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12.09








近期活動

聽!大地在哭泣-原住民族土地議題系列通識講座
天母白屋文化節
生態綠全球化試片室:12月聚焦鯊魚與鯨魚的生存危機
廚房節能 vs 輻射食品面面觀
壽司與全球漁獲-Sushi : The Global Catch(影片欣賞+座談)
第三屆海峽兩岸海洋論壇─海洋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生火˙生活 LIVING MATTERS》 安君實&拉飛邵馬 漂流木創作聯展(12/8-28)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活動特區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本週日開始,書齋單元將連載日本自然農法名人木村秋則相關著作「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蘋果教我的事」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讀〈燕子和麻雀〉

作者:楊家旺

法伯說:「從大衛王的時代起,每逢盛夏酷暑,麻雀就躲在屋簷瓦片下,悲戚地嘰嘰喳喳,就像牠現在一樣。」法伯想強調的是麻雀善用了人類居所的屋簷瓦片作為住處的歷史證據。燕子利用人類的住處就更不用說了,相信許多人都應該親眼看過祂們在騎樓上方的橫樑上築巢的情形。那是一個遮雨,時常也是避風的好地方。比如我拍攝的這張照片,就是在我住處一樓的橫樑上發現的,這個巢幾乎每年都被燕子利用。我想,到來的燕子應該年年不同,但是祂們卻會修補別人的舊巢來進行育雛。

法伯進一步闡述,在人類還沒有現代建築前,細腰蜂和麻雀、燕子都在哪裏築巢呢?我把這個問題,直引法伯文章的問法:「在以人類居所作為棲身處之前,牠們住在哪裡呢?」法伯不是一個相信演化論的人,所以,在他的觀念裏,人和昆蟲、鳥類,甚至所有的生物,都是在開天闢地時就同時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因此,他的問法是「在以人類居所作為棲身處之前」,而非「在人類存在這個世界之前」。讀這一章,法伯沒有直接批駁演化論(真難得),但隱約裏,我覺得他試圖在解釋某一種不需演化論就可以解釋清楚的觀念。

精采內文

 

種菜新手,野放的蔬菜

作者:大粒丸

有蜘蛛幫忙照顧的高麗菜

高麗菜總共種了八顆,一開始不到五公分小小的苗,每天看他們一點點的長高長大,聽種過的朋友說他種的常常被蟲吃光,全軍覆沒,所以剛開始結球時就很擔心,澆水時就撥開菜葉看看躺在裡面那一個小球是不是還乖乖的在長大,看到天天大一點的菜球還在就很放心,沒事再壓一下,確認不是空包彈。某天撥開看到一隻五公分長的黑色蟲正在啃葉子,果然還是來了!濕濕軟軟的樣子,讓人不敢伸手把牠抓起來,後來出下策跟小孩說抓一隻$10獎勵,也沒人理我,嗚嗚嗚。決定就讓牠吃吧,吃剩的就是我們的啦!

後來發現每天撥開外面的大葉子時,都會看到每顆高麗菜都有一隻蜘蛛在裡面,蟲子吃的狀況也不嚴重,猜想是那些蜘蛛在幫我顧菜吧,雖然還是會看到蟲大便出現在外面的菜葉上,但裡面的菜球卻還是乖乖的在長大,真是令人高興生態豐富的好處。

精采內文

 

紫蝶三首

作者:黃裕文

取自楊家旺,讀〈遷徙者〉一文

整座山,整片森林
整個冬季
最深沉內斂
又悄自湧動的
眾多靈感
吸引捕蝶網
伸出編織了一整年的企盼
撈捕你們
拼湊一則物種傳奇的每一片羽
每一道吉光

精采內文

 

【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蘋果湯的滋味

作者:石川拓治;譯者:王蘊潔

1980年代後期的某個夏天—

時序進入夏天,一整片的蘋果園綠意更濃了。岩木山上的山風吹來,幾億片、幾十億片的樹葉頓時隨風搖曳,宛如一片波浪翻騰的樹海。

在這片景象中,只有一座果園與眾不同。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園內恣意生長的雜草,有些地方已經長到人胸口的高度。

誰都不難發現,這裡今年還沒有割過草。

在這座雜草叢林中,蝗蟲唯我獨尊地跳來跳去,蜜蜂飛舞,青蛙扯開嗓子高鳴,還有野鼠、兔子奔竄。這裡不像是果園,簡直就像是荒蕪的野山。

撥開擋住前方的雜草,用腳踩下、走進雜草叢生的山林稱為「划草」。在這座果園,必須用划草的方式才能走到蘋果樹旁。

修整高達3、4公尺的蘋果樹時,需要梯子。一般果園都把草修得十分短,地面踩硬後,平整得幾乎可以在上面打網球,搬動梯子也不需要費太大的力氣。然而,在這座果園,光是搬動梯子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果園的主人走在齊胸的雜草中,大汗淋漓地搬著梯子。

精采內文

 
 

讀〈燕子和麻雀〉

作者:楊家旺

這一章,法伯從昆蟲的話題轉出,講鳥類。從標題的〈燕子和麻雀〉就可看出端倪。事實上,法伯欲表達的還是昆蟲,只是藉鳥類來佐證他的看法。因為他發現細腰蜂的築巢,和燕子和麻雀一樣偏好人類的居所。人類的居住不只提供細腰蜂遮雨的地方,也提供祂們「暖烘烘的藏身之處」。

法伯說:「從大衛王的時代起,每逢盛夏酷暑,麻雀就躲在屋簷瓦片下,悲戚地嘰嘰喳喳,就像牠現在一樣。」法伯想強調的是麻雀善用了人類居所的屋簷瓦片作為住處的歷史證據。燕子利用人類的住處就更不用說了,相信許多人都應該親眼看過祂們在騎樓上方的橫樑上築巢的情形。那是一個遮雨,時常也是避風的好地方。比如我拍攝的這張照片,就是在我住處一樓的橫樑上發現的,這個巢幾乎每年都被燕子利用。我想,到來的燕子應該年年不同,但是祂們卻會修補別人的舊巢來進行育雛。

法伯進一步闡述,在人類還沒有現代建築前,細腰蜂和麻雀、燕子都在哪裏築巢呢?我把這個問題,直引法伯文章的問法:「在以人類居所作為棲身處之前,牠們住在哪裡呢?」法伯不是一個相信演化論的人,所以,在他的觀念裏,人和昆蟲、鳥類,甚至所有的生物,都是在開天闢地時就同時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因此,他的問法是「在以人類居所作為棲身處之前」,而非「在人類存在這個世界之前」。讀這一章,法伯沒有直接批駁演化論(真難得),但隱約裏,我覺得他試圖在解釋某一種不需演化論就可以解釋清楚的觀念。

法伯在這一章的第一段,講到細腰蜂也許「是一個尚未適應溫帶氣候的的外來者,一個來自非洲的移民,從椰棗的國度來到橄欖的國度,發現後者的陽光不夠充足,於是便借助爐膛內的高溫來替代牠的族類所喜愛的熱帶氣候。」法伯使用了演化上常用的「適應」兩個字。我想,法伯透過觀察,應該明確意識到昆蟲雖然在某一些部份極為依靠本能,近乎無知。但另一些部份,卻能夠調整自身的能力,適應環境的改變。不過,由於物種的外形改變,往往不是短時間能夠親眼看得出來的,因此法伯無法輕易被說服,無法輕易認同生物的外觀也會被環境形塑,透過天擇,一代又一代累積微改變,直到多代以後產生巨改變。

法伯認為「家燕在鳥類中的地位,就如細腰蜂在昆蟲中的地位一般。」居住在我們人類的房屋內。不過,法伯透過資料和觀察,發現祂們並沒有因此失去野外築巢的原始能力。祂們只是選擇更好的築巢地點,「動物對古老的習性並不健忘,在必要時牠們會回憶起這些習性。現在某些地方仍有燕子不依賴人類而獨立生活,就像牠們在最原始的時代一樣。」法伯之所以需要以麻雀和燕子來類比細腰蜂,是因為「對我來說,細腰蜂的原始居所一直都是個難解的謎。我們的壁爐內這位通滿熱情的僑民,過去遠離人類時在何處棲身呢?我認識牠已有三十多年了,而牠的故事總是以問號結尾。在我們的居所以外,找不到一點細腰蜂窩的痕跡。

當然,法伯並非那麼不幸,他最終還是在野外找到了細腰蜂的居所。他說他找到了三個蜂巢,都是藉由石頭來提供遮雨的功能。但法伯同時發現,這三個蜂巢都是失敗的蜂巢,幼蟲並沒有在裏頭羽化成功,因為出口處仍封閉,而側面開了口。法伯說這些蜂巢是當年夏天築的巢,野外築巢的失敗,更加證明細腰蜂偏愛人類居所的原因。

在野外幾乎找不到細腰蜂的巢,能找到的,卻又都是失敗的巢穴。再加上存活率高的細腰蜂巢,都是依靠人類居所且偏愛暖爐的情形來看,法伯「很樂意想像細腰蜂來自非洲。很久以前,牠飛越西班牙和義大利逐步來到法國這裡,長滿橄欖樹的地區差不多是牠向北擴張的界限。」不知為何,我總覺得法伯上頭的這段敘述反倒有些演化論的元素在裏頭了,不知道法伯自己有沒有領悟到。

當法伯得知在馬來西亞這個熱帶地區,細腰蜂的習性和他在法國遇見的細腰蜂習性都是捕獵蜘蛛,偏愛築巢在人類的居所時。他說:「假如我在馬來西亞,我會將路子堆都翻遍,很可能會再發現一個相似點:石板下的原始築巢法。」被法伯這麼一說,我都想念起我一再前往的婆羅洲,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了。

註:文中所引內容,摘錄自《法布爾昆蟲記》遠流出版社。

Top

 
 

種菜新手,野放的蔬菜

作者: 大粒丸

 自己種的第一顆高麗菜

雜草堆中的菜園,右邊跟雜草有一點不一樣綠色的就是50棵玉米群到宜蘭定居以後很多機會接觸到專業的農夫,友善的小農們各有一套種法、樸門、秀明自然農法、蘋果爺爺的宜蘭演講也沒錯過,腦子裡裝了很多種菜方法,記了滿滿的筆記三年多過去了,每次看到後院雜草那股想自己種菜來吃的氣就又消掉,今年終於坳了二個朋友幫忙鋤了一小坪地,開始種菜!

因為初學,對於育苗不是很熟練,為了預防萬一給自己一個好的開始,直接買人家育好苗的來種。苗一顆$2起跳,甚麼都想種種看,青江、高麗、韭菜、花椰菜、香菜、菊苣、大陸妹、紫色萵苣、番茄、青椒、草莓…每種挑十棵以內試試,玉米倒是買了50棵,買得老闆後來對我說你家地應該很大吧~是啊很大,但整理好能種的部分現在只有一坪大!

玉米交給兒子,給了把小鏟子叫他在雜草堆裡挖洞就種下去,自己在旁邊新闢出來的菜畦上努力把其他的菜種到土裡。

種好菜以後很少清除野草,後院因為已經野放三年所以雜草種類實在很多,其中最厲害的就是不好吃酸酸的豬母奶了,常常剛清好的地面,第一個到達就是她,連續下幾天雨以後就由點、線再變成一個大面積偷偷摸摸的就爬到菜的旁邊,現在雜草只要不超過菜的高度的就不理她,一方面雜草可以幫忙保持土地的濕潤,一方面也是懶惰。加上旁邊竄得更快的咸豐草處理順序始終排第一,長的真是飛快,要吃的菜有長這麼快就真的沒有糧食危機了。

有蜘蛛幫忙照顧的高麗菜

高麗菜總共種了八顆,一開始不到五公分小小的苗,每天看他們一點點的長高長大,聽種過的朋友說他種的常常被蟲吃光,全軍覆沒,所以剛開始結球時就很擔心,澆水時就撥開菜葉看看躺在裡面那一個小球是不是還乖乖的在長大,看到天天大一點的菜球還在就很放心,沒事再壓一下,確認不是空包彈。某天撥開看到一隻五公分長的黑色蟲正在啃葉子,果然還是來了!濕濕軟軟的樣子,讓人不敢伸手把牠抓起來,後來出下策跟小孩說抓一隻$10獎勵,也沒人理我,嗚嗚嗚。決定就讓牠吃吧,吃剩的就是我們的啦!

後來發現每天撥開外面的大葉子時,都會看到每顆高麗菜都有一隻蜘蛛在裡面,蟲子吃的狀況也不嚴重,猜想是那些蜘蛛在幫我顧菜吧,雖然還是會看到蟲大便出現在外面的菜葉上,但裡面的菜球卻還是乖乖的在長大,真是令人高興生態豐富的好處。

紫色青江菜

直徑30CM左右的紫色青江菜,很大一株。兒子很愛她的特殊風味,炒完紫色葉子就變成綠色,搭配紫色的湯汁。蔥因為沒有蓋東西,蔥白部分不多,不過剛拔起來的蔥嗆勁很強,女兒一吃就說這是後院剛拔的嗎?好辣!

除了雨水搜集桶裡的水,後方灌溉溝渠的水,唯一人造的養分來源就是洗米水,那一點洗米水要分給韭菜、豇豆、大陸妹、芹菜、各種萵苣A菜等等,每株菜分到的也是少得可憐,這樣也能長大成為桌上的佳餚。最近開始要求家裡二位男丁提供另外的液態肥料,等發酵一陣子以後再來使用看看。

找的到雜草堆中的二種萵苣嗎?

每天早上路燈剛熄,蝙蝠要回家的時候,遛完狗,有時間就在後院晃一晃,拔拔菜附近會檔到陽光的雜草、澆澆水、拔一點早餐要吃的生菜,安心吃的生活就是簡單幸福。

※本文轉載自上下游News&Market

※上下游歡迎理念相同者加入「共同辦報人」行列,打造台灣第一個食物與土地的專業網站。

Top

 

紫蝶三首

作者:黃裕文

一、蝶到

正如一首詩
默默卸下字句
遣返人間
浸泡在日子裡
消融之前
大規模
長途回來
尋找前生開落山裡
最輕靈的韻腳
最美的意象
你們一路南遷
日漸完整

US413T7小紫斑蝶,胡其偉攝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提供。

只安靜
唯一喧譁是前翅背面
物理色鱗片
當垂掛枝條的枯葉紛紛展翅
和來訪的日光寒暄
一對對藍紫光的暴動
就大發生
彷彿深海的入口
又囚我於湛藍夜空中
頻頻被流星擊中

被擊中過的每一片我
年年從人間長途泅來
來到山裡
與南遷越冬的你們
就只安靜
背著風
像枯葉掛滿枝條
凝成一首詩

二、標放

整座山,整片森林
整個冬季
最深沉內斂
又悄自湧動的
眾多靈感
吸引捕蝶網
伸出編織了一整年的企盼
撈捕你們
拼湊一則物種傳奇的每一片羽
每一道吉光

你們終於歇翅靜止
彷彿明瞭
短暫受制
為換取更開闊的自由
更綿延的飛翔
讓最溫柔的筆觸
在你們前翅留下今年
最虔敬的禱詞

然後翻身
躍入風中
或繼續依偎我們
悸動而微微發燙的掌心

你們終將背負一組代碼
一枚含苞的希望
流入無數世代匯聚而成的謎海
引領我們
雙腳著地的直立人
從每一雙踩踏天空的蝶翼
揚起的繽紛光影中
尋獲自己
構築一部自然史詩的
渺小座標

三、你們流淌的回程

島嶼南方的淺山
總有幾座溪溝熟知
當春天熟透
你們流淌的回程
便從樹上啟碇
漸次在空中絞成一條黑索
向北擲入
遙遠的已知
遼闊的未知

你們流經的西部平野
總有幾棵老樹熟知
百年前
當黑色水流穿過林間縫隙
午後小寐的梅花鹿群
毛茸茸的耳尖
都被撥成琤琤瑽瑽的水聲

你們流經的東部海濱
總有幾處出海口熟知
千年來
當空中的黑索向北拉去
把大洋西岸的魚汛
也拉出海面
所有魚的胸鰭
都飛出天空的想望

你們流淌的回程
沿著西拉雅族的生活
跨入現代人的奔波
穿透無數凝望的眼睛
直抵一顆顆被撞擊的心
在你們的流域
文明照見自身的野蠻
終於面對生命
讓了路

每年每年
你們總熟知
要抓緊春天的尾巴
往島嶼的北方施力
一條流淌的長索
黑而沸騰
彷彿足以改變
地球的轉向

取自楊家旺,讀〈遷徙者〉一文

後注:每年冬季,以四種紫斑蝶為主的蝶種會由全台各地往北迴歸線以南遷徙,在海拔500公尺以下,谷口朝南的谷地群聚越冬,此越冬現象即所謂「紫蝶幽谷」。待來年寒冬遠去,紫蝶再於清明節前後集體北返,形成壯麗蝶道。

Top

 

 

【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滅灶的蘋果園

作者:石川拓治;譯者:王蘊潔

「警告昆蟲!如果你們繼續在此肆虐,我將使用烈性農藥!」

如果說,用無數石頭堆積而成的巨大聖殿,或是馳騁在世界海洋的艦隊是歐洲文明的象徵,那麼,精心拾掇的水田和打掃得一塵不染的街道就是日本文明的神髓。

日本人刻苦耐勞、熱愛整潔,用心地整理這個島國的每個角落,以種植稻穀、種植豆子和蔬菜為生。

聳立在津輕平野上的獨立山峰—岩木山的山麓下那片綿延的蘋果園也不例外。

每一座蘋果園內的蘋果樹都修剪得十分整齊,樹下短短的雜草像草皮一樣。綠油油的茂密樹葉反射著夏日的陽光,每一片都宛如經過精心擦拭般閃閃發亮。即使不是西博德,看到這片細心呵護的蘋果園景象,也會情不自禁地發出讚賞。

對蘋果果農來說,維持整潔的蘋果園不僅是獲得豐碩果實不可或缺的工作,更是一種道德。
因此,也難怪眼前這片果園的主人會被人用津輕話取了一個很糟糕的綽號:「滅灶」。

1980年代後期的某個夏天—

時序進入夏天,一整片的蘋果園綠意更濃了。岩木山上的山風吹來,幾億片、幾十億片的樹葉頓時隨風搖曳,宛如一片波浪翻騰的樹海。

在這片景象中,只有一座果園與眾不同。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園內恣意生長的雜草,有些地方已經長到人胸口的高度。

誰都不難發現,這裡今年還沒有割過草。

在這座雜草叢林中,蝗蟲唯我獨尊地跳來跳去,蜜蜂飛舞,青蛙扯開嗓子高鳴,還有野鼠、兔子奔竄。這裡不像是果園,簡直就像是荒蕪的野山。

撥開擋住前方的雜草,用腳踩下、走進雜草叢生的山林稱為「划草」。在這座果園,必須用划草的方式才能走到蘋果樹旁。

修整高達3、4公尺的蘋果樹時,需要梯子。一般果園都把草修得十分短,地面踩硬後,平整得幾乎可以在上面打網球,搬動梯子也不需要費太大的力氣。然而,在這座果園,光是搬動梯子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果園的主人走在齊胸的雜草中,大汗淋漓地搬著梯子。

既然這麼辛苦,乾脆把雜草割一割還比較輕鬆。而且,雜草容易滋生各種蟲子。周圍的果農拜託這片果園的主人趕快修一下草,但他還是固執地不肯點頭。

光是這件事,就引起周圍勤勉的果農極大的不滿,而蘋果樹的模樣更是慘不忍睹。

夏季的時候,其他果園的蘋果樹上樹葉繁茂,也結了許多青澀的果實,讓人擔心樹枝會不會壓垮。

然而,這座果園的蘋果樹上幾乎沒有結果,樹葉也少得可憐。明明是夏天,樹葉卻已經掉得差不多了。

即使是好不容易保留下的、為數不多的樹葉,有些出現了茶褐色的斑點,有些沾上了黑漆漆的、像煤煙般的東西,還有些滿是坑坑洞洞。

這座果園一片荒蕪,好像得了皮膚病而掉毛的狗。

為什麼會荒蕪到這種程度?

附近的果農無人不知。

因為,這裡沒有灑農藥。

這6年來,果園的主人沒有在蘋果園裡灑過一滴農藥。理所當然地,蘋果樹生了病,遭害蟲啃食,初春時冒出的嫩葉大半在夏天之前就掉光了。所以,蘋果樹這幾年都沒有開花。

而且,果園的主人明知道果園變成了這副德性,他的行為卻令人匪夷所思、莫名其妙。

他在黎明前就來到果園,有時候從早到晚抓蘋果樹上的蟲子,有時候在雜草中坐一整天,一動也不動。有時候又會把醋裝進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中,灑在蘋果樹上,或是用食用油洗樹皮……他的行為根本不像是正常的蘋果果農。

今天,他從一大早就用手枕著頭躺在蘋果樹下。

「滅灶」就是爐灶的火已經滅了的意思。如果一個家庭生活中心的爐灶都熄了火,就代表一個家已經支離破碎,家人走投無路了。對果農來說,這是最大的侮辱,但這個男人卻「當之無愧」。

不,這個男人在果園內時坐時躺,別人如果知道他在幹什麼,恐怕不只罵他「滅灶」而已,而會懷疑他的腦筋是不是有問題。

這個男人並沒有睡著。

夏天的烈日下,茂密的雜草發出陣陣青草味,他看著正在吃蘋果葉的害蟲。

蟲子在草蔭下鳴叫,微風徐徐,變成黃色的樹葉紛紛飄落。不知名的蟲子嗡地一聲掠過男人的臉旁飛了過去。

即使身處寧靜山麓的果園內,如果躺一整天,就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情況。然而,那個男人對外界發生的這些事視若無睹、充耳不聞。

他專心一致地追蹤觀察一隻害蟲的行為。

危害蘋果樹的害蟲不計其數。

除了專門吃初春嫩葉和花芽的褐捲葉蛾、亂紋蘋果捲葉蛾等捲葉蛾類以外,還有會啃食葉子的尺蠖、蚜蟲、紅葉,以及危害果實的螟蛾幼蟲和介殼蟲……光是具代表性的害蟲,種類就不下30種。

那天,他專注地觀察著尺蠖。

一般的尺蠖最粗也不會超過3、4毫米,但這隻尺蠖比人的小拇指更粗,長度也比小拇指更長,牠一定被蘋果樹葉餵飽了。

他的雙眼注視著身體圓滾的巨大尺蠖,用宛如人類把大拇指和食指時張時合測量長度般的幽默動作,緩緩移動到蘋果樹葉背後。

尺蠖的動作十分緩慢,花了很長時間啃完一片樹葉後,開始尋找下一片樹葉。照理說,牠可以隨便找一片葉子來吃,但尺蠖似乎有自己的執著。

首先,牠絕對不吃生病的葉子,即使是健康的綠葉,也不是每片都能獲得牠的青睞。

尺蠖追求只有牠自己才知道的理想樹葉,慢慢地從一片葉子移向另一片葉子。

原本就已經夠讓人心焦了,沒想到牠還不時突然停下。是察覺到動靜、受到驚嚇嗎?或者只是情緒不定?牠只用最後的偽足抓著樹枝,像樹枝般伸直全身,僵硬不動了十幾、二十分鐘。牠身體表面的顏色和圖案,都和灰白色的蘋果樹枝像得令人佩服,也許是一種擬態吧。仔細觀察,發現牠嘴裡吐出極細的絲,把身體固定在樹枝上。

男人覺得尺蠖再怎麼巧妙地偽裝成樹枝,他也可以一眼看穿,但似乎可以騙過鳥兒的眼睛。當蟲子蠕動時,轉眼之間就變成了鳥兒的佳肴,靜止不動的尺蠖卻沒有受到攻擊。

他從一大早就在蘋果樹下張大眼睛、不知厭倦地觀察著尺蠖的一舉一動。

這是侵害他心愛蘋果樹的可恨敵人。

他認為熟知尺蠖的習性後,也許可以發現消滅牠的方法,但他觀察尺蠖的眼神未免也太溫柔了。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些尺蠖幾乎已經毀了這個身為蘋果果農的男人的家庭。葉子被啃得面目全非的蘋果樹已經好幾年沒有結果,他也連續好幾年都沒有收入,一家七口持續過著赤貧的生活,幾乎快走投無路了。

當尺蠖不小心掉在他胸前時,他抓了起來,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牠的臉,然後把牠放回蘋果葉上。

「不要吃太多葉子唷。」

最後,他這麼對昆蟲說道。

果園的角落,豎著一塊硬紙板看板,上面寫著對昆蟲的警告:

「警告昆蟲!如果你們繼續在此肆虐,我將使用烈性農藥!」

無論怎麼想,都覺得他不是正常人。

然而,正因為他異於常人,才會做這種不可能的事。

他要栽培無農藥蘋果。

簡單地說,這是他的夢想。

至少在那個年代,是百分之百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木村阿公的奇蹟蘋果

奇跡のリンゴ―「絶対不可能」を覆した農家木村秋則の記録

作者:石川拓治

譯者:王蘊潔

定價:250元

ISBN (13):978-986-133-298-7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