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多樣性] 「歧異度」與「豐富度」 作者:颺如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在提到「生物多樣性」時,總不免提到「豐富度」(Abundance),可是「豐富度」的真正意涵在哪裡? 要了解「豐富度」的真正意涵,就要從「Biodiversity」這個字說起。這個字的原始描述是「Biological diversity」(早期文獻常譯為「生物歧異度」),後來E.O. Wilson將這兩個字整合為「Biodiversity」,並給予更明確的定義。近期學者在考量多項科學關聯性後,大部份譯成「生物多樣性」。 初次接觸相關中文文獻者,常會搞不清楚「生物歧異度」與「生物多樣性」這兩個詞,其實它們都譯自「Biodiversity」,近幾年的文獻報告則多半譯為「生物多樣性」。不過每當探討「Biodiversity」中的 「豐富度」 時,還是會以「歧異度」來輔助說明,以便於互相做對比。 「歧異度」用在個體上,指的是變異的程度,用在基因層次則是差異的大小多寡,它的意義比較像是「Variety」(多變的,變異的)。「豐富度」則不在意有多少個「種」,只要1個種的數量很多,就稱之為「豐富度」很高。 打個比方:在城市中,若有白頭翁(白頭桔仔)、綠繡眼(青笛仔)、麻雀等在自己窗邊鳴叫,是種很棒的享受;這幾種鳥類在城市裡可見的數量都非常多,這就是「豐富度」相當高,可是「歧異度」卻很低,因為怎麼看都是那幾種。數量多時,連大鳥都會怕牠們,因為麻雀、白頭翁會有群體攻擊(Mobbing)的行為,倒楣的貓頭鷹偶爾飛進城市中,就會無故被圍毆。 如果我們在一個環境中(比方說山上),可以看到很多種鳥,每一種的數量雖然沒有多到一大群,卻可以看到固定的3、5隻,而這許多種鳥都可以和平共處,那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歧異度」很高。不過除非每種的數量少到只剩1、2隻,否則我們不會稱之為「豐富度」很低,一般只會提到「豐富度」不高。 看得出下面這兩張圖的差異嗎?同樣有14隻生物,右圖的「歧異度」高於左圖,而左圖的「豐富度」則高於右圖。 早年的保育工作,主要著重在「豐富度」的高低,所以出現了很多明星物種,如藍腹鷴、帝雉、櫻花鉤吻鮭、水筆仔、梅花鹿等等。那時的做法大部份是找個地方圍起來,限制人們進入,再不行就進行所謂的復育,將一堆明星物種帶進實驗室,利用人工方法來繁殖、培育、野放。這樣的復育原本無可厚非,但因保育方法不夠全面性,所得成效有限。 近幾年保育觀念提昇了,不再僅僅強調明星物種的「豐富度」,而開始重視相關的其他物種──只要「歧異度」提高了,生活在其中的任何物種都活得下去;所以連帶地,棲地保育也開始有進步。 這些是蠻讓人欣慰的現象。只要將「生物多樣性」維持在最原始的狀態下,各物種的復育就會自然地進行;這是大自然的力量,人工方式再精確也無法模擬各種自然環境的「歧異度」與「豐富度」。 一般民眾除了欣賞會動的東西之外,也懂得欣賞棲地、景觀之美,才能讓保育更上層樓。
【參考資料】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