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4月7日
結合在地迫遷議題 台權會「家」展覽駁二開展
你是否留意過每天所看的報紙有多少的房地產廣告?走入高雄駁二倉庫「家」展覽的展間,整面牆貼滿各種房地產廣。這些房屋廣告正中間,掛著本次展覽的海報作品之一,由法國非營利組織Poster for Tomorrow在2013年針對「適足住房權」主題向全球徵選的設計海報,海報上的文字寫著:if you want a home you need money. 蘋果、臉書、谷歌 雲端綠化有成
環團綠色和平2日發表報告,肯定蘋果、Facebook和谷歌在採用再生能源供電給網路服務方面有顯著進步。資料中心耗電量驚人,但部分主要網路公司仍然高度依賴煤和天然氣等非再生能源。一座大型資料中心運作所需能源高達80兆瓦(MW)。綠色和平發言人David Pomerantz說,這樣的電量足以供應65,000個美國家庭。 農業、林業本一家 三大理由鬧鬩牆
長久以來,森林雖被視為「免費空間」,但卻提供具經濟價值的產品、減緩氣候變遷,並維護生物多樣性。此外更供給世界上最貧苦地區中,數十億人口所需的收入、食物和藥品。全球決策者明知道森林資源珍貴,那又為何在規劃開發時,往往忽略森林環境對我們社會的正面貢獻? 我們的島|綠農的社運農業
在台灣環境運動史上,屏東環保聯盟的洪輝祥老師,是位環保悍將,為了守護環境,態度無比強硬。在一場屏東後灣陸蟹棲地的旅館開發案上,為了要求環評審查的公正性,他激動發言。但是回到農地上,洪輝祥卻換上溫柔的一面。陪著工作夥伴,在屏東枋山的農地上,展開年度春耕,進行糯米田的田間管理。 我們的島|竹藏碳
碳匯,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機制,負責規劃的慈心基金會,長期推動種樹與有機農業來幫地球降溫,而場館本身就是減碳示範。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木材要成材,至少要三、四十年,竹子只要三到六年就可以使用,短時間內把很多二氧化碳匯集成材。每公頃孟宗竹,每年可以吸存35到50公噸的二氧化碳,而且彈性好,強度高。 導讀國家地理|煤炭的難題
台灣擁有全球最大,排碳量最高的燃煤發電廠──台中火力發電廠,台灣人均消耗煤炭量也超出全球平均值2倍以上。氣候變遷對島國台灣的衝擊甚鉅,對於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我們責無旁貸。中油已經在執行台灣封存二氧化碳的研究,但台灣位處地震帶,島上斷層甚多,封存二氧化碳能否成為台灣的減碳出路? 推薦讀者回應 |古樹在劫──河南鄭州大樹進城運動狐九尾: 畸形的斷頭樹,台灣也很常見。通天的老樹很美,站在底下都會紅了眼,胡亂移樹弄死或變畸形,那還叫老樹嗎?綠化城市首先要給民眾環境教育,公園要多點樹而不是到處是水泥地及兒童遊區,閒置的空地可以種樹或可以防災的生態池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 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