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刊頭
2014年6月17日

自經區農業加值=全面解禁+免稅 荒謬毀農民間籲陳保基下台

民間學者要陳保基下台

「台灣很多優質的農產品是出自農民辛勤的耕作,現在卻要為進口農產品背書,掛上MIT,有問過台灣農民的意見嗎?」來自宜蘭的小農吳佳玲,17日在農、經學者、團體召開的記者會上,娓娓說出心聲。雖然他種水稻,未受到自經區條例的直接衝擊,但提到台灣農業以及農民的形象因而受創,他決定挺身反對。

» 閱讀全文

  

人工濕地妙用多 汙水混搭處理更加乘

人工溼地

新研究發現,同時處理下水道汙水和礦坑廢水的效益非常好。研究顯示,全球首座混合處理這兩種廢水的人工濕地,可有效清除大量汙染物,原因是當兩者所含的汙染物混合在一起時,特別容易在濕地環境中分解代謝。

以往,一塊濕地僅處理單一來源的廢水及汙染物。但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英國一處首座規模完整的混合式處理溼地,同時處理來自城市下水道和礦場的廢汙水。

» 閱讀全文

全球立法峰會倡自然資本會計 環團:用錢衡量是雙面刃

盜伐

全球立法者高峰會(World Summit of Legislators)在墨西哥市舉行的最後一天,全球立法組織(Global Legislators Organisation,GLOBE)發表一項自然資本會計研究,是第一部集結了21世紀立法政策,計算自然資源貨幣價值的綜合報告。

» 閱讀全文

小小山椒魚 氣候變遷戰役見證者

山椒魚

冬天的積雪後融成水,形成暫時性水域,營造出適合山椒魚繁殖交配的地方;若雪下得不夠,或不下雨,連續一兩年,山椒魚就沒有機會繁殖,小族群可能就消失不見了。

台灣珍貴的霧林帶,潮濕穩定的環境,孕育了珍稀的物種,包括孑遺物種山椒魚。從冰河時期至今,山椒魚和氣候變遷的關係,可有著一段漫長的歷史!

提到山椒魚,很難不聯想到呂光洋這個名字,呂光洋幾乎是山椒魚的同義詞。這項成就來自於20年來孜孜矻矻研究追蹤山椒魚。即使如此,他仍認為台灣山椒魚分布調查,仍需更全面積極地進行。

» 閱讀全文

生物簡介|夜光小精靈──螢火蟲

螢火蟲

在海洋中不少會發光的生物,深海的鮟鱇魚,某些甲殼類與浮游生物,即能將「光」作為溝通的工具,然而對陸地上的生物而言,這項能力卻不多見。螢火蟲便是陸生生物中,少數能自體發光的一群,而牠們大概也是人類最熟悉的發光生物。

» 閱讀全文

生物多樣性|野化台灣,重現福爾摩沙野性之美

歐洲野狼

隨著人與自然環境衝突日增,以及公民意識的抬頭,世界各地都開始意會到生態保育對人類存亡的重要性,但是,破壞永遠趕不上建設,面對因人為干擾而日漸消亡的生物多樣性,看似永無止盡的搶救讓人束手無策。

然而,目前歐美地區新興的環境保育觀念「野化Rewilding」近年來努力的成果在國際展露頭角,或許能為這難解的困境,提供絕地重生的機會。

» 閱讀全文

繼續「看見台灣」| 從食安問題看土地汙染

恆春龍泉里的有機耕種

筆者家中就正開始嘗試副食品的寶寶,上網閱覽各家媽媽副食品心得是我每日重要工作,前兩日,在FB一個食品交流社團中讀到,一位媽媽擔心硝酸鹽殘留問題,竟不敢讓寶寶吃葉菜類,只以根莖類取代,擔心葉菜類才有的營養不足怎麼辦?這位媽媽寧願拿蔬菜泥罐頭頂替。

» 閱讀全文

生物多樣性大學堂| 生物多樣性與地質科學的對話:魏國彥專訪

魏國彥

魏國彥老師是臺大地質系教授,專長是利用微小化石研究古海洋學與生物演化。儘管今年3月接任環保署長後更形忙碌,老師仍然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我們的訪問。

過去的學術研究工作,使老師特別重視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量化方法,在教學與研究工作之餘,也相當關注人類社會與生物多樣性的互動。對於生物多樣性在施政目標的定位,老師特別重視生態系統功能及生物地理學在保育上的重要性,而最後老師也勉勵我們好好把握機會來保育生物多樣性。

» 閱讀全文

推薦讀者回應 |蘭嶼特區大開發

鄭宇婷:蘭嶼就是美在它的純樸自然,財團一來就要變調了…… 去蘭嶼玩就是要慢慢的品味,旅遊團的機車環島一兩圈就離開,其實也很汙染,更無法深入了解當地。 如果能發展全面騎自行車就好囉!

» 閱讀全文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 入Facebook粉絲團 |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 (886)2-29332233‧ Fax: (886)2-2933-2120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 、詹嘉紋、賴品瑀、吳岱芝、洪郁婷、鄒敏惠‧網編:鄒敏惠
※ 感謝 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