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生物多樣性]

來者皆是客?淺談外來入侵種

作者:颺如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林曜松老師曾說過:21世紀是外來種的世紀,21世紀最大的生態問題就是外來種。那麼我們想問的是外來種有這麼可怕嗎?為什麼可怕?到底什麼叫外來種?

  什麼是外來種?(以下文章,部份節錄自林業試驗所所長趙榮台簡報資料)某種生物在有心或無意的狀況下,被引進非其自然分布的地區,我們就稱之為外來種,因為該地原來沒有這種生物。並不是全部外來種,都能適存於新拓展的殖民地,有些因為水土不服,有些因為氣候不對,因而默默退出新舞台。但是有些物種不但在此立足,甚至入侵而將原生物種(原本生存於該地的生物)淘汰,佔領該新環境,這種我們就稱之為「外來入侵種」。

  木麻黃原來是引進台灣做為海岸防風林,可是適應性差,在台灣雖然也存在幾十年了,可是枯、死狀況多,常年需要更新,近年來多為黃槿所取代。日本黑松,樹形優美、姿態優雅,陽明山公園尚未成立前,曾引進日本黑松做為行道樹,但是氣候不合,使得這些黑松枝葉稀疏,甚或枯萎,現在也已經不見蹤跡。

  但是並不是每一種生物都如此嬌嫩。1898 年臺灣引進布袋蓮作為栽培觀賞用,它的環境適應性高,繁殖力強,遭人隨意棄置後,即在水田、水溝、水池大量繁殖,常阻塞河口或河道,造成航運的不便,也會導致生態失衡。福壽螺原為業者引進食用,但是不符合台灣人的口味,遂遭業者棄置水溝,不出幾年福壽螺就成為農民最大的敵人,幾乎所有水域都看得到。

  外來入侵種入侵各式各樣的生態系,其類別十分多樣,不過在陸域生態系中,通常以植物、脊椎動物和昆蟲最為常見。植物和脊椎動物,多半是業者為了食用、觀賞或飼養而進口。在引進時,多是考慮繁殖力強,對環境及食物要求不高的種類,我們稱之為「廣適性物種」,如此一來可以減少培育成本。通常廣適性生物有極強的入侵與攻擊能力,又因沒有適當的天敵可以互相抗衡,所以往往成為入侵地的優勢種(Dominant species),可以很輕易的取代原生種的地位,甚至導至原生種的消滅,這在植物、漁業、水產養殖業、寵物業十分常見。除了業者的棄置,一般民眾也常將所養的寵物放生,或是將家中栽培的花花草草丟棄在戶外。如此只會造成兩個結果:一就是大舉入侵,壓縮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甚至滅絕(各景點的水池,常常成為民眾的烏龜放生池);反之,則是直接死亡。曾經有宗教界惡質的放生文化,沒有搞清楚烏龜的特性,就直接將淡水龜放生至海裡,造成放生的烏龜嚴重脫水,緊急搶救之後,僅有半數救回,其他全部死亡。所以這真的是放生嗎?還是放死?

  昆蟲一般則多是隨著農產品、園藝作物、木材原料等偷渡過來,幾乎都是農業害蟲。而且昆蟲又小,檢疫非常不易,一有漏網之魚,馬上造成農業損失。再加上有些農民或園藝業者會走私農園產品,形成檢疫一大漏洞,防疫更是困難。如:從大陸走私梨苗,引進了中國梨木蝨,造成梨農相當大的損失,連鄰近的鄉鎮也遭池魚之殃。最近相當熱門的火蟻,也是因業者走私苗木,火蟻隨著苗木的包附土過海來台灣,引起了民眾的恐慌。

  外來入侵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僅次於棲息地的喪失,牠們破壞全球、區域及本土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與永續使用,嚴重衝擊生態系所提供的資源(goods)與服務(services)。由於市場的全球一體化、全球貿易、旅遊、觀光和貨物交換加速成長,外來入侵種這個全球性的問題也日趨複雜與嚴重。因外來種在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等各個層面,造成不可逆的環境影響和社會經濟影響。管理外來入侵種的成本不但包括預防、防治和撲滅的成本,更包括它們影響生態服務所導致的間接成本。

  外來種只要入侵了,就沒有辦法解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引進。乍聽之下很簡單,可是實行起來,非常困難。舉例而言,許多民眾會拗不過小朋友的懇求,而讓小朋友飼養寵物,這些動物養大了就是面臨放生的命運。只要有人想養,業者就會不斷進口,因為有需才有供。民眾應該要養成正確的觀念,若無法保證能終生照顧小動物,那就不要養,很多都只是一時興起。若是愛牠,那就不要讓牠走,陪牠到終老。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

優勢種

    優勢種是族群中最有影響力的物種(通常數量和分佈也最多)。族群的形成歸功於族群中的佔優勢的種之
歧異度,這些優勢常可造成一或數個物種操縱整個環境,而影響了其他相關的物種。森林中,優勢種常是一或
數種喬木,如:橡樹或雲杉;在海洋,優勢種常是動物,如貝類或牡礪。這些優勢種會影響族群內的歧異度是
因為這裡的歧異度不僅指種的數量,還包括了每個種的豐富度。

Dominant species

The dominant species are the most influential species in th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has certain attributes, among them dominance and species diversity. Dominance results when one or several species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influence associated species. In a forest, for
example, the dominant species may be one or more species of trees, such as oak or spruce; in a marine community the dominant organisms frequently are animals such as mussels or oysters. Dominance can influence diversity of species in a community because diversity involves not only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a community, but also how numbers of individual species are apportioned.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