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9.1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首部《台灣淡水魚紅皮書》問世:1/5生存受威脅

歷史5年,動員數十位學者參的台灣首部《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最近問世,報告顯示,台灣265種原生淡水魚,有將近1/5,因為外來種放流、湖泊與水塘面積減少、河川水泥化等因素,棲地受到破壞而無處可去,生存處境危急。保育主管機關林務局直言,台灣淡水魚處境應優先關注。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表示,目前已知的外來種共有37種已於台灣的淡水域建立族群,當原生淡水魚在溝渠化的河道遇到強勢外來種,只能兵敗如山倒,而維持河岸自然樣貌,至少可以讓原生淡水魚撐一段時間。台灣止水域、靜水域湖泊野塘,幾乎100%淪為外來魚種樂園;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資訊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曾晴賢也指出,日月潭大多數魚種都已被外來種剔除取代;其中又以慈鯛科、鱧科居多,因外來種慈鯛科魚類競爭棲地,也使得台灣特有種黃鰭石鮒有消失的疑慮。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放生 + 水泥化 = 台灣原生淡水魚節節敗退
本土淡水魚大鱗梅氏鳊掙扎求生
20年大調查 北美淡水魚種瀕臨絕種威脅
職棒為地球日募款加碼 喚球迷捐款取熊象門票

我們的島|大故宮的挑戰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忠峰

預計將以300億資金擴建展場的大故宮計畫,挑起退休員工與學者的質疑,擔憂它將改變的不只有故宮,週邊環境也將起變化,究竟故宮的擴張,只是院內事,還是將連帶影響,台北外雙溪的未來?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表示,現在才開始要做總顧問標,原則上希望展場增加兩倍。然而大故宮計畫,並不是所有人都樂觀其成,在照相室服務40年的林豐松先生,就因為地質安全的理由,反對擴建計畫。他曾經在執勤時親身經歷土石流,當年巨大崩落帶走他的三位同事,「64年6月,端午節前夕,後山發生大山崩,一顆一萬多台斤的石頭,壓垮了兩棟科技室。」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降低碳排放量,京都議定書中依清潔發展機制,發行10億公噸的碳權,富裕國家可投資開發中國家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透過市場力量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在台灣,環保署長對於六輕擴建案的問題表示,六輕擴建案申覆會議若一再受干擾無法進行,不排除以通信方式,由環評委員投票表決,這表示之後的會議民眾無法直接參與。

全球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版圖以慢慢擴張,目前的大小約俄羅斯的陸地面積,但要達到目標市佔陸地17%,相當於要兩個印度的大小,還有很多的土地及動物等著我們去保護。小琉球想保護生態並促進觀光,到馬來西亞學習生態觀光,了解當地如何保育環境並成吸引遊客的賣點,希望將小琉球打造成兼顧觀光及環保生態的小島。在新北市規劃大型聯合淨灘活動,想藉此讓下一代認識海飄物對海洋影響,了解到人類不當的行為,很容易造成環境的危害,為地球盡份心力,以行動來愛護海洋。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重新審視農村空間規畫的幾個重要觀點

作者:林盛豐(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台灣的農村,正在錯誤的發展論述下,步向毀滅。以往台灣的主要資源灌注在城市地區,因為經濟發展以城市為基地。所有的專業經驗,集中於所謂的開發或發展,其終極意象是高速公路、科學園區、摩天大樓等等。農村則被視為落後地區。農村代表人口外流、嚴重失業、人口老化、缺乏建設等等。

台灣的國土由生態保育區、農村發展區與都市發展區等三種分區構成,缺一不可。但是我們過去的思維是將農村發展為城市,將生態保育區發展為農業區,因為我們過去除了開發思維之外,別無其他。這一錯誤的思維,極為普遍,若不能即時反思,將徹底毀滅台灣這一美麗之島。

精采內文

 

首部《台灣淡水魚紅皮書》問世:1/5生存受威脅

本報2012年9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首部《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顯示,台灣265種原生淡水魚,有將近1/5,因為外來種放流、湖泊與水塘面積減少、河川水泥化等因素,棲地受到破壞而無處可去,生存處境危急。保育主管機關林務局直言,台灣淡水魚處境應優先關注。

由林務局委託,歷經5年、投入40多位學者合力研究所完成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是一部關於台灣原生淡水魚危機警示的研究報告。報告中列出52種台灣原生淡水魚類(含10種保育類淡水魚)受危資料,其中以大麟梅氏鯿、菊池氏細鯽、黃鰭石鮒、尾鱗微笑鰕虎等情況最危急。

黃鰭石鮒。(圖片來源:林務局)大鱗梅氏鯿。(圖片來源:林務局)
菊池氏細鯽。(圖片來源:林務局)尾鱗微笑鰕虎。(圖片來源:林務局)

研究團隊成員、清大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曾晴賢指出,台灣原生淡水魚物種分布狹隘,只在少數溪流和河流,而湖泊以及野塘遭到填補,河流水泥化、溝渠化以及外來種威脅都使得原生淡水魚生存不易。

不少社區護魚成功案例

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左二)與研究團隊(左一海洋大學教授陳義雄、右二中研院研究員邵廣昭、右一清華大學教授曾晴賢)合影。只要有心,讓保育本土種成為共識,成功復育並非不可能。台灣曾有幾個成功復育原生淡水魚的案例,在7日的《紅皮書》發表會上,曾晴賢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台灣鮭)為例,經過多年復育,已達環境承載量,這在國內實屬不易。再加上棲地復育,即使面對極端氣候衝擊,棲地受到的衝擊以及恢復的情況都遠比其他地區好。

此外,苗栗縣銅鑼鄉公所近幾年來舉辦魚選美賽,結合環保概念,鄉民只要拿20顆廢電池就可以換得2隻蓋斑鬥魚回家養殖。蓋斑鬥魚吃孑孓,可杜絕病蚊媒,為鄉居民眾所愛。銅鑼鄉公所承辦人員表示,公所本土種鬥魚的復育池,已經培育數萬隻蓋斑鬥魚,供活動時民眾換取。銅鑼鄉今年的魚選美賽將於15日登場。

保育和永續利用是可以鏈結的。曾晴賢舉那瑪夏鄉復育楠梓仙溪、嘉義縣的達娜伊谷封溪護魚為例,社區自主護溪使得溪流充滿魚群,又以垂釣證,限定捕魚方式,不但避免魚群大量流失,還能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只是,八八風災重創楠梓仙溪,目前仍處於封溪護魚中。

林務局也舉例,國人保育意識升高,配合保育策略,如劃設保護區、公告封溪護魚、重視生態工程及人工復育等策略執行,有效降低部分魚種生存壓力,原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如高身鏟頷魚、鱸鰻及台灣鬥魚等現生族群明顯恢復生機,於2009年將其移除於保育類名錄外。

不過,列入紅皮書的淡水魚類,除了野外觀賞,曾晴賢不建議任何形式的利用;社區若想進一步了解保育與永續利用之關係,則建議應尋求專家協助評估。

紅皮書與保育名錄考量不同

至於52種不同等級受危的淡水魚是否都列入保育名錄,林務局表示,保育類名單和紅皮書是不同概念,紅皮書關注族群數量以及棲地狀況,保育名錄則考量多項因素,以計分的方式與所有物種做評比,考慮因素和紅皮書不盡然相符,紅皮書上有些魚種族群數量稀少並非外在環境所造成,不一定需列入保育名單。管立豪表示,最近正在進行的保育類名單修訂,這項資料將為重要參考。

林務局強調,除委託專業團隊研究調查外,林務局轄屬8個林區管理處持續投入森林溪流魚類調查工作,協助拼湊出整張台灣淡水魚資源輪廓,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辦理封溪護魚工作,及水梯田復育與鼓勵生態休耕、劃設魚類保護區等工作。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至少可達58科265種原生淡水魚類,其中65種為純淡水魚(初級淡水魚,一生只能在鹽度小於千分之5的淡水裡存活)類、200種河口或洄游魚類,種類歧異度最大類群則為鰕虎科;其中37種台灣特有種魚類,又以鯉科17種最多,其次為鰕虎科。

淡水魚分類研究再接再厲

另外,紅皮書列出37種台灣特有魚種,包括研究團隊在調查期間正式發表的4種台灣特有的新種:巴氏銀鮈、高屏馬口鱲、屏東縱紋鱲及沈氏間爬岩鰍。

高屏馬口鱲。(圖片來源:林務局)巴氏銀鮈。(圖片來源:林務局)沈氏間爬岩鰍。(圖片來源:林務局)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台灣河川大多為東西向,鰕虎科東、西部基因表現不同,尚未調查完成;鯝魚也隨著棲地有不同表現,都需要持續投入研究,這部紅皮書幾乎可說只是起步。

紅皮書兩難處境

該不該提物種紅皮書?不少學者存有疑慮,原因是過去有一些不肖業者,以紅皮書所列瀕危等級作為買賣炒作依據,越瀕危意味著越珍稀,因為能賣得好價格反而捕 捉得更兇,消失的更快速。其次,棲地私人土地的地主擔心因為這些珍稀物種存在被劃設為保護區,而已激烈手段消滅這些個體或填平棲地也時有所聞。

這使得紅皮書的出版面臨兩難處境,紅皮書的出版是為了推動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工作,關鍵在於民眾保育觀念的提升,原生淡水魚為全民資產,留在野外是最好的方式,不容商業炒作。也期待保護區概念的提升,讓只存在台灣的特有物種,透過公家或私人治理,一起守護。

Top

 

我們的島|大故宮的挑戰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忠峰

預計將以300億資金擴建展場的大故宮計畫,挑起退休員工與學者的質疑,擔憂它將改變的不只有故宮,週邊環境也將起變化,究竟故宮的擴張,只是院內事,還是將連帶影響,台北外雙溪的未來?

隨著開放陸客旅遊,典藏文化珍寶的故宮,遊客量激增,2011年,已經有將近385萬人前來參訪。同年,在英國Art newspaper的全球十大受歡迎博物館排行榜中,故宮名列第七,大受歡迎,難免影響參觀品質。許多參觀遊客表示,真的非常擠,已經比菜市場還要熱鬧。

目前故宮以延長開放時間來疏解人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大故宮擴建計畫,希望打造更舒適的觀賞空間。2011年10月6日的記者會上,馬總統宣布將大故宮計畫,列入建國百年的政策願景。2012年4月30日,行政院經建會通過「大故宮整體發展可行性計畫」,將投入300億經費,除了建構新館,原本故宮斜對面的停車場,也將打造成文創園區,希望將每年的參觀人數,提升到700萬人,預期商機1500億元。同時故宮南院也在2010年10月動工,總預算將近80億,預定於2015年開館,定位為亞洲藝術中心。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表示,現在才開始要做總顧問標,原則上希望展場增加兩倍。

然而大故宮計畫,並不是所有人都樂觀其成,在照相室服務40年的林豐松先生,就因為地質安全的理由,反對擴建計畫。他曾經在執勤時親身經歷土石流,當年巨大崩落帶走他的三位同事,「64年6月,端午節前夕,後山發生大山崩,一顆一萬多台斤的石頭,壓垮了兩棟科技室。」

周邊前後發生過四次土石流,故宮背後的靠山高度雖然只有一百公尺,然而它是火山碎屑堆積層,有坍方疑慮。屬於地質敏感區。當年土石流發生在正館後方,所壓垮的照相室距離正館只有數十公尺,而大故宮計畫雖然在前面廣場,面對的卻是相同的地質風險。前故宮員工林豐松說,「故宮是山劈成一半,才作成現在的平台,不是外雙溪本身就有這個平台,土質跟上面一樣,容易有土石流。」

對此,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明珠表示,「有委託台大的機構探測後山,檢測結果顯示,除非降雨量超過2000厘米,而且集中下在同一個地點,才可能有問題。」

然而大故宮基地臨近外雙溪,往地下開挖,還存在另一個風險。前故宮科技室主任張世賢說,「外雙溪河谷地帶,河川行水區的地下水位很高,不可以向地下發展,將來大雨一來,地下室都會淹。」

除了地質疑慮,擴建的必要性也引來質疑。張世賢表示,「故宮有南院的規劃,應該好好利用,不需要在這邊大肆擴張。」

故宮副院長馮明珠則回應,「南院主要呈現亞洲的藝術風貌,這裡展現的是華夏文化,清宮裡面的收藏,兩者方向不同。」

目前故宮的館藏文物有69萬多件,但退休員工認為,並不是每一件都適合展出,現有空間其實已經足夠。前登錄組組長余城表示,館藏文物適合展出的不多, 只有12萬件左右。

從小在外雙溪長大的輔大心理系主任夏林清教授則擔心,大故宮計畫看似點狀開發,其實有帶狀影響力,它將引來更多商業元素,帶動土地炒作,地區的氛圍將隨著改變。她說,「周邊土地的巨利,其實是大故宮計畫真實的利害關係,這種土地利益會製造假公共空間,把台灣最後屬於大家共有的公共空間和自然綠地拿走。假文創區之名實施土地炒作之實,這一動,整個山坡地會威脅到大台北的安全。」

因為到東吳大學任教而住在這裡的黃顯忠教授,也同樣擔憂,他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踏查外雙溪一帶,從多位在地農民的口中得知,確實已經有財團前來買地。他說,「對大眾而言,就像是圈地,把景觀圍起來,就像台東美麗灣,美麗的景觀就被某些人獨享。台北市幾百萬人口,能夠享有的潔淨溪流沒有幾條,外雙溪是非常難得的地方。」

世代都住在外雙溪的臨溪里里長郭肇富,擔心的是交通與居民生活品質受影響,如果觀光客倍增,隨著人潮而來的車潮、空氣污染、噪音問題,目前並沒有提出應對策略。

當故宮期待藉由硬體躍升,容納更多遊客,這樣的改變是不是外雙溪能夠承受?1965年正式啟用的故宮,40多年來,帶著無數遊客經歷歷史奇航,未來,能否安全護送國寶穿越無限時間,現在正是關鍵時刻,在大故宮正式動工前,能否重新檢視立地條件,並且將外雙溪的整體環境承載力納入考量,選擇既安全又能符合博物館發展需求的方針,是這座明星博物館當前的大挑戰。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 節目網站

Top

 
 

京都議定書 降10億公噸碳排放

摘錄自2012年9月8日法新社報導

聯合國氣候論壇今天宣布,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中透過市場力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清潔發展機制(CDM),已發行10億公噸碳權。

依據清潔發展機制,參與京都議定書協議的富裕國家,可投資開發中國家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計畫。

這些富裕國家可因此賺取碳權,並能賣出碳權或抵銷本國溫室氣體排放目標。

發行碳權在促使企業、工廠改用生質能,以求減少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1萬7475公噸,相當於減少路上3100輛車。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祕書費蓋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表示:「這項令人振奮的里程碑,證明清潔發展機制的應用日漸擴大。」

Top

 

六輕申覆案 不排除通信表決

摘錄自2012年9月8日中央社報導

環保署長沈世宏8日表示,六輕4.7期擴廠申覆案將另開申覆會議擇期再審,不在環評大會審查,若議事受干擾不排除以通信表決。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日前通過六輕4.7期擴廠計畫,環評委員決議,要求六輕將燃燒塔、歲修作業之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等納入排放總量計算。但台塑公司認為窒礙難行,向環保署提出申覆,要求刪除這項決議內容。

環保署7日召開環評大會,優先討論台塑此申覆案,會議期間因有環保及民間團體持續提出程序發言,並質疑六輕VOCs排放量估算不實,議事因此爭論延宕近4個小時。大會主席沈世宏決定擱置此案,裁示擇期再審,並不再邀請民眾列席發言。

沈世宏受訪說明,六輕4.7期擴廠申覆案不會在下次環評大會中討論,會另行召開申覆會議決定,「民眾參與討論的階段,已經於昨天環評大會完成,昨天已經討論了近4個小時,下次會議不會開放民眾列席參與。」

沈世宏說,如果之後的申覆會議遭受干擾致窒礙難行,不排除以通信方式,由環評委員投票表決。

Top

 

野生動物保護區 增至俄國大小

摘錄自2012年9月8日路透社報導

研究今天顯示,過去20年來,全球各地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已經擴張到可以涵蓋俄羅斯大小的陸地,不過要達到2020年目標,還需要更多公園與保護區。

研究報告說,在各國政府擴張現有保護區並宣布新保護區的同時,野生動物保護區大幅增加有其必要,以協助緩和動、植物種類的消失,並保護具有重要功能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包括淨化水源與儲存溫室氣體。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Conservation of Nature)主席馬頓勒菲佛(JuliaMarton-Lefevre)說:「這些豐富的自然地區對人們來說非常重要,人類在食物與乾淨飲用水的取得上,依賴它們,在調節氣候和降低天災衝擊上,也仰賴這些自然地區。」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報的告說,保護地區已從1990年的佔全球陸地8.8%,增至2010年的12.7%,相當於1700萬平方公里(660萬平方英里)。這份報告是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南韓會議上發表。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表示,聯合國訂下在2020年前讓保護區達到佔陸地17%的目標,這表示至少要增加600萬平方公里(230萬平方英里)的保護地,相當於阿根廷或印度的兩倍大。

Top

 

拚生態觀光 琉球保育取經大馬

摘錄自2012年9月8日 臺灣時報報導

屏東縣政府重視環境生態保育,近年在縣內琉球鄉推動綠蠵龜保育及潮間帶遊客總量管制等措施,為進一步了解國際海洋保育,縣政府於8月底組團由秘書長黃肇崇帶隊,與萬巒鄉長林碧乾、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琉球鄉公所等單位前往馬來西亞參訪。

其中,8月29日、30日分別至Tun Sakavan Mavine Park海洋公園海域,及Mataking Besar等島嶼,團員在Tun Sakavan Mavine Park海洋公園海域Sibuan小島沙灘上,發現一處當地國家公園工作站為保護海龜卵避免遭到島上蜥蝪侵襲,特別以人工圍籬設置的海龜卵孵化區,以提高小海龜孵化率,也有團員浮潛時觀察到海龜,對當地清澈海洋及生態資源感到驚艷。

此外,參訪團觀察到有民間私人渡假村與保育團體合作,在渡假村中規劃綠蠵龜保育區,讓綠蠵龜成為渡假村的住宿賣點,吸引全球愛好潛水與生態人士前往,成功結合觀光與保育的操作模式也值得借鏡。

黃肇崇表示,琉球鄉是台灣唯一的珊瑚礁島嶼,島上及海域的生態資源豐富,近年是台灣最熱門的觀光景點,為保護這顆海洋明珠,縣府在琉球鄉推動不少保育措施,包括電動機車發展低碳旅遊;綠蠵龜保育,由保育警察及志工協助保護,提供綠蠵龜安穩棲息的環境;在島上試辦潮間帶遊客總量管制,減輕因遊客人數過多對生態的衝擊,同時透過專業人員導覽解說,帶領遊客深入了解。馬國經驗亦可供屏東縣政府參考,讓琉球鄉成為兼具觀光魅力的國際環保生態之島。

Top

 

守護海洋 聯合淨灘

摘錄自2012年9月9日臺灣時報報導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為響應ICC(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簡稱ICC)國際淨灘的行動式,今年特別規劃2012國際淨灘日「我愛海洋‧新北發亮」的大型聯合淨灘活動;希望傳達妥善管理人為廢棄物及教育下一代認識海漂物的重要性,以避免人類因不當行為,造成生態環境的危害。

聯合淨灘活動於八里沿岸(八里區)、沙崙海岸(淡水區)、老梅海岸(石門區)、龍洞灣(貢寮區)四區海岸同步進行!新北市政府秘書長陳伸賢則在八里沿岸帶領貴賓與學校親師生,共同宣讀守護海洋教育宣言,「認識海洋、體驗海洋‧守護海洋、永續海洋‧千人淨灘、夢想串聯‧我愛海洋、新北發亮」,顯示市府推動守護海洋、愛護環境之決心。

教育局表示,「國際淨灘日」是由全世界各地關心海洋的團體,在每年9月第3個週六,發起全球同步淨灘的活動,與一般淨灘活動最大的不同點,在於ICC提供一份紀錄垃圾種類與數量的表格,除清理海灘上的垃圾外,進一步紀錄分析垃圾的來源,希望提醒大眾海洋垃圾污染的嚴重性,並研究可能的解決之道。

教育局說,此次在四區海岸的淨灘活動,每位參加者皆揮汗賣力的撿拾垃圾,為守護家園、愛護海洋盡一份心力,同時共撿拾一千多公斤垃圾;此外,活動結束後,將彙整全新北市淨灘的統計資料,提交至美國海洋保育協會ICC總部,期待透過淨灘的行動與國際接軌,為全球盡一份國際責任,讓我們一起參與海岸廢棄物的清理,用行動愛護海洋,讓海洋美麗面貌再現。

Top

 

論壇|重新審視農村空間規畫的幾個重要觀點

作者:林盛豐(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一、農村是關心台灣永續發展的有識之士必須凝視與關注的空間

(圖片來源:台灣農村陣線)台灣的農村,正在錯誤的發展論述下,步向毀滅。以往台灣的主要資源灌注在城市地區,因為經濟發展以城市為基地。所有的專業經驗,集中於所謂的開發或發展,其終極意象是高速公路、科學園區、摩天大樓等等。農村則被視為落後地區。農村代表人口外流、嚴重失業、人口老化、缺乏建設等等。許多農業縣的首長,其主要施政思維是希望複製都市的開發模式,最典型的思維就是認為道路建設是開發之母,最希望的就是能在其轄區擴大都市計劃,炒高土地價格,但對農村的其他發展模式,則嚴重缺乏想像力。

台灣的國土由生態保育區、農村發展區與都市發展區等三種分區構成,缺一不可。但是我們過去的思維是將農村發展為城市,將生態保育區發展為農業區,因為我們過去除了開發思維之外,別無其他。這一錯誤的思維,極為普遍,若不能即時反思,將徹底毀滅台灣這一美麗之島。

經過快速而粗暴的開發期之後,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對盲目開發的反思:永續發展、生態保育、慢活等價值觀逐漸被大眾所接受。但我們對經營農村可能的形式實在缺乏經驗、缺乏想像。雖然我們過去數十年在農村地區以社區總體營造的方式,創造了一些成功的發展案例,但是我們需要對農村有更大的視野、更多的案例研究、更完整的論述。

農村不是都市開發的預備用地,更不是容納各種都市鄰避設施的垃圾桶。農村區域有其自主性、神聖性,農村是一個健全國家的國土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二、進行農村規劃應強調的幾個重要觀點

農村的本質與空間,具有其深刻的邏輯,與城市截然不同。我們應重新審視農村空間規畫的前提,核心價值與策略。為了建立農村的空間主體性,規畫者進行農村規劃時應強調以下幾個重要觀點:

1.建立農村空間的主體性

我們一向重都市輕農村。長期以來,我們視農村為都市的邊緣,都市鄰避設施的收容所。此一偏差需徹底修正。台灣的國土是由都市發展區,農業發展區與自然保育區所構成。農業發展區是其中極重要的一環。

農村應發展其主體性。農村有其國土永續,多元生態,地域文化,農業生產,生態調節等積極性的功能。農村是都市無法永續,日趨毀滅的救治之道,而不是都市的垃圾筒。我們應以農村為基礎,推動永續農業政策。其政策必須觀照的面向,應涵蓋國土保育保安,防災,水資源,糧食安全,與就業等課題。都市發展區,農業發展區與自然保育區相互依存,台灣的發展方得永續。

2.生態基礎的重要性與細膩的生態基礎調查

每一個歷史悠久的地理區,其人類的生活,產業活動,文化發展都與其生態體系形成盤根錯結的共生關係。尤其是傳統的農耕漁牧產業。這些傳統產業,必須依附於地理區中的氣候植栽水土等自然條件而發展。草率改變任何一個部份,都可能發生嚴重的後果。農村雖然不等於大自然,但農村環境仍提供了豐富的生物棲息地。農村的生物多樣性遠超過都市地區。各地區的原生動植物與當地的農耕文化形成了共生的關係。農村因為土地使用強度低,留給自然生態許多發展的空間。換言之,農村有許多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例子,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與保護。

德國的農村規畫,透過細膩的基礎調查,針對小面積的土地,根據其必要性劃設生物保護區(biotope)。大至一條溪流的集水區,小至一個水塘,只要有清楚明確的生態功能。都有可能被劃biotope。因為有清楚的研究資料,例如,在某個biotope,某種鳥類在特定季節會產卵。地方政府便與農民簽訂合約,於這段時間停止某些活動以免干擾這些鳥類的產卵及孵卵活動。這類由地方政府進行的極細膩土地使用經營管理,其實是德國鄉村景觀,生態能永續發展的關鍵。這些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歐盟大力推動生態地理區(Bioregion)的概念做為區域空間規畫的核心理念。生態地理區的操作,包括下列重點:
• 大小足夠到可以維護生物群落、棲地及生物系統的整體考量
• 地方文化特色及生活場所的指認
• 動態且相互影響的土地使用組成
• 結合自然生態系統及人文社經系統的架構
• 政府、社區、等公私權益關係部門,共同協調討論:區域界定、公私有土地使用的規劃及未來發展構想與維護管理等,以確保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下滿足人類需求。
台灣的農村規劃,應積極引入生態地理區的概念。

3.農村文化之美:農業的發展,幾乎等同於人類的文明史

稻米的耕作,有幾千年的歷史。形成了稻作文化,處處值得深究,值得學習。農村有許多依循節氣與農作節奏產生的禮俗節慶,以及器物,美食等,均可展現一個地區的文化之美。

稻米的耕作的技術,順天應時的智慧,對作物的種植知識,這些知識,經過數千年的累積,形成了小農文化,稻作文化。此一文化之內容,及其代表之生活形態,值得吾人細心審視。稻作文化衍生出米食文化。優質的米飯,糕點,酒類,美食不勝枚舉。稻作文化因應節氣,耕作的時序以及民俗信仰,有許多歷史悠久的祭典節慶。這些節慶隱含了順天應人的價值觀,也豐富了農村生活的內容。應視為珍貴的文化資產予以保護振興。
台灣不同族群如閔,客,原住民的農村社區,各有其文化特色。這些社區形成各有特色的農村環境與耕作型態,其生活禮俗,節慶,更是形成農村文化特色的要素。

4.地景的神聖性,農村的空間感與空間美學的重要性

農村的空間規畫,應以稻作文化或農耕文化為基礎。農村的空間是為農業的永續經營而存在。農業的基礎設施,尤其是灌溉水路,宛如農村的命脈,歷史悠久,與農村的空間紋理與生活方式融合為一。長期的定居,耕作,生活,與農村的地理條件與生態基底形成了豐富的空間紋理與和諧的秩序,形成了農村的地點感與空間美學。

人類的農耕活動,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大自然形成一個永續合諧的關係。農村提供我們一個理解大地,人與水的關係的大架構。大地以山岳,森林,河川,耕地等地理景觀,呈現其壯闊之美。這種準宗教經驗,昇華了我們的心靈,開闊了我們的視野。

5.農村是心靈故鄉

農村地區因為發展節奏遠較都市為慢,提供地區居民一種穩定恆常的心靈寄託。農村的景觀、人情與生活情境是一切人文情感的孕育場所。梯田,水田,水圳,埤塘,防風林,農舍,果園,菜圃,花田,荷田,瓜架,這些典型的農村生活景觀,所呈現出的農村之美與寧靜平和,是都市繁忙生活的慰藉,是大家的心靈故鄉。農村因為變遷速度較慢,常能保存許多古蹟。這些古蹟與農村地景,是提供大家理解一個地區歷史發展脈絡最好的途徑。

6.農村的發展定位:農業為主,觀光為輔

為了振興農村經濟,休閒農業及農村觀光是農村發展的重要策略。但農村的空間規畫,若過份注重「景點」的塑造,而忽略了觀光部門和農業與文化部門的有機連結,觀光會變成凌駕於農業之上的首要產業。這種政策,不但間接鼓勵了離農轉商以及輕農重商的投機心理,甚至嚴重威脅農村原有的人文情感。

農村的發展必須要以有機農業為主,兼顧生態的復育。重建農村勞動者對土地與生態的感情,才有機會厚植農村的人文基礎。一旦農村的觀光產業與以農業為主的日常生活脫節,就會轉變成投機、掠奪資源與唯利是圖的資源爭奪戰。休閒與生態旅遊可以是農村重要的補貼性收入,但卻不可以是主要收入來源。(註:節錄自彭明輝先生所撰《農業、農村與文化》一文)

7.有秩序的土地使用與適合當地氣候的營建方式與農宅形式

台灣農村土地使用管制鬆散,以及住宅,農舍的建築材料,形式,工法的都市化與庸俗化是農村景觀崩壞的主要原因。

如何強化農村土地使用管制,強化農地農用,以及鼓勵在地建材,鼓勵符合永續發展,適合當地氣候的營建方式與農宅形式是刻不容緩的課題。鼓勵平地造林,恢復林業,推動木建築是一個可能的策略。木建築符合永續發展的價值觀。鼓勵木建築技術與相關產業的振興是農村發展可以思考的一個方向。此一策略的落實,可由鼓勵觀光相關的建築做起。

8.社造組織互相學習 形成論述具體實踐 是目前台灣農村發展精緻化優質化的主力

台灣農村數量眾多的社造組織,每一個組織的關照面向不僅及於自己的社區,也及於農村發展的宏觀策略,普遍具備永續發展的視野。前述的諸多觀點,有許多是這些社造團體的共同核心價值。農村地區的社區營造,其終極關懷是農村的主體性與農村的永續發展。農村社造團體可以帶領農村發展以永續發展為核心價值的相關產業,精緻體驗產業,文化特色產業,並且利用農村較緊密的社群關係,發展照顧產業,努力發展出一個與台灣都市地區完全不同的產業型態與生活方式,並且形成有特色的精緻生活文化與美學。

三、二線城市與農村--台灣成為真正進步國家之契機

農村應發展低碳,慢活與自然共生之生活哲學。農村可以以社區農業,農村生活文化及生態保育為基礎發展出新的農村產業型態及空間美學。

傳統農村展現的正是一種低耗能,慢活的生活方式,農村聚落,常常是一個生活、生產、生態三生一體的整合生活體,而能脫離現代大規模高耗能基礎設施而存活。這些例子,正是現代低耗能都市發展模式的典範。

我們應整合檢討過時之補貼政策,整合農業研發能量及政府資源,積極推動:

• 引入,補助,訓練高素質年輕農民定住農村
• 永續,有機農業的發展,導入高科技,資訊,及新的產銷技術及平台。
• 保護永久耕地,推動以生態網絡,永續農業,農村空間美學及國土復育為基礎之國土及區域規劃
• 終止高山農業,發展原住民之生態旅遊,山林守護及社區自然農業
• 發展以農村,生態及社造為基礎之國民旅遊
• 活用國有土地及台糖土地,發展永續農業

我們必須重新界定農業,農民與農村。農村是台灣永續發展,區域均衡發展之關鍵。台灣成為真正進步國家之契機不在發展已趨近成熟的城市,而在以永續發展為原則,細膩規劃出低耗能,實踐慢活生活模式而井然有序的二線城市與農村聚落。二線城市與農村正是台灣成為真正進步國家之契機。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