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黑潮觀點]

港的活化與永續

作者:張瑋琦

  提起「港」,心中浮現什麼樣的風景呢?現代化的高雄港?煙雨濛濛的基隆港?還是堆滿沙石、水泥輸送帶橫亙的花蓮港?這些港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懷想、啟示或感動?與島上的居民的生活又產生什麼樣的連結?最近,因為研究的需要,開始研讀台灣史及殖民時代台灣的遊記等文獻,發現說起台灣的歷史,往往都得從海與陸的交接帶,甚至更明確地說是人們從海洋踏上路地的口岸──「港」說起。

港的生與死

  人類不僅透過港進出海洋,也在港邊建立生活據點,與港共存。人類遊走於海與陸之間,為「港」寫下的歷史,使「港」不再是一種死的硬體,而是活生生的存在體,她也有生死興衰。

  如果我們放大定義,將遠古時代南島語族登陸點也稱為「港」的話,我發現台灣從古至今所存在的「港」,遠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多上許多。最早形式的港,也許與我們今日常見由水泥防波堤及修砌平整的水泥碼頭所構築的港大有不同,它很可能簡單到僅僅是一個易於出海的口岸。花蓮東海岸的豐濱鄉有一個小村落,阿美語叫做Cepo(「出海口」之意),中文就叫做「大港口」,顧名思義,這是一個人類往來海陸的重要據點。海岸阿美族流傳著祖先乘坐木臼登陸台灣的傳說,村人相信,這裡就是阿美族祖先最早的登岸點(註1),由於太平洋魚蝦豐富,大港口在遠古時代即擴展成重要的阿美族聚落。1803年日本商船「順吉丸」漂流到秀姑巒出海口,見證了這個古老的「港」的盛況及當地住民的生活;後來,船長文助先生將所見所聞撰成<吉普巒島漂流記>一書。1878年,清朝為了治理原住民,命吳光亮帶領九支部隊、五千名以上的官兵深入後山。吳光亮為打通後山通路,與當地阿美族發生衝突。由於始終無法致勝,吳光亮遂設下誘和酒宴,於帳內招待大港口部落壯年菁英,待眾人酒酣耳熱之際,再將其一舉殺滅。之後,又對鄰近的奇美、靜浦等部落進行大規模的殺戮。部落老弱婦孺只得拋棄家園,逃避至貓公山躲避,大港口老部落因此消失,這就是所謂的「大港口事件」。許久之後,四散的族人才敢慢慢回到部落舊址附近定居。看著今日寧靜垂老的港口部落,阿美族漁船悄然進出附近的靜浦漁港,我們可能無法想像一百多年前這裡的生氣蓬勃。

  除了殖民歷史的因素,自然的力量也操縱著港的興衰生死。

  1630年,荷蘭人據安平村建立堡壘──熱蘭遮城(Zelandia)。據描述,當時熱蘭遮城外海岸駐泊荷蘭東印度的大船,艘艘滿載貨物。不僅海上舟楫雲集,港的興盛也為陸地帶來商機,十七、十八世紀,安平港成為台灣的繁華大都,台灣的首府台灣府即設於此。同樣地,淡水港也曾為台北盆地的河畔城市創造風華歲月,當年來自海上來的異族,往往驚訝於其生意欣欣。然而,這兩個港終究敵不過泥沙淤積的命運,一但陸地上升,港的生命也就消沈;依附港而生的都市也就隨之沒落。

活化台灣海岸的「臉」

  當一個港的功能喪失,人們便努力找尋下一個替代點,於是近代人工港(如,台中港、花蓮港)誕生了。四面環海的台灣,只要有灣澳、河口、淺灘的地方,都可能成為人們往來海陸之間的關口。中文關於「港」的詞彙如:「港口」、「港嘴」、「吞吐口」……,都具有將「港」比喻成「嘴」的意涵,這是從功能與實用的角度來看待「港」。也因此,當一個港的吞吐功能喪失,就難逃被人們遺棄的命運。

  將「港」比喻成「嘴」還會產生另一種問題,也就是它將使我們對「港」的想像侷限在堤防與碼頭這兩片「嘴皮」之間。看看近年來大小漁村中興起的遊憩碼頭風潮便可知道。由於對「港」的缺乏想像,人們認為「港」的現代化就必須將堤防換上洗石子的外觀,港的遊憩化就必須在堤防畫上鯨豚的圖案,或在碼頭設立大而無當的遊憩中心,使得台灣沿海的純樸的漁港一夕間花俏了起來,而依港而生的漁村呢?則被視為化外之地,乏人問津。這樣的遊憩碼頭,真可說是「素著一張臉卻塗抹紅艷艷唇膏的村婦」。

  我們一向以來對「港」的認知,是否出了差錯呢?

  我認為是的。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將「港」比喻成台灣海岸的「臉」更為恰當。從海上望向陸地,我們總是先看到一片城市,然後才是接引上岸的港門。海上的人們辨視港,就像辨視一張張不同的臉孔,這些臉孔有的老沈、有的壯盛。陸上的人們透過這張臉孔,看見港的滄桑,同時,也認識港所迎向的這片海洋。港都與港生死相隨,港都可說就是港的一部份、港的延伸,她們共構成台灣海岸的臉孔,無法分割。

  港的建設不應僅止於粗糙劣質的彩繪碼頭或吃喝購物的遊憩中心,而是在硬體上必須著重歷史文化的氛圍營造,並打破過去港市的隔閡,讓港的空間回歸常民;在軟體上應朝向地方歷史文化的探索設計,及自然生態的親海體驗,以建立港與市民生活的連結。

  台灣四面環海,每一個迎向海的灘頭岸邊,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港;漁港、商港、遊憩港、國際港……,她們就是台灣海岸的容顏。因此,港的活化、港的經營及港的生命延續(或永續),必須先打破狹隘的「港嘴」概念,將「港」和「與港共生的都市」視為港的整體,視為一張迎向大海的「臉」。但願有一天,台灣的海岸綻滿知性、感性、生氣活活的笑顏。

註:
1)廖守臣、李景崇編著,1998,《阿美族歷史》,師大書苑發行。
2)必麒麟著、陳逸君譯,1999,《歷險福爾摩沙》,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