。

研究團隊轉往宜蘭太陽埤,這裡的湧泉地形,地點較為獨立隱蔽,生態樣貌應該會好一些。經過捕撈,發現有本土鰻魚,但是也有大量外來種鱧魚。

外來種入侵的問題,形成湧泉生態的危機,讓一些本土物種,受到排擠與消失,威脅湧泉生態,但是開發破壞,卻造成更大的危害。

研究團隊前往宜蘭柯林湧泉,因為觀光發展,這裡已經規劃成生態湧泉區,提供觀光。研究人員在自然木作步道上,發現一隻本土鱉,正在慢慢爬行。經過捕撈,發現湧泉生態良好,有多個本土物種存在,形成本土物種棲地的諾亞方舟。

研究人員在高興之時,後方卻傳來落石聲,原來在濕地另一頭,一輛卡車正將泥土倒入濕地,掩埋湧泉形成的濕地。在台灣,許多湧泉形成的濕地,原本做為農地使用,但是在開發和觀光的壓力下,一一被填平,或是成為高度水泥化、人工化的觀光埤塘。

原來在蘭嶼各部落中,只有野銀營部落沒有溪流經過,部落族人在很久以前,就知道利用湧泉。達悟人的生態觀,保護湧泉,不只保護水源,就連生物都要保護。李大哥說,部落耆老不會在湧泉區抓鰻魚,因為鰻魚守護湧泉。

湧泉區具有高度生態多樣性,一些珍貴物種也被發現。經過捕撈調查,生物量的豐富,讓人十分驚訝。蘭嶼實踐和諧的用水方法,造就湧泉區的自然生態,族人取水耕作芋頭,其他的水源餵養生物,灌溉森林,呈現尊重分享的生態哲學。

一些生態反思慢慢在出現,羅東林場的蓄木池,也是一個湧泉地形,早期作為蓄木之用,現今轉型朝生態保育發展。經過調查,蓄木池中雖然也有外來種生物,但是原生種的種類、數量也不少。負責管理的羅東林管處,規劃將整個湧泉蓄木池及林業園區,朝向環境教育中心發展。

在國外,保護湧泉生態的思維慢慢在成長,大家都開始思考,湧泉在現代社會的意義。當地底冒出清流,人類開始享用,維繫生命、開創生活,但是不要忘記許多生物,也和人們共享這股清泉。當現今時代,大河污染,山川暴洪,清潔靜謐的湧泉,將是許多生物的天然避難所,成為維繫生存的最後諾亞方舟。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我們的島∣農殤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豪雨落下,農殤悲情,一年又一年的危機重覆,農業倒底有何避災方式...

金黃的稻作平原,響著金屬敲打聲,台南學甲農民黃先生,端著鋁盆拼命敲打著,在無法收成的稻田前,希望趕走不斷搶食的鳥類。610豪雨和接續的谷超、泰利颱風,帶來大量雨水,讓黃先生的一期稻作,全數傾倒泡水,造成嚴重損失。黃先生的妻子,拿著長柄杓桶,示範在大雨灌田時,如何奮力用杓桶,將田中積水排出,減少農地受災。

傾倒的伏稻,稻穗受潮很快會發芽,讓稻穀無法收成,甚至折斷的稻桿都長出青綠新苗,讓農民自嘲,二期稻作不必播種了。一場豪雨災害,讓稻田蒙受嚴重損失,雖然政府會收購受災發芽的稻米,但是價格貶值,農民幾乎變成賠錢耕作。像這片田地,黃先生原本收成後,可賣出五萬元,現今幾乎泡湯。他傷心的表示,家庭生活費、孫子註冊費,都寄望這片稻田的收成。

根據農糧署統計,610豪雨加上谷超、泰利颱風,造成全台11,247公頃稻田受損。 農民表示,其實稻米在倒伏後,如果搶收得宜,損失不會那麼大。

政府無法幫忙搶收,農民只能自力救濟,讓各地受災田區,上演收割機爭奪大戰,一台收割機在田間收割,旁邊還有多位焦急等待的農民,苦求收割機幫忙收割。收割機業者幾乎是跨區搶收,一日工作十多個小時,也收不完大面積的伏稻。

割稻機不足,除了政府沒有事先徵集、調度收割機,也牽涉到長期休耕政策下,全台收割機數量減少,遇上大搶收,機具根本不夠用。另外,倒伏的稻米,機械無法收割乾淨,還是需要人力收割。農民表示,種田的人,總捨不得稻子被浪費。

氣候變遷,讓降雨時間集中,並且降下豪雨,災後的搶救,成為治標之道。改變農業生產方式,成為農民因應氣候變遷的治本之道。

台南農民黃郁仁推動自然農作,610豪雨後,他的有機稻米少量倒伏,並且順利收割。為了讓人瞭解有機稻作的健康,他先前往一般慣性農法的倒伏稻田,採集整株水稻,分析根部組織。隨後再到自己的有機稻田,採集水稻,比較根部結構,分析二者差異。利用有機稻作,講求改善土地肥力的方法,讓有機稻米必須強化根部獲取養分,同時形成更強韌的生命力。

另一位農民蘇先生,從事有機雜糧種植,對他來說,氣候變遷的問題,已經不只是豪雨成災,還有久旱無水,都影響著農業生產。為了避災,蘇先生研究幾年的氣候變化,開始育種生長期短的作物,希望能在雨季來臨前,及時收成作物。

農業區面臨豪雨破壞農作,同樣在沿海養殖區,也面臨淹水毀壞魚塭的危機。但是更嚴重的問題,在於豪雨、淹水,改變或污染養殖區水質,讓生產者必須利用藥物控制水質,造成食品健康的風險。

十多年來,邱家兄弟推動生態養殖,在養殖區周遭築高堤,防止大水淹田,並且廣設蓄水池,作為災時滯洪,平日蓄水的功能。他們讓養殖池的水質,接近自然生態,提高魚蝦的健康,來降低災情危害。面對氣候變遷,邱經堯提出「人定順天」的觀念,必須順應氣候變化,找出對未來的因應之道。

一場豪雨,造成農殤悲情,也敲開農業避災體制的問題,同時也提醒人們,氣候變遷已無法躲避,在農業避災的思維上,我們做了什麼準備?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火葬場緊鄰高屏溪 屏縣府惹眾怒

本報2012年7月2日屏東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屏東縣政府擬於國定古蹟下淡水溪鐵橋附近興建殯葬園區。繼苗栗縣政府後龍殯葬園區引發民眾抗議,位於屏東縣市頭前溪一帶的「屏東縣立殯葬專區」計畫,因選址在國定古蹟下淡水溪鐵橋(舊鐵橋)入口處,緊鄰高屏溪,引起罵聲不斷。上週六(6月30日)於前進國小舉辦的說明會,縣長曹啟鴻親上火線說明,卻與居民意見相左,引燃民眾不滿情緒,當場叫罵聲不斷,曹啟鴻選擇離開現場,一場說明會無疾而終。

即使豔陽高照、燠熱難耐,仍擋不住頭前里居民來到前進國小參加說明會。包括當地居民、民代,甚至來自高雄市大樹區的縣議員林芳如等6位與會者發言。林芳如即表示,高雄市270萬人都喝這潭水,位於右岸的高雄市也成立了舊鐵橋溼地教育園區,希望屏東縣政府能顧及高雄市居民,不要錯誤選址。

屏東縣長曹啟鴻雖親上火線說明,卻無法達到溝通的目的。曹啟鴻在聽過6位民眾代表發言後,隨即發言,只不過整個發言過程不斷有民眾吹哨子、以大聲公對嗆,現場秩序混亂,曹啟鴻幾次話都無法說完,對話失焦。

曹啟鴻表示,屏東縣火葬場從日治時代興建至今逾80年,設備設施老舊,而殯葬是人生必經之路,應該提供一個有尊嚴的場所。民眾則認為,舊鐵橋是行水區,影響眾多人口飲水、灌溉,質疑縣政府為何不在冷水坑殯葬用地興建。曹啟鴻表示,選址之地非行水區,冷水坑才是行水區,希望自救會不要欺騙民眾。只是話還沒說完,就引起群情激憤,幾位民眾手舉海報抗議,指責曹啟鴻「白賊縣長」,幾位八八水災受災民眾甚至跪地,要求曹啟鴻面對真相。

選址非河川區段

依據屏東縣政府提供的資料表示,殯葬園區預定地是台糖土地,位於舊鐵橋入口處的香蕉園,面積3.2公頃,主要聯外道路為堤防路,鄰近高屏溪鐵橋及台糖六塊厝畜殖場。基地及周邊土地現正種植香蕉及部分造林。目前尚在進行環境影響評估,還未通過定案。

經記者向經濟部水利署查證,目前選址確實非屬河川區域(行水區)。屏東縣政府民政處禮俗科長吳惠玲表示,選址所在地高屏溪是中央管轄河川(第七河川局),有一部分2008年前確實為河川區段,只是2008年經濟部水利署已將之變更為非河川區段。縣府於2009年縣政府選址在此,讓民眾誤以為是為了殯葬園區變更地目。

至於民眾提出可使用冷水坑「歸園」殯葬園區,吳惠玲表示,此處是屏東市公所規劃的鄉鎮級殯葬設施,腹地有限,若要擴大勢必使用到河川區段或緊鄰空軍基地,有易爆燃物之虞,並不適合。

吳惠玲也說,往舊鐵橋文化園區的路有3條,不必然一定會經過殯葬園區,民眾應該接受台灣人口密集的事實,覓地不易。

數百民眾到場參加說明會。反對民眾高舉海報佔據發言台抗議。自稱八八水災受災民眾跪求曹啟鴻面對真相。

一邊新人笑一邊親友慟

區位圖。(圖片來源:左岸。高屏溪臉書)令民眾最不滿的莫過於選址選在縣政府剛花了數十億整頓打造的文化園區入口處,一旦殯葬園區如計畫完成,民眾原本抱著輕鬆的心情到舊鐵橋運動休閒,必須先經過殯葬園區。如反對民眾所言,「往後拍婚紗,旁邊就在辦喪事,誰願意再去舊鐵橋!」

當地民眾也發起「愛鄉護土自救會」,自救會表示,縣府過去已投入近100億元整治高屏溪,讓高屏溪兩岸擁有河濱休閒公園、濕地公園、舊鐵橋古蹟公園等,發展主軸朝向休閒、觀光,縣府非但未將現有公墓公園化,還將原本當成公園的舊鐵橋文化園區公園公墓化。

對於預定地緊臨高屏溪,自救會也舉《殯葬管理條例》規定殯葬用地應與公共飲水井或飲用水之水源地應距離1000公尺,此地離河川治理線只有20公尺,一旦興建將影響高屏350萬人飲水與灌溉安全。當地又屬易淹水地帶、無河堤,每逢颱風季節,淹水達1.5米。雨季、颱風必淹。

此外,火化場產生巨量的煙灰、世紀之毒戴奧辛,與有毒物質等,可能影響高屏地區居民的健康風險。自救會解釋,當地夏季高屏溪旺盛的西南氣流,帶來嚴重的揚塵現象,長期滯空之污染有如鍋蓋效應,如加上大型火化場,將與的戴奧辛,多氯聯苯等致癌物產生相乘效果,影響附近居民健康。

Top

 

日本反核市民封鎖核電站道路與防暴隊對峙

摘錄自2012年7月1日中新網報導

6月29日至30日,反對重啟核電的日本市民團體接連封鎖關西電力公司大飯核電站的道路,7月1日該核電站將重啟,而封鎖狀態依然持續,作業人員無法出入核電站。

6月30日,日本市民不斷來到核電站附近,周邊道路上充斥著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汽車。7月1日上午有不少參加者乘坐大巴前來。約200人被雨淋得濕透,但依然與防暴隊對峙。

市民團體在路上橫排了十幾輛汽車,阻斷了道路。有人擊起大鼓,高喊「反對重啟」的口號,並與阻止其進入核電站的關西電力員工和警察發生小沖突。目前尚無人員受傷。

岡山市的設計師服部育代帶著8歲和5歲的孩子來到核電站。她說:「今天重啟的話其它核電站也會隨之重啟。福島核事故尚未解決,決不允許強制重啟。」

據介紹,封鎖後作業人員無法出入核電站,但關西電力稱「已確保重啟所需的人員,(封鎖)不影響重啟」。

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日本全國54座核反應堆陸續停止發電或進入定期檢查階段,由於重新發電需要中央政府和核電站所在政府的批准,而市民的反核行為直接影響了地方政府的決斷,因此,到6月30日為止,日本的核電站處於零發電狀態。

Top

 

西班牙反浪費 垃圾變身佳餚

摘錄自2012年7月1日大紀元報導

據中央社1日法新電,西班牙馬德里傍晚的1座公園有場露天餐會,約30名食客共享嫩炒蔬菜和什錦沙拉,食材都是不久前從垃圾桶中撿來的,是名副其實的「垃圾」食物。

這群反浪費的環保人士不定期舉行「垃圾食物」餐敘,並開放全社區民眾參加。餐會前夕,他們拉著購物車翻遍多家食品商店垃圾桶,尋找被丟棄但還能吃的食材。他們第1個小時遍尋不著任何食材,但最後終於在1家蔬果行外的垃圾桶挖到寶。他們獲得瑞士甜菜、杏仁、番茄、胡蘿蔔、香蕉、枸杞、半顆鳳梨,還有甘藍菜、花椰菜、辣椒、芹菜和小番茄,加起來有好幾公斤,且大部分食材都狀況良好。

這個反浪費餐會始於2010年,旨在減少浪費良好食物的情形。且為了讓活動不只是抗議,該餐會是免費把食物送給有困難的人。

西班牙現在有1/4人口失業,2011年有21.8%國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Top

 

7/1起禁售鵝肝 加州搶辦「告別宴」

摘錄自2012年7月1日自由時報報導

2012年7月1日起,美國加州將成為美國第1個禁止販賣及食用鵝肝製品的州,許多加州民眾紛紛在6月底前搶著在餐廳訂位,舉行告別鵝肝宴。鵝肝養殖引發的爭議造成高級餐廳主廚與動保團體間的對立,而鵝肝農場業者則大嘆美國夢夢碎。

傳統人工養殖的鵝肝是透過強迫灌食法,以管子將調製好的栗米漿灌入鵝的食道,使大量脂肪累積在鵝的肝臟,動保團體批評不人道。2004年,加州議員提案禁止生產與販賣鵝肝,並由州長阿諾史瓦辛格簽署通過,另有7年的寬限期,2012年7月1日起,餐廳若供應鵝肝,罰款最高可達1000美元。目前義大利、阿根廷、德國、英國均禁止製造鵝肝醬。

Top

 

LUSH倫敦真人實驗秀 拒絕動物測試!

摘錄自2012年4月27日美麗佳人報導

國際人道動物對待協會HIS與英國手工保養品牌LUSH於倫敦攝政街總店的櫥窗上演「真人實驗秀」,以抗議一直以來化粧品對動物進行殘忍測試。此世界最大型的反動物測試活動特意選在「世界實驗動物紀念日」發表,並將在LUSH 全球包含英國、美國、印度、俄羅斯等48個國家,推行各種的反動物測試連署,希望促成「2013 Cruelty Free, 零動物測試」的願景!

在倫敦最熱鬧的攝政街LUSH總店櫥窗裡,23歲的英國女性Jacquline Traide, 被強行灌食,注射,塗抹及檢驗,痛苦的表情連逛街的路人都可以感同身受,但可憐的動物沒有表情及言語能力,只能任由被宰割。因此,血淋淋的真人實況演出,是為無辜的實驗動物發聲,並喚起大眾對化粧品動物試驗的意識。

一向熱愛環保及動物的LUSH及HIS深信,現今的科技可研發出更進步的方案,迫害無辜的動物是無需的 。為了達到2013零動物測試的目標,預計在全球LUSH及特別架設的活動網站推廣及進行連署! 台灣LUSH也預計於5,6月在全省的部份店櫃,發放活動貼紙及文宣,進行連署支持活動!

參與連署及活動詳情請上活動網站

Top

 

論壇∣徵收劫後:台北港的人生就範

作者:munch

當汪菊坐在徵收官員面前,聽著徵收大員飛沫似的大恩大德,汪菊顯露著欲言又止的吞吞吐吐,話在喉頭塞著。

我瞥見地上無言的玩具熊,以一種就範的姿勢躺著。

我想到荷蘭降鄭圖,或是日本在密蘇里艦上的降書會議。

這樣形容很不恰當,但是唯一迸現腦海的景象,就只有這場景,才能形容這番強徵強拆之後,徵收大員喜滋滋的模樣,徵收成功的大勝利。

那天,農陣通知,在立委林淑芬不斷要求政府實踐承諾,出面協調下,新北市徵收大員終於願意出面,帶著協調方案,準備和汪菊見上一面。

車行中,農陣蔡培慧老師有點悶,反徵收拼了三年,至今變成協調者,收拾徵收後的殘局,她覺得荒謬。聽完感傷,安慰培慧老師,當時起頭陪著拼,拼不過,也該幫著收尾。

一開始接觸台北港徵收區,在2011年12月到汪菊家,也是培慧老師、平軒、樂昕一群人,一屋子反徵收居民來控訴政府無情,大家都記得當時在世的汪家百歲阿媽的愁容。

大家都願幫台北港徵收區的落難戶拼,但是這種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一定要推動的自貿港計畫,要擋真很難。歷經徵收修法抗爭,台北港徵收區居民個個出面,但是修法受挫後,台北港徵收計畫,像狂奔野馬一路飛馳。

過年前夕,百歲阿媽鬱鬱而終,三月怪手開工,剷平同意戶的家園,四月開始施壓十多戶不同意徵收戶,房屋撕裂聲響,日日逼近驚人,利誘威逼言詞,時時繞耳不休,終於十多家不同意戶開始瓦解,心不甘情不願離開家園。

徵收區內的連家,種了幾甲綠竹筍,在房屋被拆後,回到竹林趁未剷平前採收,夫妻倆拿著小小塑膠袋,裝不了多少,先生卻不斷翻找,太太說能採多少,先生根本是不捨。家族傳下來的竹林,餵養幾代人,現今說拆就拆,人民不要都不行。

五月,剩下張萬益、汪菊兩家,依舊堅持不願被徵收,拆到很順手的怪手,終於碰壁,因為張、汪二戶,根本不畏利誘,更無懼磚石碎裂的驚人心戰。徵收無力推進,開始玩起斷電、擋路的卑劣戰術,一旦抓包抗議,換成嘴臉就是一切誤會。

很多動手腳趕人走的誤會,不斷發生,張、汪二家依舊堅持。更諷刺是,徵收趕不走,換個抹臭戰術,偷偷到張、汪兩家貼拆除公告,竟是以拆違建為由,意指張、汪住屋不合法,政府依法拆除,就要張、汪二家走。真是牽拖政府,敢徵收,就大大方方貼出徵收公告,依法拆除地上物,結果徵收公告不敢貼,搞張拆違建趕人。換句話說,是拆了違建後,土地依舊還給人民?

當然不!想先拆違建,趕人離屋,然後再吞土地,這等手法不甚光明,甚至端著法律像選手術刀,那把何用,就用那把開膛。

法,是政府的統治工具,不是人民的保護工具,唯一的力量,就是人民聲援,輿論公評,讓背後操盤的高官,面對污名斷大位的賭注,交代執行命令的徵收大員,動作輕柔些。

6月5日協商那天,選在汪家外的鐵皮棚下,輕柔地帶著二選一方案來協商,滿臉笑意的溫和中,汪菊其實沒有太多選擇,因為她必須接受拆屋離去,選擇是領錢或換地,唯一的優惠,只是劃出農業區,讓汪菊可以繼續耕種。

協商中,新土地規劃的公園旁一分地,就是汪菊的新農地所在,但是一大堆限建農舍、未來絕不會變更土地的限制,官員一再提醒汪菊,換農地沒賺頭,還是領錢或配地。汪菊聽的吃力,更是揪心,開口說真的想務農,難道不能在農地有間居住小農舍,工寮也行,只要到農園不要那麼遠。

二位徵收大員,說的義正辭嚴,農地不能建農舍,法律規定一定嚴格執行,好像全台灣絕無違法農舍存在,只有張、汪二家,更強調未來園區現代美觀,怎麼容得汪菊建間農舍。說到斬釘截鐵,就是想汪菊打消易地農業區的念頭,跟著大家領錢走人,或是換算抵地。

汪菊猶豫、煎熬,低低的擠出「我還是想種田!」,兒子張文忠補上一句,「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我媽真的想種田。」頑固想種田的一家人,讓二位徵收大員面色鐵青,悻悻然說「你們考慮!不過可以先讓我們拆房整地。」

真實目的,終於出口。協商中的易地農業區,不是二位徵收大員說了算,還要報請中央審查核准,再變更設計圖,劃出汪菊的新農地,所以一切仍有變數,只是口頭給不怎麼甜的甜糖,就想先動手拆屋。

培慧老師有點耐不住性子,強制徵收就不對,還一副施恩惠嘴臉,憤怒的看著。徵收官員說,別這樣看我,我已經拿出誠意,不然依法辦理,什麼都沒有!

汪菊兒子張文忠,為了守護家園,照顧怕到失魂的媽媽,南部工作也不敢去,甚至到拆遷急了,都怕買個便當跑太遠,回家都被誤拆了什麼。眼見原屋原地保留已不可能,他生氣的告訴官員,「不是你給我們什麼!如果沒有徵收,我們一樣過的好好的。」

但是,政府沒想過人民過的好好的,只想徵收土地,讓財團創造財富,今天是因為社會輿論激烈,才不甘心的從嘴邊挖出些吞進去的肉屑,當成恩惠來施捨。

「考慮!考慮!我辦過好多徵收,這樣優惠,錯過就沒有。」徵收大員說起徵收業務,像到處收人民降書,業務執行的順利,卻不見滿地人民血淚。

「好!我會考慮」。就範了!汪菊被逼到無路,只能在政府的慈悲寬容裡,做出選擇,但是唯一不能選的是,留在自己家園。

但是,張萬益不願就範,他只有一間房,沒有足以交換農地的土地面積,換農地的條件不適用在他家,他更不捨辛苦建立起來的家園,只能成為最後的堅守者,面對最後時刻的來臨。

果不然,剩下張家反抗,政府動作開始大了,他日夜守屋,才一疏忽,怪手就剷了他的植栽苗圃,更不知道在何時,大剌剌的來拆屋。

徵收區,成為一種就範遊戲,像是電影「奪魂鋸」,被害者關一起,個個擊破,危機步步近逼,直到最後電鋸聲響起,血淚交織,人生就範了!

汪菊在考慮!張家還抗拒!政府拆了滿村土地,等待這兩家的就範,然後可以到下一處,以勝利者姿態說,「徵收我辦很多!沒有不就範的。」

已不知該喊搶救什麼?一個毀盡的古老村落,房屋消失,地名消失,鄰里消失,連可以記憶的溫馨,都開始消失。

就範的台北港徵收區,又一個悲傷的故事。

徵收政府,下一處要去那裡讓人就範?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