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3.1.1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社區就是教室 牛犁獲首個環教場域認證

獲得認證的豐田里五味屋, Abby Yi攝

花蓮壽豐牛犁社區最近以社區幾處重要的解說導覽地點,通過環境教育場域認證,讓環境教育的內涵與社區營造的成果串聯,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場域認證的社區。昨 (15日)由壽豐鄉長張懷文、林務局主秘張彬、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楊鈞弼,於小雨蛙有機生態農場共同揭牌,見證環境教育走入社區的重要時刻。

牛犁社區從零到有,落實地方耕耘,未來期待能與村子、社區以及學校結合,讓經驗分享給更多社區。此次通過場域認證的地點包含:小雨蛙有機生態農場(3.2公頃)、碧蓮寺(1.5公頃)、豐田文史館(500坪)以及五味屋。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我們的島:人鳥共和

社區林業在台灣

25個環保社區小學堂 出書告訴你

牛犁社區獲總統文化獎

書齋|用親情釀的醋

阿爾發生技無糖醋
作者:高永謀、鄭心媚

影《羅倫佐的油》(Lorenzo's oil)情節感人肺腑,觀者無不動容。然而,即使進入了21世紀,醫學知識、技術已遠邁20世紀80年代,但人類對諸多惡疾力有未逮,素人傳奇仍偶有所聞。阿爾發生技的曹武發、梁孝如夫婦,以濃郁飽滿的父慈、母愛為女兒重拾健康,不但堪稱台灣版《羅倫佐的油》,更靠著這用親情釀製的無糖醋,打開了國內、外市場,開創事業的新春天與新巔峰。

「起先,有幾位遊客因為好奇,到攤前來嚐鮮,幾乎都大表讚賞。」梁孝如在介紹自製無糖醋時,因擔心顧客無法接受,還特別強調,因為沒有添加糖分,食用時最好摻入蜂蜜,才會有一般醋品的甜味,「沒想到,竟有顧客回答,他已尋覓無糖醋多時,今日才如願以償。」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當外資該開始收購在地水源地及森林,會使當地的危機意識高漲,中資湧入日本收購水源地,日本當局為保護水資源加強控管,打算制定相關條款來管制,也表示外資收購土地要有一定的限制。若有好的水源好的環境,要保護物種也就比較容易了,日本利用「借腹生魚」的方式,成功以鱒魚產出櫻花鉤吻鮭,這可保育瀕危的魚種,也有機會把技術層次提高,運用在兩棲動物身上。

中國中東部地區近日深陷「毒霧」當中,幸好有波冷氣團協助驅散霧霾,而這破紀錄的空氣汙染讓民眾熱烈討論之餘,也開始關心起自身的健康狀況。

新豐的垃圾掩埋場沿岸防風林遭人非法棄置,颱風過後沿岸掩埋的廢棄物外露,有的以沖刷入海,新竹縣長要求以專案處理,希望減少海洋環境的汙染。而海洋資源過度使用,使得漁業資源的枯竭,英國有環保組織發起「名人裸體愛魚」行動,把海洋生物放在赤裸裸的模特兒身上,希望藉此提高民眾對過於的警覺性。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行動參與|連署保護淡水小白宮完整文化價值

主辦單位: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依據建設公司在網站上的資訊所示,「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下側的都市更新案已經箭在弦上,整個破壞埔頂地區的歷史風貌,直接遮擋「小白宮」地眺望景觀。

誇張的是,這個案公有地佔53.07%,範圍內包括一條野溪與階梯步道,更是一片山坡地,但是為了獲取最大的容積獎勵,這塊私有地以小搏大,在新北市政府的指導與通融下,所謂「合法圖利」進行公有地的挪移,將興建27層的大樓。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位在山坡上,透過拱廊可以眺望淡水河與觀音山,特別是這種殖民時期所留下的文化景觀正是文化部所指認的是以「紅毛城暨周邊歷史建築群」作為對象的「文化資產世界遺產潛力點」,「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可以眺望正是關鍵的所在。

精采內文

論壇|爭搶地盤、鞏固山頭的組織再造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過去林業的經營,就是砍伐原始林外加人工造林,而後續的農業上山,也是一樣砍樹外加種植檳榔、蔬菜、茶葉、水果等作物,這些行為有一個共同的邏輯,就是將森林管理當作是農業經營,而長期向天爭地的經營結果,即是你我刻正面對的森林瓦解、水土不保與國土崩壞的現況。

水土橫流、國土災難的常態惡果,源自於山林失守,道理很清楚、因果很簡單,卻是台灣社會產、官、學集體「不願面對的真相」。也就是,明明知道過去做的事不對,卻還要拼命繼續做下去。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