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黑潮觀點]

奇萊鼻

作者:廖鴻基

  緣花蓮港北邊海岸徒步北行,石礦場過了不久即可望見一座斑斑蒼蒼的鼻岬,鼻岬上站立著一座隱約可見的燈塔。鼻岬標高四十八公尺,有人稱它「四八高地」,舊名為「米崙鼻」、「美崙鼻」,討海人稱它「標尾」,正式名稱為「奇萊鼻」。

  鼻岬為陸地突露海域的岬角,數百萬年來屹立承風受浪不息,不歇的衝突、不歇的雕鏤,鼻岬氣勢因而蒼勁、孤絕,鼻岬是海洋與陸地長久衝突下來終於協調的平衡景觀。

  花蓮海域海床陡降深邃,奇萊鼻氣勢延伸入海,鼻岬下海域為北花蓮難得一見的淺礁海床。珊瑚礁魚類、九孔、龍蝦等魚類資源曾經為不少花蓮漁家的生計場所。

  十六年前,我初初下海航行至奇萊鼻下海域垂釣,記得釣組的鉛錘才落海觸底,立刻手上就麻顫顫從漁繩傳來魚隻上鉤的訊息;記得和漁民朋友來此潛水獵魚,一下子工夫,花枝、章魚及花采斑斕的珊瑚礁魚一網袋被捕上來。

  聽老一輩花蓮人說,過去陸路交通不甚發達的年代,海上交通是花蓮與北台灣聯繫的藍色走道,那時,行船過了宜蘭東澳鼻遠遠便可望見奇萊鼻。大海裡航行視野茫茫邈邈,一個穩定的岸上地標總能適時溫暖海上遊子的心。船隻航近奇萊鼻後,但見黑色岬壁上蔓生著叢叢墨綠草海桐及台灣野百合。春天草長花開,野百合花朵迎著和暖海風崖壁上紛紛綻放。白色花朵,黑色崖壁,花海點點如懸掛在黑幕上的繁燦星點。「花蓮」這個地名的由來傳說不少,其中最美麗、最浪漫的說法,來自奇萊鼻崖壁上花花相連燦開的百合花。

  奇萊鼻曾經是花蓮耀眼的海上地標。

  自從奇萊鼻岬上設了垃圾掩埋場,那個年代談不上「掩埋」,垃圾是一車車的傾倒及堆置在鼻岬上頭。積年累月,垃圾填高了鼻岬高度,垃圾山遮去了燈塔視野,垃圾不間斷的從崖壁崩塌入海。不止垃圾,建築廢材、石礦廢料直接從崖壁邊傾覆下坡。奇萊鼻整個被蓋住了,黑色的崖壁不見了,百合花不見了,鼻岬的蒼勁不見了,垃圾塵土滾滾入海。

  大約十年前,再次到奇萊鼻下潛水,海床上泥濘覆蓋了礁石,垃圾惡花惡草般點綴一片荒涼死寂的海床。

  這波陸地與海洋的衝突,或說是人類與海洋的衝突,千百年以後還不見得能夠化解。更大的遺憾是,大多數花蓮人並不曉得我們曾經有過一座美麗的鼻岬。

  繞過鼻岬北端為深邃的七星潭海灣,鼻岬南邊往花蓮港方向也是深水海域,因此,鼻岬下海域經常波濤洶湧。海底地形與洋流的關係,奇萊鼻扮演著海上捕手的角色,海上漂流物經常在鼻岬下海灘擱淺。我喜歡帶朋友走這一段海岸,儘管鼻岬已經流膿生瘡不再賞心悅目,海灘如五花垃圾場要什麼有什麼,但是,我總想讓朋友們感受我們無知的野蠻。

  奇萊鼻是一個指標海岸,我們丟了多少垃圾在大海裡,我們對海洋造的多少孽,奇萊鼻海岸一一檢視我們的惡行。

  奇萊鼻燈塔仍然屹立在鼻岬上,在垃圾與廢土的夾縫裡殘喘餘生。燈塔站在那裡六十多年了,它見證了這一切、感慨這一切。(本文原刊載於2001.9.8聯合報/聯合副刊)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914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