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刊頭
2015年9月24日

陳保基首度政策宣示 生態農業與里山倡議結合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23日公開提出農業與保育結合的政策方向。他指出,農業雖以生產為主,又具有社會責任,「經營農業的人在收入上相對弱勢,如何在結構中發展,政府必須提出一個對友善環境的政策,讓社會價值得以透過環境自然和諧共存的農業耕作方式永續發展。」

» 閱讀全文

  LED電燈泡

棲地改變食物少 學者:保育濕地幫黑琵一把

又到了黑面琵鷺陸續抵達台灣度冬的季節,今年初,黑面琵鷺全球普查,族群數已達到3,272隻,其中台灣為2,034隻,比去(2014)年1,659隻增加近400隻;然而,黑面琵鷺台灣度冬大本營--曾文溪口與四草濕地,數量不增反減,且有向周邊濕地擴散的現象。這現象引起學者關注。

» 閱讀全文

專訪核能技術處長徐明德:核安演習背後的劇本思考

21~23日核一廠進行核安21號演習,這是歷年演習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核安演習的規劃單位是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技術處,記者專訪處長徐明德,揭露核安演習跟著劇本完美演練的背後,核安的新思維與作法。

» 閱讀全文

紀錄片傳遞環境知情權 拯救怒江農民免成水電難民

瀾滄江上的漫灣水電站建於1986年,1995年完工,迫遷居民約7200人,當時政府告訴住在這裡的農民,發展水電是為了國家經濟,不識字的農民認為配合政府政策,會讓他們的未來生活更好,因此簽字同意。

» 閱讀全文

230萬物種開放資料 長成學界第一棵「生命之樹」

35億年前,地球的生命開始後,現今地球上的各種生物皆從其他生物演化而來。許多年來,學術界陸續發表了數以萬計物種的數位資源,成為地球「生命之樹」的分枝,有的分枝甚至包含10萬種以上的物種。而科學家首次將這些分枝整合成一棵完整的生命之樹,開放給所有人下載、使用。

» 閱讀全文

汙水廠漏網病毒 濕地有望成最後防線

要消除汙水處理池的人類病毒、細菌,最簡便、天然的方法可能就是濕地。專家表示,仿效濕地,利用植物及陽光殺菌是聰明的作法。

» 閱讀全文

中外對話|中緬林業法令不同調 難阻跨境非法木材貿易

2015年新年伊始,緬甸軍方突襲了由地方武裝實際控制的克欽邦內一砍伐現場, 逮捕了155名中國公民。這起在當時看似是混亂的權力爭鬥中的偶然事件,如今應當被重新定義,成為中緬雙方真正合作打擊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貿易的轉折點。

» 閱讀全文

行動參與|924支持《景觀法》集氣活動

我們要問台灣的景觀漂亮嗎?安全嗎?健康嗎?相信許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台灣城鄉景觀普遍存在髒、亂、醜的印象,違建、招牌林立,城市天際線被缺乏管制的高樓建築破壞;而除了美醜之外,缺乏環境生態的工程開發,也將台灣帶到「全球面對災難最為脆弱的國家」!

» 閱讀全文

近期活動 × 行動參與

» 活動訊息託播

推薦讀者回應 |全球暖化 北極「蚊子大軍」威脅馴鹿生存

李曼棻:

所以……難道因為暖化,即將竄起的生物是蚊子??小強要退居第二嗎??太恐怖啦??

» 閱讀全文

訂閱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守護環境知情權,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Tel: (886)2-29332233• Fax: (886)2-2933-2120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彭瑞祥 、詹嘉紋、賴品瑀、吳岱芝、洪郁婷、鄒敏惠•網編:鄒敏惠
※ 感謝 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 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