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9月25日
濕地法明年2月上路 相關子法仍在審
內政部營建署於昨(25日)發新聞稿說明濕地保育法相關配套措施與進度,除「許可使用濕地標章及回饋金運用管理辦法」已公告,其餘子法還在草案階段。 濕地保育法已於去(2013)年7月3日公布,原期待1年內施行,然而行政院卻自行預告明(2015)年2月2日國際溼地日當天上路,不過,10項配套辦法至今仍在研議,能不能從容如期實施,則仍有變數。 VOCs排放算不清先跳過 六輕儲槽環調書、洩漏管制因應對策通過
雖然VOCs逸散排放量仍有爭議,但環署認為若不儘速通過,相關的改善與管制便無法著手,因此決議先排除VOCs逸散排放量後,確認通過了這兩案。而逸散排放量部分,則將另外開會釐清。 「帶著攝影機與示威群眾一起戰鬥」 紀錄片大師小川紳介 影展完整呈現
4、50年前日本三里塚老農為了抵擋政府強徵土地的影像,10月將在台北播出。對照目前台灣各地接連發生如大埔、桃園航空城等反徵收抗爭,此時重看這些黑白片,將更有感觸也吸取經驗,甚至能從中獲得啟發。 發展不走回頭路 歐盟砸錢助非洲建設再生能源
歐盟執委會主席José Manuel Barroso 23日將在紐約與佛得角、科特迪瓦、利比亞、多哥和盧安達等非洲5國簽訂再生能源的共同協議,目標是提升非洲再生能源發電的普及性,特別是需求最急迫的偏遠地區。 抗氣候變遷 小島國家帶頭經濟轉型
未來十年內,氣候變遷引發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迫使成千上萬位居民從52個小島型開發中國家(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SIDS)遷移至他處。面對威脅,地球的命運與小島型開發中國家緊密相連,這也將是未來幾十年間,國際上面對氣候變遷各種影響的縮影。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核」嗎? 2015內陸核電廠計畫 各方激辯
內陸核電,由於地震等潛在風險及遠離冷卻水源等原因,內陸核電被認為不如沿海核電安全。在中國,內陸核電已經和「PX」、「垃圾焚燒」一樣成為了觸動神經的敏感詞。民眾不相信,一個連牛奶和食品都會出問題的國家,怎麼能夠保證核電站的安全? 近期活動 x 行動參與推薦讀者回應 |外來種「亞洲錦蛙」擾眠 族群有擴張趨勢訪客: 台灣有許多特有生物,以全球地位來說,這些生物在台灣消失就等於在地球上消失。外來種生物擴張能力強,侵略性強,對於本土特有生物影響明顯,而且並非是自然途徑移入。在發現擴張後再移除都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積極控制。試想,如果台灣只剩下外來種與人類,那部是很可惜嗎?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