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12月10日
RCA受害工人訴訟15年 本週五終進行一審最後詰辯
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工傷案「RCA」訴訟15年,終將在本週五12日展開一審詰辯,受害工人邀請社會各界屆時到場關注,同時也於9日上午前往行政院,邀請新任行政院長毛治國至台北地院旁聽,理解工人們長期的痛苦處境。 全國區域計畫無升級思維 南方續推高污染產業惹議
「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南區公聽會昨(9日)在台南市勞工育樂中心舉辦,現場有上百位民眾參與關切這個「全國最上位法定空間計畫」的修正案內容。內政部表示,全國區域計畫已於去年10月公告實施,同時進行修正作業,增列「區域性部門計畫」、「建立基本容積制度」以及「農地」等事項,並修正環境敏感地區項目內容。修正案草案目前公展於營建署網站,並召開全台各區公聽會,聽取民眾意見。 不過昨日一早,環保團體就在場外召開記者會,表達反對區域計畫中中南部繼續發展煉油、石化與燃煤發電業,以及開發曾文越域引水和高屏大湖的計畫,要求這些項目從修正草案中刪除。 數鳥嘉年華即將登場 小水鴨族群數亮紅燈
冬候鳥過境搶搶滾,但是每年來台灣的雁鴨科卻有減少的趨勢,度冬小水鴨族群數10年來從5萬隻減少到4位數,成了最該關心的族群。即將登場的第二屆數鳥嘉年華便以小水鴨為代表物種,邀請公民科學家透過數小水鴨了解現況,進而守護棲地、維護在台度冬雁鴨。 聯合國警告:調適氣候災難 開發中國家年需15兆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份評估報告中,以世界銀行2010的數據為基礎,計算出「開發中國家」到2050年前氣候變遷調適的成本為每年700至1000億美元。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總署(UNEP)6日發布的《調適落差報告》(Adaptation Gap Report),即使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使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以內,開發中國家適應氣候變遷的成本,依然可能較IPCC估算還要再高2至3倍,在2015~2030年達每年1500億美元,到了2050年將達到2500至5000億美元(約台幣15兆)。 基改作物種不種? 歐盟成員國將可自行決定
歐洲議會和歐盟執委會代表3日晚間達成一項政治新協議,明年春天起,只要歐盟成員國能說明其環保政策目標,就能依目標禁止基改作物的種植。禁令對象可包含多種種類或特性的基改作物,目前歐洲的基改作物有玉米、大豆、甜菜根、油菜籽等。 生物多樣性|到里拔哈生態農場‧快樂散步(下)
LiPaHak農場雖然不使用化學肥料,卻容許使用有機肥料,但是有機肥料要價不菲,減少成本就是增加收入,因此利用生鮮廢棄物堆肥的作法,似乎值得考慮。 另一座位於國度之南恆春的彩虹農場,對於生態農法的概念包含完全利用、零廢棄物,祕訣就是效法傳統農村,靠豬、鴨等動物來幫忙。 海洋事務偵探社|牽動全球的南冰洋 海洋健康指數得幾分?
2014海洋健康指數首次包括了對兩個新地區的評估:公海和南極洲。誰會想到這些離我們大多數人生活如此遙遠的地方,對我們卻如此重要?尤其對住在北半球的90%人口來說,稱呼南極洲為「天涯海角」也不為過。本文將簡介南極洲的歷史、重要性和神奇性,和海洋健康指數得分情況。希望它能勾起你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好奇心。 綠經濟|回顧全球經濟史 發現環境與經濟的親密關係
綠經濟的第一場講座,賴建誠老師從鄭成功與荷蘭人的奪城之戰始末,帶領聽眾回到四百年前,當台灣水鹿吸引荷蘭人繞過大半個地球尋找經濟資源的故事。 綠經濟的第二場講座中,劉瑞華老師將全球經濟史濃縮在一百分鐘的時間內,為梧桐之友梳理出清楚脈絡,從荷蘭人遠征亞洲前後的歷史發展,一路講到話題正熱的貨貿與服貿。連續兩場講座聽下來,讀者可以清楚的了解數百年來,全球經濟如何又為何從區域擴展到洲際,而台灣在波濤洶湧的全球化發展下如何受到影響。 推薦讀者回應 |黑鮪瀕絕 太平洋33國達保育共識Tíng-Chūn Kūo:我記得跟其他漁業相比,鮪類的非法和未申報漁獲算是比例較低的了,因為大部分的鮪魚漁業都有RFMO管理 (區域漁業組織,例如WCPFC就是一個),所以監控資料比較齊全,上岸卸貨也查得比較緊,有聯絡網互相通報 (當然,所謂比較緊是相對其他漁業啦!)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