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10.1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人類無情施壓 導致靈長類滅絕

僅生存於馬達加斯加的北方鼬狐猴(照片出自images-photos-plongee)

僅生存於馬達加斯加的北方鼬狐猴(照片出自images-photos-plongee)

科學家從2000年來我們每年持續發現新的靈長類。並且,靈長類持續成為生態旅遊的焦點、觀賞靈長類的熱潮持續增加,並為在地社區提供了主要生計來源。「瞭解靈長類在熱帶雨林扮演的關鍵角色是很重要的,作為協助種子傳播者來維護森林多樣性。現今人們越來越認知到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的重大貢獻,提供人們飲用水,食品和藥品。」

但是,根據最新報告,世界過半種類的大型靈長類、猿猴及狐猴(人類在地球上的近親)瀕臨絕種。全世界633種靈長類,有54%被歸類於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瀕絕名單內,的主要威脅為棲地破壞──尤其是焚燒或清除熱帶森林使得他們無法覓食,以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身處險境的靈長類:25種瀕臨滅絕的靈長類,2012-2014》報告下載(英)
氣候變遷擠壓棲地 西半球靈長類恐消失
人與猿猴的故事 黛安弗西‧大猩猩的守護天使
中國海南 生態省面臨生態脅迫

環球360°|誰願意為更綠的世界買單?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觀察
作者:Joydeep Gupta(第三極項目總監)

「想要一個更加綠色的世界?那就為它買單吧!」印度政府在該國南部的海德拉巴德主辦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CBD)峰會,並傳達出上述資訊。但是,由於缺乏資金,來自190多個國家的幾千名代表很可能會空手而歸。

結果本不應該這樣,生物多樣性會議其實可以在很多重要的問題上作出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制藥和化妝品企業對有用動植物的獲取條件,以及保護這些動植物的當地社區從企業所開發的產品中分享惠益的方式——即所謂的獲取與惠益分享 (ABS)問題。

精采內文

綠色影展|〈一切都在控制中〉 傾訴核能烏托邦的興衰

作者:楊偲維

對於核能,你有什麼想像?當我看了德國導演VolkerSattel拍攝核能電廠的〈一切都在控制中〉,我發現它立刻吸引住我,是因為核能於我,還是一個「專業先進」的科技哩!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已習慣將「自然科學」視為「非常人能親近」的學問。而且我們平常哪可能興之所至便要去核電廠參觀呢,我們很矛盾地認為它是乾淨的、安全的,卻又害怕靠近它會很危險。

嚴正指控政府與東電疏失、也向日本人民道歉「無能阻止核災發生」的小出裕章,這位核能領域的專家、畢生卻都在反核,他說高中時看了淒慘無比的原爆展,所以出現「核能可以轉換為能源」的輿論時,他深受鼓舞;以前,台灣的高中地理課本上不是也有類似描述?「核能不會像火力發電廠有空氣汙染,殺了人的它也可以為人類造福」,殺人武器可以幻化出這種功能真是不可思議,佩服科學家的我們彷彿也跟著感受到了一種著迷與期待。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在天秤颱風襲擊蘭嶼後,大家再度重視核廢料儲存場的安全性,台電也首度開放給外界拍攝核廢料的儲存現況。核廢量放在蘭嶼已30年,當地居民很擔心自身的健康安全,而儲存場的租約已經到期,居民強烈拒絕續租並要求核廢料遷出蘭嶼。 在雲林林內,台塑石化燃燒石油焦產生的「水化石膏」,露天堆置在空地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在東北季風吹拂下隨風飄散,對空氣、村民健康都有影響,村民不容許有污染的「產品」暫放,要求一星期內移除。

入秋之際,日本接連傳出野熊入侵住宅區,甚至還發現有熊跑去稻田裡吃稻穗,可能山上被破壞、鬧飢荒,牠們才要冒險下山。而在台南,有螢火蟲的公園棲地遭人佔用開墾,復育棲地水流阻斷,嚴重影響到螢火蟲棲息,相關單位表示要求佔用者自行移除,不移除就派員剷除恢復水道,還給螢火蟲一個家。有人替螢火蟲伸張正義,但世界上還有許多動物需要發聲,IUCN發表最新版紅皮書,全世界逾2萬種生物瀕臨滅絕,比六月出版的增加了400多種,大家真得要正視這樣的問題,若生物都消失了,再來談維持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就太遲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祕魯公平貿易之旅|手工藝的春天 從單打獨鬥到星光產業

作者:余宛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食物人類學碩士、生態綠創辦人)

祕魯讓人最印象深刻之一,就是高安地斯山的原住民偶而帶著一種高聳的禮帽,從你眼前從容的走過。這種西式禮帽由10世紀的英國殖民者傳入。據說當時 有個英國帽商運了一船的禮帽到祕魯販售,結果尺寸太小、帽子太高,乾脆就送給當地的原住民婦女,結果自此融入當地的衣飾美學,反而變成安地斯原住民的傳統服飾。

祕魯的多樣性,不只是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態,還有文化,尤其是手工藝、傳統圖騰等,不斷的被改變成不同的元素,或吸收與融合不同的文化,在各地時 尚生活中廣泛的應用。但這樣的傳統文化結晶、手工藝術的智慧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沒有得到對等的保護與對價。

精采內文

論壇|回不去的車站 硬要來的纜車

作者:劉克襄

北投火車站不能回家,不少在地居民陷入挫敗的情緒裡。昔時的木造車站,因當初鋪設淡水捷運線必須拆除,在80年代末時,倉卒以一元的象徵意義,賣給台灣民俗村,搬遷到八卦山。如今維護古蹟意識興起,北投人想在百年慶時爭取回來,新業者卻不願割愛。

北投以溫泉取勝,貓空以茶葉出名,皆為台北景點,都想以纜車加值。但貓空遭遇嚴重挫敗,大家卻無視,讓我甚感駭異。當初為興建貓空纜車,起站和終站都大興土木,起站在動物園旁,破壞不大。但終站周遭毀棄了不少砂岩古道和當地農家的生活地景。

精采內文

 

人類無情施壓 導致靈長類滅絕

摘譯自2012年10月15日ENS印度,海德拉巴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來自160個國家代表在印度海德拉巴舉行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1次締約方大會,討論全世界物種在氣候變遷、棲地破壞、狩獵、盜獵等人類活動壓力下的共同未來。會中野生動物專家警告:世界過半種類的大型靈長類、猿猴及狐猴(人類在地球上的近親)瀕臨絕種,需要立即性的保育措施。

這份在海德拉巴發表的新報告中名為《身處險境的靈長類:25種瀕臨滅絕的靈長類,2012-2014》,由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靈長類小組及國際靈長類學彙編,國際保育協會及布裡斯托爾保育與科學基金會(Bristol Conservation and Science Foundation, BCSF)協同完成。

這份報告每兩年公布一次,揭露瀕臨滅絕的物種名單。

在本次的25種靈長類名單中,馬達加斯加有6種居冠、越南5種次之、印尼3種、巴西2種;中國、哥倫比亞、象牙海岸、剛果民主共和國,厄瓜多爾、赤道幾內亞、加納、肯亞、秘魯、斯里蘭卡、坦尚尼亞和委內瑞拉境內各有1種。

僅生存於馬達加斯加的北方鼬狐猴(照片出自images-photos-plongee)

透過這份報告,保育人士期待傳達物種現況。以印尼蘇拉維西島中部及南部的侏儒眼鏡猴為例,在2008年前,這個物種僅以博物館內的三件標本為人所知;2008年在Lore Lindu National Park內捕獲了3隻個體、並紀錄到另一隻野外個體。這些剩下的零星族群受到人類入侵及武裝衝突的威脅。

馬達加斯加的狐猴面臨棲地喪失及非法狩獵的處境, 2009年馬達加斯加的政權更迭讓情況更加惡化。北方鼬狐猴目前在野外的數量剩下19隻。

今年7月,IUCN的物種存續委員會靈長類小組舉辦一場關於狐猴紅皮書的研討會,揭露103種現存種中的91%都面臨威脅及滅絕的處境。這是脊椎動物單一分類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這份25種瀕臨滅絕的靈長類名單,為根據野外工作的靈長類學者對這些動物面臨的威脅的第一手知識所編撰。

布裡斯托爾保育與科學基金會領導人Christoph Schwitzer博士表示,「這份名單再一次顯現靈長類活在人類活動與日遽增的威脅下。雖然這個世紀我們還沒宣告任何一種靈長類滅絕,不過有些靈長類的確處境艱難。」

他說,「尤其是馬達加斯加的狐猴,歷經三年的政治動盪及缺乏有效的執法行動後,已經成為哺乳動物最瀕危的一個類群。東南亞因為野生動物的貿易,也使得許多靈長類面臨類似的情況。」

全世界633種靈長類,有54%被歸類於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瀕絕名單內。他們面臨的主要威脅為棲地破壞─尤其是焚燒或清除熱帶森林使得他們無法覓食,以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越南Khau Ca森林內的越南獅鼻猴。目前僅存200隻個體使得牠們名列25種瀕臨滅絕的靈長類名單中(照片提供:Flora and Fauna International courtesy Tet Lifestyle Collection)

IUCN的物種存續委員會靈長類小組領導人Russell Mittermeier博士表示,「靈長類是人類的近親,也因為超過90%的靈長類居住在熱帶雨林,成為熱帶雨林最佳旗艦物種。」Mittermeier博士亦兼為國際保育協會總裁。

Mittermeier博士說,「令人驚訝的是,從2000年來我們每年持續發現新的靈長類。並且,靈長類持續成為生態旅遊的焦點、觀賞靈長類的熱潮持續增加,並為在地社區提供了主要生計來源。」

「瞭解靈長類在熱帶雨林扮演的關鍵角色是很重要的,作為協助種子傳播者來維護森林多樣性。現今人們越來越認知到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的重大貢獻,提供人們飲用水,食品和藥品。」

儘管評估結果令人沮喪,保育學者呈現復育目標物種的成功案例。過去數十年的靈長類保育人士的努力下,20世紀沒有任何一種靈長類滅絕,且截至目前為止21世紀保持相同的紀錄,雖然有些種類非常接近滅絕。相較於其他脊椎動物類群的紀錄,這算是比較好的成果。

東部低地大猩猩,又名辜勞爾大猩猩,是處境最艱難的靈長類之一(照片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供)數種靈長類由於現況改善,從第7版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中移除。包括印度的獅尾猴、一直名列於前六版紅皮書的馬達加斯加大竹狐猴由於外貌引起大眾興趣而改善處境不在列於前25種瀕危名單內。

該報告下載網址:
http://www.conservation.org/Documents/CI_Primates-in-Peril_25-Most-Endangered-Primates_2012-2014.pdf

Top

 

環球360°|誰願意為更綠的世界買單?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觀察 作者:Joydeep Gupta(第三極項目總監)

圖片來源:Captain Kimo

「想要一個更加綠色的世界?那就為它買單吧!」印度政府在該國南部的海德拉巴德主辦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CBD)峰會,並傳達出上述資訊。但是,由於缺乏資金,來自190多個國家的幾千名代表很可能會空手而歸。

結果本不應該這樣,生物多樣性會議其實可以在很多重要的問題上作出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制藥和化妝品企業對有用動植物的獲取條件,以及保護這些動植物的當地社區從企業所開發的產品中分享惠益的方式——即所謂的獲取與惠益分享 (ABS)問題。

過去近二十年中,ABS一直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歷次談判中爭論最激烈的問題。或許是害怕再來一次「大爆發」,印度政府談判代表在會前幾個月就確定將關於ABS的實質性會談推遲到2013年及以後。「除非其他哪個國家提出來,否則在締約方會議上只會談到ABS的程序性議題(procedural issues)一位印度高級官員在接受網站「thethirdpole.net」網站採訪時說。而且東道國也會竭盡全力確保沒有哪個「其他國家」會將ABS問題提上議程。

那麼,各國代表和數以百計的非政府組織觀察員聚在海德拉巴德都要談些什麼呢?當然,關於增加全球保護森林面積的問題是一定要談的,還有許多非政府組織將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2010-2020)期間做大力推動。但是,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國政府的努力,而這些政府在過去十年中統統沒有兌現在之前的UNCBD峰會上作出的保護面積目標承諾。

國際水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儘管印度政府極力回避爭論,但此次峰會上仍然有一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可能引發激烈對抗,這就是關於國際水域中的保護問題。本次峰會的主題就是沿岸及海洋生物多樣性,各國政府想避開這個長期未能達成一致(最近的一次是在6月份的RIO+20峰會上)的問題實在是不可能的。並非各國政府反對公海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在於:誰來執行這個保護,如何執行?這對領土要求有什麼影響,特別是在爭議水域?這些問題還沒有答案,但海洋物種的滅絕卻在加速。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珊瑚礁,大部分海洋生物的繁殖場的珊瑚礁。

印度環境部長Jayanthi Natarajan在峰會召開前說,她的當務之急是落實20大「愛知目標」(於上次峰會簽訂,得名於會議舉辦地——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這些目標中包括到2020年實現自然棲息地喪失量減半,以及已知瀕危物種保護現狀的改善。

儘管這些目標制定得無懈可擊,但世界各國政府並沒有將生物多樣性放在其財政規劃的主要議程上,以致其他目標也受到嚴重影響。

一個突出例證就是迄今只有7個國家批准了關於ABS的《名古屋議定書》,印度是第七個,直到峰會開始前三天才批准。印度各非政府組織九月底聚在一起討論峰會議題,它們都擔心大多數國家仍然沒有準備落實該議定書,原因就是這些國家甚至還沒有通過法律確認哪些千百年來一直保護藥用動植物知識的當地社區應該得到所在國政府的資助。這次非政府組織會議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印度分會協調舉辦的。該會的一位發言人說:「應該建立一個制度化的機制,應該建立或明確一個制度化的機制來監控被獲取資源的利用情況,監督獲取協定的遵守情況。」

金錢萬能論

資金已經成為根本性問題。從學術界開始,然後是非政府組織和發展中國家政府,都異口同聲地宣稱,如果世界想要它們保住一片森林的話,就應該付錢,因為保護森林的收益是由全世界分享的,而不將森林開發成工廠的「機會成本」卻要由當地社區和政府來承擔。這個所謂的「生態系統服務付費」如今已經被學術界變成一個成熟的概念,並得到聯合國各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的支援,但並沒有哪個國家的財政部將其付諸實施。

印度環境部長Natarajan希望這一概念至少能在國際上取得一些進展,也就是說她希望發達國家能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來保護其動植物。最近,她與東南亞國家的環境部長們開了一次會議來推動這個要求的實現。會上通過了一個決議,「強調發達國家擔負著為實現生物多樣性目標提供充足資金的主要責任。」

在海德拉巴德會議上,發展中國家很可能再次提出同樣的要求。但考慮到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的經濟現狀,它們不可能做出任何資金上的承諾。最近有一些半官方的估算,說要實現20大「愛知目標」,需要的資金總量在2萬億到4.8萬億美元之間。

印度和英國政府舉行了一次聯合研討會,將得出一個官方估計數字,並在海德拉巴德峰會上提交報告。無論這個數字多大,對發達國家政府來說都將是一個夢魘。

美國拖了後腿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美國。由於拒絕批准公約,美國只是作為觀察員參加峰會。上周亞利桑那州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高級顧問William J Snape III對此哀歎不已,他寫道:「對於美國來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其充滿活力的公共民事法律傳統可以也應該與有效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相契合。美國的參與肯定可以使公約的工作更加主次分明。」

峰會前夕,多方均呼籲各國政府保證踐行兩年前在日本所作的承諾,阻止物種喪失,保護世界上最脆弱的自然。「在名古屋達成協定真的擁有遏止全球生物多樣性嚴重喪失、消除其背後主要動因的力量。但如今各國政府必須證明在名古屋會議上開出的不是空頭支票,」 WWF保護工作國際執行理事 Lasse Gustavsson說。

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主任Braulio Ferreir de Souza Dias也說,他的日程就是「落實、落實、落實」。為此,他必須向與會代表們努力強調:儘管保護生物多樣性所需的資金可能看起來很多,但單是森林破壞每年造成的損失就高達2萬億美元。他說:「我們必須把生物多樣性當成一個當前世界挑戰的解決之道來討論,而不是當成一個難題來討論。」但問題是,有人會聽嗎?

相關連結:

淺談生物多樣性與愛知目標

經濟不景氣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作法

史上最重量級生態經濟報告:重視自然資本導正綠色經濟

名古屋生物多樣性峰會:全球生物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美國拒絕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的代價 讓里約成為消除生態滅絕的起點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發表日期2012年10月8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綠色影展|〈一切都在控制中〉 傾訴核能烏托邦的興衰

作者:楊偲維

福島核災後,一篇文章「希望你了解核電到底是什麼玩意? by平井憲夫」在網路流傳,在核電廠待了二十年的平井先生曾任職福島核一、核二廠,工作內容是監督定檢時的配管工程。隨之而來的「真有平井憲夫這個人嗎?」、「是捏造的吧?」等質疑,無不證明平井先生的告白震撼了對核電廠陌生的我們。

劇照

對於核能,你有什麼想像?當我看了德國導演VolkerSattel拍攝核能電廠的〈一切都在控制中〉,我發現它立刻吸引住我,是因為核能於我,還是一個「專業先進」的科技哩!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已習慣將「自然科學」視為「非常人能親近」的學問。而且我們平常哪可能興之所至便要去核電廠參觀呢,我們很矛盾地認為它是乾淨的、安全的,卻又害怕靠近它會很危險。

嚴正指控政府與東電疏失、也向日本人民道歉「無能阻止核災發生」的小出裕章,這位核能領域的專家、畢生卻都在反核,他說高中時看了淒慘無比的原爆展,所以出現「核能可以轉換為能源」的輿論時,他深受鼓舞;以前,台灣的高中地理課本上不是也有類似描述?「核能不會像火力發電廠有空氣汙染,殺了人的它也可以為人類造福」,殺人武器可以幻化出這種功能真是不可思議,佩服科學家的我們彷彿也跟著感受到了一種著迷與期待。在和平的夢想詞藻下,我們都曾經嚮往核能,如今那股嚮往應該早就消失殆盡。可是,在觀看〈一切都在控制中〉時又被提醒了:那個幻覺還在作祟?不然,怎麼會有在看科幻電影的錯覺?

一切都在控制中,2012紀錄片雙年展提供導演說他在拍攝現場─核電廠親身體驗到核能的烏托邦,也能體會工程師對這份工作的心情。尊敬這份心情之餘,他透過訪談鋪陳核能的烏托邦為何會破滅,儘管非常節制、客觀,我們還是看到了烏托邦中看不見的核廢料處理問題、反應爐運轉故障時的危機處理問題。

而核電廠員工遭輻射重度威脅一事,無論是日本還是台灣都有員工勇敢站出來指控(見揭開台灣核電廠不能說的8個祕密-台電三十三年員工的血淚控訴 ),影片中僅僅看見工人們下班時要脫掉防護衣、再接受輻射值檢測,這個鏡頭也是要說這件事情嗎?防護衣的設計只是避免輻射塵被員工帶出廠外?

劇照,遊樂場Kernwasser Wunderland影片陸續走訪了德國的幾間核電廠─葛隆德(營運中)、齊溫多夫(開廠前夕,經居民公投表決從此不得運轉)、鞏瑞德明(一場冰雹導致輸電線故障,處理失當導致大量輻射水與蒸氣湧出)、SchnellerBrüter核電廠(耗資90億、25年間反覆叫停又續蓋,車諾比事故後被迫停工成為廢墟,後來搖身一變為遊樂場Kernwasser Wunderland,你可以稱它叫「爐心的奇幻世界」或「核子奇境」)。

巡禮了幾座核電廠,最後回到靜悄悄空蕩蕩的模擬中心,突然警鈴響起,控制面板上群燈閃爍,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是核電還是人類的末日?希望您傾向相信這是核電的末日。導演是要替叱吒四、五十年風雲的核電留下一頁歷史吧,這頁歷史交錯著多少人的想望與失望,也夠折騰了。

幾處核電廠的走訪後,畫面回到空無一人的模擬中心,警報器響起,控制面板的燈閃爍,令人感覺這部影片是在搶時間為消逝中的核電廠,留下它的一頁興衰史,在這頁歷史裡交錯著多少人的想望與失望。當然,這是在德國...

去年,德國梅克爾總理已經宣布,將於10年後全面關閉境內所有核電廠。導演早在福島核災事故前即已展開數年的拍攝,拍攝動機是德國社會對「核電」的討論已過於歇斯底里,人們害怕核電廠隨時會爆炸或是孩子會得癌症。從小就住在離核電廠只有7公里的導演,其實隨時感受到核電廠的威逼,他知道核電廠無疑是過時的,可是關閉、拆除以後的汙染成本需要正視,一個正向的討論空間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德國如此,那麼,台灣呢?

※本片將於2012第八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播映,在10月19日至10月28日,國立台灣美術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與萬代福戲院舉辦。

放映詳情與更多的影片請見:201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Top

 
 

核廢貯存首公開 居民再籲儘速遷

摘錄自2012年10月17日公共電視台東報導

2012年8月天秤颱風侵襲蘭嶼,讓核廢料貯存場的安全性、再度受到關注,跨黨派立委17日邀請核能專家、到蘭嶼實地勘查輻射劑量!

立法委員抽檢靠近海岸的核廢料貯存壕溝,台電也首度開放給外界拍攝備受爭議的核廢料貯存現況。建場30年的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目前存放了十萬多桶的核廢料,由於去年全部完成檢修,貯存桶煥然一新,不過這些核廢料是依輻射強度來貯放,沒有分析輻射種類資料,隨行勘查的張武修教授認為相當可惜。

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輻射到底會不會外洩?這次立法委員和張武修教授也在場內外進行偵測, 除了貯存壕溝的輻射劑量非常高之外,場外的輻射劑量並沒有偵測到超過安全背景值,不過立委還是要求政府官員,要進一步邀請不同的研究機構,對蘭嶼島實施輻射偵測,並儘快將核廢料遷出蘭嶼。

由於核廢料放在蘭嶼已經有30年,島上居民愈來愈擔心自己的健康,立委希望台電要對居民全面實施健康檢查,台電表示,目前正在和衛生署協商。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輻射安全一直受到關注,這次開啟壕溝讓外界檢視核廢料目前的狀況,不過貯存場的土地租約已經到期,島上居民強烈拒絕繼續租給台電,要求核廢料遷出蘭嶼。

Top

 

廢棄物入侵,林內人怒吼:1週內清空

摘錄自2012年10月17日自由時報雲林報導

「有毒廢棄物滾出林內」!台塑石化燃燒石油焦產生的「水化石膏」,露天堆置在林內鄉九芎村一處空地,林內鄉長邱世文、鄉民代表會主席黃清得等人,16日率領上百名村民前往拉白布條、丟水球抗議,邱世文要求業者斗六工業區內的美耐石公司一週內清除完畢,美耐石公司表示,17日會開始清運。

上週有林內鄉民發現,台三線旁原天元莊舊址裡面堆置了許多不明「土石」,公所派員調查,證實是台塑石化燃燒石油焦產生的底灰、飛灰加水後的「水化石膏」,屬強鹼性物質,引起鄉民強烈不滿。

鄉長邱世文說,「水化石膏」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在東北季風吹拂下隨風飄散,對空氣、鄉民健康都有影響;「水化石膏」遇雨水還會產生強鹼水,可能污染地下水源、河川、土壤,破壞林內鄉的好山好水。林內鄉不容許有污染的「產品」暫放,業者應立即清除。

環保局長葉德惠說,這批水化石膏是由斗六工業區內美耐石公司購自台塑六輕後運來的,雖然堆置在工業用地上,卻沒有生產設備,已協調業者一週內移除。美耐石公司則說,17日會開始清運。邱世文強調,業者如果沒在22日前清除完畢,將會再發動更大規模的抗爭。

Top

 

日本野熊肚子餓 下山吃稻穗

摘錄自2012年10月17日民視報導

今年入秋之後,日本各地接二連三傳出,有民眾目擊野熊出沒,這些野熊因為肚子餓,只好下山入侵住宅區,上個月在長野,甚至拍到了亞洲黑熊吃起稻穗的畫面,專家表示,這樣的畫面應該是首度被拍到。

黑暗中,一頭野生的亞洲黑熊出現在鏡頭前。這頭亞洲黑熊身長約1.2公尺,9月6日,肚子扁扁的牠,跑到長野榮村的這處稻田,一屁股坐下來之後開始啃稻穗。 野熊吃稻穗,這可是前所未聞,就連熟知野熊生態的專家也大嘆不可思議,而榮村的隔壁、山之內町,也拍到了一頭小熊的身影,儘管畫面只有那麼一瞬間,但還是 被人一眼就看出來。

今年入秋以來,長野縣各地野熊出沒頻繁,5日一隻黑熊先是闖入長野車站月台,後來又在住宅區趴趴走,嚇壞附近居民,最後黑熊遭人射殺,結束這場虛驚。

野熊闖入住宅區覓食,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但不像今年這樣頻繁,看看這隻骨瘦如柴的野熊,說明了野熊今年也鬧飢荒,為了填飽肚子,才會哪裡有食物就往哪裡去。

Top

 

台南巴克禮公園螢火蟲棲地 遭刨地種菜

摘錄自2012年10月17日自由時報台南報導

巴克禮公園螢火蟲棲地遭人佔用濫墾種蘆薈,復育棲地水流遭阻斷,嚴重影響螢火蟲棲息,市有公園預定地淪為私人菜園,保育人士及里長大嘆:「實在離譜!」市府公園科指出,將全數剷除恢復原貌。

崇明里長李仁慈說,巴克禮公園螢火蟲已復育多年,為都市中難得的一處賞螢景地,棲地遭佔用濫墾,連流水也被阻斷成為死水,嚴重危害水生的螢火蟲—黃緣螢的棲息,並影響102年螢火蟲族群發生的數量。

台南環盟理事邱春華說:「這實在很瞎!」賞螢步道外觀並無異樣,但內部卻遭侵入,棲地成了菜園,若繼續擴張下去,102年恐將無螢火蟲可賞。

公園科人員表示,該地為公園預定地,屬巴克禮公園第二期開發用地,墾地種菜屬佔用行為,將先公告一週要求佔用者自行移除,不移除則派員剷除,水道也會恢復原狀,以利螢火蟲棲息。

Top

 

最新版紅皮書 逾2萬種生物瀕臨滅絕

摘錄自2012年10月17日NewTalk報導

國際自然暨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IUCN)17日發表最新版《瀕臨絕種動物紅皮書》(Red List of Threatened Animals),全世界瀕臨絕種生物已超過2萬種,較今年6月發表的前期版本增加了400餘種。

根據法新社報導,紅皮書顯示全世界1/4的哺乳類、13%的鳥類、41%的兩棲類、33%的造礁珊瑚類,均面臨絕種的危機。專家表示,全球每年必須投入44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28.37兆元),才能在2020年達成重返生物多樣性的目標。

「大家才正開始注意到消極不作為所必須付出的代價」,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Achim Steiner)提出警告,「當你飲水竭盡、當你耕田荒漠,而你的溪流涸竭、你的湖泊淤塞,當你的漁業崩解、……屆時再來談維持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已經太遲了。」

Top

 

祕魯公平貿易之旅|手工藝的春天 從單打獨鬥到星光產業

作者:余宛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食物人類學碩士、生態綠創辦人)

祕魯讓人最印象深刻之一,就是高安地斯山的原住民偶而帶著一種高聳的禮帽,從你眼前從容的走過。這種西式禮帽由10世紀的英國殖民者傳入。據說當時 有個英國帽商運了一船的禮帽到祕魯販售,結果尺寸太小、帽子太高,乾脆就送給當地的原住民婦女,結果自此融入當地的衣飾美學,反而變成安地斯原住民的傳統服飾。

安地斯山原住民

祕魯的多樣性,不只是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態,還有文化,尤其是手工藝、傳統圖騰等,不斷的被改變成不同的元素,或吸收與融合不同的文化,在各地時 尚生活中廣泛的應用。但這樣的傳統文化結晶、手工藝術的智慧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沒有得到對等的保護與對價。

住在安地斯山脈的原住民婦女,來到Minka位於利馬的辦公室,接受技術上的輔導,回去後要教給其他婦女。祕魯國內的手工藝品的生產者,人數高達兩百多 萬,一些傳統手工藝甚至可追溯到5000年前,但這些小生產者,包含他們的家庭,生活在國際貧窮線邊緣。

不過,祕魯的傳統手工藝產業,經歷三個階段後持續 轉型,帶著高帽子的老媽媽們甚至走上巴黎時尚週,成文時尚的符號。

第一階段:Minka  從單打獨鬥到公平貿易手工藝產銷合作社

透過台灣公平貿易文創品牌Twine的轉介,我們聯繫到祕魯的公平貿易運動先驅Minka。

Minka,就是「在一起」的意思。一開始,手工藝者都是個人創作, 在傳統的市場銷售,很多小生產者必須與中間商周旋,很容易就被壓低價格。Norma女士原本任職於祕魯政府,在與小生產者接觸後,1977年決定投身創辦 Minka。

左起:生態綠創辦人 余宛如、Minka業務經理、Minka創辦人Norma、外交部駐祕魯辦事處陳秘書、台灣公平貿易協會理事長 徐文彥一開始,傳統的中間商不喜歡跟Minka交易,為了突破困境,Minka發現唯有組織生產者,成立手工藝委員會,以民主的方式選出領袖,組織 裡的成員有制衡領袖的能力。Minka在旁提供管理與技術,輔導一個個手工藝團體陸續成立。另外一個艱難的工作,是提供「市場資訊」:原本的市場是以國內 為主,但是Minak發現出口的銷售管道,於是越來越多生產者加入Minka,並且驅使Minka逐漸變成外銷的貿易商。Norma回憶當時連做型錄都很艱困,需要荷蘭貿易商的資助。直到1981年加入公平貿易組織後,情況逐漸改善。

第二階段:CIAP  公平貿易出口公會與微型貸款機構

CIAP是祕魯重要的公平貿易團體。主席Jorgen,穿著灰色套頭毛衣站在辦公室外營解我們,有一種濃厚的鄉土文藝感,而非我想像中的專業經理人樣貌,後來我才得知Jorgen也是手工藝創作者出身,被遴選為CIAP的主席。

與CIAP團體合影。中間為主席JorgenCIAP於1992年,從法國取得60000祕魯幣(約70多萬台幣)成立,當時很多手工藝的生產沒有行銷和銷售的管道,成立就是為了出口。Jorgen回憶說,在80年代的時候最辛苦,但是當時大家很團結,甚至一起煮飯、吃飯、一起生活,向心力很強,CIAP成立後生活得到很多改善,例如大家終於有房子、或是房子有屋頂。CIAP如今發展出18個手工藝團體會員,327個手 工藝工作者,上百萬的個人會員,分會分布在祕魯5個省區,業務除了出口,跨足到提供小生產者微型借貸與申請補助的管道,與公平貿易旅遊。

CIAP與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的合作關係為:WFTO負責小生產者組織成合作社,CIAP專為手工藝產品尋找出口機會。不過他們也有困難需要克服的地方:

  • 掌控國際流行趨勢不易,只能依賴顧客提供。
  • 保存傳統文化與國際趨勢間的平衡。
  • 組織間的衝突:手工藝出口部分只開放給團體加入,不接受個人入會。CIAP只確認產品的可出口銷售性,但是買家多希望跳過CIAP,直接跟生產者團體接觸,而生產者又喜歡跳過團體跟買家接觸。

CIAP出口的產品兼具傳統特色與在地材料:利用天然材質,也算是原本被棄置的材料,回收後做成蠟燭的底台。
CIAP出口的產品兼具傳統特色與在地材料。
利用天然材質,也算是原本被棄置的材料,回收後做成蠟燭的底台。

第三階段:PromPeru  政府推出公平貿易認證  拉拔星光產業

祕魯公平貿易標章,由PromPeru推出PromPeru,祕魯的旅遊與貿易推廣局,對於公平貿易,與所有國家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國家主導的公平貿易認證。

PromPeru認為除了傳統市場外,有不同的市場空間,他們直視永續與道德市場,並且願意為這個目前小眾的市場投入資金。

Promperu於2009年 開始積極與國際公平貿易組織(FLO)、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互動,瞄準已經存在的安地斯手工藝與紡織品,規劃了祕魯的紡織業公平貿易認證,輔導國內手工藝生產者取得祕魯認證。不過這個認證當然有所修正,政府推廣的階段,認證費用較低,比較像是ISO的規範,很注重品質管理。PromPeru不僅在國內舉辦道德時尚週,更帶領國內公平貿易業者走入全球矚目的法國時尚週。

看著PromPeru製作的宣傳影片裡祕魯原住民老媽媽侃侃而談跟著這個專案一 路走來的過程,處處可見PromPeru的用心。PromPeru認為:「我們尊重傳統技藝,因為的確有一個市場需求存在。」

看著祕魯近年與國際接軌、一連串讓人驚豔的轉變,在台灣的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也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並且認真面對世界的改變?什麼時候公平貿易在台灣也有春天呢?

Top

 

論壇|回不去的車站 硬要來的纜車

作者:劉克襄

北投火車站不能回家,不少在地居民陷入挫敗的情緒裡。

昔時的木造車站,因當初鋪設淡水捷運線必須拆除,在80年代末時,倉卒以一元的象徵意義,賣給台灣民俗村,搬遷到八卦山。如今維護古蹟意識興起,北投人想在百年慶時爭取回來,新業者卻不願割愛。

這座火車站拆除前夕,我曾帶孩子前往瞻仰,感情分外深刻。眾人在巴望其返鄉不得下,我想以鐵道迷的情感,提供二三意見:

本圖取自我們的島若舊車站流落在遠方,重建之地宜繼續虛位以待,或暫搭一等待車站回來的綠能小房,裡面擺設相關文物,介紹此一車站返鄉的意義,兼以各種在地生活物件,敘述新北投火車站當時所扮演的位階角色。

透過此空間的再凝聚,不僅帶動地方人士對新北投的認同,更可成為一個歷史傷痕的記憶,讓後世人清楚認知,當年誤簽此一不對等條約的慘痛教訓。還有它的不存在,對地方帶來的文化傷害,在地人又將如何彌補。

當我們做好這一切重新維護的信念,發展出成熟的視野,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未來應該如何調整時,其實火車站是否及時回來,就不再是那麼必須。或者說,如果它真的日後可以回來,整個努力的過程,更能彰顯出其深層意義了。

纜車執意要來,傷心的人則更有一種北投幻滅的情緒。

北投區總共40幾個里,但除了一位里長反對外,其餘他人目前似乎都同意興建纜車,顯見大家對北投纜車帶來的觀光效益充滿期待。

纜車恐毀古蹟景點

北投以溫泉取勝,貓空以茶葉出名,皆為台北景點,都想以纜車加值。但貓空遭遇嚴重挫敗,大家卻無視,讓我甚感駭異。當初為興建貓空纜車,起站和終站都大興土木,起站在動物園旁,破壞不大。但終站周遭毀棄了不少砂岩古道和當地農家的生活地景。

如今遊客稀疏,新興商家逐一離棄。更可悲的是,想要回到過去的田園風景也不可得,成為郊野最糟糕的環境。北投纜車欲建的起站是百年前老公園,古蹟林立,終點站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亦是景觀綺麗的登山點。這些地方若像貓空,地景破壞勢必更加嚴重,更遑論地質方面種種不宜建築的窳劣。

或有人說,北投跟貓空不一樣,它的觀光歷史更久遠,人潮更活絡。但可別忘了木柵動物園參觀人數,早就超過北投。家庭旅行不見得會搭纜車上山,同樣地,想到陽明山賞花的人,是否真需要仰賴纜車,因而多停留北投,答案也未必。

觀光行為一直在變。北投纜車若興建,是否非北投公園不可,自然生態景觀有無影響,觀光人潮是否會破壞北投生活品質,或再檢視貓空纜車缺少遊客的困境等,都應再被充分討論,然後讓北投區居民公投決定,而非少數人簽署定案。晚近見市府萬事俱備,只待環評通過的企圖鮮明。如是著意,委實教人灰心。

該回來的,遙遙無期。不該來的,卻硬要執行。北投想成為人文歷史豐厚的生活之區,兼以優質觀光的美好,這樣的願景恐是愈來愈不可及。

本文原刊於蘋果日報2012年10月16日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