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關懷事件] 回家的路有多難?(上) 作者:廖家瑩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走在冬季裡,雙溪河兩岸所綿延而出的金黃色海灘上,你可以感覺到東北角強勁的東北季風在耳邊呼呼而過;這和七月天裡彷彿會將人融化的豔陽和海風蒸騰的熱氣是天差地別的。槓仔寮在四季裡戲劇性的換裝及難以捉摸的天氣變化,讓這台灣的東北角不時的以那麼多不一樣的姿態呈現著。然而,走在村落的街上,感覺到的是:這個看似那麼不一樣的地方,卻有著和其他傳統聚落同樣的景況進行著---緩慢的生活步調;聚落的變化也似乎是緩慢的;除了港邊收拾著漁具的老人家,和學校旁嬉戲的小孩子,碰到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的機會並不多。槓仔寮的年輕一代都去哪了呢? 離 家 現在念輔大的阿邦就是離家在外的槓仔寮人。放假時,總帶著三五朋友在家門前的龍洞灣釣魚,一起住個兩天,度過兩個天天都有最新鮮的魚可吃假期,就得回台北。他當然不能時常回家,事實上每一個槓仔寮的年輕人都多少踏著同樣的路子,在全鄉唯一一所國中唸完書,如果要繼續唸書,除了基隆的兩所高中,就是得離鄉背井上台北求學。 讓人不禁想起馬崗村江老先生那個五歲的小孫子。第一次見到他時是在江家屋埕前,他已經穿戴好小潛水衣,手裡拿著比他的手肘還長的呼吸管,跟他媽媽揮手說他要去玩水。江二嫂回頭,開始一臉煩惱的跟我們說起村裡只有一家幼稚園,沒得選擇,上小學還得到隔壁村的福連國小。現在小學就要學英語了,她擔心著上小學才開始學英文的小兒子,會比人家幼稚園就學了的小朋友起步還慢。而她那念國中的大女兒,一個星期有三天要搭基隆客運,花三四十分鐘的車程,到基隆補電腦。這彷彿是是一條成長必經的路似的。事實上,可以想像的是,十幾年後,江家的孩子們也會和放了假才會回家阿邦一樣,踏上一步步離家的過程。 其實有更多父母,也許是早年為了工作討生活,也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在激烈的升學競爭上順利適應,選擇了離開槓仔寮。江大哥就是在年輕時隻身到台北奮鬥,好像也自然而然的在台北結婚生子,而他在都市裡長大的孩子們是不用愁沒地方補習的。坐在門口埕,迎著徐徐的秋風,他說:「從小在海邊長大,回到海邊當然是最舒服愜意的。只是村裡沒有工作機會,如果不出外討生活,怎麼過日子?」這就是看似寧靜的漁村背後,卻是年輕一代貢寮子弟大量外流的結構原因。在經濟發展及都市化的過程中,人口漸漸流向工作機會多的都市集中;同時由顛峰走向衰退的傳統沿岸漁業,再也無法提供足夠的工作機會。人口外流的結果,漁村老化,城鄉差距越拉越大。於是,現階段貢寮人正面臨著,傳統的漁村文化漸漸的流逝,新的漁村價值來不及建立的尷尬階段。回家,似乎變成了「成為弱勢」的一種選擇。 可是,新的漁村價值並非沒有出現,事實上,對於大海的了解和海洋思考正是世代與海相依的貢寮人得天獨厚的。舊社的吳大哥談起:「只要用三年的時間,對於像網目的大小、可以捕捉的季節,和捕捉數量的規定,等等這些防止濫捕的制度被建立及執行,漁業資源絕對可以恢復一定的程度。」 【文章連載】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080801.htm |
|
|